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01

理大與中山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推動科研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中山市人民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加強科研創新發展,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產學研合作。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研究及創新事務總監黃詠恩教授及理大學者出席了在中山市舉行的全市高品質發展大會。趙教授於2月18日的大會上簽署協定。 黃教授在會上致辭時表示,理大將與中山市建立戰略研究平臺,積極推進化學工程、生物醫藥等領域研究,推動成果轉化,促進人才引進,與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 理大將與中山市科研機構、政府及企業合作,聚焦生物醫療科技等領域,共同促進兩地生物醫藥產業合作,也將共同開拓中國乃至海外的市場發展。 通過這項戰略合作,理大與中山市建立緊密聯繫,加強產業創新和轉化研究,支持中山市發展成為一流的生物醫藥創新中心。 理大擁有兩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包括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香港理工大學),專注於藥物研發,科研項目均達到世界級水準,為前沿科學研究作出貢獻。  

2024年2月20日

研究合作

2023VZM

理大科研轉化紡織廢料用作建築隔熱 獲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

紡織業佔全球碳排放量10%,超過85%的廢棄紡織品被送去堆填或焚燒。另一方面,香港逾 60%碳排放來自建築物用電,空調系統佔本港總用電力量約 30%。因此,提供一種既能回收紡織廢料、又能節約建築能耗的亮點技術,在減碳方面將大有可為。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利民先進紡織科技青年學者、時裝及紡織學院助理教授壽大華博士帶領的研究項目,利用廢棄紡織品研發可節能減廢的多功能「建築外衣」。 紡織廢料通常由混紡紗線組成,由於分類、解聚和溶解有難度,往往很難回收再用。壽博士帶領的項目名為「利用廢棄紡織品研發可節能減廢的多功能『建築外衣』」獲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它利用創新技術,轉化紡織廢料為多孔複合材料,並能以大規模製造生產方法製備成可持續的建築隔熱材料。 研發的「建築外衣」用於隔熱和輻射冷卻,集成光子工程、自然啟發的設計和優化傳熱,能有效管理建築物溫度。不單止可將熱導率降至最低,還強化織物的多尺度微結構和著色微粒,能選擇性地反射太陽熱力,包括可見光(VIS)和近紅外線(NIR),同時釋出長波紅外(LWIR)光譜的熱輻射。此外,它還能有效清除表面的水和污垢,確保性能穩定、堅固耐用。 這種多功能的「建築外衣」內外兼備,可製備多種色彩美感之外,具多項優點包括耐用、輕便、阻燃等,適用於住宅、工廠、村舍、棚屋、變電站、組合屋,亦能用作窗簾、簷篷和帳篷等,應用於不同場景。 這項研究兼顧紡織廢料的循環再用之餘,同時促進建築節能效益,是極具前景的綠色技術,將可為香港實現碳中和帶來貢獻。  

2024年2月8日

研究及創新

20242UQ

理大項目開發人工智慧及定位系統促進城市交通安全 獲智慧交通基金資助

對於高樓林立的城市如香港而言,安全的交通環境至關重要。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於研發先進的可應用科技,以促進城市交通安全,最新一批智慧交通基金資助了其中一個創新項目。 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文偉松博士帶領的項目,名為「開發一套結合人工智能及位置服務的輔助導航及防撞系統」,獲資助約670萬港元,為期24個月。 該項目旨在研發一套適用於城市環境的低成本高精度協同定位方案。該方案將包括開發一套算法以解決因爲樓宇遮擋及反射而引起的衛星定位偏移問題,同時將研發防撞預警應用程序,用於發出早期警示並進行緊急干預,從而減少視覺盲區內的碰撞風險。 理大至今共有18個項目獲智慧交通基金支持,涵蓋各種可應用到交通的創新技術和研究。 瀏覽更多獲批項目詳情。

