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3

理大成功研发模仿人类眼睛适应能力的先进视觉传感器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南韩延世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取得科研突破,他们研发的光传感器能仿效甚至超越人类视网膜对不同亮度的适应力,有望为未来无人驾驶车辆和工业用摄影机配备媲美人类的视力。

2022年5月31日

应用物理学系

1

理大研发超灵敏便携式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 具备快速、操作简易及低成本的优点

新冠病毒疫情持续两年多,快速准确的抗体检测方法,除了有助检测人体的抗体含量之外,亦可为相关卫生部门提供参考数据,以制订合适的疫苗接种措施。长远而言,抗体水平数据对流行病学分析及疫苗研发方面亦有一定帮助。有见及此,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应用物理学系研究团队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技术(OECT),成功研发了一款超灵敏便携式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仪,此检测仪具备操作简易及检测快速的优点,适用于测试接种疫苗后或感染病毒后的抗体水平。

2022年5月26日

应用物理学系

1

理大研究: 逾十分一港人于疫情爆发一年后出现创伤后遗症征状 观看疫情新闻的时间与征状严重程度有关

新冠疫情持续逾两年,随着社交距离措施进一步放宽,社会上各种活动亦逐步「复常」。在「疫境」的阴霾下生活,令人身心俱疲,不少人对抗疫感到厌烦之余,更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扰甚或创伤。精神未能「复常」,容易衍生种种问题,情况不容忽视。

2022年5月25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理大学科及学者于 Research.com 排名领先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国际学术评级网站 Research.com 最新公布的 2022 大学及科学家排名榜取得优秀成绩。 是次排名参照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水平指标 H-index 及其他文献计量指标评核。理大有七个学科领域排名全球前一百位,而位列全国前五十位的学科领域更有十六个。 当中,理大在「商业及管理」、「工程及技术」,以及「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领域跻身全球前二十名;「商业及管理」和「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更是全国第一。 理大学者亦在科学家排名榜上名列前茅,共十七名优秀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位居全国顶尖科学家前二十位。 理大会以排名相关的资料及其他形式的评核作为参考,不断求进;在科研水平及推动跨学科研究上不断追求卓越,为香港、国家及世界作出贡献。 有关 2022 顶尖大学及顶尖科学家排名详情,可到访网址 https://research.com.   理大学科于 Research.com 2022 大学排名榜   学科领域 全国排名 商业及管理 1 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 1 工程及技术 2 数学 2 经济及金融 3 心理 3 计算机科学 8 医疗 8 电子及电机工程 9   ***完***

2022年5月23日

大学策划处

1

理大在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生物科技的领先研发 荣获三项TechConnect全球创新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在 TechConnect 世界创新会议暨博览会 2022(TechConnect)中分别于人工智能、材料科学和生物科技领域荣获三项全球创新奖。TechConnect 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品化的全球最大型跨行业活动。

