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护理学院全力支持加路连山道短期小区疫苗接种中心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女士及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先生亲临视察

接种疫苗是战胜疫情的重要一环,香港特区政府因应社区对接种疫苗的需求,在铜锣湾增设「加路连山道短期社区疫苗接种中心」,此中心今日(3 月 29日)正式启用。中心设於希慎兴业及华懋集团所提供的地皮上,并得到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营运,希望能为社区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2022年3月29日

护理学院

1

理大初创企业iMeddy为新冠患者提供免费网上视诊服务 发挥创科力量 协助对抗疫情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严峻,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培育的初创企业 iMeddy 得到香港菁英会及香港青年发展联盟赞助合共港币 80 万元,利用其创新的线上医疗平台,为新冠病毒确诊及初步确诊者(名额共 3,000 个),提供免费视像问诊服务,发挥创科力量,协助对抗疫情。 是项服务分两阶段,早前第一阶段主要对象是低收入家庭,而现在第二阶段是独居及安老院舍的长者,目的是为已出现病徵的确诊者,提供免费及适切的视像医疗支援服务。此外,是项服务亦有助纾缓近期医疗系统紧张的情况,以及鼓励医护界应用创新科技。 iMeddy 是一个提供医疗和健康护理服务的线上平台,透过与 300 多名香港私营医生联系,让用户可以足不出户,便可在线上选择医生丶预约及进行视像问诊,药物亦会经派递服务送到用户家中。 此平台不仅为私营医生提供一个高效率及安全的问诊系统,而且有助减低医生为用户进行面对面问诊和治疗时受感染的风险,亦减低用户前往医务所时把病毒传播予其他人的机会。 iMeddy 由理大机械工程学系毕业生卓嘉豪先生(2019 年毕业)和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毕业生蔡国俊先生(2018 年毕业)於2021 年创立。理大一向十分重视培育创科人才,并以初创作为研究成果转化的新策略,希望充分发挥理大卓越的科研成果,为业界和社会作出贡献。 理大对两位校友的创科及关爱社会的精神,感到十分鼓舞。「理大科技领航基金」是一项专为理大学生丶校友及学者的科技初创企业而设立的计划,旨在协助他们的企业快速成长;iMeddy 是本年度其中一家获得拨款的理大初创企业,拨款将用於提升其线上问诊服务的效率及大湾区业务拓展方面。   ***完***

2022年3月24日

知识转移及创业处

1

研究发现: 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现「疲劳综合症」 理大推「康复八式」 提升体能 助重建疫後健康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过两年,世界衞生组织(世卫)去年指出 ,大多数新冠患者都能痊愈,但部分人在康复後数个月内会出现呼吸困难丶疲倦丶认知功能障碍等不同症状,而这些中长期影响统称为「COVID-19 长期影响」 (「长新冠」)。 2020 年,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团队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食物及衞生局医疗衞生研究基金 (HMRF) 拨款,开展对新冠患者的追踪研究,以探讨他们康复後的健康状态及其心理和健康相关生活质素 (HRQoL),并了解他们的 3R (重建体魄Rebuild fitness丶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丶重获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进度。 研究自 2020 年 10 月展开,追踪由本地五间医院转介的新冠患者确诊後六个月及十二个月的康复情况。研究人员透过面见及视像,以特定的测试,评估他们的心肺功能丶体能丶疲劳程度及生活质素等。团队发现,参与研究的 118 名对象,在确诊後的六个月和十二个月,逾四成仍然受「长新冠」症状困扰,有疲劳丶下肢肌肉乏力等情况,影响其日常生活: 确诊後六个月内: 约 42% 出现「疲劳综合症」 确诊後十二个月: 约 43% 仍然有「疲劳综合症」情况 由确诊六个月至十二个月这段期间,他们的疲劳评分并无显着改变 (即没有随时间而改善) 疲劳程度与肺活量和下肢力量有关 成人和长者出现「疲劳综合症」的情况相若 五成女性研究对象出现「疲劳综合症」 (男性则只有三成) 领导此项研究的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洪克协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教授表示∶「新冠康复者大多认为自己已痊愈,对疲劳的感觉掉以轻心,又或以为疲劳情况会随着时间而缓和。进行不同测试後,他们才发现自己的疲劳症状与心肺功能不足及下肢肌肉较弱有关。其实只要采取适当的康复治疗方案,情况是可以改善的。」 3R 康复治疗方案 为协助新冠康复者重拾健康,理大团队制订了一套为期六周的训练计划。康复者在理大物理治疗师指导下,每周进行两次训练课堂(每次 60 分钟)及三次家居运动(每次 30 分钟),透过不同形式的运动,提升肺活量及改善肌肉力量。完成六周训练後,参与训练的 24 名新冠康复者中,大多数人的肺活量和下肢力量均有提升,疲劳情况亦有改善: 近七成新冠康复者的肺活量有所提升 逾六成新冠康复者的下肢肌肉增强 有「疲劳综合症」的康复者中,有四分三已回复正常 该训练计划包括理大团队设计的「康复八式」,由八种动作组成,以锻炼全身不同肌肉组群丶促进心肺和肌肉健康为目的。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黄宇乐博士表示∶「『康复八式』动作简单,每组运动需时约八至十分钟,可按自己的身体状况调节运动量和时间,循序渐进提升体能,达致重建体魄 (Rebuild fitness)丶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 及重获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的目标。」黄博士补充,「康复八式」不但适合新冠康复者,疫情期间「留家抗疫」而减少外出活动的市民亦可多加利用,以保持身心健康。 浏览「康复八式」影片∶https://youtu.be/oXJ2PLA926k 如对研究计划有兴趣的人士,可联络理大康复治疗科学系∶ (电话: 4625 3790/5598 4562)   ***完***

