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最新動向

PolyU PhD Thesis Award_2000x1050

ENGL PhD Graduate Receives PolyU PhD Thesis Award 2025 – Outstanding Award (Non-STEM Category) (只提供英文版本)

Dr Sopuruchi Aboh, PhD graduate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ENGL), has won the PolyU PhD Thesis Award 2025 – Outstanding Award (Non-STEM Category) for his thesis titled “Accent and social evaluation: A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language attitudes and stereotypes in university settings in Nigeria.” The thesis was completed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Prof. Hans Ladegaard. Dr Aboh is currently serving 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the Department. The PolyU PhD Thesis Award is established by the Graduate School to recognise, reward, and promote the distinguish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by graduating PhD students. The award comprises two classes—Outstanding and Merit—to acknowledge varying levels of academic excellence.

2025年9月19日

人文學院

Banner_OPAA 2025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 2025

恭賀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得獎者(按英文姓氏排序):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2025 李耀輝(義覺)博士, MH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 2012年中國文化文學碩士(中國歷史及文化學系)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 2025 梁慧盈博士 救世軍田家炳學校副校長 2025年應用語言科學博士(人文學院) 2008年專業英語文學碩士(英文及傳意學系)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青年校友2025 潘國雄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2011年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英文及傳意學系)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青年校友2025 黃潔盈女士 雅樂文化專業三語司儀及培訓導師 專業中英語文(榮譽)文學士 (語言科學及技術學系)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網頁)旨在表彰校友的專業成就,及其對社區與母校的卓越貢獻。 了解更多得奬者資料: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2025 李耀輝(義覺)博士, MH 李耀輝博士於1985年加入嗇色園慈善組織,一直以義務身份服務,並歷任嗇色園董事會多個職務。於2007-2011年期間出任主席一職,並由2006年起獲推選為黃大仙祠監院,一直致力以黃大仙普濟勸善寶訓,推廣善行,宣法弘道,興學育才,救疾扶危,安老護耆,每年直接服務人次達十多萬人。期間一直致力推動文化承傳及推廣傳統文化的保育,於2014年成功向國務院申請將黃大仙信俗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提升黃大仙信俗之文化價值。李博士倡議設立「黃大仙信俗文化館」,使黃大仙信俗這塊文化瑰寶得以傳承。2025年,李博士更獲選為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足見李博士在文化傳承工作的貢獻。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校友2025 梁慧盈博士 梁慧盈博士通過校本、全港及國際的教育倡議持續發揮影響力。作為救世軍田家炳學校的副校長,她領導變革性計劃,以提升學生參與度並促進其全面發展。作為香港課外活動主任協會的主席,她致力確保弱勢學生能公平獲得多元豐富的課外活動機會,從而擴大資源與機會,改變了他們生命,並促進了香港、中國及海外的公平教育環境。 她在香港商務及專業婦女協會推動性別平等,指導下一代女性專業人士,創造出超越本地社區的漣漪效應,於全球分享女性的貢獻,領導能力卓越。作為部門校友會的委員,她通過網絡活動和導師計劃加強校友之間的聯繫,促進會員的長期參與和投入。此外,她的研究項目結合虛擬實境與神經語言學策略,培養學生為數字素養與認知能力日益重要的未來作好準備,使他們能夠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脫穎而出。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青年校友2025 潘國雄教授 潘國雄教授是香港中文大學英文系的副教授,擁有在多所知名學府的豐富學術和教學經歷,包括牛津大學。他持有牛津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及理大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他在應用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聚焦於「英語作為教學媒介」(EMI),探討EMI課堂中的師生互動及學生面臨的學術挑戰。另一重要研究方向是從跨文化角度探討醫護傳意。作為中英雙語研究者,他分析不同臨床環境中醫療傳意如何影響病人滿意度與決策過程,旨在提升全球醫療品質。 潘教授的學術影響力獲國際認可,並躋身史丹福大學發布的「2024年全球首2%科學家排行榜」語言及語言學榜單,同時於2011成為英國皇家文藝學會及英國皇家公共衛生協會會士。 理大人文學院傑出青年校友2025 黃潔盈女士 作為一位精通三語的司儀,黃潔盈女士以英語、普通話及粵語主持了逾千場活動,為跨國企業、高等教育機構及非政府組織提供專業司儀服務。 黃女士以其司儀專業為推動香港發展作出貢獻,曾主持全球大學校長暨領袖峰會,標誌著香港朝著建立全球高等教育樞紐邁出了重要一步。其專業成就及對文化藝術領域的貢獻,獲全港時尚專業女性選舉評選委員會認可。 除司儀事業外,黃女士亦致力於關懷社會弱勢群體,尤其兒童、殘障人士及貧困階層。多年來參與「閱讀夢飛翔文化關懷慈善基金」與及「北區青年商會」慈善及社會服務,憑藉其卓越領導及對社區貢獻,她於2018年獲頒「最傑出地方分會會長」殊榮。 除了在業界取得卓越成就,黃女士始終不忘回饋母校。她擔任理大語言科學及技術學系諮詢委員、理大學生事務處導師及理大活動司儀等。

