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香港理工大学与机场保安有限公司共推航空安全创新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和机场保安有限公司(AVSECO)今天宣布建立策略合作,推动航空安全领域的创新。理大在学术和科研的专长,结合机场保安有限公司在行业内的洞察力和商业能力,将形成强大的联盟,共同推动科技发展,提升航空领域的稳定性及安全。理大凭藉其研究和学术实力,与机场保安有限公司合作为科研人员建立一个创新平台,有利于促进航空安全领域的知识交流和实践,从而促成更多合作研究项目。理大亦会为机场保安有限公司提供尖端技术和创新解决方案,以满足航空安全方面的技术需求。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致欢迎辞时提到:「航空安全对乘客非常重要。理大与机场保安有限公司携手应对航空业不断变化的安全挑戰,共同发展航空安全的新技术,并开展联合研究项目,以加强全球航空安全。是次合作将为我们的工程学院学生提供宝贵的知识交流、研究合作和实习机会,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相信今次双方合作能为培育未来航空安全专业人员带来裨益。」 机场保安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张德强先生表示:「香港国际机场与世界上许多机场一样,深知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致力采纳各种创新技术,以提升旅客体验、提高营运效率并加强航空安全系统的完整性。机场保安有限公司和理大的合作、协调和知识交流无疑将推动机场安全领域的发展和创新。这种策略合作能为开发航空保安相关的尖端解决方案带来巨大潜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相信能够为持份者大力加强机场安全的保障。」 双方的合作将进一步为科研和技术人才探索和开拓更多学术和应用研究交流机会,促进学术卓越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有关香港理工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秉承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的精神,矢志成为一所创新型世界一流大学,并以肩负社会重任为宗旨。理大为学生提供优質的全面教育,致力培育具良好国民意识、全球视野与社会责任感的「明日领袖」;同时推动具影响力的创新与跨学科研究,以应对全球最迫切的挑戰。知识转移与创业文化亦是理大的基石,大学着重研以致用——将所研发的科技转化为实际应用。理大追求卓越,努力不懈,深得国际认可,持续位居全球百强学府之列。理大将继续以其雄厚根基,与各界策略伙伴合作,力求造福香港、国家乃至全球。 有关机场保安有限公司 机场保安有限公司(AVSECO)自成立以来,一直在航空保安及相关服务方面佔着领先地位,致力于保护旅客及民用航空运作的安全。公司紮根于香港国际机场 ( HKIA ),聘用接近 4,500 名员工去确保机场及其设施的安全。公司的理想是提供世界级的航空保安服务,并以确保香港国际机场的航空保安时刻达到最高水平为使命。

2024年3月1日

研究合作

1

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正式启动 推进智慧电动车研发 实现碳中和目标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昨日在校园举办「电动车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暨 智慧电动车与碳中和能源论坛」,近 350 名师生以及来自政府、创科、能源和学术界领袖等嘉宾出席。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由被誉为「亚洲电动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兼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杰出讲座教授陈清泉教授带领,为电动车研发建立先进的研发平台,以应对现代电动车的能源及技术挑战。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教授、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创始人兼主席尼尔.布什先生(Mr Neil Bush)致开幕辞,联同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一同庆贺研究中心的成立。 孙东教授指:「新研究中心的成立为香港实现零车辆排放的未来方向迈出重要一步。通过应对现代电动车所面对的技术挑战,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将能提供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推动香港及其他地区开发和采用电动车。我深信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将利用科技突破,给予业界重大启发。」 尼尔.布什先生表示:「作为历经五年的电动汽车驾驶者和对环保事业的支持者,我祝贺香港理工大学电动车研究中心的成立。正当汽车革命走向深入,这个中心的成立将有深远的影响。电动汽车不仅是交通工具,它将促进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慧网络、智慧城市、智慧社会。陈清泉教授最近的著作《能源、交通、信息、人文的融合 – 数字技术的复兴》由顶级出版社 Elsevier 出版,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滕锦光教授表示:「作为一所在研究和创新前沿的国际顶尖大学,理大致力以科研应对社会面对的挑战,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推动我们在这一重要领域的贡献。研究中心将聚焦电动车技术、智能交通系统和能源管理领域的尖端研究和开发,以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效益,创造新机遇。」 启动仪式上,研究中心分别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及威驰腾(香港)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研究中心将以实际行动落实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后排右一)、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后排右二)、香港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叶水球先生(后排左一)、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事务部高级经理房昌先生(后排左二)的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前排右)与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事务部总经理林伟康先生(前排左)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后排中)、理大电动车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泉教授(后排右)及威驰腾董事兼善水资本合伙人万宇峰博士(后排左)见证下,由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前排右)与威驰腾首席战略官兼资金负责人许辉先生(前排左)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 陈清泉教授与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联合国科学与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主席兼世界数字技术学院创始理事长彼得.梅杰博士(Dr Peter Major)、国际电工委员会前主席兼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教授、比亚迪前瞻技术研发部总监宋淦博士、中华电力总裁罗嘉进先生,及机电工程署署长彭耀雄先生,于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说。 陈清泉教授指,现在正是把握电动车研究和教育机遇的大好时机,电动车研究中心旨在为大湾区和全球培育电动车创新型人才、积极与内地和香港企业合作,致力构建产学研协作平台,专注电动车汽车前沿研究,以及电动汽车与电网和 5G 网络的融合应用,并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以实现更高效率、安全、可靠、更高能的电动车技术解决方案。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于论坛发表闭幕辞时说,理大极其关注碳中和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在申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和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方面领先本地高校。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非常荣幸能够筹办和参与是次论坛,近期中心获得一项关于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划。紧追国家需求,理大将继续在教育、研究和知识转移方面追求卓越,为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兼科技及创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赵汝恒教授指,理大会继续为构建可持续发展未来和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贡献。

