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創新科研
生命科學 電療後的鼻咽癌患者 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 (左起)應天祥博士、胡永祥博士及葉社平教授

(左起)應天祥博士、胡永祥博士及葉社平教授

理大一項研究發現,曾接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中有87%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中風的風險因而增加。

數年前曾患鼻咽癌但已痊癒的Calvin最近突然中風,其家人懷疑他早前接受過頸部放射治療是引發的原因之一。最近一項科學研究揭示了答案。

由於鼻咽癌引發頸部淋巴結轉移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頸部放射治療是常用的醫治方法。然而,這類治療所產生的輻射會破壞頸動脈,結果可能引致頸動脈粥樣硬化,造成腦血管疾病,例如短暫性腦缺血及中風。

有見及此,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的應天祥博士、葉社平教授及胡永祥博士進行了一項研究,利用超聲波(一種安全、非侵害性及具成本效益的掃描檢查)評估曾接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對照組的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

研究團隊以六十九名曾接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七十名二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七十六名並沒有常見心血管風險因素及未接受過放射治療的健康人士為對象,利用超聲波測量參數(包括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頸動脈壁硬度、頸動脈斑塊出現率,以及頸動脈狹窄度),以比較其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

  • 頸動脈橫切面影像顯示頸動脈斑塊。

    頸動脈橫切面影像顯示頸動脈斑塊。

  • 超聲波影像顯示頸動脈壁硬度。

    超聲波影像顯示頸動脈壁硬度。

 

結果顯示,曾接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當中,有87%出現輻射引發的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糖尿病患者及健康人士比較,其頸動脈壁較硬,頸動脈斑塊亦較多。應博士指出:「與沒有接受過放射治療的組別比較,曾接受放射治療的鼻咽癌患者較容易出現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亦較嚴重,中風風險更高一倍。」

這項研究有助了解輻射引發及自然發生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的差異,顯示為鼻咽癌患者跟進治療時亦需要檢測其頸動脈粥樣硬化情況。胡博士建議腫瘤科醫生在設計放射治療時,宜好好控制及調校劑量,避免損害頸部及周邊的正常細胞。葉教授補充說:「鼻咽癌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療之後四年,至少每兩年應進行一次頸動脈超聲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