2025年9月19日

新聞 人文學院

HMRF2023_2000x1050

學院2個項目獲2023年度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

學院兩項由語言科學及技術學系的魏城璧副教授和黃頴思博士分別領導的研究計劃,成功獲得2023年度醫療衞生研究基金(HMRF)資助。項目聚焦於長者心理健康及認知治療相關領域。 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於 2011 年 12 月成立,旨在建立科研能力,鼓勵、促進和支援醫療衞生研究,建構並應用研究所得以實證為本的科學知識,協助制訂醫療政策、改善市民健康、強化醫療系統、改進醫療實務、提升醫療護理水平及質素,以及推動臨床醫療服務的卓越表現。基金也為以實證為本的促進健康項目提供撥款資助,以提高公眾的健康意識。

2025年9月11日

人文學院

AI short essay competition_2000x1050

英文及傳意學系舉辦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 練明心教授撰文分享AI時代寫作新意義

英文及傳意學系於今年初舉辦「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主題為「AI與我」,吸引超過75間中學、逾1,100位中四及中五學生參與。比賽鼓勵學生撰寫短文,探索人工智能對個人生活及社會的影響。 英文及傳意學系助理教授練明心教授於《南華早報》撰文,分享比賽詳情,並就人工智能時代下寫作的真正意義發表見解。她指出,逾1,100位學生迎接挑戰,展現創意與原創性。

2025年9月3日

新聞 人文學院

Ruby Hui_2000x1050

學院博士生在第50屆全港青年翻譯比賽表現優異

中文及雙語學系博士生許嘉貽於2025年6月舉行的第50屆全港青年翻譯比賽中,在公開組榮獲中譯英亞軍及英譯中優異獎。 全港青年翻譯比賽為本地最高規格的翻譯比賽。比賽由香港青年學藝比賽大會、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聯合主辦,香港翻譯學會協辦,並由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贊助。參賽者需在兩小時內完成兩篇文章的翻譯,一篇由英文譯為中文,另一篇由中文譯為英文,並只可使用最多兩本紙本詞典。比賽包括公開組、高中組和初中組。公開組面向年齡45歲或以下的公眾人士,今年吸引逾50名參加者。

2025年8月26日

新聞 人文學院

Millennium Fellows_r

Two BAEAL Students Named Millennium Fellows 2025 (只提供英文版本)

Joyce Jiayi Chen and Cora Zhu Wenxi, students in the BA(Hons) in English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BAEAL) programme, have been selected as Millennium Fellows in the Class of 2025. The Millennium Fellowship, co-run by the United Nations Academic Impact and the Millennium Campus Network, is a semester-long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rogramme that convenes, challenges, and celebrates bold student leadership advancing the U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on campus and in communities. Joyce and Cora were selected from over 60,000 applicants across 7,500+ campuses worldwide, joining a cohort of 4,000+ Fellows from 290+ institutions globally. As part of the Fellowship, each will undertake a project addressing one or more of the SDGs, applying their learning to create tangible social impact.