2024年2月5日

獎項及成就

gw-72

媒體專訪:理大研究推動廚餘減廢 助實現碳中和

香港積極推廣綠色科技以減少碳排放。利用厭氧消化技術將廚餘轉化為沼氣用於發電,是其中一項具潛力的措施,惟衍生的沼渣量及回收問題尚待突破。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副教授呂紹元博士帶領的研究項目,開發氨預處理系統,能減少餐廚固廢殘餘沼渣的氣味污染外,同時提高堆肥質量,並轉化為品質良好的有機肥料。 呂博士最近接受《大公報》專訪表示,他研究的系統可應用到本港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s)。具體而言,將建立一個創新的熱游離氨預處理系統(CTFAP),破壞溶解絮凝物,細胞外聚合物和難降解有機物(例如木質素與其他芳香族抽出物等),從而減少固體沼渣量。這項研究已獲低碳綠色科研基金資助。 此外,呂博士透露,理大另一研究團隊正研究氨氮發電,未來雙方或會合作,結合有關技術,探索氨氮的進一步利用。 《大公報》訪問全文 更多︰ 理大領先可持續發展研究 三個項目獲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支持  

2024年2月2日

研究及創新

20240124 - Foreign Member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02

理大化學學者膺任歐洲科學院院士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理學院院長、化學科技講座教授、歐雪明能源教授黃維揚教授,榮獲歐洲科學院(EurASc)頒授院士名銜。  黃教授熱衷於設計和合成新型具有光功能和能源轉換功能的金屬有機聚合物和磷光材料,研究成果卓越並廣受認可。此項榮譽是對獲選科學家為前沿研究和先進技術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予以肯定,尤其促進了歐洲的研究、技術應用及社會發展。 黃教授表示︰「我很榮幸成為歐洲科學院的外籍院士。我將繼續致力以科學創新造福國家、歐洲社區以至全球。」 黃教授的研究聚焦金屬有機化合物的光電能源轉換機制,在金屬有機光電聚合物和小分子材料研究領域取得傑出成就,他對先進材料的研究使其在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應用和有機發光器件(OLEDs)的節能應用中具有極高的價值。他對多功能金屬有機聚合物和金屬有機磷光材料的開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些研究旨在提升能源效益及節能,促進能源科學領域的發展,立志為建設可持續社會作出貢獻。 歐洲科學院(EurASc)是一個非牟利、非政府的獨立國際組織,由最頂尖的學者和工程師組成,他們從事領先的研究和開發先進技術,致力於通過研發先進科學技術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在最新一輪的遴選中,只有十二位新成員當選,黃教授更是當中唯一一位在中國工作的獲得者。 憑藉在有機光伏材料研究的貢獻,黃教授曾榮獲多個具代表性的獎項,包括由國家教育部頒授 2022 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其合作項目「高效有機光伏材料的烷硫基側鏈工程」獲冠以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24年1月31日

獎項及成就

0e86d795ff33404e9b20c8cbde30347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代表團訪問理大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王月琴廳長率領代表團於1月29日到訪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理大校長滕錦光教授、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王鑽開教授、建設及環境學院院長李向東教授、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等進行了深入的會晤和座談。 滕錦光校長在會議上詳細介紹了理大在應用研究以及創新企業方面的發展目標,並闡述了理大在工程和技術學科領域的卓越成就。他特別強調,理大始終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致力於打造符合產業應用的課程,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王月琴廳長表示,廣東與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有著深厚的基礎和廣闊的前景。為了更好地滿足國家戰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廣東省已建成多個科技創新合作平臺。這些平臺為粵港、粵澳的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撐,聚焦共同關注的領域,開展深入的研究合作。理大重視應用,相信會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歷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2024年1月31日

活動

p2

理大11項目獲研資局協作研究金支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11個項目獲研究資助局(研資局)的2023/24年度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支持,包括九項研究獲資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及兩項研究獲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表示:「理大十分高興在研資局的資助計劃中獲得佳績,這充分展示了理大的研究實力。理大將秉持科研優勢開展更多具前瞻性的交叉學科研究,推動跨領域合作,並培育優秀的年輕科學家,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注入動力。」 理大九個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項目合共獲資助逾5,550萬港元,總資助金額為本地院校中最高。項目涵蓋多個具影響力的範疇,包括研發邊緣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聽覺系統、納米材料、癌症診斷、年長衍生代謝疾病的機制及治療,以及促進建築與環境安全的技術等。而兩個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項目分別涵蓋認知腦神經學、以及6G網絡感知技術。 協作研究金旨在資助由多名學者合作的跨學科研究項目,希望鼓勵研究單位進行更多具創意及高質素的跨學科/跨學院研究項目。當中,協作研究項目補助金旨在提升大學研究成果的學術水平、數量、科研領域及影響力;新進學者協作研究補助金旨在支持新進學者進行協作研究,增進經驗。 有關理大獲資項目詳情,請參照附件。

