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机场三跑道系统的发展极具争议性。香港人普遍忧虑发展所衍生出的海床污染、噪音和就业机会问题。今期excel@PolyU邀请到工程学院副院长(业界关系)刘建德教授从这三方面,探讨发展第三跑道的优势。
发展第三跑道所用的“深层水泥拌合”填海方法如何减低海床和噪音污染?
传统填海方法确会造成海床污染。本港海床经过多年污染,沉积大量有毒污泥。传统填海方法须深挖海床,进行时会释放出重金属物质;挖泥倒泥时亦会污染海中生物,人们经由食物链进食受污染海产,将危害公众健康。
因此,第三跑道将采用免挖式“深层水泥拌合”的方法,透过钻杆,将水泥浆灌入污泥坑,以“搅拌”方式增加泥土硬度及强度,迅速稳定沉降,从而加快跑道建设。虽然这方法的工程成本较传统方法高三至四倍,但根据环评报告,噪音将大减一半,而水质及海洋生态亦将维持在可接受水平。
增加跑道如何处理废气和噪音加剧的问题?
让我换个角度,从搁置兴建第三跑道看这问题。航空公司或会转投广州和澳门等机场发展新航线。当新增航班如常飞越本港空域时,同样会衍生废气和噪音问题。我们却无法管制邻近机场进行环评,更不能期望他们限制航空公司使用低噪音、低排放的航机。因此,废气和噪音问题可能更加严重。
反观香港机场则受到飞机噪音标准的严格监管。机管局逐步限制高噪音飞机在港升降,并鼓励航空公司转用设有环保引擎和孤形翼尖设计的新型飞机,噪音和耗油量将较旧型号飞机大减一成。而新跑道落成后更可提升现有领航系统,飞机可直接降落跑道,排放量较现时梯级式降落模式大减一成半。
多加一条跑道更可让机管局调整飞机航道,而南跑道可于夜间备用,避免航班夜间飞越人口较稠密的东涌、沙蠔湾及屯门地区,改善噪音问题。
发展三跑道系统如何有助刺激就业?
香港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每年客运量超过五千六百万,货运量达四百多万吨。航机升降达三十五万多架次(即每日逾一千多架次)。现时,逾一百一十家航空公司于香港国际机场运作,提供航班往全球170个目的地。
航空业预期,新跑道的落成将带来莫大的就业机会,单是业内就业人口将由现时的六万五千人增至十四万人,这数字还未包括零售及旅游业的新增职位。
整体而言,香港应否兴建第三跑道?
香港机场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最繁忙兼最佳机场,这代表着本港航空业的国际领先地位。此外,飞机维修及行李输送服务以优质和高效而见称,这促使航班升降量提早出现饱和。因此,兴建第三跑道极为重要。
我认为只要相关团体妥善处理环境问题,将不必要的污染减至最低,扩建第三跑道对本港整体发展是利多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