2025年8月20日

新聞 人文學院

BOE_2000 x 1050

院長李平教授到訪京東方科技與京東方藝雲 促進文化與科技融合

學院院長、理大冼為堅基金人文與科技講座教授兼理大杭州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平教授於7月31日到訪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獲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京東方精電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接待,並介紹了公司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發展歷程。雙方就顯示技術在數位文化旅遊及文化遺產活化方面的應用進行交流,探討技術適配與實施的可能性。 李教授於8月1日亦到訪京東方藝雲科技有限公司,獲董事長接待。是次交流展示了裸眼3D及其他相關技術在藝術與文化展覽呈現及沉浸式環境中的應用。雙方就數位顯示技術與文化遺產活化及創新旅遊體驗的融合交換意見,深化共同願景,並為未來合作奠定基礎。

2025年8月15日

新聞 人文學院

ChaoPrize2026Nomination

2026年度理大「趙元任語言科學獎」將於八月開始接受提名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舉辦的2026年度「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獎項)將於今年8月1日開始接受提名,至10月31日結束。此國際獎項旨在表揚全球傑出的語言科學學者及研究人員,每兩年頒發一次,今年為第二屆。 由理大人文學院創立的「趙元任語言科學獎」,以被譽為「現代中國語言學之父」的傑出語言學家、詩人、作曲家、翻譯家和教育家趙元任教授命名。獎項設「終身成就獎」和「傑出青年學者獎」,頒發予為語言科學研究作出卓越貢獻的資深學者和45歲或以下的年輕學者,獎金分別為10萬及5萬美元。 獎項遴選考量的唯一標準為獲提名者在語言科學領域的學術成就和貢獻,及其在語言科學領域所擔任的領導角色和研究的影響力,而非獲提名者的背景及所屬機構。 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表示:「獎項不僅表彰卓越,更促進跨學科交流,是全球語言科學研究交流與創新的重要平台。學院一直致力推動具實際影響力的語言研究,獎項體現了理大追求知識及將其轉化為實際應用以造福社會的精神。」他亦感謝獎金贊助方深圳市愛閱公益基金會的慷慨支持,以實現共同推動語言研究的願景。 愛閱公益創始人兼執行理事長李文女士說:「語言發展是兒童學習、成長與溝通的基礎。愛閱公益致力推動兒童閱讀能力發展及提升兒童閱讀品質,我們樂於支持『趙元任語言科學獎』,表彰在語言科學研究領域具有深遠影響的傑出學者。這些研究不僅拓展我們對語言的理解,也促進教育與社會的長遠發展。」 有關2026年度「趙元任語言科學獎」的提名時間表及其他最新資訊,請閱覽獎項網站,或以電郵查詢:chao.prize@polyu.edu.hk。

2025年7月30日

新聞 人文學院

MoUwithSCNU_2000x1050

理大與華南師範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 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學術交流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華南師範大學(華南師大)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加強學術合作,重點探討發展雙碩士學位課程及人工智能創新與傳意領域的人才培養。 簽署儀式在華南師大國際行政樓舉行。理大人文學院院長李平教授及華南師大國際商學院副院長員巧雲教授分別代表雙方簽署備忘錄。 此次合作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跨區域學術交流,支援大灣區發展目標。兩校將通過探討聯合培養計畫,共同提升教育品質。

2025年7月29日

新聞 人文學院

2025_3MT_Gp_2000x1050

人文學院博士生於理大三分鐘論文比賽中表現出色

由院長李平教授指導的中文及雙語學系哲學博士生彭穎瀅同學,於2025年7月2日代表人文學院參加理大三分鐘論文比賽,並榮獲全校季軍。她的演講主題為「To Chat with Your (AI) Teacher or Not? It Only Takes Minutes to Spark Learning」。 賽事要求參賽的哲學博士生於三分鍾內以淺白、非學術語言向觀眾闡述其研究論文的重點,強調清晰、簡潔和有效的溝通。 彭同學於比賽中表現出色,恭賀她榮獲獎項!

2025年7月21日

新聞 人文學院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