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北斗」、「嫦娥」航天专家再临理大报告会讲解国家航天发展

访港的内地杰出航天专家,今日上午假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继续举行两场「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系列讲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兼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以及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分别为理大师生和广大香港年青人,介绍国家在卫星导航和月球探测的最新发展,并勉励香港的青年学子装备自己,投身科学探索。 在「筑梦月球舒广袖」为题的讲座中,张熇总监讲解了理大有份参与的嫦娥四号,对揭开月球背面神秘面纱起着重要作用,为下一步探索极具科研价值的月球南极奠定基础。「在我们着陆月球背面前,网上有传有什么外星人基地等等。但降落至今,确实除了月壤、石块、撞击坑外也没什么,还是比较荒凉的世界,肯定没有外星人基地。」 张熇续称,去年嫦娥五号以理大研制的采样器收集所得的月壤样品,已经开放予全球科研人员申请借用,为推进国际航天事业发展作出贡献。她鼓励青年人无论甚么专业出身,都可以投身国家航天事业,在不同岗位上发挥所长。「虽然是学文科的,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到我们航天行政管理各方面工作,也是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谢军总设计师亦以「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为主题,介绍了中国如何经过二十多年努力,自主发展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完整的星间链路,并且应用到交通、运输和农林等多方面。 谢军鼓励香港学生,指不论学习哪方面的优秀人才,国家的航天工程都有需要。「北斗来说,我们特别需要化学和物理的人才,能够投入到航天工程的建设中,解决原子钟和国产化部件等问题。」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教授、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系主任吴波教授、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符啸文教授等师生,下午亦同谢军、张熇、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菁英代表交流,并且探讨未来航天科研合作的机遇。

2021年6月24日

其他

1

「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首场报告会于理大举行 理大热烈欢迎内地航天科学家莅临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热烈欢迎国家杰出航天科学家访问团今天到访校园。而「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的首场报告亦于理大赛马会综艺馆举行。首场报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主讲,题目为《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 访问团成员包括戚发轫总设计师和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龙乐豪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兼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及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和校长滕锦光教授,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科部部长蒋建湘,出席早上的会见活动并与访问团交流。多次参与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的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容启亮讲座教授,以及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系主任吴波教授亦一同出席。 林主席致欢迎辞时,向各位航天科学家远道而来表达理大仝人的谢意。他说:「感谢访问的航天专家,让理大的老师、同学以及广大的香港青少年,得以近距离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学习航天精神,增强他们对参与国家科研的热诚和兴趣,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理大将继续贯彻我们的办学理念,透过培育人才和投入高端科研,贡献国家和香港。」 蒋部长说,香港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将藉今次访问活动,领略航天科学家「科技报国、兴国、强国」的博大襟怀。「这必将大力弘扬我们国家航天精神,激励香江学子树立星辰大海的科学梦想和自立自强的科技自信,提升香港青少年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 薛局长感谢国家对香港的重视及关怀,访问团带来国家去年成功登月取得的部分月球土壤,在香港首度作公开展览,让香港市民一同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提升对国家的归属感。他又说:「香港理工大学多年来获邀参与国家的航天任务,足以印证香港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并且可以承担更多国家重要的创科任务,作出更大的贡献。」 率团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小津说,中国航天取得的成就,包含了香港同胞的支持和贡献,亦离不开以理大为代表的香港科学家大力攻关和积极合作。「实践证明,香港地区科学家参与国家重大航天工程,在教育、基础研究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与香港开展航天合作,能够产生显著成效。」 滕校长表示:「我国航天事业的骄人成就不仅彰显了国家的实力、提升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大大促进了人类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参与国家的航天工程,不仅为理大的科研团队缔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提升了香港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理大将加大对我们科研团队的支持,相信他们会继续努力,积极参与国家航天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访问团在港期间,将会到多家院校和中学,向香港青年学子介绍国家蓬勃的航天发展,启发和鼓励他们追求对科学和航天的梦想,投身国家科技创新的事业。 在首场报告会中,戚发轫院士为现场和收看网上直播的青年人,介绍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如何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起步,凭借几代科学家秉承「航天精神」和不懈努力,发展至今日具备进入、利用和捍卫太空能力的航天大国,并向成为航天强国的目标奋斗。 戚院士说:「香港理工大学是香港唯一一所参与中国航天活动的院校,而且有很广泛的、深入的合作,为我们的探月工程、探火工程作出重要的贡献。欢迎理大的老师们更广泛、更深入地参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成为航天强国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戚院士欢迎在香港的年青学子到内地航天机构工作,亦鼓励同学可以像理大容启亮教授和吴波教授团队的年青科研人员,在香港直接或间接参与国家航天事业所需要的项目。他表示,随着中国太空站即将建成,届时将会对香港和外国科研人员的项目开放。 戚院士还与观众分享如何践行热爱祖国的情操。「现在和平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爱国,没有甚么高不可攀的。我们每个人把岗位的工作做好了,就是爱国。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够做到,那国家就变强了。我想,像容教授、吴教授的团队爱自己的事业、爱航天、爱国家,他们也做了奉献,爱国也就做到了。」 访问团的谢军总设计师和张熇总监,明日将继续在理大举行两场讲座,与青年人分享他们如何实践建造世界级的卫星导航系统和探索月球的梦想。 理大亦很荣幸参与本周末起于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的「时代精神耀香江」主题展览,介绍理大在国家探测月球和火星任务的角色,以及在其他科技创新上的贡献。

