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1

理大内衣时装展 2020 设计结合功能与美感 展现新生代创意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昨晚(7月9日)假唯港荟举行了年度「理大内衣时装展」,展示十二位应届毕业同学的创意和设计天份。 参与是次内衣时装展的均是今年修毕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的内衣及运动服专业的同学,他们挑选并展出自己设计及缝制的六套内衣或运动服。有关服饰所用的物料均获内衣服装制造商和供货商赞助。而今年时装展的冠名赞助商为蒙莱多蒂著名的高级内衣品牌璐比玛斯。 本年的内衣时装展邀请到著名时装设计师Beverly Black 女士、何国钲先生及马伟明先生担任评审,选出全场总冠军,而上届内衣及运动服专业毕业生、无线电视艺员陈欣茵小姐则担任是次时装展的司仪。 获得全场总冠军的「Mountainous」运动服系列,由区楚盈(Sally)同学设计。Sally指设计灵感来自延绵起伏的山峦,特别用上中国水墨画技巧呈现图案,配合立体绉褶作装饰。她表示运动服与内衣一样紧贴皮肤,设计时更需要考虑用家的实际需要,故在剪裁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我希望作品能够平衡美感与实际功能,例如衣领的设计不能太高或太低,保持型格利落感觉之余,亦令用家做运动时更自在。」 另一位同学周靖琳(Ariel)的作品「Infinity O」获现场观众青睐,并选为「现场最受欢迎奬」。Ariel的设计中加入以一个个小圈组成的银链。她解释,现实生活面对不同的限制,但她相信「能为人生设限的,就只有自己」,希望透过这个系列,表达出无尽的幻想力,以及突破框框的勇气。 理大应用科学及纺织学院院长黄永德教授感谢业界慷慨支持,令学生的学习经验更多元化。 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系主任兼讲座教授范金土教授表示,是次时装展体现了同学对设计的热情︰「校园早前因为疫情而关闭了数月,学生仍能排除万难完成了他们的作品。今次的时装展充分展现参与学生对内衣及运动服设计的创意、才华和热情。」 香港内衣业联会主席刘敏姿女士强调,内衣业联会将继续支持和培育年轻一代,以推动业界今后的发展。   *****完*****

2020年7月13日

理学院

1

理大发现化学物苯硫脲激活斑马鱼胚胎细胞自噬为癌症药物科研方法带来启廸

全球利用斑马鱼作医学科研近半个世纪,主要因为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逾七成,超过八成的人类疾病基因亦与至少一种斑马鱼直系同源基因有关。斑马鱼科研模型具有高通量的特性(即可以同时检测大量基因数据,以进行筛选),作为试验对象被广泛应用在脊椎动物发展及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亦常用于研发及测试新药物等项目之中。斑马鱼生长速度快、成本效益高亦容易养殖,故不少研究员经常采用斑马鱼进行科研。然而,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助理教授马进恒博士及其团队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以往经常用作抑制斑马鱼黑色素的化学物苯硫脲(PTU)会带来副作用,并可能影响与细胞自噬相关的研究结果。这项崭新的发现,为自噬研究的指引及正在进行的自噬及血液学研究带来启迪,研究人员或需重新审视与现有癌症治疗药物相关的研究。理大这项名为“1-phenyl 2-thiourea (PTU) Activates Autophagy in Zebrafish Embryos” 的研究文章 (文章连结),已于今年四月在国际学术期刊《自噬》(Autophagy) 上发表。 大部份利用斑马鱼进行的研究,均会使用化学物苯硫脲以抑制斑马鱼胚胎内的黑色素生长,令斑马鱼胚胎的光学透明度增加,方便于显微镜下摄取更佳的影像以作研究。过去三年,马博士及其研究团队亦以同样方法研究白血病与细胞自噬的关系—细胞自噬是一种新陈代谢的机制,涉及细胞通过溶酶体机制分解,以及细胞更新再生的过程,亦会影响各种生理及病理状况,包括细胞内物质更新、细胞死亡、增殖、发育、衰老和肿瘤形成等。 马博士表示: 「于斑马鱼胚胎中加入0.003%苯硫脲,在斑马鱼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均可见自噬体及溶酶体出现异常,溶酶体堆积形成;在抑制斑马鱼胚胎黑色素的同时,自噬水平亦大幅提高。」他亦指出:「自噬在测试不同细胞抗药性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过度活跃的自噬活动可能会干扰药物的成效。因此,以往利用加入苯硫脲的斑马鱼进行的自噬相关研究 (例如:癌症研究),未必能够真实反映研究结果,或令结果有所偏差。这意味着研究员在未来需要避免使用苯硫脲进行与自噬相关的研究。」马博士补充,其研究团队已停止使用加入苯硫脲的斑马鱼进行白血病研究,并改用场深更厚的片层扫瞄显微镜(Light-Sheet microscopy),观察正常斑马鱼胚胎中的自噬活动影像。 此外,是次研究结果亦提出了自噬及黑色素瘤之间的潜在关系,意味自噬可能透过与酪氨酸酶(一种调控黑色素合成的重要限速酶)的相互作用,影响黑色素瘤生长及抗药性,未来亦会就自噬与黑色素瘤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研究。 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系主任叶社平教授表示:「我们很高兴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刊登于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期刊《自噬》之内。马博士更获邀共同制定针对自噬研究的最新国际指引,相关指引每隔四年才会修订一次。随着新指引生效,我们得以采用更好的方法去研究斑马鱼及自噬有关的项目,并为各种致命疾病寻找新疗法。」   ***** 完 *****