2024年1月30日

獎項及成就

1

理大研發首個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研究團隊預測,至 2024 年底,大灣區的國際訪客總量將恢復到新冠疫情前水平,即近 1.3 億人次;至 2025 年,香港的入境訪客總量將恢復至 2018 年水平,即 6,500 萬人次。學院今日舉行「大灣區自動化與自動調整旅遊需求預測平台開發」(GBA-TDFP1 )項目發佈會,推出首個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並公佈相關研究成果。 是次項目由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及講座教授兼陳澤富伉儷國際旅遊教授宋海岩教授帶領,團隊採用跨學科方法,結合經濟學、旅遊管理及計算機科學等理論來開發 GBA-TDFP。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大數據視覺化、市場敏感度分析、短中長期預測、情感分析和互動情境預測,有助業界專業人士、決策者和學者預測大灣區在不同經濟環境下的訪客人數。 旅遊業是大灣區的重要產業之一,並旨在 2035 年前將大灣區打造成為世界級旅遊目的地。雖然大灣區經濟已從疫情期間採取的旅遊限制和公共衞生措施造成的衝擊中恢復過來,但仍須克服許多挑戰,包括勞動力短缺、供應鏈受限、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和消費者行為轉變等。宋教授說:「這表明了如要維持旅遊業的復甦勢頭,準確預測旅遊的復甦需求,對於決策者和從業者制定可持續旅遊策略,促進大灣區長遠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為更準確預測,是次項目從統計部門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收集大灣區城市及其主要客源市場的當地生產總值、消費者物價指數和匯率等宏觀經濟數據。在短期旅遊需求預測方面,則從谷歌、攜程和百度等熱門線上和社交媒體平台收集大數據。 分析結果顯示: 根據短期預測結果,至 2024 年底,香港及澳門的訪客量、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入境和本地訪客量,以及大灣區內的客流量將大幅回升,訪客數量將回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 根據未來五年的長期旅遊需求預測結果,至 2024 年底,大灣區的本地和入境訪客量、大灣區內的客流量將恢復至新冠疫情前水平。至 2027 年,大灣區整體本地訪客將超過 3.35 億人次,入境訪客達 1.95 億人次,而大灣區內部的客流量達到 2 億人次。 所有大灣區城市的訪客評論均傾向正面,證明大灣區的旅遊業復甦強勁,也表明大灣區旅遊市場具備巨大增長潛力。與此同時,中性和負面評論指出大灣區城市在旅遊服務品質和跨境管制等重要範疇仍有改進空間。 從訪客評論獲得的情感分數可見,訪客就所有大灣區城市的每月平均滿意度持續正面,但每日滿意度卻浮動,顯示旅遊體驗的滿意度時刻在變。不同旅遊活動的滿意度也存在明顯差異。 由預測平台生成的大灣區訪客量預測結果。   GBA-TDFP 旨在簡化決策者和行業領導者對不同情境下旅遊需求進行預測的過程。用家只需輸入決定變數(例如生產總值和價格水平)的假設值,預測平台的計量經濟學模型便會據此進行情境預測。此功能對於策略評估和決策制定極具參考價值。 隨著科技進步,旅遊目的地和訪客的決策愈趨依賴資訊科技和通訊技術的輔助。通過將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和先進的預測模型相結合,預測平台將為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創新見解和指導,有效地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實踐的資訊,幫助他們作出明智決策,實現價值最大化。 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院長及講座教授兼郭炳湘家族基金國際酒店服務業管理教授田桂成教授表示:「我們一直致力將前沿研究成果轉化成商業實踐,協助旅遊業應對全球挑戰,很高興學院再次為旅遊業作出貢獻。」 關於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 四十五年來,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為酒店及旅遊教育重新定位,成為世界頂尖的酒店與旅遊教育學府。學院在 2023 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的「旅遊休閒管理」類別中連續七年位列全球第一,在 2022/2023 大學學術表現排名的「商業、管理、旅遊業及服務學科」領域中連續六年位居榜首,在 2017 世界大學排名中心的「酒店、休閒、體育與旅遊」類別中排名世界首位,並在 2023 QS 世界大學排名的「酒店管理」類別中連續七年於大學為本課程全球排名第二,是卓越教育的象徵,印證了學院為酒店及旅遊發展開創新紀元的座右銘。 通過推動教育與傳授知識以服務業界及學術組織是學院的使命,亦是其前進的動力。學院擁有來自全球二十個國家和地區的九十位學者組成的強大國際團隊,提供由學士學位至博士程度的優質課程。唯港薈是學院別樹一幟的教學及研究酒店,亦是其實踐酒店與旅遊教育範式轉變的重要部分。學院致力提高教育、學習及研究的水準,啟發新一代充滿熱誠及銳意進取的專業人才,培育他們成為未來酒店及旅遊業的領袖。 網址: https://www.polyu.edu.hk/shtm/   1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tomated and Self-Adaptive Tourism Demand Forecasting Platform for the Greater Bay Area

