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家長訓練課程有助改善親子關係及兒童的困擾行為

(左起)朱漢榮先生、岑麗娟女士、區美蘭博士及梁永宜先生區美蘭博士表示從量性報告顯示,家長參與課程後親職壓力分數下降。岑麗娟女士建議加強業界同工對ADHD兒童的認識、接納及初步處理技巧的訓練,以讓ADHD的兒童及其家長得到適切的支援。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與香港小童群益會於2014年3月29日聯合舉辦「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兒童家長訓練課程成效評估報告發佈會」,以檢視小組服務的成效。香港小童群益會自一九九九年開始,便一直關注及服務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ADHD)的兒童,並於二零零九年正式推行「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兒童家長訓練小組」,旨在協助家長了解ADHD兒童的特徵和需要、改善家長處理兒童行為問題的技巧。是次研究與理大合作,就2011至2013年期間,於七個服務單位進行的ADHD家長訓練小組,進行質性及量性評估。

香港小童群益會服務總監岑麗娟女士、研究及發展部機構發展主任朱漢榮先生以及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區美蘭博士於發佈會內分享有關研究結果:

是次量性評估主要透過親職壓力量表及Eyberg兒童行為量表進行,發現大部份受訪家長均認為ADHD兒童最常見的問題為專注力低,而接近九成家長認為照顧ADHD孩子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研究結果亦顯示大部份家長均認為家長培訓課程能有效減低兒童困擾行為的出現頻率,而這些正面果效在課程完結後仍然持續。

透過深入訪談進行的質性研究發現,訓練課程為家長帶來多方面的幫助,包括:1) 調整自己對患有ADHD 子女的心態及期望;2) 學到處理有關ADHD兒童的管教技巧;3) 改善家長心理狀態及情緒;4) 改善親子關係及家庭氣氛; 以及 5) 帶動及維持兒童行為的改變。

是次研究肯定了家長訓練課程的效用,故此,研究小組建議政府能提供更多資源,協助發展更有效的服務以支援ADHD的兒童及其家庭,提升服務的質量。

(完)

詳情查詢

區美蘭博士

應用社會科學系

Email(852) 2766 7944
Emailalma.au@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