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1

理大護理學院全力支持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先生親臨視察

接種疫苗是戰勝疫情的重要一環,香港特區政府因應社區對接種疫苗的需求,在銅鑼灣增設「加路連山道短期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此中心今日(3 月 29 日)正式啟用。中心設於希慎興業及華懋集團所提供的地皮上,並得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全力支持,以非牟利模式營運,希望能為社區抗疫工作出一分力。

2022年3月29日

護理學院

1

理大初創企業iMeddy為新冠患者提供免費網上視診服務 發揮創科力量 協助對抗疫情

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嚴峻,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培育的初創企業 iMeddy 得到香港菁英會及香港青年發展聯盟贊助合共港幣 80 萬元,利用其創新的線上醫療平台,為新冠病毒確診及初步確診者(名額共 3,000 個),提供免費視像問診服務,發揮創科力量,協助對抗疫情。 是項服務分兩階段,早前第一階段主要對象是低收入家庭,而現在第二階段是獨居及安老院舍的長者,目的是為已出現病徵的確診者,提供免費及適切的視像醫療支援服務。此外,是項服務亦有助紓緩近期醫療系統緊張的情況,以及鼓勵醫護界應用創新科技。 iMeddy 是一個提供醫療和健康護理服務的線上平台,透過與 300 多名香港私營醫生聯繫,讓用戶可以足不出戶,便可在線上選擇醫生、預約及進行視像問診,藥物亦會經派遞服務送到用戶家中。 此平台不僅為私營醫生提供一個高效率及安全的問診系統,而且有助減低醫生為用戶進行面對面問診和治療時受感染的風險,亦減低用戶前往醫務所時把病毒傳播予其他人的機會。 iMeddy 由理大機械工程學系畢業生卓嘉豪先生(2019 年畢業)和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畢業生蔡國俊先生(2018 年畢業)於2021 年創立。理大一向十分重視培育創科人才,並以初創作為研究成果轉化的新策略,希望充分發揮理大卓越的科研成果,為業界和社會作出貢獻。 理大對兩位校友的創科及關愛社會的精神,感到十分鼓舞。「理大科技領航基金」是一項專為理大學生、校友及學者的科技初創企業而設立的計劃,旨在協助他們的企業快速成長;iMeddy 是本年度其中一家獲得撥款的理大初創企業,撥款將用於提升其線上問診服務的效率及大灣區業務拓展方面。   ***完***

2022年3月24日

知識轉移及創業處

1

研究發現: 逾四成新冠患者一年後仍出現「疲勞綜合症」 理大推「康復八式」 提升體能 助重建疫後健康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超過兩年,世界衞生組織(世衛)去年指出 ,大多數新冠患者都能痊癒,但部分人在康復後數個月內會出現呼吸困難、疲倦、認知功能障礙等不同症狀,而這些中長期影響統稱為「COVID-19 長期影響」 (「長新冠」)。 2020 年,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團隊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醫療衞生研究基金 (HMRF) 撥款,開展對新冠患者的追蹤研究,以探討他們康復後的健康狀態及其心理和健康相關生活質素 (HRQoL),並了解他們的 3R (重建體魄Rebuild fitness、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重獲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進度。 研究自 2020 年 10 月展開,追蹤由本地五間醫院轉介的新冠患者確診後六個月及十二個月的康復情況。研究人員透過面見及視像,以特定的測試,評估他們的心肺功能、體能、疲勞程度及生活質素等。團隊發現,參與研究的 118 名對象,在確診後的六個月和十二個月,逾四成仍然受「長新冠」症狀困擾,有疲勞、下肢肌肉乏力等情況,影響其日常生活: 確診後六個月內: 約 42% 出現「疲勞綜合症」 確診後十二個月: 約 43% 仍然有「疲勞綜合症」情況 由確診六個月至十二個月這段期間,他們的疲勞評分並無顯著改變 (即沒有隨時間而改善) 疲勞程度與肺活量和下肢力量有關 成人和長者出現「疲勞綜合症」的情況相若 五成女性研究對象出現「疲勞綜合症」 (男性則只有三成) 領導此項研究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洪克協痛症管理教授兼副系主任符少娥教授表示︰「新冠康復者大多認為自己已痊癒,對疲勞的感覺掉以輕心,又或以為疲勞情況會隨著時間而緩和。進行不同測試後,他們才發現自己的疲勞症狀與心肺功能不足及下肢肌肉較弱有關。其實只要採取適當的康復治療方案,情況是可以改善的。」 3R 康復治療方案 為協助新冠康復者重拾健康,理大團隊制訂了一套為期六週的訓練計劃。康復者在理大物理治療師指導下,每週進行兩次訓練課堂(每次 60 分鐘)及三次家居運動(每次 30 分鐘),透過不同形式的運動,提升肺活量及改善肌肉力量。完成六週訓練後,參與訓練的 24 名新冠康復者中,大多數人的肺活量和下肢力量均有提升,疲勞情況亦有改善: 近七成新冠康復者的肺活量有所提升 逾六成新冠康復者的下肢肌肉增強 有「疲勞綜合症」的康復者中,有四分三已回復正常 該訓練計劃包括理大團隊設計的「康復八式」,由八種動作組成,以鍛煉全身不同肌肉組群、促進心肺和肌肉健康為目的。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副教授黃宇樂博士表示︰「『康復八式』動作簡單,每組運動需時約八至十分鐘,可按自己的身體狀況調節運動量和時間,循序漸進提升體能,達致重建體魄 (Rebuild fitness)、重拾信心 (Regain confidence) 及重獲生活 (Resume normal life) 的目標。」黃博士補充,「康復八式」不但適合新冠康復者,疫情期間「留家抗疫」而減少外出活動的市民亦可多加利用,以保持身心健康。 瀏覽「康復八式」影片︰https://youtu.be/oXJ2PLA926k 如對研究計劃有興趣的人士,可聯絡理大康復治療科學系︰ (電話: 4625 3790/5598 4562)   ***完***