2021年6月23日

其他

3

理大、西交大、国网及港灯继往开来 延续「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管人才培养项目」培育能源高端人才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技术学院分公司(国网技术学院)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签署备忘录,再度合办为期三年的「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高管人才培养项目」(项目)。 项目针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人才需求,期望透过多元化、跨地域、有系统及创新的培训项目,以培育电力能源相关的高级管理人才,并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促进相关国家及地区在基建和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同类跨地域、跨文化的校企合作项目在内地和香港均属首创。 理大及西交大早于2017年共同筹建「丝绸之路国际工程学院」(丝路工学院),及后伙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港灯,举办首个校企合作项目,为电力能源业界培育高端人才,三年间为超过200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能源业界人士,缔造逾5,300小时的交流,包括培训及实地考察。项目在促进各地业界交流及学习方面,取得骄人成果。 理大、西交大、国网技术学院及港灯本年度继往开来,再度合作,冀贡献各自在能源方面的知识、研究及实战经验,促进「一带一路」电力能源领域技术合作交流。是次合作将为期三年,以短期培训交流项目为主;培训项目将由丝路工学院开办,围绕「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及「国际城市的电力供应」两大主题,包括专题讲座、实地视察内地及香港的能源设施、分享研讨等活动,让参与培训的高管人才学习最新的能源知识,了解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时交流各地电力机构的实际运作经验。 项目的备忘录签署仪式分别在香港及国内同步联机进行。理大校长滕锦光出席并见证仪式。滕校长表示︰「理大的校训是『开物成务,励学利民』,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的办学宗旨。因此,理大将一如既往地在教育、科研和知识转移方面,与各方携手合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主任管晓宏院士指出︰「过去三年在我们四方的通力合作下,成功举办了三期『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电力能源高级管理及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既增进了彼此理解和技术交流,又深化了产学研用合作,还锻炼了一支培训队伍。希望通过这次续签协议,继续深入合作,共同把这个培训品牌办好。」 国网技术学院院长刘云厚先生亦表示︰「经过三年发展,在四方的精诚合作下,『一带一路』国家及地区电力能源高级管理及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已成为校企联合、内地香港协作服务一带一路的典范。衷心希望四方围绕『双碳』目标,紧跟能源电力最新发展趋势,共同推出更多更好的品牌化、系列化交流项目,四方合作平台定会枝繁叶茂,迸发出更大活力。」 港灯董事总经理尹志田先生欢迎四方再度合作,他表示:「去年尽管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灯供电可靠度仍打破历年纪录,达到99.9999% 的极高水平,客户平均电力中断时间全年少于半分钟。为应对气候变化,三台新燃气发电机组预计于2023年全面投产,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亦可于2022年投入服务。2023年港灯利用天然气发电比例将提升至占总发电量约70%,碳排放量与2005年水平相比,可望大幅减少40%。我们乐意与来自『 一带一路』 地区的同业,分享和交流在这方面的策略及减碳经验。」 本年度的首个培训项目计划于本年第四季以网上形式进行,日后亦将举办其他能源电力高管人才研讨会、科研人员交流及相关教学交流等不同活动。

