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知識轉移
以創新技術紓減地質災害 丁曉利教授(中) 與研究團隊成員

丁曉利教授(中) 與研究團隊成員

理大研發先進技術,提升監測地質災害的精準度和管理災害的效能。

當人造結構(如建築物) 及天然結構(如斜坡)產生各方面的變形時,便會導致地質災害。香港有很多斜坡存在山泥傾瀉的風險,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山泥傾瀉已奪去了近五百人的性命。地質災害可能帶來的傷亡及財物損毀,對公眾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利用衞星雷達干涉測量技術量度斜坡變動率。  

利用衞星雷達干涉測量技術量度斜坡變動率。

檢測地質災害的早期跡象及監察其變化情況,是管理地質災害及減低影響的有效方法。監察斜坡逐漸變形的情況,更是預防山泥傾瀉的關鍵。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兼項目首席研究員丁曉利教授率領研究團隊,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工作,在監測地質災害和管理技術兩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在監測地質災害方面,團隊致力優化全球導航衞星系統的技術,包括革新硬件設計、軟件模組和專門數據處理模型及算法。全球導航衞星系統雖然是一貫用作監測結構變形和地殼變動的重要技術,但由於每個監測的定點均需要一組全球導航衞星系統儀器,令硬件成本高昂,從而限制了它的廣泛使用。有見及此,研究團隊開發了多天線全球導航衞星系統技術,大大減低監測的成本。這些技術已成為監測斜坡和結構安全的業界標準,並獲多個國家採用以監測斜坡及水壩。

此外,在管理地質災害的技術方面,研究團隊以空載衞星雷達干涉測量技術為基礎,利用衞星雷達遙感圖像,提供特定地區的地形和變形資料。此技術的運作不受陽光和天氣影響,甚至能為環境稠密地區提供大規模的陸地變形測量數據,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測量方法。研究團隊在數據處理模型和算法方面的創新發明,令透過衞星雷達干涉測量技術收集的測量結果更加可靠及準確。

丁教授的團隊榮獲 2017 年理大卓越知識轉移獎(科研項目),以表揚在過去多年在發展以衞星為基礎,監測地質災害技術的努力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