2024年2月27日

研究及创新

resize_774697eb-001c-4d8f-b2f6-7a43b7f21aaf

理大参与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

在大亚湾坪山河科技创新走廊规划建设启动仪式上,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透露,理大将与大亚湾开发区建设研究平台,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研究,共推动成果转化和人才引进,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走廊的发展作出贡献。

2024年2月25日

研究合作

20243V

理大研发生物矿化可持续策略 保护海洋基建免受微生物腐蚀

微生物诱导腐蚀(MIC)是海洋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导致混凝土基础设施出现裂纹等结构损坏。 海洋基建持续受侵蚀,缩减建筑结构的耐用寿命,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为解决海洋混凝土结构物的腐蚀问题,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持续的生物矿化方案,可有效保护海洋混凝土免受微生物诱导腐蚀的影响。 理大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可持续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高赞明可持续城市发展教授、及环境科学及技术讲座教授李向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一种创新的生物矿化策略,有效地隔离 海洋混凝土免受微生物诱导腐蚀的影响,实现海岸结构物的可持续应用。 混凝土上的微生物诱导腐蚀,通常于存在腐蚀性微生物的不同环境中出现,例如污水结构物、污水处理厂和海洋结构物。 然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生物矿化膜,能够作为一道有效的屏障抑制腐蚀,通常被视为主要的防腐机制。 李教授表示︰「生物矿化技术作为一种环保的混凝土防腐涂层方法,对整体海洋生物膜群落的影响极小。此外,它利用二氧化碳产生矿物沉淀物,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持久度。这个过程不仅减少 了海洋基础设施在整个建筑寿命的碳足迹和能源消耗,还能惠及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显示,生物矿化处理通过减少硫酸盐还原菌的总量和相对丰度,有效地防止微生物诱导腐蚀。 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种厌氧细菌,可生产具腐蚀性的硫化氢,会导致物料损耗。 生物矿化膜作为保护层,可以控制硫酸盐的扩散,隔离了混凝土与具腐蚀性的硫酸盐还原菌社群。 这种保护机制显著延长了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寿命,对于原生海洋微生物群落也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李教授补充道:「如果生物矿化膜保持完整,则无需在混凝土结构物上再次涂漆。单次涂层处理免去繁复程式,进一步降低了建筑成本和碳足迹。」 这种生物矿化策略在腐蚀环境中的应用潜力无穷,适用于如海洋环境、污水环境和水冷却设施,而这些地方的混凝土腐蚀都是由腐蚀性微生物引起。 李教授这项研究名为”生物矿化可防止微生物引起的混凝土腐蚀,以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基础设施”,已在著名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上刊登。 研究对混凝土,综合使用化学和力学性能测量,以及对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分析,评估了生物矿化技术在抑制海洋混凝土腐蚀方面的成效,这些评估旨在增进对微生物诱导腐蚀发展的理解。 研究成果有助于开发创新技术以抑制腐蚀,实现可持续的海洋混凝土结构。 在硫酸盐化学侵蚀中,氢氧化钙和铝酸钙水合物将被消耗,形成石膏和钙矾石,引起膨胀应力和基质裂缝(图1a)。 在微生物诱导腐蚀过程中,细菌可以植根腐蚀层,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培养基。 微生物活动可以超越腐蚀层,蔓延至表面附近的腐蚀区域(图1b)。 与化学腐蚀相比,微生物诱导腐蚀对海洋混凝土结构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然而,生物矿化膜在混凝土表面的形成导致了较高的表面酸碱度和较低的表面硫酸盐浓度,同时也有控制硫酸盐扩散、隔离混凝土与硫酸盐还原菌社群的作用,降低了内部硫酸 盐水平(图1c)。 考虑到被细菌渗入的物质表面类型也会影响生物矿化的处理效果,项目将进一步研究生物矿化技术在不同混凝土类型中的效果,以拓展其应用潜力。 此外,相关功能预测亦可用于日后的研究,从而在机理上了解微生物作用对混凝土腐蚀的潜藏代谢能力。 这些研究结果有利于揭开硫酸盐还原菌和海洋混凝土结构建筑寿命之间的奥秘。