2022年3月23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理大研究员以自身专业参与前线抗疫工作

2022年3月18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1

理大设立医管局热线支持中心 接听新冠肺炎确诊者查询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到访视察

2022年3月18日

护理学院

身在内地心系母校 校友学生齐捐物资

2022年3月16日

香港理工大学

1

理大与各界携手同心抗疫 与市民共克难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政府同心抗疫,并准备在不同岗位上协助抗疫工作。理大已有 700 多名师生和校友,表示愿意参与社区检测丶接种疫苗或支援有需要社群等工作,希望能以不同专业,与社会各界携手,全力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 第五波疫情下,支援安老院舍和长者抗疫是重要一环。理大护理学院联同内地及本港多个热心团体,包括广东省锺南山医学基金会丶广东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丶国际潮团总会及香港潮属社团总会丶深圳市北京大学校友会丶科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丶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武汉市天合瑞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将他们捐赠的一系列抗疫物资,包括:44,000 套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套装丶20 万套保护装束(包括面罩和 N95 口罩等装备)及一批脉搏血氧测量仪,由学院分批陆续转交 200 多家受惠安老院舍,以支援院舍职员和院友的抗疫需要,保障他们的健康。 理大医疗及社会科学院讲座教授兼院长岑浩强教授说:「理大与社会各界同心抗疫,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协助当局追踪传播链,并致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在不同范畴支持前线医护之馀,更惠及广大社群。理大将继续开展各方面支援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方向,贡献所长。」   ***完***

2022年3月11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1

理大研发全新防病毒三维打印物料十分钟杀灭逾九成新冠病毒

变种病毒 Omicron 於本港社区有蔓延趋势,为控制疫情,政府收紧防疫措施,市民亦须加倍注意个人卫生,提升抗疫能力。现时不少公共设施(例如:公共洗手间的门柄丶升降机按钮等),卫生程度未如理想,容易成为传播病毒和细菌的温床,构成公共卫生风险。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跨学科研究团队早前成功研发全球首个可杀灭表面新冠病毒以及绝大部分常见病毒和细菌的「防病毒三维打印物料」(物料)。物料的主要成分为树脂,加入阳离子化合物等抗病毒成份,可以刺穿病毒的细胞膜,并破坏其结构,达至杀灭病毒和细菌的效果。 带领团队的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副教授卢君宇博士指出,实验室测试证实,物料可以在两分钟内杀灭七成存活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细菌;十分钟内的抗病毒率更达至九成,表面几乎所有病毒和细菌均可於 20 分钟内被杀灭。卢博士表示∶「这种物料是一种具备高度防病毒效能的树脂物料,可以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因应需要制作出不同形状,可塑性甚高,可广泛应用於公共设施,为社区提供防疫支援。」现时团队正为此技术申请专利,并将用於商业用途。 过去一年,团队曾与民政事务总署丶香港湿地公园及环保组织合作,在理大三维打印技术中心实验室的支持下,把物料制作成回收箱手柄丶洗手间门柄保护套丶电梯按钮及盲人点字板等,实地测试物料的抗病毒性能及耐用性。团队成员理大纺织及服装学系简志伟教授表示∶「回收箱手柄在使用近一年後,除了没有任何损坏,其表面亦没有检测到新冠病毒丶大肠杆菌及金黄葡萄球菌,证实物料具备稳定防病毒和细菌的效能,其效能在使用後三年才开始逐步减弱。由於物料是以物理原理破坏病毒,故即使病毒变种,仍能发挥同样效果。」简教授补充,由於物料的消毒成份是嵌入式而非涂层,即使日常以漂白水等消毒用品清洁,亦不损害其防病毒效能。 团队获深水埗民政事务处邀请,将会为区内过百座缺乏管理的「三无大厦」,以物料制作成门柄保护套,并安装在经常有居民出入的门上,协助减低大厦内的病毒传播风险。团队亦希望把物料应用於中小学校园丶医疗保健设施以及公共运输系统中。   ***完 ***

