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儿童两用救生衣
崭新设计保障各年龄层的海上人身安全
过去,香港法律规定本地商用载客船只必须在船上配备儿童救生衣,而其数量不得少于总载客量的5%,却没有限制船上13岁以下儿童乘客的人数比例。换句话说,即使船上儿童救生衣的数量达到法定要求的百分比,也不能保证足够船上每名儿童使用。为了提升海上活动安全,海事处建议通过修订规例,规定所有本地船只均须配备合适的救生衣,其数量不得少于船只牌照上指明的载客上限;而运载逾12名乘客的本地商用载客船只须提供牌照规定载客上限2.5%的婴儿救生衣。另外,在大型海上活动举行期间,儿童乘客必须全程穿上救生衣。这些修订规例已于2019年12月生效,其两年过渡期结束后,所有适用的本地船只都必须遵守新的要求。
成人儿童两用救生衣
但事实上,船只营运商根本无从预知每次旅程的儿童乘客人数,因此,为所有儿童乘客提供足够救生衣的规定在执行上有极大的困难。后来,海事处想到了一个方案,就是设计一件同时适合成人及儿童的救生衣,于是在2014年委讬理大着手进行研发。经过两年的努力,时任纺织及服装学系副教授的陈志驹博士及其团队成功为两岁或以上、体重在300磅或以下的任何人士(包括孕妇)开发了一款通用救生衣。其后,政府正式接纳该救生衣为符合规例标准的产品,认同它能够为本地商用船只的乘客提供更佳的安全保障。
ISO国际品质标准
陈博士与研究团队以紧急情况专用的吊带型成人救生衣为蓝本,进行改良,使其同时符合儿童的体型。他解释说:「跟据ISO 12402-4:22006的国际品质管理标准,个人漂浮装置必须达到四项要求:一、使用者能于一分钟内穿好该设备;二、该设备能确保水中的使用者持续地面部朝上;三、落水后,该设备能在十秒内令使用者翻身至面部向上;四、该设备须紧贴儿童使用者的身躯,不可太松,也不可移位。」
因此,陈博士与团队利用三条束带把救生衣牢牢固定在儿童身上:附有魔术贴的颈带能把领口收窄,并把儿童的头部保持在高于水面的位置;裆带可防止救生衣向上移;腰带则能让救生衣更紧贴身体。此外,附加的领垫为使用者的头部和颈项提供承托,而内置于救生衣两侧的浮泡厚度不一,所产生的浮力差异能翻动使用者的身体,令其面向上、背向下。
严格的测试
团队研发了两用救生衣后,即展开一系列严格的测试,以验证救生衣是否达到所有要求。首先,他们要确保用料的安全性和强度符合ISO标准,以及制造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然后才进行真人测试。陈博士甚至亲身上阵,充当测验对象:「我不懂游泳,所以更适合进行测试,因为救生衣的作用是拯救人命,不论使用者谙水性与否,它都应发挥应有作用。于是,我穿上两用救生衣从鱼排跳进海里,整个过程被拍摄记录下来。另外,我们招募了多名小朋友在泳池进行测试,最后证实两用救生衣完全达到ISO的四项要求。」不单如此,陈博士还先后在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及英国弗利特伍德航海学院进行相关的专业测试,最终顺利取得ISO认证。
2019年4月,海事处正式接纳此款成人儿童两用救生衣为符合法规标准的产品,目前理大亦已把该设计授权予两家海事设备公司进行生产和销售。根据海事处的资料,香港约有1,300艘商用载客船只,共需70,000至80,000件救生衣。政府亦推出了相应的资助计划,支援业界购置两用救生衣。随着新规例的两年过渡期在2021年12月结束,预料业界对此款救生衣的需求在不久未来大幅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