2021年6月3日

西安基地

1-1

香港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院士到访理大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中联办)副主任谭铁牛院士、中联办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徐凯博士一行到访理大。在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常务及学务副校长黄永德教授、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的陪同下了解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的发展计划,并参观「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辖下的「精密机器人实验室」,又跟理大科研人员交流前沿科研成果。 谭院士高度肯定理大在航天科研方面的努力,认为理大的科研团队以科研实力和尖端科技,助力国家航天工程,是香港能以自身优势贡献国家科技发展的典范。他表示:「香港理工大学很早已与内地相关单位展开合作,有着很好的合作基础,这是理大的优势。香港在发展创新科技方面大有可为;而做好创科,就是促进香港的整体发展,也等于协助推动国家的发展。香港各界可充分利用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深港创新及科技园』,加强香港与深圳乃至内地其他城市的科技合作,进一步发挥大湾区的巨大潜力。」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感谢国家与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对理大发展的支持。滕校长表示:「理大致力从事世界一流的科研,也非常重视将科技成果转化,以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和香港本地的产业在创科领域开展合作,我们也期望将大学科研力量与大湾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为把香港及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 谭院士又指出,国家非常重视科技发展,相关的资源投入前所未有。他引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重要指示,鼓励理大善用自身科研经验、借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之东风、用好国家丰富的科技资源,以创新科研成果回馈国家。 交流中,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启亮教授、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副系主任吴波教授向谭院士一行介绍了理大参与国家探月工程与火星探测任务的情况。在「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容启亮教授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助「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表采样返回任务,团队最近再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研制「落火状态监视相机」,为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提供支持;而吴波教授团队则通过创新的地形测量及地貌分析方法,协助「天问一号」选取火星着陆点。 作为香港唯一拥有航天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理大跨学科研究团队自2010年起便积极投入国家航天项目,先后研发了「相机指向机构系统」、「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等一系列精密太空仪器。在探月工程和火星探索任务中,团队利用「三维测量技术」分析地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进一步推动航天科技的多领域研究,理大近期成立「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延揽地质学、遥感、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物理学等多个领域专家,希望继续以科研力量为国家深空探索任务作出贡献。

