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ChaoPrize_956x1080r

赵元任语言科学奖

「赵元任语言科学奖」是由香港理工大学发起与颁发的一项国际殊荣,旨在表扬在语言科学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和研究者。奖项以现代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赵元任18921982教授命名,以纪念他对语言科学所作出的重大贡献。赵元任教授不仅是国际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才华横溢的人文学者、诗人、作曲家、翻译家和教育家,影响力遍及中国、亚洲以至全球。其语言学研究范围既全面又广泛,不论是从语言理论至语言教学,还是由技术层面到实际应用均有所涉猎,影响深远,贡献殊伟

主办单位

承蒙赵元任家属允准,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得以创立「赵元任语言科学奖」,并成为主办单位。理大人文学院是语言、历史、文化、传意和科技之教学与研究荟萃之地,其语言科学研究涵盖领域广泛,甚具影响力;多位享誉国际的学者和专家云集学院之内,精研中国语言学、英语语言传意和双语语言研究等范畴的重要课题。学院秉承赵元任教授对语言学的贡献和研究精神,积极开拓语言科学的教研发展。 「赵元任语言科学奖」的设立秉持香港理工大学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的精神,将推进和提升相关领域世界级的研究水平和应用,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关于奖项

目的

  • 纪念赵元任教授的学术贡献
  • 表彰在语言科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研究者
  • 鼓励新一代研究语言科学的学者和学生

奖项

每两年颁发一次,设有「终身成就奖」及「杰出青年学者奖」两个奖项,由香港理工大学校长颁授。得奖者无分种族、国籍、语言、性别、宗教信仰,机会均等。

「终身成就奖」及「杰出青年学者奖」均可由多于一位人士共享。所有得奖者必须符合所有得奖条件。

「终身成就奖」和「杰出青年学者奖」每届各奖项最多颁发一个奖项。得奖者将分别获颁发美金20,000元和美金10,000元的奖金。视乎情况,每奖项获奬者或多于一位,即奖项共享,而奖金则将平均分予该奖项之得奖者。得奖者不能重复获颁同一奖项。得奖者需出席香港理工大学所举办的颁奖典礼及相关活动,并担任人文学院杰出讲座系列讲者。

详情请参阅英文版本(https://www.polyu.edu.hk/fh/chao-prize/?sc_lang=en#Nomination)。

 

 

 

 

详情请参阅英文版本(https://www.polyu.edu.hk/fh/chao-prize/?sc_lang=en#Nomination)。

 

 

 

 

详情请参阅英文版本(https://www.polyu.edu.hk/fh/chao-prize/?sc_lang=en#Nomination)。

 

 

 

 

  • 人文学院将成立遴选委员会,负责拣选入围名单、委任专家评审并确定最终得奖者名单。
  • 遴选委员会由一位主席和不少于四位委员组成,委员由「赵元任语言科学奖」筹备委员会经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任命,任期
  • 每届两年,最多两届。遴选委员会成员如下:
    • 主席: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或其代表
    • 委员:由国际顶尖学者和学术领袖担任
  • 遴选委员会从收到的有效提名中,拣选候选名单。每位候选人将由不少于三位专家进行独立评审。专家评审由遴选委员会委任,皆为国际顶尖学者和学术领袖。他们将各自就候选人的得奖资格作出评定,并分别向遴选委员提出建议。遴选委员会考虑专家建议后,确定最终得奖者名单。

重要日期 (2024年獎項)

公布奖项成立

2023年8月28日

提名期开始

2023年9月1日

提名期

2023年9月1日至11月30日

遴选工作

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

公布结果

2024年3月

颁奖典礼

2024年4月

其他执行细节将由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订定。

peha2024Peter Hagoort教授自2006年11月起担任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所长,也是Donders研究所认知神经影像中心的创始人(DCCN,1999年)。此外,他也是奈梅亨拉德堡大学的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其个人研究兴趣主要是人类的语言能力以及它在大脑中的认知神经机制。Hagoort教授应用ERP、MEG、PET和fMRI等多种神经影像技术来研究语言系统及其在失语症、阅读障碍和自闭症中的表现。Hagoort教授曾获斯宾诺莎奖和海曼斯奖。他也获选为荷兰皇家科学院、欧洲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

Hagoort教授是首位识别及描述P600 (註:一项大脑反应的电生理结果) 作为句法处理标记的学者(Hagoort & Brown,Language and Cognitive Processes,1993)。他使用多模态方法(EEG,fMRI)证明外界的知识会即时融入人们对句子的理解中,打破了先确定句子的意义才评估该句子真实价值的经典假设(Hagoort等,Science,2004)。最近,他发现了儿茶酚胺相关的神经递质可以影响语言的处理过程(Tan & Hagoort,Cerebral Cortex,2020), 这是首项显示神经药理效应如何影响句子理解过程中语义加工的研究。他还引领了语言神经生物学的理论性研究和模型的可测试发展,提出了极具影响力的语言整合理论。他指出,左侧颞下回在整合语言的过程发挥着关键作用(Hagoort,TICS,2005),并展示这种整合过程和语言处理的神经生物学模型必须跨越传统的Wernicke-Lichtheim-Geschwind模型理论(Hagoort,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13; Hagoort,Science,2019)。他的MUC(记忆、整合和控制)模型在语言科学领域影响非凡。他还促使研究人员在他的研究成果上探讨语言的整体运作模式(包括共语手势,对话交互等),带动了该领域整体向前发展。

Hagoort教授因其在认知神经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以及对人类语言理解的神经机制而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本届之「赵元任语言科学奖」。

William Shiyuan Wang1王士元教授于中国出生及成长,在密西根大学取得语言学博士学位。曾任柏克莱加州大学语言学教授达30余年,并指导30多篇博士论文。他率先开始教授关于语言的生物基础的课程,并首度运用电脑建立起中国方言的数据库以研究汉语的演变。1973年创办《中国语言学报》并任主编至2018年,1992年国际中国语言学学会于新加坡成立时,当选为首届会长。曾在印度、义大利、日本和瑞典任客座教授。1996年移居香港后,历任香港城市大学语言工程讲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曾多次担任香港研资局学科小组的成员。现为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语言与认知科学讲座教授、柏克莱加州大学荣休教授及中央研究院院士。

他早期对演化论的兴趣,包括生物演化及文化演化,奠定了词汇扩散理论的基础。他提出语言的各个变体在不同层次上相互竞争,胜出的变体则能传播到后代。近年来,他的研究兴趣拓展到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探索人类一生中的语言发展,尤其关注老年化的相关议题。王教授曾获多项殊荣,包括古根汉基金会和富布赖特委员会的研究奖助;史丹福、义大利贝拉乔和京都高等研究院的驻院奖助;上海人类学会终身成就奖、以及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的荣誉教授、美国语言学会会士、芝加哥大学荣誉人文博士学位及澳门大学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

王教授因其在中国语言学、演化语言学、认知神经语言学和老年化的跨学科研究的杰出贡献,荣获本届之「赵元任语言科学奖」。

查询电邮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