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朋友 首頁 聯絡我們 前期通訊 facebook YouTube 简体中文 English
 

珠三角區域一體化

珠三角區域一體化

 

廣東省政府最近就珠江三角洲地區九個城市一體化方面,提出了五份政策文件,涉及珠三角地區的基礎設施、產業佈局、基本公共服務、城鄉規劃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這些文件制定了政府從現在到2020年的計劃,並設定於2012年達到的中期目標。

今期Excel@PolyU請來理大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兼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博士與我們分享他對珠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看法。

你對這些政策文件有什麼看法?
這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去年初公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而這五份文件則根據該綱要所訂下的基本目標和策略,列出更詳細的規劃、投資項目和發展目標。這不僅用於勾劃未來十年政府政策的框架,亦會作為珠三角地區不同範疇企業和機構的工作指引。

在你看來,這些文件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什麼?
最重要的理念似乎是創造一個以廣州為中心的大都會區。重點強調在大都會區內的所有地區可在一小時內連接到鐵路網絡,並為區內所有居民,包括沒有正式本地居民戶籍但長期居住的居民,提供普遍性或標準化的公共服務。基本框架將於2012年完成,而到2020年,該大都會區便將充分整合。

廣東省政府並增加了一個額外的願景 /目標,就是到2020年,廣州和深圳將成為世界主要城市,而這是在去年並沒有提及的。

這對珠三角地區有什麼影響?
這些政策文件對珠三角地區和香港均有深遠的影響。該地區將成為中國及世界上最大(人口超過四千萬)、最完整,並具有經濟動力的大都會區,超越正在老化、有三千三百萬人口的大東京都會區。

所有類型的經濟發展 模式—協同、網絡、規模、範圍和集聚—將得以實現。儘管它未必能達致最大的效益,但所有這些經濟模式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效果之大,並沒有其他城市或大都會區可以媲美。 透過大規模投資和實現這些經濟模式,珠三角地區將快速發展和增長,在這個基礎上,該地區也將發展成為一個龐大的服務經濟。這大概是廣東省政府有信心廣州和深圳將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主要城市的原因。

對香港的影響?
香港的經濟一直依賴對珠三角地區和中國內地其他地區的淨出口服務,以達致本港近期經濟的適度增長。如果珠三角地區變得更加以服務為主,它一定會從香港進口替代服務,並可能還出口服務到香港。

由於廣州和深圳都努力在短時間內成為世界主要城市,它們必然會與香港這個鄰近的國際都會有激烈的競爭。城市間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

自回歸前的經濟泡沫這麼多年以來,香港一直沉醉於投機活動,在其他方面並沒有什麼行動或投資。在未來,如果香港要維護其作為中國內地世界領先城市的位置,她今天便要醒來,並作出改變。

 

 

本通訊由理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出版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