2021年5月26日

其他

1

理大跨学科专家贡献国家首个火星探测任务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两支跨学科研究团队为国家近日首个火星探测项目「天问一号」作出贡献。理大的科研人员凭借多年来在航天科研领域所累积的丰富经验,及卓越的研发成果,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在「天问一号」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当中吴波教授团队研发创新的地形测量及地貌分析方法,协助选取火星着陆点。容启亮教授的团队则研发出精密的太空仪器「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火星相机」),拍摄火星的周遭环境及火星车的状况。 「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 (又名「祝融」火星车) 组成,目标是一次过完成「绕、落、巡」(即「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工作,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次尝试;这次任务旨在获取有关火星的科学勘探数据。目前,「天问一号」已完成火星轨道环绕及着陆预选着陆区乌托邦平原,「祝融」火星车正侍机展开巡视及勘探工作。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祝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他表示︰「国家在深空探测的成绩令人振奋,过去在月球探索及采月壤带回地球的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今次国家的航天任务更跨越星际,首次探索火星,进一步印证中国的航天实力。理大的科研人员有份参与火星任务,并发挥关键作用,令我们十分鼓舞。理大科学家将继续以非凡的创造力、毅力和创新思维,在不同领域上参与科研,冀为人类的福祉贡献己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先生表示: 「我衷心恭贺国家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着陆。基础研究是本地大学的强项,今次理大以其科创实力,再次获邀参与国家重要航天任务,充分显示香港科研实力雄厚,卧虎藏龙,是国家科技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为国家级的『大科学』项目作出贡献。我深信本地大学亦可借着与内地机构的科研协作,发挥协同效应,优势互补。」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说︰「我们衷心感谢国家对理大的信任,邀请两位教授参与国家的火星探测任务。理大有机会再次为国家的重大航天科技项目做贡献,我们深感自豪。基于理大在航天科技领域已经取得的成绩,我们决定加大对该领域的支持力度。最近,理大已成立由容启亮教授领导的『深空探测研究中心』,聚集地质学、土木工程、机械过程、物理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在航天科技的不同方向展开深入研究。我们衷心祝愿『天问一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让世界对这个『红色星球』有更加多的了解。」 火星着陆区测量和评估 登陆火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火星表面的地形复杂,大气层稀薄,而火星表面随时可能出现的沙尘暴,加上火星与地球通讯有约5至20分钟的延迟,凡此种种增加了登陆火星的难度。因此,选择一个安全而具有科学价值的着陆点至关重要。 2017至2020年期间,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信息学系吴波教授应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邀请,率领团队进行火星全球的分析和评估,筛选出三个候选着陆区,分别位于亚马孙平原、克里斯平原和乌托邦平原。这些候选着陆区均处于火星纬度5°- 30°N范围,太阳日照充足,有助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温度适中;且位处低海拔,可以延长探测器降落时减速的时间;地形平坦,有利探测器安全着陆。 理大团队进一步对候选着陆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形及地貌特征分析,包括其海拔、坡度、岩石密度、撞击坑密度,以及该区域的地质历史。综合研究结果,火星北半球最大的撞击盆地乌托邦平原南部区域获选为「天问一号」的目标着陆区。乌托邦平原的某些特征,如其表面上广泛存在的沉积物,显示这个区域地下可能存在水冰,因此其科学意义重大,有助找出火星是否曾有生命的线索,了解火星的演化历史。 「天问一号」自2021年2月10日进入环火轨道后,已收集并传回大量覆盖目标着陆区的亚米级高解像度图像回地球。是次任务的目标着陆区面积达70公里 x 180公里,即比整个香港的面积大11倍。吴波教授及其团队利用自行研发的「三维集成测量模型」,将「天问一号」传回的高解像度图像,制成高精确度、高解像度的三维数码地形模型,以详细分析地形特征,识别可能影响着陆安全的大型斜坡。 为了帮助「天问一号」在火星上安全着陆和巡视,吴波教授及其团队亦研发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撞击坑、石块提取方法」,在短时间内从高解像度的图像上自动提取撞击坑和石块等地貌特征,以作更精确的分析。吴教授说:「我们利用这项人工智能技术,在一个半月内分析了分布在目标着陆区内的67万个陨石坑、逾200多万块岩石,和数百个火山锥,效率超卓,准确率达到了85%。」团队根据地形和地貌的详细测量结果,成功搜索出数个可能的着陆点,供「天问一号」任务的管理团队作最终抉择。 吴教授十分荣幸能够参与国家的火星探测任务,并贡献力量。他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成果,我们只是当中的一颗『螺丝钉』。过去几个月,我的每一位团队成员为这个项目全力以赴,日以继夜工作,精益求精,没有因为时间紧迫而对准确度和工作中的细节让步,最终我们在限时内完成任务。」 「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火星相机」) 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启亮教授研发精密太空仪器的经验丰富。容教授自2017年起率领团队,就「火星相机」进行研究、设计及制造。有赖整个团队努力不懈,以及大学的支持,理大团队在不到三年内,成功研制并交付火星相机,并通过多项相关的太空验证。 理大的「火星相机」搭载于着陆器外层平台上,以监视着陆情况、火星的周遭环境,以及降落火星后巡视器「祝融」的操作状态,包括太阳翼的打开及天线的状况。这些信息对掌握巡视器能否在火星表面成功巡视至关重要。 「火星相机」重量轻巧(约390克),然而外壳十分坚固,以抵受穿梭地球与火星超过九个月的旅程期间出现约摄氏150度的极端温差,及后须能在火星表面极低温的环境下运作,并要承受相等于地球地心吸力6,200倍的冲击。此外,「火星相机」须具备广阔测量视野(水平视野范围达到120度,对角线视野范围达到170度),同时显著减低图像变形的程度。 容教授解释︰「为了拍摄超广阔的图像及影片作科学研究之用,火星相机须轻巧并具备广角拍摄及可控的影像变形,同时要在有限的重量内能抵受极大的冲击力。此外,相机须在长时间的太空旅程中克服极端温差、辐射、机械振动等挑战,最后仍保持十分高的稳定性。」 容教授对于理大研发的「火星相机」能在地球前往火星的长途旅程中保持完好,感到如释重负。「得悉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我和我的团队非常兴奋。从国家航天局日前公布的图片中,我很高兴看到我们的『火星相机』状态良好。期待理大的火星相机拍摄到火星的壮丽景色以及火星车打开及运行的情况。」

