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新闻稿

1

理大学者荣膺教资会杰出教学奖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宣布,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颁授的 2022 年教资会杰出教学奖中,荣膺两个组别的奖项。理大设计学院助理教授 Tulio Maximo 博士荣获「新晋教学人员组别」奖;而由理大教学发展中心总监陈小华博士领导的「跨学科英语课程」团队,则获授「协作团队组别」奖。颁奖礼于今天(9 月 26 日)举行,由教资会主席唐家成先生亲自颁发奖项予 Maximo 博士及「跨学科英语课程」团队。 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旨在表扬教资会资助大学学者的优秀教学表现和成就,以及他们在校园内外展现的领导才干和对提升教与学质素所作的学术贡献。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衷心祝贺得奖学者获此殊荣,并表示:「理大以卓越的教学与研究为荣。Maximo 博士及『跨学科英语课程』团队的成员,包括理大教学发展中心总监陈小华博士及英语中心专任导师林玉云博士,都是非常优秀和充满热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采用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学法,致力建立主动的学习环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及成果。我们十分欣赏他们努力不懈的精神,并衷心恭贺他们获得骄人成就。」 新晋学者以同理心教学 推广多元、公平和包融的价值 「新晋教学人员组别」奖旨在嘉许有杰出表现的新晋教育工作者。 Maximo 博士儿时被诊断患有专注力不足/过度活跃症。他受个人经历启发,以同理心作教育策略的核心,致力建立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尽情发展、应用及展现自己的设计和思考能力。他将融合性设计的概念纳入设计课程中,以推广多元、公平和包容的价值,并创立了新科目「Design Meets Disabilities」。 Maximo 博士亦积极与不同的非政府组织合作,使学生能参与多个社区项目,并运用同理心方法启导学生对使用者的需要产生个人化的理解,从而设计出更适合残障人士使用的产品。 Maximo 博士表示:「作为老师,我深信同理心是培养未来具创造力的领袖人才,以至建立更公平、更多元社会的关键。我以同理心作教育策略的核心,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连系起来,让学生可以将从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与实际环境结合。我亦以同理心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借以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采用创新教学法和科技 提供及时与量身订制的英语学习资源 获得 2022 年「协作团队组别」奖的「跨学科英语课程」团队由理大率领,其他成员包括来自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的资深教育工作者。 「跨学科英语课程」配合独立的英语课程,当中包含两项主要元素:为学生提供即时、量身订制及目标为本的跨学科英语学习教材;为英文科及不同学科的教师建立合作机会,创造教学上的协同效应。截至目前为止,该计划已获超过 30 个大学学系、60 个课程、100 位教师及一万名学生采用。 团队其中一项以学生为本的创新教学方式,是开发名为 Capstone Ninja 的互动手机应用程式。这个独一无二的应用程式结合了不同的英语学习模组与简短的测验或练习,在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时,即时为他们提供以学科为中心、量身订制的学习教材,协助他们完成毕业论文。应用程式亦具备多项通讯工具,包括可让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文字聊天功能,以及协助学生管理论文撰写进度的时程表等。由于新冠疫情对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严重影响,Capstone Ninja 流动应用程式更成为及时、有效的创新学习资源,让学生及教师同样受惠。 领导「跨学科英语课程」项目的陈小华博士指出:「我们的团队决心创造及时和可行的方案,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坚信,实际应用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方法,并积极探讨能让学生提升语文技巧的不同渠道。我们感谢所有参与『跨学科英语课程』项目的英文科老师、不同学科的教学人员、技术及支援人员,以至学生伙伴等,这个教资会杰出教学奖是属于大家的。」 「协作团队组别」奖旨在表扬卓越的跨学科教学项目。 「跨学科英语课程」团队所获得的跨学科、跨院校成果,不但被受教资会资助大学的赞誉,更获香港大专学界及国际的肯定。   ***完***

2022年9月26日

教学发展中心

Photo 1

洪克协先生支持理大 捐款设立痛症管理教授席

本港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一直致力在康复科学研究方面寻求突破。新设的「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席」由洪克协先生创办的洪克协慈善基金捐款设立,支持理大继续在痛症研究方面作出贡献。该教授席由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兼康复治疗诊所总监符少娥教授出任。

2022年9月23日

拓展事务处

p1

理大与OPPO共同成立创新实验室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影像技术科研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OPPO)共同成立设于理大校园内的 「香港理工大学—OPPO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围绕人工智能(AI)影像技术及其芯片化、计算视觉、沉浸式多媒体,以及扩增/虚拟实景(AR/VR)技术等进行合作研究。OPPO计划于未来四年拨款不少于人民币1,000万元,以支持理大开展创新研究项目及资助实验室的成立和运作。

