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十年,廉价航空发展迅速,促使航空业界中部分航空公司从全方位服务型转为经济型。今期excel@PolyU邀请到物流及航运学系黄治中博士及温颂礼博士分享廉航的现况与发展。
请简介廉航现时的运作情况。
飞机是现今常用的中长途交通工具。由于旅客大多希望航空公司能提供准时及安全而非奢华的服务,因而打开了廉航的市场。
据报2013亚太区约有47家廉航,拥1,000台飞机;市场占有率以南亚及新加坡最高,分别为27%及25%,次为北亚(占10%),香港则仅占5%。据运输及房屋局资料显示,现有16家廉航在本港营运,当中只有1家属本地公司。
廉航与一般航空公司的营运模式有何分别?
一般航空公司以‘枢纽与集散’模式设置航空网络,在各大洲中分配数个区域作为转飞其他地区的中转站。这模式的运作以国际航班为主,可稳定成本控制及有系统地监测航空网络。
廉航则多以‘点对点’方式作为航空网络,即提供由一个地区往返另一地区的直航班机,并只会选取一些盈利率较高的地区开设航班,故大多以国内中短途航班为主。由于廉航可灵活地因应需求和外判策略而调配航班,因此营运成本相对较低,票价亦可以较一般航空公司为低,故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廉航更可进一步采取减低营运成本的措施,包括:采购单一机种以便维修和机舱服务员的安排、提供以中短途为主的航程、以接驳巴士取代登机桥、简化机舱清洁及机上餐饮服务,以及藉着客舱等级单一化、推广网上订票和登记手续等方法,降低票务成本。
廉航在亚洲(包括香港)的前景如何?
自2000年起,廉航公司于亚太区相继成立。它们主要受各国政府管制,并根据航空双边及多边协议分配航班。近年,亚洲各国政府亦逐步解除航空管制和采取开放天空政策,为廉航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探讨廉航的前景:
总括而言,廉航若能够专注营运模式,并有效控制成本,其服务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