2022年3月23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理大研究員以自身專業參與前線抗疫工作

2022年3月18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1

理大設立醫管局熱線支援中心 接聽新冠肺炎確診者查詢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到訪視察

2022年3月18日

護理學院

身在內地心繫母校 校友學生齊捐物資

2022年3月16日

香港理工大學

1

理大與各界攜手同心抗疫 與市民共克難關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政府同心抗疫,並準備在不同崗位上協助抗疫工作。理大已有 700 多名師生和校友,表示願意參與社區檢測、接種疫苗或支援有需要社群等工作,希望能以不同專業,與社會各界攜手,全力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 第五波疫情下,支援安老院舍和長者抗疫是重要一環。理大護理學院聯同內地及本港多個熱心團體,包括廣東省鍾南山醫學基金會、廣東和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國際潮團總會及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深圳市北京大學校友會、科赫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廣東寶萊特醫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武漢市天合瑞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將他們捐贈的一系列抗疫物資,包括:44,000 套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檢測套裝、20 萬套保護裝束(包括面罩和 N95 口罩等裝備)及一批脈搏血氧測量儀,由學院分批陸續轉交 200 多家受惠安老院舍,以支援院舍職員和院友的抗疫需要,保障他們的健康。 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講座教授兼院長岑浩强教授說:「理大與社會各界同心抗疫,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協助當局追蹤傳播鏈,並致力將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在不同範疇支持前線醫護之餘,更惠及廣大社群。理大將繼續開展各方面支援工作,配合政府的抗疫方向,貢獻所長。」   ***完***

2022年3月11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1

理大研發全新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十分鐘殺滅逾九成新冠病毒

變種病毒 Omicron 於本港社區有蔓延趨勢,為控制疫情,政府收緊防疫措施,市民亦須加倍注意個人衛生,提升抗疫能力。現時不少公共設施(例如:公共洗手間的門柄、升降機按鈕等),衛生程度未如理想,容易成為傳播病毒和細菌的溫床,構成公共衛生風險。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跨學科研究團隊早前成功研發全球首個可殺滅表面新冠病毒以及絕大部分常見病毒和細菌的「防病毒三維打印物料」(物料)。物料的主要成分為樹脂,加入陽離子化合物等抗病毒成份,可以刺穿病毒的細胞膜,並破壞其結構,達至殺滅病毒和細菌的效果。 帶領團隊的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副教授盧君宇博士指出,實驗室測試證實,物料可以在兩分鐘內殺滅七成存活於其表面的新冠病毒及其他病毒/細菌;十分鐘內的抗病毒率更達至九成,表面幾乎所有病毒和細菌均可於 20 分鐘內被殺滅。盧博士表示︰「這種物料是一種具備高度防病毒效能的樹脂物料,可以利用三維打印技術,因應需要製作出不同形狀,可塑性甚高,可廣泛應用於公共設施,為社區提供防疫支援。」現時團隊正為此技術申請專利,並將用於商業用途。 過去一年,團隊曾與民政事務總署、香港濕地公園及環保組織合作,在理大三維打印技術中心實驗室的支持下,把物料製作成回收箱手柄、洗手間門柄保護套、電梯按鈕及盲人點字板等,實地測試物料的抗病毒性能及耐用性。團隊成員理大紡織及服裝學系簡志偉教授表示︰「回收箱手柄在使用近一年後,除了沒有任何損壞,其表面亦沒有檢測到新冠病毒、大腸桿菌及金黃葡萄球菌,證實物料具備穩定防病毒和細菌的效能,其效能在使用後三年才開始逐步減弱。由於物料是以物理原理破壞病毒,故即使病毒變種,仍能發揮同樣效果。」簡教授補充,由於物料的消毒成份是嵌入式而非塗層,即使日常以漂白水等消毒用品清潔,亦不損害其防病毒效能。 團隊獲深水埗民政事務處邀請,將會為區內過百座缺乏管理的「三無大廈」,以物料製作成門柄保護套,並安裝在經常有居民出入的門上,協助減低大廈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團隊亦希望把物料應用於中小學校園、醫療保健設施以及公共運輸系統中。   ***完 ***