2021年5月21日

其他

cover1

理大创客基金快将推出 助香港青年抓紧大湾区的硬件初创机会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获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青年发展基金」推出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支持,资助理大培育新一代年轻企业家的创业能力。理大将利用所获拨款成立「理大创客基金2021」,作为「青年发展基金」资助的《青创同行We Venture》旗下的项目。 「理大创客基金」计划专为香港青年人而设,旨在促进本地硬件初创企业的产品开发。该计划借助理大多方面的优势,包括在科创方面的专长和资源、与业界联系和校友网络,以及与合作伙伴(如深圳大学、香港科技园公司和香港工业总会)的紧密协作关系;透过向初创企业提供资金和培训,帮助他们应对开发原型和扩大生产规模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及善用大湾区城市(如深圳和东莞)的制造及生产能力。 理大行政副校长卢丽华博士表示:「理大致力推动大学的科研和创新,促进其研发成果转化为具影响力的科技应用。理大通过全面的创业支持平台,推出不同的资金援助计划,以及推行教育和孵化计划,扶植多家由学者或学生主导的初创企业。在民政事务局的支持下,『理大创客基金』计划将进一步强化我们在培养年轻一代的企业家精神方面的工作。该计划结合香港青年的创新能力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产能和市场潜力,将为硬件初创企业带来令人振奋的机遇,从而推动业界及社会的发展。」 硬件产品开发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和技术,例如较庞大的创业资金、较大的厂房及生产设备。由产品构思到推出市场,当中经历漫长的开发过程。因此,本地的硬件初创企业经常面对许多困难。有见及此,「理大创客基金」为硬件初创企业提供支持,以助他们应对这些挑战。该计划预计于2021年4月启动,计划及报名详情将适时公布。 「青年发展基金」由民政事务局辖下的青年发展委员会管理,其成立的目的是与非政府机构合作,支持青年人创业及其他青年发展活动,其中包括以资金配对形式与非政府机构合作,从而协助青年人创业。青年发展委员会在2019年在「青年发展基金」下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体验资助计划」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创业资助计划」,资助香港非政府机构为在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创业的香港青年提供更到位的创业支持及孵化服务,包括落户创业基地,以及进一步协助青年解决创业初期的资本需要。

