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學位頒授

榮譽博士

馮國經博士, 大紫荊勳賢, GBS 馮國經博士, 大紫荊勳賢, GBS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Kigge Mai Hvid 博士 Kigge Mai Hvid 博士 榮譽設計學博士
王樹國教授 王樹國教授 榮譽理學博士
黃鐵城工程師 黃鐵城工程師 榮譽工程學博士
伍淑清博士, SBS, JP 伍淑清博士, SBS, JP 榮譽人文學博士
馮國經博士, 大紫荊勳賢, GBS
馮國經博士, 大紫荊勳賢, GBS
榮譽工商管理博士
  • 簡歷
  • 簡歷
  • 讚辭
  • 答謝辭

馮國經博士是馮氏集團主席,該集團是以香港為基地的跨國企業,主要經營貿易、物流、經銷和零售等業務,在全球逾四十個經濟體系聘用超過四萬二千名員工。馮博士不但是一位傑出商界領袖,更熱心學術及公益活動,透過不同公職服務社會。馮博士曾擔任的公職包括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及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主席。馮博士對推動教育發展同樣不遺餘力。他創立經綸慈善基金為大學提供獎學金、資助研究及教育計劃,促進學生領導才能的發展。慈善基金自2012年開始支持理大培育學生在服務領域的領導能力,包括設立勵學教授席,旨在裝備年青一代成為未來領袖。

馮國經博士獲理大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校監閣下:

今天首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是一位傑出商界及思想領袖,他熱心學術及公益活動,並透過不同公職服務社會,在香港、亞洲以至世界各地均深受敬重。

馮國經博士為馮氏集團主席,該集團是以香港為基地的跨國企業,主要經營貿易、物流、經銷和零售等業務。2017年,馮氏集團在全球四十多個經濟體系聘用超過四萬二千名員工,總收益逾二百二十億美元。

馮博士在香港土生土長,先後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完成電機工程學士及碩士課程,並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70年代初,馮博士與同為理大榮譽博士的胞弟馮國綸博士從美國學成回港,執掌其祖父於1906年在廣州創立的貿易公司利豐。

馮博士高瞻遠矚,洞悉香港及中國在全球化經濟中擔當的角色,為利豐設計了別樹一幟的經營模式,使其得以發展成為一家為世界各地零售商和品牌提供消費品設計、開發、採購及物流服務的知名企業。這出色的經營模式更成為世界頂尖商學院的研習個案,其中包括馮博士回港前曾出任助理教授的哈佛大學商學院。

這位在香港以至國際社會都舉足輕重的商界翹楚,積極透過擔任不同公職回饋社會。

馮博士在1991年獲委任為香港貿易發展局主席,在任九年期間,積極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並致力推動香港成為通往中國的國際商貿大門。

他另一項廣為人知的公職是於1999年出任香港機場管理局主席。當時香港國際機場剛啟用一年,業績仍然錄得虧損。在馮博士領導的九年間,機場不但轉虧為盈,更成為享譽國際、盈利最豐厚的機場之一,其服務水平、運作效率及企業管治更備受讚揚,獲獎無數。

馮博士於2004至2013年出任大珠三角商務委員會主席,為促進香港及大珠三角地區緊密經濟聯繫出謀獻策,為大灣區的發展奠定基礎。

現時,馮博士是香港行政長官創新及策略發展顧問團成員,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顧問。

馮博士對推動教育發展同樣不遺餘力,熱心為社會培育領導人才。 2006年,他與弟弟創立經綸慈善基金,為大學提供獎學金、資助研究及教育計劃,促進學生領導才能的發展。慈善基金亦透過與智庫及教育機構合作,支持研究與創新。

香港理工大學是其中獲馮博士支持的大學之一。除了學生獲得獎學金到海外大學留學一年以擴闊其國際視野外,理大亦獲得利豐中國社會政策研究基金資助北京大學—香港理工大學中國社會工作研究中心的項目。

馮博士深信服務型經濟是香港作為世界城市的命脈,自2012年開始,慈善基金便一直支持理大培育學生在服務領域的領導能力,包括設立勵學教授席,旨在裝備年青一代成為服務型經濟的領袖。

馮博士在內地同樣為高等教育的發展作出貢獻。他是北京市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會議成員、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委員,以及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及中國人民大學名譽教授。

馮博士屢獲殊榮,包括於1995年在香港商業年獎選舉中榮獲商家獎,1998年獲選為香港傑出領袖,以及領導亞洲脫離金融危機的五十位領袖之一。馮博士分別於2003年及2010年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及大紫荊勳章,表揚他服務社會的傑出貢獻。

校監閣下,我謹恭請閣下頒授榮譽工商管理博士學位予馮國經博士。

校監閣下、陳主席、唐校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衷心感謝香港理工大學授予我這個榮譽博士學位,我深感榮幸。