2022年5月19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cover

理大研究发現:市民接种疫苗意願與疫情嚴峻程度及防疫政策有关 猶豫或拒绝接种疫苗者比例「先升后跌」

新冠疫情踏入第三个年头,本港累计过百万人感染,逾 9,000 人死亡。随着疫情发展,特区政府一直调整防疫策略,亦曾推行嚴厉的社交距离限制。于不同阶段,市民对抗疫措施反应不一,配合程度亦有差异。 为探讨公众遵从各项防疫措施的情况,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早前获食物及卫生局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支持,在疫情第四波至第五波期间开展一项研究,以电话访问形式,随机抽樣邀请 1,225 名年龄介乎 18 至 85 岁市民进行三个阶段的追踪调查,以了解他们于遵从防疫措施、疫苗接种意愿及实际疫苗接种等方面的情况。研究结果已分别于学术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及 Vaccines 上发表。团队发現,犹豫或拒绝接种疫苗者的比例呈「先升后跌」趋势,吁政府进一步检视接种疫苗诱因,「政策」和「教育」双管齐下,提升市民对疫苗的认知和信心。 首轮访问在第四波疫情初期进行,当时本港仍未开展新冠疫苗接种计划。1,225 位受访者中,大部分均表示愿意遵从防疫措施,惟对接种疫苗持保留态度: 经常在公共场所配戴口罩 (94%) 会避免触摸眼、鼻和嘴 会使用酒精搓手液 (82%)、保持社交距离 (75%) 有意接种疫苗 (42%) 犹豫或拒绝接种疫苗 (58%) 数据分析显示,受访者接种疫苗的意愿受多个因素影响。男性、较年长、在职,以及过去曾接触流行病如 SARS 和猪流感、对疫苗风险有较少忧虑、高主观感染风险、相信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及接受政府防疫政策的人士,接种疫苗的意愿会较高。 第二阶段(2021 年 6 月 1 日至 7 月11日) 完成首轮访问六个月后,团队成功跟进 1,003 位受访者,以审视他们接种疫苗的情况及诱因。当时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开展逾三个月(计划于 2021 年 2 月 26 日正式开始),约四分一 ( 24% )受访者表示已接种至少一剂疫苗,主要原因为: 保障个人健康( 68% )、保障家人健康( 64% ) 工作需要 ( 55% ) 响应政府呼吁 ( 42% ) 希望恢復旅游及社交活动( 28% ) 调查发現,基線接种疫苗意向和六个月后的实际接种情况并无实質关係。受访者接种疫苗的决定,受不同因素影响,当中包括:身边有认识的人已经接种疫苗、对政府及医疗体系的信任、对防疫措施的接受程度和新冠肺炎的亲身经歷(例如自己或认识的人受感染,或居住地出現确診个案)等。 第三阶段(2021 年 12 月 21 日至 2022 年 1月21日) 团队于首轮访问十二个月后(即疫情第五波爆发初期),成功联络 803 人进行第三轮访问,当时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已经开展近一年,八成受访者( 80% )表示已经接种至少一剂疫苗,主要原因为: 工作需要 ( 57%) 保障个人健康( 55% )、保障家人健康( 51% ) 响应政府呼吁( 32% ) 希望恢復旅游及社交活动( 32% ) 市民接种疫苗意愿的变化 团队透过三个阶段的访问追踪 803 位受访者,并比对他们不同时期的接种疫苗意愿。结果显示,对疫苗犹豫或拒绝接种者的比例呈「先升后跌」趋势: 第一阶段 °   犹豫或拒绝接种( 54% )、愿意接种 ( 46% ) 第二阶段 °   犹豫或拒绝接种(58%)、愿意接种 (42%) °   实际已接种一剂或以上( 24% ) 第三阶段 °   犹豫或拒绝接种( 42% )、愿意接种 ( 59% ) °   实际已接种一剂或以上(  80%) 带领是次研究的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甄秋慧教授表示,受访者接种疫苗的意愿與疫情嚴峻程度及防疫政策有关,例如第二阶段访问正值第四波疫情放缓,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愿稍为下跌、及至第五波疫情出現 Omicron 变异病毒株、不同群组感染、疫苗气泡计划等,均提昇市民接种疫苗的意愿及接种率。甄教授建議采取「刚柔并济」策略,以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率:「除了继續制定和執行合宜的抗疫政策,增加接种疫苗的诱因(如: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外,亦需加强宣传和解说工作,让市民充分理解接种疫苗的迫切性和益处,以及对保障个人和家人健康的重要性,从而释除大众对疫苗的疑虑。」   ***完***

2022年5月17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PolyU Consultation Day 2022-r

「2022 理大网上联招课程咨询日: 入学攻略」即将举行 介绍本科课程新的收生安排及特色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将于 2022 年 5 月 21 日(星期六)下午一时至五时举行网上「2022 理大联招课程咨询日: 入学攻略」,让大学联招 (JUPAS) 申请人了解最新的课程信息,于6月1日「更新课程选择」限期前作出更改,并于香港中学文凭试 (HKDSE) 发榜后再次评估其课程选择以便于 7 月 23 日「最后课程改选」限期前作最后定案。有兴趣参与人士,可于 5 月 20 日中午或之前透过网址https://www.polyu.edu.hk/conday 报名。 理大本年继续于网上举行课程咨询日,当日教务处将举办一场「入学攻略及面试技巧」网上讲座,分享理大最新的入读信息和选科策略,以及入学面试的技巧和心得。各学院亦会安排网上课程讲座及咨询环节,让学生更了解自己心仪学科的入学要求、课程内容特色和学习生活。同场亦设有「入学聊天室」,欢迎参加者于活动举行期间致电 2333-0600,查询入学相关的信息。 由 2022/23 学年起,除个别专项课程外,理大所有课程均会转为学系组合课程 (Departmental scheme-based admissions)。于新安排之下,学生报读理大时会先选择一个学系的组合课程,获取录入学后,首学年只需修读相关学系的共同核心课程,直到二年级才决定主修科目,让同学有充裕时间,了解自己的兴趣及志向,在主修学科方面作出合适的选择。 此外,大学亦致力培育「明日领袖」及于课程中提供切合现今社会所需的知识及技能,理大本科课程将于下学年起加入「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AIDA) 及「创新及创业」(IE) 两大新元素,成为大学核心课程 (General University Requirements) 的一部分。另外,有兴趣的同学亦可选择 AIDA 或 IE 作为副主修或副修。 理大于 2022/23 学年将继续弹性处理 JUPAS 入学申请的最低成绩。报读学位课程的学生如未能完全符合最低入学要求「3-3-2-2-3-3」(即中文及英文需达3级、数学及通识需达2级和两科选修科需达3级或以上),若其中一科成绩只较「3-3-2-2-3-3」低一级,理大仍会作酌情考虑,惟他们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最佳五科成绩达 26 分#或以上; 将理大学位课程在 JUPAS 入学申请中列为 Band A 选择,即三个首选志愿课程之一;及 成功通过入学面试。 理大亦同时设有多样化的入学计划,为具备特殊才能的同学提供优质大学教育。除了透过「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持及入学计划」(SALSA) 及「杰出运动员推荐计划」(OSRS) 为体育人才提供升学机会,于下学年起,理大更会推展「专才招生计划」(Special Talents Admission Scheme),为一些在体育、艺术及文化、社会服务和领导力,以及 STEM 学科等方面表现超卓,却未能透过文凭试成绩全面反映其才能的同学提供入读理大的机会。所有报读理大本科课程的学生,均可于申请时提交其学术以外成就并获得考虑。理大亦鼓励应届香港中学文凭试考生于改选时将理大课程改为较优先的选项。理大将透过遴选委员会作出评审,并于 6  月份开始公布结果。 如欲参加联招课程咨询日讲座,请登入活动网址https://www.polyu.edu.hk/conday 并透过网上表格进行登记。 有关课程资料,请浏览网址: https://www.polyu.edu.hk/study . 有关「2022 理大网上联招课程咨询日:入学攻略」活动查询,请致电 2333-0600 或电邮至 arevents.enquiry@polyu.edu.hk 。 #等级分数转换: 5**=8.5, 5*=7, 5=5.5, 4=4, 3=3, 2=2, 1=1   ***完***