2021年2月26日

深圳研究院

PC Photo 1

理大研发太空仪器成功为嫦娥五号完成表土采样

为支持国家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科研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为这项历史性任务研制了一套关键仪器「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该装置已于12月1日随嫦娥五号成功于月面软着陆,并完成了全自动的表土采样及封装任务。载有月壤样本的飞行器目前正返回地球,预计下周在中国内蒙古地区降落。 嫦娥五号是人类四十多年来首个在月球表面采集样本的探测器,这次任务旨在于月球表面进行全自动采样,将多达两公斤的月球样本带回地球。嫦娥五号探测器以「表取采样」(即利用机械臂在月面进行多点采样)和「钻取采样」两种方式取得月壤。针对「表取采样」的方式,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及副系主任容启亮教授于2011年开始率领团队研发一套精密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用以进行月面采样及封装。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博士表示:“采集月球样本是国家太空探索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而理大是香港唯一有份参与嫦娥五号任务的高等院校,这充分印证了我们拥有顶尖的科研实力。再者,理大科研人员代表着香港成功为月球采样任务研制关键的太空仪器,为香港争光之余,亦足证香港有能力在国家太空探索及科研发展上担当重要角色。” 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先生表示:“多年来,理大积极参与国家的太空探索项目,为国家研制高度精密的太空仪器。在这次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中,理大充分展示科研团队过去多年来在国内外航天项目中所累积的丰富经验、努力研发的高端技术,以及力求创新的思维。理大在科研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与特区政府锐意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目标,相辅相成。” 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说:“嫦娥五号的采样返回任务有助科学界发现更多月球的奥秘,因此备受世界注目。理大科研人员研制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协助嫦五任务取得成功,我为此感到非常荣幸。借着参与这项复杂艰巨的太空任务,理大科研团队展示了其坚实的科研能力及锐意创新的精神,推动前沿技术及科学领域的发展。理大将继续在科研领域追求卓越、引领创新,积极为香港、国家以至世界作出贡献。” 对于获邀参与这次具开创性意义的太空任务,容教授及其团队深感荣幸。他说:“通过全自动机械臂采集如此大量的月球样本是史无前例的。这个项目由前期研发、装置设计到仪器制造,均需要我们的团队在创新性、精确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达到极高水平。由于这次任务十分复杂,环环相扣,任何细节只要出现微细错误,便会令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全部白费。我们衷心感谢国家、大学,以及理大工业中心专家团队的支持,让我们成功研制出这套通过太空验证的仪器,并顺利完成采集表土样本。我们十分感激国家授予这项关键的装置研发任务。” 理大制造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正样部分包含两个采样器,分别用作采集松散及黏性样本;两个近摄相机;并配备一套“初级装封系统”用于以密封并保存样本于样本容器中。整套“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由超过400件工件组合而成,由不同材料如钛合金、铝合金及不锈钢等所制造,减低整个装置的重量,同时坚硬耐磨,以抵受严峻的太空环境。 谈及研发过程所遇到的挑战,容教授说:“由于‘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在面向太阳的一方运作,月面温度可高达摄氏110度。我们设计这套创新的系统时必须考虑周详,以便能够在极高温下运作,并须抵受太空穿梭期间及月面的极端环境︰包括升空及着陆时的冲击及震荡、月球的真空环境、太阳风及宇宙射线,并确保在高速穿越地球大气层时,样本仍然保持稳定。” “为达到载荷重量的要求,我们必须在机械设计方面力求创新,严格控制整个装置的重量。以两个采样器为例,它们不仅可用于采集样本,同时具有将样品容器钳起的功能,将其从着陆器移到上升器上。”容教授续说。 “表取采样执行装置”特点: 采样器(甲)– 采样器(甲)的长度约为35厘米,其铲子形状专为采集松散的月球样本而设。当采样器闭合时会产生震动及冲击,这个精心设计能甩走多余的碎片、凿开大块的月壤,并将月壤样本裹于采样器内,同时有助将样本准确地倒入样本罐中,以免弄污周遭仪器。 采样器(乙)– 采样器(乙)的长度约为30厘米,用于采集黏性月球表层样本。采样器会钻进月壤,透过打开齿状金属瓣抓取黏性样本,当金属瓣闭合时即可抓紧目标样本。随着金属瓣慢慢张开,采样器内的活塞会将黏性样本推进样本罐内。 近摄相机 – 可抵受高达摄氏130度的高温。每个采样器均配有一台近摄相机,可在样本采集过程中发挥监察和视像导航功能,有助拣选具科研价值的月壤样本,将样本准确地倒进样本罐内及准确地提罐放到上升器内。 初级封装系统– 整个系统重约1.5公斤,而样本罐只占360克,用于将月球样本密封保存,以带回地球。此系统有多项匠心设计,包括透过漏斗将样本倒入样本罐内,期间不会弄污罐身;另外,锁罐前会扫走溢出罐口的月壤,确保罐盖能妥善关好,以将罐内的样本密封锁紧。 理大是香港唯一拥有国际太空任务实战经验的高等院校,自2010年起在国家的太空探究项目方面一直不遗余力。为支持国家的探月工程,容教授多年来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专家携手研制出多项太空仪器,包括应用于2013年嫦娥三号及2019年嫦娥四号的月背探测任务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以及2020年应用于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理大团队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亦将应用于嫦娥六号探月任务。 理大多年来积极参与不同的太空探索项目,研制各项先进的太空仪器,包括为欧洲太空总署2003年火星快车任务研发“岩芯取样器”,以及为2011年的中俄联合探索火星任务研发“行星表土准备系统”。