2024年2月21日

研究及创新

01

理大与中山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推动科研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中山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以加强科研创新发展,促进香港与大湾区的产学研合作。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丶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丶研究及创新事务总监黄咏恩教授及理大学者出席了在中山市举行的全市高品质发展大会。赵教授於2月18日的大会上签署协定。 黄教授在会上致辞时表示,理大将与中山市建立战略研究平台,积极推进化学工程丶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推动成果转化,促进人才引进,与企业开展产丶学丶研合作。 理大将与中山市科研机构丶政府及企业合作,聚焦生物医疗科技等领域,共同促进两地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也将共同开拓中国乃至海外的市场发展。 通过这项战略合作,理大与中山市建立紧密联系,加强产业创新和转化研究,支持中山市发展成为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理大拥有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化学生物学及药物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香港理工大学),专注於药物研发,科研项目均达到世界级水准,为前沿科学研究作出贡献。  

2024年2月20日

研究合作

2023VZM

理大科研转化纺织废料用作建筑隔热 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支持

纺织业占全球碳排放量10%,超过85%的废弃纺织品被送去堆填或焚烧。另一方面,香港逾 60%碳排放来自建筑物用电,空调系统占本港总用电力量约 30%。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回收纺织废料、又能节约建筑能耗的亮点技术,在减碳方面将大有可为。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利民先进纺织科技青年学者、时装及纺织学院助理教授寿大华博士带领的研究项目,利用废弃纺织品研发可节能减废的多功能「建筑外衣」。 纺织废料通常由混纺纱线组成,由于分类、解聚和溶解有难度,往往很难回收再用。寿博士带领的项目名为「利用废弃纺织品研发可节能减废的多功能『建筑外衣』」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支持。它利用创新技术,转化纺织废料为多孔复合材料,并能以大规模制造生产方法制备成可持续的建筑隔热材料。 研发的「建筑外衣」用于隔热和辐射冷却,集成光子工程、自然启发的设计和优化传热,能有效管理建筑物温度。不单止可将热导率降至最低,还强化织物的多尺度微结构和着色微粒,能选择性地反射太阳热力,包括可见光(VIS)和近红外线(NIR),同时释出长波红外(LWIR)光谱的热辐射。此外,它还能有效清除表面的水和污垢,确保性能稳定、坚固耐用。 这种多功能的「建筑外衣」内外兼备,可制备多种色彩美感之外,具多项优点包括耐用、轻便、阻燃等,适用于住宅、工厂、村舍、棚屋、变电站、组合屋,亦能用作窗帘、檐篷和帐篷等,应用于不同场景。 这项研究兼顾纺织废料的循环再用之余,同时促进建筑节能效益,是极具前景的绿色技术,将可为香港实现碳中和带来贡献。