2022年5月16日

教务处

cover

理大「八大学院巡礼」即将启动 院长系主任分享升学重要信息 助同学规划未来发展

中学生除了专注学业,及早做好生涯规划亦是重要一环。有见及此,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本年首度举办「八大学院巡礼」,活动以中三至中六学生、家长及老师为对象,请来理大各学院院长、系主任或学系老师等三十多位不同领域的重量级讲者,于 5 月 11日起,透过七场网上讲座与参加者分享升读理大的重要信息,并会讲解理大「学系为本」组合课程 ( Departmental scheme-based admission ) 的理念、课程设计和优势,助同学扩阔视野,早日确立学业目标,为未来升学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

2022年5月4日

环球事务处

cover

理大推广「跨学科英語」开发互动手机應用程式提升本科生学科专用英語能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推广创新和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驗。一直以来,大学本科的英語课程普遍以通用英語为主,故此理大早前开展了一項名为「跨学科英語」(English Across the Curriculum)的计划,将英語和学科内容相结合,配合团队开发的手机應用程式,专门为来自不同学科的本科生提供毕業论文的学科专用英語支援,助他们完成毕業论文。 是項研究计划获得大学教育資助委員会資助,由香港理工大学率领,团队其他成員包括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排名按笔划序)。 研究团队采用跨学科英語教学和学习方法,联同各大学的英語教师和学科学者,开发名为 Capstone Ninja 的互动手机應用程式,提供以学科为中心的英語学习教材,按不同学科学生所需,帮助他们克服在撰寫毕業论文时经常遇到的英語障碍。该手机應用程式的设计,方便学生自行管理其毕業论文进度,亦设有即时文字通訊功能,让学生與导师可以随时交流。這种遙距学习模式在近年全球新冠疫情下成效尤其顯着。 研究团队在手机應用程式中建立了 76 个学习单元,并录得由五间大学共21个学术部门的师生共超过六千次使用量。团队于 2021年筹办了一场以跨学科英語教学和学习方法为主题的国际会議,吸引了超过一千位来自48个国家的教育人員参與。應用程式亦获得两項国际嘉许,包括由英国学习科技協会(Association for Learning Technology)颁发的「2020年年度学习科技学人大奖」社群奖(2020 Learning Technologist of the Year Awards - Community Award),以及 2021 年教育科技网站 EdTech Cool Tool Awards 决赛入围項目。 理大深明跨学科英語在加强学生英語能力方面影響深遠,将继續優化学习体驗,为学生提供持續的語言学习支援。 浏览 Capstone Ninja 手机應用程式影片:https://polyu.me/3vOdkwe 如欲了解更多有关「跨学科英語」计划,可联络理大教育发展中心教学发展总监陈小华博士:(852) 3400 3173 / julia.chen@polyu.edu.hk 或理大英語教学中心专任导师林玉雲博士:(852) 2766 7499 / grace.lim@polyu.edu.hk。   ***完***

2022年5月3日

教育发展中心

11

理大科研得到业界广泛认同 鼓励初创企业响应社会需要﹔佳升科技获JUMPSTARTER创业比赛「环境保护大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强调教育、科研及知识转移应以贡献社会为目标,积极鼓励理大社群透过成立初创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以造福社会。理大培育的初创企业不仅在各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更在不同的比赛中以优秀成绩取得业界的认同,例如在刚举行的「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汇丰JUMPSTARTER 2022环球创业比赛」中,佳升科技有限公司(佳升科技)获选最后十强,并夺得「环境保护大奖」。

2022年4月29日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