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0“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蓄势待发

徐林倩丽教授(左二)表示,这项赛事让同学发挥创意及创业潜能之余,更可以结识来自不同地方及文化的参赛者,促进交流,扩阔国际视野与网络。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学生(左起)陈卓希、陈庆燊及张淦斌会以外型轻巧的快速充电装置“蜂鸟”,参加“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2013”准决赛。

由香港理工大学(理大)主办的“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2013”吸引了二百二十八队来自三十四个国家及地区的中学及大学参加,目的是推动大学国际化,发掘学生的创新意念与企业家精神。

这项两年一度的大型赛事不但为同学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发掘他们的创意及创业潜能,而且帮助他们扩阔国际视野,开拓国际网络。

“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筹备委员会表示,参加挑战赛的同学必须从(一)“健康人生”;(二)“时尚生活”;(三)“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及(四)“企业社会责任/社会企业”四个题材中选择一个作为计划书主题,各三至四人的小组然后需要提交具原创性和创造力的商业计划书。

凭藉创意产品“蜂鸟”出线的理大队伍将于六月二十四日参加“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准决赛。“蜂鸟”是一个配备Qi无线技术的外置充电器,特点是体积小、充电快,可以解决一般外置充电器体积大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只需几分钟,“蜂鸟”就完成充电,释放无限能量。此外,便利店和咖啡店亦会设置“蜂鸟”充电站,为繁忙的都市人提供充电服务。

理大队伍是三十支入选大学组的精英队伍之一,另外还有三十支优秀队伍入围中学组(入围名单请参阅附表)。参赛同学于准决赛阶段需要向评审汇报商业计划,争取晋身于六月二十七日举行的总决赛。

评审团将按照四个准则对商业计划书进行评分,包括创意、创新理念的可行性、组织和筹划、管理架构,及财政预算。同时,评审还会评定各参赛队伍汇报计划书时的流畅度、时间控制及问答环节的表现。

“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2013”的准决赛及决赛分别由三十位及十一位评判对参赛队伍进行评分,所有评审均是着名学者和高级行政人员,在其专业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此外,大会邀请了十五位全球顶尖学府的海外学者担任国际顾问和评审,他们不但提供有用提示予参赛者作赛前准备,并为是次比赛的评审机制注入了国际元素。他们于准决赛后将会见中学组参赛者,就队伍的表现给予宝贵意见。

此外,每组入围队伍需于赛前提交以“电梯推销 (Elevator Pitch) ”形式制作的六十秒短片,推广他们的创新产品/服务,大会将安排于准决赛、总决赛,以及六月二十七日晚上举行的晚宴暨颁奖典礼中播放。

每个组别分别设置金奖、银奖、铜奖、嘉许奖,以及主题奖和最佳电梯推销奖。得奖名单将于晚宴暨颁奖典礼上宣布,各得奖队伍均可获得奖杯和奖金,每位队员亦会获颁奖状以示奖励。

留港期间,参赛者在理大学生大使的陪同下,将有机会参加一系列活动,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侪互相交流。行程包括参观香港科学园、数码港、海洋公园及学习太极拳等。   

理大特别感激下列人士与机构对“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的支持:

绿宝赞助
其士集团
The Mira Hong Kong

指定航空公司
国泰航空
港龙航空

支持机构
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
香港科技园

协办单位
国际应用科技开发协作网

有关“国际学生创新挑战赛2013”更多详情,请浏览官方网页: www.polyu.edu.hk/polyuchallenge

(完)

详情查询

曹颖欣女士

国际事务高级经理

Email(852) 2766 4518
Emailcaroline.tso@polyu.edu.hk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