2022年9月23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1-1

理大 85 周年运动乐 师生校友聚首校园 享受运动乐趣 分享校庆喜悦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于校园举行的「理大 85 周年运动乐」昨天(9 月 17 日)圆满结束,共有超过 1,800 名师生、职员、校友及其家人出席,参与各项别开生面的游戏及比赛,一同享受运动的好处和乐趣,亦可趁周末回到校园聚首一堂,共贺理大 85 周年校庆。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大学顾问委员会主席颜吴余英博士与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联同理大一众管理层为「理大 85 周年运动乐」主持启动礼;多位校董会成员、大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及大学院士亦有出席。 林大辉博士也借此机会向透过「学生运动员学习支援及入学计划」所取录的 11 名健儿颁发奖学金,以及颁发「大专杯全年团体总锦标」予理大学生运动员代表;理大于 2021-2022 年度大专杯院校比赛中同时夺得女子团体及男子团体总冠军。 黄永德教授致词时表示:「理大致力在校园推广运动文化,除了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之外,并希望教职员和学生能拥有更强健的体魄。此外,我们在培育精英学生运动员方面也不遗余力。理大拥有一支表现优秀且自律性高的运动代表队,每一位成员都充满干劲、毅力和团队精神,为理大社群树立了好榜样。」 「理大85周年运动乐」的节目十分丰富,除了特设多款适合一家大小兼富趣味的摊位竞技游戏之外,亦在校园内不同场馆安排了多项紧张刺激的球类比赛,包括五人足球、三人篮球、羽毛球及乒乓球,不仅让参加者透过比赛互相砥砺切磋,亦可凝聚理大社群。 活动的另一个焦点是学生运动员精心呈献的各项表演,包括花式单车、花式跳绳、空手道、跆拳道等,令在场观众目不暇给。 即将举行的理大 85 周年重点庆典活动包括由理大校友兼大学院士何世柱先生主讲的中国文化及艺术欣赏讲座「至乐.至善.至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博士主持的公开讲座,以及驻校艺术家计划:理大剧团公演—《小城风光》。   ***完***

2022年9月18日

学生事务处

1

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公开讲座 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主讲「学问与修养」

为庆祝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八十五周年校庆,理大今天于赛马会综艺馆举办公开讲座,敦请理大荣休校长潘宗光教授以「学问与修养」为题,分享对年轻人追求学问及建立良好修养的体会。讲座更得到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先生莅临致辞;并吸引超过七百名嘉宾、学生、校友和公众参与。

2022年9月16日

内地发展处

1

理大与南方电网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 推动建设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网)签署协议,共同成立「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联合研究院),在电力装备、绿色安全管理、智慧城市、绿色安全供电领域,以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跨学科技术,合力推动国家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发展。南网计划在未来五年拨款人民币 3,000 万元,资助理大开展一系列基础及前瞻研究课题。 「新型电力系统」是国家电力系统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途径。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可满足不断增长的洁净用电需求,兼具高安全性、开放性和适应性。 理大方面将由建设及环境学院和工程学院牵头该项合作。理大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两个学院的六个学系,涵盖智慧传感、边缘计算、大数据、数值仿真、先进材料等。团队将专注电力装备的数字孪生技术和配电网的数字化技术,以及安全稳定技术,透过与南网的专家密切合作,助力电网转型升级。同时,依托联合研究院,双方将积极策划、申报和参与省级和国家级重大课题,突破技术瓶颈,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 联合研究院的签约和成立仪式刚于昨日(8 日)举行。在中央人民政府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徐凯教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梁勤儒先生、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创新及科技主管(粤港澳大湾区)彭文俊先生、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南网总经理王宏志先生,以及南网副总经理张文峰先生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和南网创新管理部总经理李锐先生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滕锦光教授说:「理大和南网已经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天双方共同成立联合研究院,定会将合作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在今后的合作中,理大研究团队将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面向智慧城市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绿色新技术研发,助力我国的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王宏志先生说:「南方电网公司携手香港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透过联合研究院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实现产学研深度交流,助力国家电力能源行业创新发展,同时也为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典范提供强有力支撑。」 除了联合研究课题外,双方并会合作培养一批高水准的跨学科专家,为国家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人才。 赵汝恒教授表示:「理大一直凭借不同学科专长,积极回应全球各种挑战,大力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此次与南网的合作优势互补,将促进学术交流和资源分享,支持学者们更有效地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同时培养研究人才,推动重大科研项目。」 联合研究院院长、理大建筑环境及能源工程学系教授杜亚平教授表示:「绿色安全电网联合研究院立足于多学科深度交叉和多团队密切合作,重点探索绿色安全新技术在输配用电方面的应用,着力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面对的难点,极大地推动了香港创科发展。」   ***** 完 *****