2022年1月13日

纺织及服装学系

1

理大获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拨款 藉科研技术提升小区抗疫能力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得政府医疗卫生研究基金的新一轮拨款,资助五千五百多万港元开展新研究项目。有了这一笔拨款,理大便能在后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时期,为香港的复原早作准备。 获资助的两个跨专业研究项目,包括探索并发展一套聚焦在小区层面,能预防感染、促进康复,以及更有效地保障易受感染人群的完善抗疫策略。两项研究将会邀请小区人士参与合作。 这是继去年获得医疗卫生研究基金上一轮资助后,理大再次承担有关新冠病毒病研究的项目。就上一轮资助的部分项目,理大已发表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优化公共卫生措施和对策方面作出了贡献。其余的研究项目也在顺利进行。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指出,理大研究人员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各项与抗疫相关的研究工作,而且在快速诊断、追踪,以及预测疫情趋势等方面更取得了实质成果。对于食卫局的支持及肯定师生的科研工作,理大表示衷心感谢。 黄教授说:「理大今年再接再厉,就新冠病毒病的科研项目再次获食卫局邀请提交建议书,好让理大能运用跨学科的研究力量,在社会科学与医疗护理等领域全力支持并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我期望同事能尽快展开研究,以协助提升小区对新冠病毒病的抗疫能力。」 在去年获医疗卫生研究基金资助的理大研究项目中,应用社会科学系副系主任甄秋慧教授的研究项目——「公众对为控制2019冠状病毒病所采取的预防疾病和公共卫生措施的遵从情况」,调查了不同人群对接种疫苗的意愿及最终接种疫苗的实况。有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Vaccines》上。 另一项研究为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副教授萧杰恒博士与团队开发的新冠病毒病确诊个案快速基因排序分析技术。这一项技术在追踪及阻截包括变种病毒在内的病毒传播链,以及堵塞本港的防疫缺口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院长岑浩强教授提到,这些获医疗卫生研究基金支持的项目,充分反映了理大的科研实力如何有助解决社会难题,尤其是在小区抗疫方面,贡献是正面和有力的。 岑教授说:「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就新冠病毒病研究批出的最新一轮拨款,是对理大科研实力的认可。目前疫情虽然转趋稳定,但离完全过去尚远,层出不穷的变种病毒成了接连不断的新威胁,预防疫症大规模爆发仍是当务之急。此外,随着康复者数目持续上升,我们有必要仔细地了解他们长期的复康需要,并为此制订更好的对策。」 食物及卫生局与研究局于本月宣布,已批出支持本地大学研究新冠病毒病的第三轮拨款。当中由护理学讲座教授及护理学院学院主任莫礼士教授带领的大型跨专业研究项目——「以小区为本参与性研究模式降低2019冠状病毒病在香港的风险:社会和行为干预措施之开发及评估」——便获得了二千七百六十多万港元的拨款。 另一项由康复治疗科学系副系主任文伟光教授带领的大型跨学科项目——「以预防、保护及促进方法作为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和促进患者康复的创新而有效的策略」——亦获得了研究基金批出约二千八百三十万港元的资助。 新的研究项目除了应对全面跟进新冠病毒病康复者及其照护者的身心健康与长期健康的问题、采取社会和行为介入措施以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之外,还将以发展崭新和有效的策略与实施模型为目的,以达致促进康复及预防感染的目标。 理大欢迎公众参与两个新研究项目。有兴趣人士和团体请致电3400 3184 或3400 3973,或发电邮至fhss.community@polyu.edu.hk 与医疗及社会科学院联络。   ***完***

2021年9月27日

医疗及社会科学院

1

理大研究发现接触追踪 有效於通关後控制新冠病毒传播

全球多地开始考虑将防疫策略由「清零」转为「与病毒共存」之际,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的一项研究发现,恢复通关後,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於控制新冠病毒的传播上,与维持社交距离及疫苗接种等措施同样重要。此外,研究团队同时研发了具备接触追踪功能的流动应用程式,供入境旅客使用,以助应对疫情,控制病毒传播。

2021年9月1日

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