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代代有愛、家家築愛、老有所為」成果研討會
香港理工大學樂齡與家庭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2024年5月3日舉辦了「代代有愛、家家築愛、老有所為」成果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旨在與中心長者會員、社福組織、學術機構等多方持份者分享交流推廣長者義工的成功實踐和有益經驗,進一步宣傳推廣促進「老有所為」理念,為長者開創和提供更多施展身手的平台。 研討會邀請到了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石丹理教授、香港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尊賢會創辦人及董事長張瑞霖博士、平等機會委員會前任主席朱敏健先生、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有限公司總幹事劉冼靜儀女士、香港明愛安老服務總主任余美玉女士、香港明愛筲箕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的高級督導主任陳文駒先生、和聖公會聖匠堂長者地區中心長者綜合服務部高級服務經理的吳智敏先生等各界專家學者參加。 香港基督教靈實協會行政總裁林正財醫生受邀做了主旨為「齡活有為、精彩到老」的精彩演講,分享了對健康長壽的寶貴見解,強調了健康樂齡、積極樂齡對長者、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意義,並鼓勵長者積極參與義工活動,在豐富晚年生活的同時繼續為社會貢獻力量。 中心主任白雪教授分享了「代代有愛 家家築愛」活齡義工發展模式及實踐成果。在李錦記家族基金的大力支持下,中心自2019年開始實施「代代有愛、家家築愛」計劃。該計劃秉承世界衛生組織提倡的「積極老齡化」理念,通過強化長者的健康、社會參與和安全三大支柱,賦能長者繼續為家庭、社區和社會做出積極貢獻。計劃由「築夢、築樂、築愛」三個階段組成,長者首先學習家庭跨代關係、人生下半場規劃、健康維護等方面的知識技能,然後運用所學策劃開展家庭活動,增進家庭關係、強化家庭互動,在「築愛」階段,長者從受助者轉變為貢獻者,與同輩義工或大學生義工共同組成「築愛隊」,為社區超過600位有需要的長者及家庭提供義工服務。評估結果顯示,計劃在增強長者義工能力、幸福感、跨代理解等方面有顯著成效,同時,計劃也得到了社區合作機構和服務對象的廣泛好評。 此次活動還組織了兩場專題研討會,邀請合作機構專家、「築愛隊」代表等持份方就「高齡化社會邁向老有所為的障礙與突破」與「老有所為、代代有愛在社福界實踐的意義和展望」分享觀點並提出建議,探討如何深入挖掘發揮長者「半專業」角色作用,在社服領域繼續貢獻力量。「築愛隊」長者義工分享了參與活動的親身經歷、體會和收穫,展示了長者實現助人助己、老有所為的巨大潛力。 香港正逐漸步入超高齡社會,面臨服務需求激增和專業人手短缺的困境。本次研討會將激發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進一步推廣老有所為、積極樂齡、跨代共融理念,鼓勵和支持更多長者積極投身義工志願服務,與專業人士攜手共進,為香港社會服務事業貢獻力量。
2024海峽兩岸暨港澳社區養老研討會•數字賦能新時代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科技逐漸與各類社會服務融合發展並有效提升了服務質量,如何讓長者參與到數字世界中,切實享受到數字科技帶來的便利是當今老齡化社會的一個重要議題。2024年3月27日至28日,樂齡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白雪教授受邀參加了由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舉辦的「2024海峽兩岸暨港澳社區養老研討會•數字賦能新時代」研討會,與港澳、內地、台灣學者分享交流關於長者數字賦能的新理念和新實踐。 近年來,樂齡與家庭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通過創新實踐為長者數字賦能,並成功開展了多項服務實踐項目,有效提升了長者的信息與通信技術(ICT)技能。白雪教授在此次研討會上重點介紹了基於理論指導的新型長者數字賦能實踐模型:跨代合作訓練模式和同輩指導訓練模式,這兩種模式在提升長者ICT技能、改善長者對ICT的態度、改善健康狀況和家庭關係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效。此外,兩種實踐模式各有獨特優勢:跨代合作訓練模式可以有效增加代際溝通合作、改善代際關係,而同輩指導模式更有助於提升長者學習效率和自信心。在此基礎上,研究中心還創新性地將正向教育元素滲透到長者的學習訓練過程,降低學習給長者帶來的壓力,有效改善了長者的學習體驗感,並提升了整體福祉。 樂齡與研究中心開發的長者數字賦能新模型可以幫助長者理解和使用基礎數字技術,從而逐步適應和接受未來智慧科技參與健康養老等方方面面的大趨勢,為未來智慧養老、智慧照護的研究和服務發展提供了可參考的範例和啟示。 澳門電台新聞報導連結: https://www.tdm.com.mo/zh-hant/news-detail/946453?isvideo=false&lang=zh&category=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