2022年9月9日

研究及创新事务处

1

恒生银行与香港理工大学携手举办 「恒生 x 理大可持续未来挑战赛:纺织及服装」

恒生銀行(恒生)與香港理工大學(理大)今天宣布合辦「恒生 x 理大可持續未來挑戰賽:紡織及服裝」,旨在鼓勵全港科技創新人才、包括年輕一代發揮創意,為紡織及服裝界注入可持續發展的元素與動力。

2022年9月8日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1

香港理工大学宣布成立时装及纺织学院 锐意培育时装创意人材 紧握大湾区发展机遇

适逢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25 周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宣布正式升格纺织及服装学系为时装及纺织学院(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简称 SFT),开幕典礼于上周五 ( 9 月 2 日)在理大赛马会创新楼举行。该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且独立的学院。 作为一所国际教育机构,新学院集合时装与纺织教育、学术及创新技术研究,全面提升毕业生和香港时装及纺织行业的竞争优势,与大湾区的市场同步发展。学院展望引领时尚产业的发展,造福社会大众,同时凭借学院的卓越研究和创新成果,为业界提供解决方案。 时装及纺织学院的教学质素及学术成就早已备受国际认可。学院的导师来自世界各地,专注不同学术及科研范畴,包括:智能可穿戴系统、医用纺织品与功能性服装、社会时装设计、可持续时装、数码时尚市场营销、时装供应链管理等。根据美国士丹福大学 2021 年的报告,学院有 13 位学者跻身世界前 2% 的科学家之列。此外,国际经济月刊 CEOWORLD Magazine 评定学院位列 2022 年全球 50 大顶尖时装设计学府,并排名亚洲第三,学术成就有目共睹。学院科研成绩优秀,深具影响力,去年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20 年研究评审工作」中获得高度评价,尤其在创意艺术、表演艺术及设计方面的研究更领先八间教资会资助学府,反映理大科研成就不凡。 开幕典礼的主礼嘉宾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纺织及制衣界议员陈祖恒先生、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及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表示:「我很高兴时装及纺织学院成为理大第三所具标志性及独立的学院。新学院将在教育及卓越的研究领域上寻求更多突破,目标是成为领先世界的时装及纺织教育、交叉学科研究与合作中心,促使香港发展成为国际知名时尚枢纽。」 理大时装及纺织学院顾问委员会主席陈淑玲女士表示:「新的时装及纺织学院将更着重教育、研究及行业合作。自1957 年以来,理大一直是亚洲和全球时装、纺织教育和研究的重要机构。从纺织及服装学系转型的时装和纺织学院,日后将继续于教学方面担任领导角色。」 为满足时尚和纺织行业对先进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时装及纺织学院与本地及国内外商界保持紧密合作,推广知识转移和应用创新及有效的技术。当中扭妥™环锭纺纱技术、医学、运动和保健应用的姿势训练系统及 3D 人体模型技术等知识转移项目,为业界带来技术突破,影响深远。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学院亦主动与政府、非政府机构及关怀弱势社群团体保持紧密联系,并成功研发全新防病毒三维打印物料、抗病毒可重用口罩 PU30 和保护衣等,时刻不忘造福社群的使命。 时装和纺织学院将全面增拨资源,发展教学和科研。课程内容与时并进,以迎合市场对先进技术的要求,全新科目包括:人工智能、数码设计、电子商贸及可持续发展等。重组后的本科生组合课程「时装(荣誉)文学士」和硕士课程 「环球时装管理」,灵活地将设计、商业及科技这三个关键元素,和卓越、高质和全方位的时装教育相结合,以满足香港、亚洲以至国际对时装人才的殷切需求。   ***END***

2022年9月7日

时装及纺织学院

1

理大开办香港首个「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 今年11月举行首场本地考试 ,推动翻译人才考取全国性认可资历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天与中国外文局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CATTI)项目管理中心(CATTI 中心)签订合作协议,首度在本港开办 CATTI 考试,促进本港中英文专业翻译的水平。首场中英文笔译及口译考试将于 11 月 5 至 6 日举行,并于即日起至 10 月 10 日接受考生报名。

2022年9月7日

人文学院

1

国泰航空与香港理工大学签署 见习机师培训计划合作协议 积极培育新一代本地机师 发展香港成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

国泰航空与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今日(9 月 5 日)签署为期三年的合作协议,合办国泰航空全新的综合见习机师培训计划,携手培育本地航空业人才,进一步发展香港成为航空人才培训中心。

2022年9月5日

工程学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