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由半導體材料製成小至直徑60納米(比一根人類頭髮的千分之一更薄)的納米纖維已被廣泛應用於光子產品和非光子產品。半導體在吸收光源後會激發電子和電洞的產生,但電子和電洞容易快速復合,導致電流減少,相關功能亦因而大減。這特性令半導體納米纖維的應用與發展大受製肘。

最近,由機械工程學系梁煥方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找到了電子和電洞復合問題的解決方法。研究團隊採用靜電紡紗技術,將傳導性能高的納米材料植入半導體納米纖維,製成具高速傳導性能的半導體納米纖維,增加電荷傳輸、收集更多光能源和增加吸收面積。該嶄新半導體納米纖維恍如為電子流動築建的高速公路,大大提升電子流動速度,有效減少電子與電洞復合情況。這項新突破有助研究團隊進行半導體納米纖維方面的應用研究,以期進一步提升太陽能電池效率和光觸媒的清潔空氣功能。

這項創新發明在日內瓦第四十五屆國際發明展上奪得評判特別嘉許金獎。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