2021年2月22日

其他

Photo1

香港理工大学联同澳门科技大学 • 研发推进新冠肺炎诊断技术

新冠肺炎(COVID-19)影响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大量个案,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及识别高危患者以进行早期治疗尤其重要。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积极参与抗疫,并与各界伙伴合作,推展多项防控工作。理大今天宣布,与澳门科技大学(澳科大) 以及一些国内院校合作,成功开发一套用作快速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工智能(AI)系统,这项名为「人工智能辅助影像学对新冠肺炎进行精准诊断、定量测量和重症预测」(Clinically Applicable AI System for Accurate Diagnosis,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s and Prognosis of COVID-19 Pneumonia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的研究(文章连结),经已在国际著名科研期刊《细胞》上发表。 这套崭新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hest CT),能有效地区分新冠肺炎和其他类型肺炎(其他病毒性和细菌性),并于20秒内预测严重程度,其准确率高达90%以上。它可以在医疗系统严重负荷的情况下发挥重要作用,协助放射治疗人员和医生进行快速诊断,加快诊断效率,节省时间。 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澳门科技大学张康教授表示,研究团队使用来自3,777名病人的大型计算机扫描(CT)数据库进行深度学习和测试,以建立一个人工智能诊断模型用作区分新冠肺炎(NCP)和其他类型肺炎;该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能够提供准确的临床预测,协助临床医生作出诊断,及早安排合适的临床管理和资源分配,为一众医生的抗疫工作提供支持。 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客座教授刘耀南医生表示,人工智能团队使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和多种神经网络架构等技术,创建一个包含文本分析、量化分析和诊断分类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此外,根据国际标准上有关肺部病变、肺及肝损害的相关研究和临床指标,开发了一个全面的综合评分系统,用以更准确地预测肺炎严重病变从而进行后续治疗。 理大与澳科大的科学家,亦继续就新冠肺炎进行不同范畴的研究合作,为诊断和治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方向。其中一项有关新冠肺炎患者感染SARS-CoV-2 (COVID-19) 的血清研究,最近亦于另一知名科学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文章主题为「抗SARS-CoV-2的免疫球蛋白M和G抗体的血清反应研究」(Seroprevalence of immunoglobulin M and G antibodies against SARS-CoV-2 in China”) (文章连结)。 理大常务及学务副校长卫炳江教授表示:「理大一直运用自身的专业和网络,并透过与不同界别合作进行研究,为人类福祉而努力。疫情期间,我们开发了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自动快速诊断系统,亦进行了各项抗疫相关的科研。我们与澳科大自2018年起合作,并联同多间粤港澳大湾区院校与美国合作伙伴组成联盟,共同构建生物科技和转化医学合作研究平台以进行多项高影响力科学研究。双方的长期合作关系,令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得以迅速反应,开发这项针对新冠肺炎的诊断和预测新技术。」 澳门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文逊教授亦指,此人工智能系统已在不同国家的多间医院中使用,现正与美国贝勒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和史丹佛大学在内的几所著名大学合作以应用于当地。相信这个应用系统能够在香港、中国大陆不同地区以至全球采用。COVID-19是一种新的高度传染性病毒。截至6月10日,全球已有超过700万人受到感染。在这关键时刻,理大和澳科大的研究团队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将继续进行针对新冠肺炎的研究,将科技应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和管理等范畴,以对抗疫情。

