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地医疗服务面对人力资源不足、服务使用率长期高企、人口老化导致对个人化护理服务需求大增等严峻挑战,前线医护人员承受巨大压力。针对上述问题,香港理工大学 (理大) 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研发两套智能医疗系统,包括一)、药物管理系统,用于药物补给及分配程序,可监察药物分配的准确性,预防错误分派药物的情况; 二)、护理服务管理系统,以电子化管理、记录和追踪护理服务资料,并提供实时服务监控和提示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提升护理服务效率和质素。系统适用于医院、疗养院、复康中心、安老院及诊所等医疗机构。
理大研发的系统主要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近场通信 (NFC)、云计算技术和无线网络科技等技术,一般医疗机构现有的设备足以应付系统需求。系统一的开发成本约30万港元; 而系统二的开发成本为70万港元,另加每套RFID装置设备及平板电脑成本为4万港元。系统最大的特点是操作简易,融入前线医护人员的现有运作模式,不会增添现时医护服务的工作量及影响现时流程,而且界面简单易用,适合不同岗位的前线医护人员使用,能够真正提升护理服务效率和监管护理服务的能力。
分发药物的过程出现错误可以引致严重后果。理大研发的药物管理系统应用RFID技术,侦测药物调配的准确性,当补给药物及分配过程中遇有过期药物、错误分配、药物敏感、禁忌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防止意外发生,提升补给及分派的准确度。此系统在多间诊所试行一年。
在护理服务方面,每个病人有不同的医护服务需要,现时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需要以人手编制和处理大量繁复的护理服务工序。一个可以即时掌握服务状况,及快捷和准确地追踪护理服务记录的系统,能够减少出错机会。
透过理大的电子护理服务管理系统,护理人员可于病房内凭智能卡「拍卡」辨认其身份,读取病人所需的护理服务。在完成护理工序后,护理人员只需在系统上进行确认,资料便会即时更新及储存至中央数据库,让院方可实时在中央电脑监察护理服务状态。对于未有按时执行的护理项目,系统会作出即时提醒及警报,以减少错误及遗漏。因此,该系统可协助护理人员依据每个病人的服务清单按时提供所需的护理服务项目,避免出现遗漏、延误或不恰当处理情况。而即使出现上述情况,亦可即时发现并追踪记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此外,由于系统详细记录服务资料,方便随时搜索资料、分析及编写报告,减省护理人员处理繁琐的文书及输入资料的时间。而系统需透过近场通信(NFC)技术的智能卡才能登入,并预设不同权限群组,限制系统使用及浏览功能,保障个人私隐。该电子护理服务管理系统由2013年至今在博爱医院辖下的屯门护养院实行,成功减省该院护理人员的文书处理工作时间最少两至三成,持续改善院舍实务运作,提高院舍整体管理及服务质素和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