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护芯™抗菌、抗病毒涂料
学者主导初创企业 革新业界造福社会

在新冠疫情下,人们对个人和环境卫生的意识前所未有地提升。相信大家对于各国民众在疫症早期抢购漂白水、酒精和消毒搓手液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些消毒用品无疑能有效地杀灭冠状病毒等病原体,但电梯按钮、扶手等被群众接触的表面必须重复地消毒,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此外,有些消毒剂可能会刺激皮肤;另一些则不宜长时间接触,否则会损害健康。有毒的化学剂亦可能将毒素引入生态系统,污染食水和其他珍贵资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致力研发适用于不同材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长效抗菌、抗病毒方案。应用生物及化学科技学系李蓓教授与本地化工产品生产公司董事长林峯先生合作,成立初创企业,开发聚护芯TM抗菌、抗病毒涂料。此无毒且环保的涂料能杀灭99%常见细菌和病毒,其效力更可维持六个月之久。林先生目前为理大工商管理博士生,亦是理大「总裁协会」成员。
同时亲水亲油的两亲性核壳粒子
早于2003年,李教授已凭藉其突破性的核壳颗粒技术取得专利,为聚护芯TM抗菌、抗病毒涂料奠下研发基础。李教授解释说:「核壳颗粒分内核、外壳两层。传统核壳颗粒的内外两层具有类似的化学特性,也就是说,核和壳不是同属水溶性,就是同属油溶性。而我的核壳颗粒技术突破了这个框框,成功把两层不相容的物质结合在同一粒子中,制成同时亲水和亲油的两亲性核壳粒子。」李教授研发的崭新颗粒以油溶性内核及水溶性外壳组成,经喷涂后,水分会被蒸发,剩下的粒子就会紧紧地连接成膜,形成持久耐用的涂层。
天然生物聚合物杀菌消毒
有别于只能以单体分子为原料的传统核壳颗粒技术,李教授的创新技术可以用聚合物作为核壳颗粒的原料,包括天然聚合物。「天然抗菌、抗病毒的生物材料是对人类和环境最安全的选择,而我的技术就能将天然生物聚合物变成核壳颗粒。通过改造来自甲壳类动物的食品级壳聚醣,封装来自食用香草百里香的百里酚,我们进一步提升了两者的天然抗菌、抗病毒特性。」
聚护芯TM涂料粒子的壳聚醣外壳会在成膜的油溶性内核层之上,形成带正电荷的水溶性外层,然后通过静电作用将带负电的病原体杀死。实验证明,聚护芯TM涂料能有效消灭99%常见细菌和病毒。「聚护芯TM不仅发挥接触杀灭功能,它还有延时释放作用,保护期长达六个月。除了门柄、电梯按钮、医疗设备等高频接触表面外,它也适用于布料、衣物上,亦可用来制造消毒湿纸巾。」
创业路上一拍即合
尽管李教授有如此不凡的构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但若没有独具慧眼的生产商支持,多出色的技术也无法开花结果,成为影响深远的产品。幸而适逢在理大攻读博士课程的林先生刚接手家族化工业务。原于资讯科技界担任高级行政人员的他说:「那时我想用顶尖的技术振兴传统家族企业,就在那个时候遇上李教授。她的技术有着庞大的潜力,令我非常佩服。」然而,林先生没有选择技术授权或顾问服务等合作模式,而是与李教授合作成立初创企业。
「我认为把研究成果商品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希望与李教授长期地紧密合作,一起探索各种可能性。而实现这目标的最佳方法,就是与她建立夥伴合作关系。」林先生感谢理大企业发展院审视他们的创业计划,提供为期十周的创业训练营,培养他们的营商触觉。2020年,他们的初创企业佳昇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获得天使投资者注资,并得到理大科技领航基金计划的配对资助,随后更与在香港上市的化工业龙头合作,通过该公司在中国内地与香港的销售和客户服务网络,将聚护芯TM涂料推至更宽广的层面。另外,佳昇科技有限公司还成功加入香港科技园属下的科技创业培育计划(Incu-Tech),以获取更多在融资、业务和技术上的支援,为未来发展舖路。
2021年3月,聚护芯TM抗菌、抗病毒涂料于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网上特别版中勇夺金奖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