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肆虐,為香港帶來嚴重破壞,更把數以萬計的樹木吹倒。塌樹堵塞超過1,000條道路,令公共交通徹底癱瘓。專家警告,即使在颱風過後,樹木仍有倒塌的危機,因強風和雨水可能已令樹根鬆脫,事件讓市民重新關注城市樹木管理的重要性。樹木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資產,它們既可綠化環境,亦能提升空氣質素,在夏季更有散熱、降溫的作用,我們應當妥善管理和護養城市樹木,讓它們健康成長。因此,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副教授黄文聲博士與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地球之友合作,攜手建立先進智能系統以監測樹木的傾斜角度,從而及早發出預警,並深入研究影響樹木穩定性的各種因素。系統所收集的數據有助當局制定城市樹木管理的策略,所以是非常重要的。
無線感應器 大數據分析
該系統主要倚靠安裝於樹幹底部的無線傳感器進行監察。傳感器內置加速器,能偵測每棵樹的傾斜角度,原理就如智能手機的陀螺儀一樣。無線感應器定時發送數據到雲端伺服器,以進行整理和分析。當一棵樹的傾斜角度大於臨界角度時,系統會發出警告訊息,協助管理人員決定是否需要即時安排註冊樹藝師到現場檢查樹木的狀況。事實上,該系統不單適用於監察和預防樹木倒塌的早期護養,黄博士指:「通過大數據分析,系統收集與塌樹有關的各種資料,如坐向、地形、與行人和交通的距離、降雨、風速和風向等。當我們收集到足夠數據,便可深入了解每個因素如何導致樹木傾斜和倒塌,有了這些資料,我們就能建議有關方面應對哪些樹木進行加護和密切監察。這些資料及數據對制定城市樹木管理策略是非常有用的。」
手機應用程式
團隊同時開發相關的教育應用程式。用戶可透過該程式檢視系統的運作示例,以及部分樹木的實時傾斜狀況。「此外,為了提高社區的樹木管理意識,項目團隊將舉辦一項培訓計劃,目標是培訓約100名大學生,然後讓他們以樹木大使的身份向約3,600名中學生灌輸樹木護養和管理的知識。」黃博士補充說。
先導計劃
城市樹木智能監察系統已獲「賽馬會智慧城市樹木管理計劃」所採納。該先導計劃為期3年,已於2018年2月展開,預計到了2021年,全港市區將有約8,000棵樹裝上智能傳感器。黃博士說:「我們藉此機會向賽馬會表示衷心的謝意,感謝他們的慷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