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与两所德国顶尖研究机构 ─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 及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携手推进以应用为本的科研发展,致力开拓更多生命科学及工程领域上的合作研究和转化应用,造福全球。
三方于三月一日假理大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由理大副校长 (科研发展) 卫炳江教授、弗劳恩霍夫生命科学技术联盟 (Fraunhofer Group for Life Sciences) 中央办公室总监Claus-Dieter Kroggel博士,以及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生物功能材料研究主管 Pavel Levkin博士代表签署。仪式在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锺伟强博士、德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副总领事Karsten Tietz先生、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港澳资讯中心主管纪思博博士、德国工商会有限公司行政董事Wolfgang Ehmann先生,及理大一众高层代表见证下进行。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欧洲最大、以应用为本的科研机构,而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则是德国领先的世界级研究大学;加上理大一直以来积极及成功推动跨学科研究和转化应用,预期是次三方合作[1]将带来更多在生命科学及工程领域上的应用研究,取得转化成果。
创新及科技局副局长锺伟强博士认为,是次合作将有助推动和转化更多与生命科学及工程相关的创新应用,造福香港以至海外。他说,政府已准备就绪,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这亦是理大与合作备忘录伙伴将来进一步合作的可行方向。
理大副校长 (科研发展) 卫炳江教授说:「这个强大联盟将发挥协同效应,为慢性疾病、免疫调节、中医药、转化医学等各方面带来重大创新。」
卫教授续称:「理大继早前与五所来自美国及粤港澳大湾区的机构,包括广州中山大学、深圳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建立了生物科技和转化医学国际合作平台后,这次再下一城,与欧洲两大领先科研机构合作,相信能够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以至国际上不同平台的优势,发挥更大协同效应。」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研机构,拥有超过24,000名员工,其72家研究所及其他独立研究机构分布德国各地。弗劳恩霍夫生命科学技术联盟由七间成员研究所组成,推动着弗劳恩霍夫协会于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科技、医学、药理、生态及营养科学领域的发展。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拥有科研、教学和创新三个核心使命,拥有超过9000名雇员,年度预算约7.85亿欧元。KIT是世界上最大型的研究及教学机构之一,亦是德国最大的科研团体 –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Helmholtz Association ─ 成员中的领先科研大学。
(完)
[1]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辖下的弗劳恩霍夫生命科学技术联盟参与这次合作。弗劳恩霍夫生命科学技术联盟拥有七间成员研究所,包括弗劳恩霍夫毒理学和实验医学研究所 ITEM、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IBMT、细胞治疗和免疫学研究所IZI、介面技术与生物工程研究所IGB、分子生物学和应用生态研究所IME、加工技术和包装研究所IVV、海洋生物技术研究组EMB。他们全部分布于德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