2024年1月29日

研究及創新

WILL8728

理大參與亞洲大學科技創新論壇

由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CAIEP)與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JST)聯合舉辦的亞洲大學科技創新論壇於1月27-28 日香港舉行,30多位來自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地區)、日本以及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頂尖大學的校長或副校長受邀出席,就加強亞洲大學之間的合作以應對全球環境挑戰、搭建促進科技創新平台等議題進行交流。 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教授亦受邀於論壇作主題演講和參加圓桌會議,探討合作培養年青人才的策略,為亞洲乃至全球的科技創新發展貢獻前瞻見解與力量。 第二天的活動,這些亞洲大學代表蒞臨理大參觀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和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參觀者對這些中心應用研究的深遠影響力留下深刻印象。

2024年1月27日

活動

11

理大研發高效能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系統 助減碳排放 促進邁向碳中和

全球暖化給人類社會和生態系統持續帶來威脅,而主導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中,佔最主要比重的正是二氧化碳。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問題和邁向促進碳中和的目標,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一套耐久、高選擇性、高效的二氧化碳電還原系統,可以將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學品原料乙烯,作其他工業用途,以為減低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此研究成果已於國際科學期刊《Nature Energy》發表,並於第 48 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獲得金獎。 乙烯(C2H4)是其中一種需求量最大的化學品,主要應用於製造聚乙烯等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可以製造日常使用的塑膠、化纖等。生產乙烯目前仍然主要依賴石化資源,製造過程碳排放高。 由納米材料講座教授兼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劉樹平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採用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的方法,利用綠色的電能,令二氧化碳轉化為乙烯,為生產乙烯提供另一更環保、更穩定供應的方法。研究團隊正在大力推動這項新興技術,令其可以更接近大規模生產,以促進碳循環和碳中和。 劉教授採用了創新的方法,棄用鹼金屬電解質,改用純水作為不含金屬的陽極電解液。研究團隊設計的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APMA 系統,其中A代表陰離子交換膜 (AEM),P 代表質子交換膜(PEM),MA 表示由此產生的薄膜元件。研究人員構建了一組含有無鹼金屬 APMA 和銅電催化劑的電池堆,產生出的乙烯具有50%的高特異性。這套設計還可以在 10 安培的工業級電流下運行超過 1,000 小時,使用壽命較現有系統大幅延長,意味著該系統可以輕鬆擴展至工業規模。 其他測試顯示該系統能抑制碳酸根離子和鹽沉澱的形成,而二氧化碳或電解質均未有流失。相對之下,舊有使用雙極膜而不是 APMA 的電解池會因為鹼金屬離子從陽極電解液中擴散而令電解質流失,所以這點便特別重要。氫氣與乙烯競爭形成是另一種在早期使用酸性陰極環境系統上出現的問題,這種情況在採用 APMA 後已被大大降低。 特製電催化劑是該系統的另一主要特徵。眾所周知,整個化學工業中均以銅用來催化各種反應。不過,理大團隊的特製催化劑卻善用了銅的某些特點。數以百萬計的納米級銅球紋理表面豐富,具有原子台階、堆疊斷層和晶界。相對於完美的金屬結構,這些「缺陷」為反應提供了高能活性表面。 劉教授指:「研究團隊已計劃進一步改進系統,以提高產物選擇性,並與工業界開展合作。APMA 電池設計能革新乙烯和其他有價值化學品的生產模式,邁向綠色生產,為減少碳排放和達至碳中和的目標作出貢獻。」 這項創新研發為理大聯同牛津大學、台灣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和江蘇大學研究人員的合作成果。

2024年1月23日

研究及創新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