2022年1月13日

紡織及服裝學系

1

理大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撥款 藉科研技術提升社區抗疫能力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獲得政府醫療衞生研究基金的新一輪撥款,資助五千五百多萬港元開展新研究項目。有了這一筆撥款,理大便能在後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時期,為香港的復原早作準備。 獲資助的兩個跨專業研究項目,包括探索並發展一套聚焦在社區層面,能預防感染、促進康復,以及更有效地保障易受感染人群的完善抗疫策略。兩項研究將會邀請社區人士參與合作。 這是繼去年獲得醫療衞生研究基金上一輪資助後,理大再次承擔有關新冠病毒病研究的項目。就上一輪資助的部分項目,理大已發表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在優化公共衞生措施和對策方面作出了貢獻。其餘的研究項目也在順利進行。 理大常務及學務副校長黃永德教授指出,理大研究人員一直不遺餘力地進行各項與抗疫相關的研究工作,而且在快速診斷、追蹤,以及預測疫情趨勢等方面更取得了實質成果。對於食衞局的支持及肯定師生的科研工作,理大表示衷心感謝。 黃教授說:「理大今年再接再厲,就新冠病毒病的科研項目再次獲食衞局邀請提交建議書,好讓理大能運用跨學科的研究力量,在社會科學與醫療護理等領域全力支援並配合政府的抗疫工作。我期望同事能盡快展開研究,以協助提升社區對新冠病毒病的抗疫能力。」 在去年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資助的理大研究項目中,應用社會科學系副系主任甄秋慧教授的研究項目——「公眾對為控制2019冠狀病毒病所採取的預防疾病和公共衞生措施的遵從情況」,調查了不同人群對接種疫苗的意願及最終接種疫苗的實況。有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Vaccines》上。 另一項研究為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副教授蕭傑恒博士與團隊開發的新冠病毒病確診個案快速基因排序分析技術。這一項技術在追蹤及阻截包括變種病毒在內的病毒傳播鏈,以及堵塞本港的防疫缺口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院長岑浩强教授提到,這些獲醫療衞生研究基金支持的項目,充分反映了理大的科研實力如何有助解決社會難題,尤其是在社區抗疫方面,貢獻是正面和有力的。 岑教授說:「醫療衞生研究基金就新冠病毒病研究批出的最新一輪撥款,是對理大科研實力的認可。目前疫情雖然轉趨穩定,但離完全過去尚遠,層出不窮的變種病毒成了接連不斷的新威脅,預防疫症大規模爆發仍是當務之急。此外,隨著康復者數目持續上升,我們有必要仔細地了解他們長期的復康需要,並為此制訂更好的對策。」 食物及衞生局與研究局於本月宣布,已批出支持本地大學研究新冠病毒病的第三輪撥款。當中由護理學講座教授及護理學院學院主任莫禮士教授帶領的大型跨專業研究項目——「以社區為本參與性研究模式降低2019冠狀病毒病在香港的風險:社會和行為干預措施之開發及評估」——便獲得了二千七百六十多萬港元的撥款。 另一項由康復治療科學系副系主任文偉光教授帶領的大型跨學科項目——「以預防、保護及促進方法作為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感染和促進患者康復的創新而有效的策略」——亦獲得了研究基金批出約二千八百三十萬港元的資助。 新的研究項目除了應對全面跟進新冠病毒病康復者及其照護者的身心健康與長期健康的問題、採取社會和行為介入措施以減少新冠病毒的傳播之外,還將以發展嶄新和有效的策略與實施模型為目的,以達致促進康復及預防感染的目標。 理大歡迎公眾參與兩個新研究項目。有興趣人士和團體請致電3400 3184 或3400 3973,或發電郵至fhss.community@polyu.edu.hk 與醫療及社會科學院聯絡。   ***完***

2021年9月27日

醫療及社會科學院

1

理大研究發現接觸追蹤有效於通關後控制新冠病毒傳播

全球多地開始考慮將防疫策略由「清零」轉為「與病毒共存」之際,香港理工大學(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的一項研究發現,恢復通關後,接觸追蹤(contact tracing)於控制新冠病毒的傳播上,與維持社交距離及疫苗接種等措施同樣重要。此外,研究團隊同時研發了具備接觸追蹤功能的流動應用程式,供入境旅客使用,以助應對疫情,控制病毒傳播。

2021年9月1日

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

您的瀏覽器不是最新版本。如果繼續瀏覽本網站,部分頁面未必能夠正常運作。

建議您更新至最新版本或選用其他瀏覽器。您可以按此連結查看其他相容的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