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理大)眼科视光学院专家,对15个不同品牌的彩色隐形眼镜(包括“大眼仔”)进行科学测试。这些隐形眼镜购自不同来源,包括网络商店、格仔铺及视光中心。结果发现大部份镜片的色素涂于镜片表面,这类镜片均未能通过擦拭测试,涂于镜片表面的色素很容易被擦掉。
研究人员当进行微生物黏附测试时,色素位于表面的镜片明显有较多微生物黏附。使用者若随便于未授权的卖家处购买并佩戴这些彩色隐形眼镜,会增加患上隐形眼镜相关并发症的风险。理大眼科视光学专家曹黄惠华教授提醒市民,无论是佩戴普通或彩色隐形眼镜,使用前必须首先谘询注册眼科视光师,并进行眼睛检查及镜片试戴,另外亦要按指示正确使用及护理镜片并按时复查。
在香港,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包括“大眼仔”)近年已经成为潮流,许多人士会于日常生活,以及万圣节及圣诞节等特别节日时佩戴装饰隐形眼镜,以增添气氛。由于现时香港并没有规管售卖隐形眼镜的规例,市民很容易于网上卖家、零售商或寄卖店(俗称格仔铺)购买这类隐形眼镜。然而多数这些产品的来源地、物料、色素成份及制造过程往往不得而知,没有经过眼科视光师有效处方验配及不恰当的佩戴会影响使用者的眼睛健康。
理大眼科视光学院曹黄惠华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进行一项涵盖15个彩色隐形眼镜品牌的研究。她指出:“这是世界上首个针对彩色隐形眼镜进行的微生物黏附研究,比较‘色素附于表面的镜片’及‘色素嵌在物料或夹层的镜片’的分别,而现时其他报告,全部只集中比较水凝胶和矽水凝胶材料的无色隐形眼镜。”
曹教授及其研究团队针对彩色隐形眼镜进行了两项测试,第一项测试比较15个不同品牌的彩色隐形眼镜的微生物黏附程度。由于考虑到镜片的物料及含水量均会影响到微生物的黏附的程度,研究人员进行第二项测试,集中比较三款彩色隐形眼镜及无色隐形眼镜(即相同物料及含水量)的微生物黏附程度。
研究人员于市面的视光中心、格仔铺,以及网上购入15个品牌的彩色隐形眼镜(每个品牌测试五只镜片)。结果发现15个品牌的镜片中有13个样本均未能通过标准擦拭测试(经擦拭后色素脱落),显示制造商并非使用夹层设计或嵌入式设计将色素附于镜片上。至于微生物黏附方面,研究人员发现13款未能通过擦拭测试的镜片,比其余两款通过测试的镜片,微生物的黏附量最少多出六倍。
第二项实验结果发现,不能通过擦拭测试(即非夹层或嵌入式设计)的镜片的微生物黏附量,明显高于不含色素的镜片。而两款能够通过擦拭测试(即夹层或嵌入式设计)的镜片与不含色素镜片的微生物黏附程度则没有明显分别。结果显示,彩色隐形眼镜若没有使用夹层或嵌入式设计,色素涂于表面的镜片会黏附更多的微生物。
曹教授特别提醒市民大众,于佩戴任何隐形眼镜前,必须先要谘询眼科视光师或眼科专科医生的意见后才可以使用。她表示:“佩戴彩色隐形眼镜已经是一个潮流,但要安全使用,首要条件是必须由专业眼科视光师验配。除可保证镜片的质素及可靠性外,眼科视光师更会替使用者进行眼睛检查及镜片试戴,并会提供正确的使用和护理指示,以及进行定期复检,以减少因佩戴隐形眼镜而出现的并发症。市民大众千万不要光顾小贩、格仔铺或网上买家购买镜片。”
曹教授补充:“研究结果显示色素涂于表面的镜片有机会引致更多微生物黏附。因此,使用者必须更加小心护理这类彩色隐形眼镜及按照产品说明书指示于适当时间弃掉。”
万圣节将近,曹教授预计会有不少平时没有佩戴隐形眼镜的人士,会于这个特别日子使用彩色隐形眼镜以配合节日气氛。曹教授提醒市民:“由于这些人士没有佩戴隐形眼镜的习惯,或甚至向别人借用隐形眼镜,他们普遍不知如何正确的使用及护理,属于眼睛感染的高危一族。再次提醒市民于佩戴任何隐形眼镜时,如使用不当或护理不正确,都是很危险的。切记要向专业眼科视光师请教,好好保护你的灵魂之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