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研究团队进行两项具开创性的长期追踪研究,显示香港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隐忧。
研究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资助,乃「共创成长路」计划研究项目(阶段一和阶段二),由理大协理副校长(本科生课程)及应用社会科学系讲座教授石丹理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负责,主要透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
石教授在今天(7月7日)的研究报告发布会上指出,两项研究乃在近年社会及学制转变的背景下开展,以期深入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学业适应问题。
他阐述,现今的香港中学生面临学习、社交、身心等多方面的转变和挑战,这些方面的适应问题会对青少年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其中学习压力是导致青少年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之一(例如抑郁、焦虑等),如果情况严重,甚至可能导致萌生自残、自杀念头或行为。此外,新高中学制自2009-10学年推行,从原本「3+2+2」学制(三年初中、两年高中、两年预科)变更为「3+3」新学制(三年初中、三年高中),这转变给中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石教授及理大应用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林立博士于发布会上,分享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石教授总结谓,两项研究均显示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存在隐忧。因此,研究小组建议政府提供更多资源,协助学校及社区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推行青少年正面成长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援,从而协助学生实现全人发展。
此外,研究小组呼吁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检视新高中教程,为香港青少年的学业发展及心理健康出谋划策。
附件: (1) 研究报告摘要
(2) 研究报告主要图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