2020年6月15日

深圳研究院

1

理大研发新一代数据存储技术 透过国家新一代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试验

太空任务需要长时间存储大量数据,然而现有的数据存储装置,其存储密度及保存期限均已到达一定的极限。香港理工大学(理大)团队成功研发使用多肽的新一代生物数据存储技术,并透过「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进行太空试验,期望日后能将此项技术应用于太空探索等大数据管理。   由理大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姚钟平博士及电子及资讯工程学系刘重明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发一项新技术,利用多肽存储数字信息及串联质谱测序以进行数据读取。相比现有的商用数据存储装置,以及脱氧核糖核酸(DNA)等其他研发中的存储技术,多肽存储技术具备存储密度更高、存放时间更久等优点,较之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降解的DNA,多肽即使经过数百万年仍可进行测序,是执行航天任务期间存储大数据的崭新技术。   姚钟平博士认为,多肽合成工业的普及令多肽合成变得更快速,成本亦得以降低;而随着蛋白质组学的发展,成千上万条多肽的序列亦能于短时间内进行测定。此项新技术是全球首个结合蛋白质组学与数据存储技术的成果,有望为现时的数字信息存储业带来改变。这项科技除可用于存储太空实验室大数据之外,亦能广泛应用于会产生大数据并需要作长时间存储的政府及商业机构。姚博士指出,随着多肽合成工业和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新技术的成本亦会更趋合理。   随着「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于2020年5月5日发射,理大在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的支持下,已将多肽存储的信息加载太空,以验证多肽存储数据数据置于太空环境后,会否影响其读取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该样本存储了理大校训「开物成务‧励学利民」和「香港理工大学,八十周年校庆」的双语文本档案,以及歌曲「平安夜」的音乐档案。理大团队将进一步读取及分析所回收的数据,这项崭新的生物信息存储技术,可望为未来太空探索提供更可靠的数据管理方案。   理大拥有丰富的航天技术研发经验,其研究人员自1990年代以来参与了多个国家和国际太空探索项目,现在透过这项太空生物实验,理大有幸参与「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新一代载人飞船升空的历史性任务,以支持国家探索火星的计划。理大期望继续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和华润生命科技集团等研究伙伴作进一步合作,为未来航天飞行和太空探索取得更具前瞻性的成就,以造福更多人。

2020年5月20日

其他

20200408110732173217

理大领先的主题研究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解决亚热带城市群区域大气光化学污染

香港理工大学(理大)校长滕锦光教授说:「我们的研究人员专注在生物技术、可持续发展、新材料、人工智慧、机器人技术、资料科学和食品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显著的发展及重大突破。理大的研究团队致力于解决迫切的全球性问题,并为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理大研究团队取得的创新技术及成果,很多都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RGC)的大力支持及政府拨款资助。连续三年,理大在RGC主题研究计划共获得三个主要研究专案的拨款。这些研究专案将带来突破性的改进,有助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光化学空气污染(photochemical air pollution)是理大研究人员最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之一。光化学空气污染亦称为烟雾,它是一种独特的空气污染类型,当空气不流通时,由包括臭氧等几种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物质会充斥于空气中。混合物降低能见度,引起眼睛不适,使橡胶轮胎破裂,并破坏植被,对农民和种植商造成经济损失。光化学空气污染亦会影响树木及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造成温室效应,加速全球暖化,影响深远。 在香港、洛杉矶及印度斋浦尔等城市,汽车依赖度高或高度工业化,空气污染的问题最为常见。由于香港和邻近的珠三角组成的地区,是中国其中一个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地区。区内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使空气品质下降,尽管政府已努力降低污染水平,区内的光化学污染并没有太大改善。 理大土木及环境工程学系王韬教授说:「解决这些问题对为亚热带复杂环境地区,制定有效的空气污染控制策略至关重要。」王教授及其研究团队正在研究由车辆排放、工业运作,以及陆地和海上其他排放源引致的混合排放物,期望引进减轻光化学污染的最有效策略。他们还尝试开发更精准,具备更佳预测能力,并能够在复杂地理环境中使用的建模系统。 这项由王教授统筹的研究专案,于研究资助局2017/18年度的主题研究计划中获得超过三千三百万港元的资助。理大的团队与来自德国、美国、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香港高校的专家,共同开展为期5年的研究工作。专案题为「亚热带城市群区域大气光化学污染:从微环境到城市-陆地-海洋的相互作用」。目标是开展世界前沿的基础科学研究,以期解决香港和珠三角地区的光化学和路边污染之问题,从而为建设绿色香港、中国乃至亚洲作出贡献。  

2020年3月19日

深圳研究院

您的浏览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继续浏览本网站,部分页面未必能够正常运作。

建议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选用其他浏览器。您可以按此连结查看其他相容的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