2020年7月9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1-1200

理大食品安全联盟成为香港及内地首个食品法典委员会非政府组织观察员

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 成立的食品安全联盟 (Food Safety Consortium)近日获委任为食品法典委员会 (Codex Alimetarius Commission)的观察员。食品法典委员会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及世界卫生组织辖下的国际食品标准制定机构。

2020年7月2日

创新及科技发展处

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发表以下声明

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港区国安法》)发表以下声明: 全球多个国家均有订立保障国家安全的相关法例。我们支持港区国安法的颁布与实施。港区国安法的设立,除保障了国家安全,亦确保香港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我们期望,国安法的落实将可为长达一年的社会动荡画上句号。 我们呼吁大学各持份者继续紧守岗位,在学术自由、文化多元、广阔国际视野这些传统优势下,为香港及下一代作出贡献。 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嘉纯先生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主席陈镇仁博士 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梁乃鹏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马时亨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 (按大学英文名称字母序排列)

2020年7月1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1

理大团队研发高维度量子纠缠光源芯片 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顶尖学术期刊《科学》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联同两岸三地多间著名大学的科研团队,合力研发高维度量子纠缠光源芯片,团队成员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台湾大学、中央研究院、联合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有关研究成果今日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最新一期发表,其题目为「Metalens-array-based high-dimensional and multi-photon quantum source」(文章连结)。 该研究工作为高维度量子纠缠光源芯片的研发,结合量子光学与超构表面光学,设计并制作10×10超构透镜数组,从实验上证实了同源多光子对之间互相迭加与关联的量子行为(图一),实现了高维度量子纠缠光源芯片。 现今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互联网在人类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对大数据、物联网,以及数据的传输与储存的需求倍增,但根据摩尔定律,半导体工业的制程理论已快逼近极限,芯片能增加的处理能力也渐渐趋缓,为了应对更高的信息安全性、讯息携带量与计算量,量子光学是最强而有力的解决方法。在量子信息科学中,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与量子密码等等,其物理结构建立在量子比特(Qubit)的产生、传输、处理与分析。 目前计算机数字信号的0和1,可以有二进制的变量。在量子光学中,一对纠缠光子对可包含多个量子态,是量子光学的基本性质,当多对同源纠缠光子对的量子态互相耦合迭加,会产生高维度全新的量子迭加态(图二及图三)。本研究利用10×10超构透镜数组与自发性下转换非线性晶体,构成一高维度量子纠缠芯片,可产生100对互相关联的纠缠光子对,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多对纠缠光子的量子光学干涉实验,得到将近98.4%的保真度,证实了此高维度量子纠缠芯片的可行性。 此项突破性的研究,将会帮助量子信息科学,更广泛地应用在我们未来的日常生活中,例如:量子移动通讯、电子邮件、网上交易、无现金支付、ATM与电子银行、网络安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及其他安全保密相关的领域。   ***** 完 *****

2020年6月26日

工程学院

Photo1

香港理工大学联同澳门科技大学 • 研发推进新冠肺炎诊断技术

新冠肺炎(COVID-19)影响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大量个案,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及识别高危患者以进行早期治疗尤其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参与抗疫,并与各界伙伴合作,推展多项防控工作。理大今天宣布,与澳门科技大学(澳科大) 以及一些国内院校合作,成功开发一套用作快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工智能(AI)系统,这项名为「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学对新冠肺炎进行精准诊断、定量测量和重症预测」(Clinically Applicable AI System for Accurate Diagnosi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nd Prognosis of COVID-19 Pneumonia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的研究(文章连结),经已在国际著名科研期刊《细胞》上发表。 这套崭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hest CT),能有效地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类型肺炎(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并于20秒内预测严重程度,其准确率高达90%以上。它可以在医疗系统严重负荷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协助放射治疗人员和医生进行快速诊断,加快诊断效率,节省时间。