2024年2月8日

研究及创新

20242UQ

理大项目开发人工智慧及定位系统促进城市交通安全 获智慧交通基金资助

对于高楼林立的城市如香港而言,安全的交通环境至关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致力于研发先进的可应用科技,以促进城市交通安全,最新一批智慧交通基金资助了其中一个创新项目。 由理大航空及民航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文伟松博士带领的项目,名为「开发一套结合人工智能及位置服务的辅助导航及防撞系统」,获资助约670万港元,为期24个月。 该项目旨在研发一套适用于城市环境的低成本高精度协同定位方案。该方案将包括开发一套算法以解决因为楼宇遮挡及反射而引起的卫星定位偏移问题,同时将研发防撞预警应用程序,用于发出早期警示并进行紧急干预,从而减少视觉盲区内的碰撞风险。 理大至今共有18个项目获智慧交通基金支持,涵盖各种可应用到交通的创新技术和研究。 浏览更多获批项目详情。

2024年2月5日

奖项及成就

gw-72

媒体专访:理大研究推动厨馀减废 助实现碳中和

香港积极推广绿色科技以减少碳排放。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将厨馀转化为沼气用於发电,是其中一项具潜力的措施,惟衍生的沼渣量及回收问题尚待突破。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副教授吕绍元博士带领的研究项目,开发氨预处理系统,能减少餐厨固废残馀沼渣的气味污染外,同时提高堆肥质量,并转化为品质良好的有机肥料。 吕博士最近接受《大公报》专访表示,他研究的系统可应用到本港有机资源回收中心(O-Parks)。具体而言,将建立一个创新的热游离氨预处理系统(CTFAP),破坏溶解絮凝物,细胞外聚合物和难降解有机物(例如木质素与其他芳香族抽出物等),从而减少固体沼渣量。这项研究已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资助。 此外,吕博士透露,理大另一研究团队正研究氨氮发电,未来双方或会合作,结合有关技术,探索氨氮的进一步利用。 《大公报》访问全文 更多∶ 理大领先可持续发展研究 三个项目获低碳绿色科研基金支持  

2024年2月2日

研究及创新

20240124 - Foreign Member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02

理大化学学者膺任欧洲科学院院士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理学院院长、化学科技讲座教授、欧雪明能源教授黄维扬教授,荣获欧洲科学院(EurASc)颁授院士名衔。 黄教授热衷于设计和合成新型具有光功能和能源转换功能的金属有机聚合物和磷光材料,研究成果卓越并广受认可。此项荣誉是对获选科学家为前沿研究和先进技术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予以肯定,尤其促进了欧洲的研究、技术应用及社会发展。 黄教授表示︰「我很荣幸成为欧洲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我将继续致力以科学创新造福国家、欧洲社区以至全球。」 黄教授的研究聚焦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光电能源转换机制,在金属有机光电聚合物和小分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就,他对先进材料的研究使其在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应用和有机发光器件(OLEDs )的节能应用中具有极高的价值。他对多功能金属有机聚合物和金属有机磷光材料的开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些研究旨在提升能源效益及节能,促进能源科学领域的发展,立志为建设可持续社会作出贡献。 欧洲科学院(EurASc)是一个非牟利、非政府的独立国际组织,由最顶尖的学者和工程师组成,他们从事领先的研究和开发先进技术,致力于通过研发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在最新一轮的遴选中,只有十二位新成员当选,黄教授更是当中唯一一位在中国工作的获得者。 凭借在有机光伏材料研究的贡献,黄教授曾荣获多个具代表性的奖项,包括由国家教育部颁授2022 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其合作项目「高效有机光伏材料的烷硫基侧链工程」获冠以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24年1月31日

奖项及成就

0e86d795ff33404e9b20c8cbde30347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代表团访问理大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王月琴厅长率领代表团于1月29日到访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教授、协理副校长(研究及创新)王钻开教授、建设及环境学院院长李向东教授、工程学院院长文效忠教授、高等研究院院长陈清焰教授等进行了深入的会晤和座谈。 滕锦光校长在会议上详细介绍了理大在应用研究以及创新企业方面的发展目标,并阐述了理大在工程和技术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他特别强调,理大始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打造符合产业应用的课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王月琴厅长表示,广东与香港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有着深厚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战略及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广东省已建成多个科技创新合作平台。这些平台为粤港、粤澳的科研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聚焦共同关注的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合作。理大重视应用,相信会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1月31日

活动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