2020年6月15日

创新及科技发展处

理大获研究影响基金拨款3260万元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研究资助局2019/20年度研究影响基金拨款3,260万港元,资助五个理大领导的科研项目。理大是连续第二年获批最多项目数量及最大份额资助的大学。 理大的五个研究项目,合共占2019/20年度研究影响基金总拨款数额和研究项目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五,研究范围涵盖数据储存技术、太空探索、边缘学习、青光眼治疗,以及评估心血管疾病的超声成像技术。  由理大带领并担任「协调院校」的项目如下,项目摘要载于附件。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拨款金额 (港元) 多肽及串联质谱测序用于数据存储及读取 姚钟平博士 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副教授 970万 用于评估和指导心血管慢性完全闭塞干预的前瞻性血管内光声/超声成像技术 林国豪博士 电机工程学系副主任及副教授 430万 基于测图与特征分析的未来月球与火星探测任务候选着陆点优化评估 吴波博士 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教授 450万 使用非入侵性脑部刺激及知觉学习改善青光眼患者之视觉功能及生活质素:随机临床试验 张铭恩博士 眼科视光学院副教授 880万 边缘学习:云端和边缘融合环境中分布式大数据分析的实现技术 郭嵩教授 电子计算学系教授及副主任 530万 总拨款金额 3,260万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卫炳江教授表示:「本年度理大有多项具前瞻性的研究获得拨款,印证理大有能力开展具影响力及可转化作应用的研究项目。同时,亦肯定我们在推动知识创新方面的努力。理大会一如以往,继续运用自身的优势,促进跨学科及跨院校的策略性协作研究及合作伙伴关系。期望各个研究团队能取得丰硕成果,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研究影响基金由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设立,并由研究资助局管理,旨在鼓励本地大学进行协作研究,有助满足香港的策略和社会需求,并造就更多与学术界以外的持份者合作的机会。   ***** 完*****

2020年6月9日

其他

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发表以下声明

教资会资助大学的校董会主席发表以下声明:  作为香港市民,我们得到国家给予我们的保障。与此同时,我们亦有责任保护国家的安全。我们除了支持基本法外,也支持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藉以防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国家安全法有利于维护香港繁荣稳定;有利于香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有利于为大学教育与科研提供安宁的环境。 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黄嘉纯先生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主席陈镇仁博士 岭南大学校董会主席姚祖辉先生 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主席梁乃鹏博士 香港教育大学校董会主席马时亨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 香港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李国章教授 (按大学英文名称字母序排列)

2020年6月1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大学校长声明

关于人大常委会为香港订立国家安全法,我们作出以下声明: 国家及香港的繁荣稳定与年青人的未来息息相关。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健全法制与法治 、良好治安、多元包容,对香港的长远发展至为重要。我们完全支持「一国两制」,理解订立国家安全法的必要性,并珍惜基本法所保障的言论、新闻、出版及集会自由等权利。 我们会一如既往,坚守学术自由,卓越教研,及院校自主,并维护多元文化,贡献社会。 岭南大学校长郑国汉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教授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张仁良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滕锦光教授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教授 (按大学英文名称字母序排列)

2020年6月1日

传讯及公共事务处

press release_2000x1050

理大举办网上「2020 理大联招课程咨询日: 入学攻略」 弹性处理经大学联招入学申请的最低成绩安排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将于2020年5月30日(星期六)下午二时至五时,举行网上「2020 理大联招课程咨询日: 入学攻略」,让大学联招(JUPAS)申请人了解最新的课程信息,于香港中学文凭试(HKDSE)发榜前再次评估其课程选择,并于6月3日课程改选限期前作出更改。有兴趣参与人士,请于5月26日或之前透过网址https://www.polyu.edu.hk/conday 报名,名额有限,额满即止。 当日理大教务处将会举办一场「入学攻略及面试技巧」网上讲座,让联招申请人掌握理大最新的入读信息和选科策略,亦会分享入学面试的重要备忘。各学院亦会安排网上课程讲座及咨询环节,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心仪学科的入学要求、课程内容特色和学习生活。 理大联招课程咨询日举办多年,去年的活动成功吸引超过三千人参与,当中包括联招申请人、家长及老师。因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发展,理大今年首次采用网上形式举办课程咨询日,让联招申请人于安全的环境下获得最新课程信息及所需协助。 理大亦同时宣布,由2020/21学年开始,将弹性处理经JUPAS入学申请的最低成绩安排。现时理大的最低入学要求为「3-3-2-2-3-3」,即中文及英文需达3级、数学及通识需达2级和两科选修科则需要达3级或以上。新安排之下,理大将会酌情考虑HKDSE成绩未能完全符合最低入学要求的学生,惟报读的学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如其中一科的成绩比最低要求少一等级,其他最佳五科成绩达28分#或以上(即五科平均考获等级5或以上); 将理大课程在JUPAS入学申请中列为Band A选择,即三个首选志愿课程之一;及 成功通过入学面试。 请登入活动网址:https://www.polyu.edu.hk/conday,登记参加联招课程咨询日讲座,以了解关于弹性处理入学要求之详情。 有关课程资料,请浏览网址:https://www.polyu.edu.hk/study。 有关「2020 理大联招课程咨询日」活动查询,请致电2333-0600或电邮至arevents.enquiry@polyu.edu.hk。   #等级分数转换: 5**=8.5, 5*=7, 5=5.5, 4=4, 3=3, 2=2, 1=1   ***** 完 *****

2020年5月21日

教务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