理大不僅在教育及研究方面成就斐然,而且建立了龐大的區域和環球網絡,為香港、國家和世界作出貢獻。理大致力建立環球網絡,令我印象特別深刻。香港雖然擁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公開和高效率的營商環境,以及穩定的金融市場等優勢,但由於本地市場規模較小,加上自然資源有限,因此必須與世界各地保持緊密連繫,這也說明為何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有百分之九十二來自服務行業。香港一直是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將來也會繼續如是。

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家族企業則在全球超過四十個經濟體系設有辦事處,業務範疇涵蓋環球供應鏈管理、零售和物流。我積極參與能影響香港未來的國際事務,因為我視推動香港發展為己任。我出任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機場管理局和國際商會主席期間,一直致力這方面的工作,日後也會繼續積極參與智庫組織和世界各地的會議。

馮氏家族植根香港,與香港發展緊緊相扣,在未來的世代亦將繼續如此。事實上,馮氏家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的香港,至今,我們已有五代人在香港接受教育和成長,展望未來,馮氏家族將繼續積極參與香港各方面的發展,在商業、公共和社區服務、慈善事業和教育等各範疇,作出貢獻。我們視自己為香港的一部分,並致力使這個我們稱之為家的美麗城市,成為更加活力充沛和繁榮的地方。

理大在培育香港未來領導人才方面成績有目共睹,理大畢業生都是敏於思辨、善於溝通、富於創見、精於解難,且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世界公民。儘管香港今天面對眾多挑戰,只要有如理大般優秀的大學,以及我們當中許多以香港為家及對這個城市有著相似抱負的人士,我深信我們的未來是光明和充滿希望的。

最後,我再次感謝理大授予這項殊榮。
Kigge Mai Hvid 博士
Kigge Mai Hvid 博士
榮譽設計學博士
  • 簡歷
  • 簡歷
  • 讚辭
  • 答謝辭

Kigge Mai Hvid博士是丹麥設計工作室JA的創辦人,也是倡導以可持續設計方案應對環球挑戰的先鋒。2001年,Hvid博士應丹麥政府工商業及金融事務部邀請創辦非牟利組織INDEX: Design to Improve Life,她出任行政總裁至2018年初,一直通過該組織啟發、教育及招募各界人士參與設計可持續方案應付各種挑戰。Hvid博士現時為政府、企業和非牟利組織提供獨立顧問服務;她是世界經濟論壇專家網絡、丹麥政府變革理事會,以及哈德斯菲爾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研究顧問委員會成員。Hvid博士曾出任理大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國際顧問團主席。

Kigge Mai Hvid博士獲理大頒授榮譽設計學博士學位。

校監閣下:

下一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是Kigge Mai Hvid博士。Hvid博士是丹麥設計工作室JA的創辦人,也是倡導以可持續設計方案應對環球挑戰的先鋒。

「林中有兩條岔路,我選了人跡罕至的那條路,而一切也截然不同。」

節錄自Hvid博士最喜歡詩人Robert Frost作品《未走的路》,誠然,Hvid博士的設計師生涯也與他人截然不同。她年輕時便對設計和社會公義抱有熱誠,相信設計應跨越美學及功能的界限,為社會和人道帶來影響,並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改變。

例如,當被問到設計如何彌補不平等所引起的隔閡時,Hvid博士指出:「當你不了解他人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不平等的情況。我們都傾向在有自己認識、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環境中生活。因此,要應對不平等的情況,設計可以做到的是,通過種種設計讓我們接觸到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不平等是現時全球面對的眾多挑戰之一,Hvid博士相信可持續的設計和創新發明可以協助應付這些挑戰。2001年,她應丹麥政府工商業及金融事務部邀請創辦非牟利組織INDEX: Design to Improve Life(設計改善生活),並出任行政總裁至2018年初。

多年來,該組織透過不同項目啟發、教育及招募各界人士參與設計可持續方案應付環球挑戰,包括設立設計大獎INDEX: Award、投資計劃Design to Improve Life Investment以及教育項目Design to Improve Life Education。

被譽為「諾貝爾設計獎」的
INDEX:Award是全球獎金最高的設計獎項,著重以設計應對世界上最大的挑戰。自2005年成立以來,該獎項已收到來自一百二十多個國家超過六千一百項設計提名。至今,他們已向三十五個團隊頒發合共三百五十萬歐元獎金,獲獎項目包括﹕能夠快速運送緊急醫療用品的全球首個商業用無人機運輸系統、有助保護海洋生態和緩解氣候變化的海洋養殖系統、以低成本運作但具備真正實驗室所有功能的虛擬實驗室。

該組織現已擁有超過五千項跨專業的可持續設計方案,這些專業知識和創新理念在設計師、發明家、學術界、機構管理人員及政府等制定未來規劃時,可作參考之用。

為了令更多改善生活的設計方案得以落實,
Hvid博士設立了聯繫設計師和世界各地投資者的Design to Improve Life Investment計劃。該計劃為設計師提供一個平台,尋求支援和國際認可,並為個人和企業提供機會,投資於改善生活的項目。

除了INDEX:Award獎項,Hvid博士及其團隊亦推出教育項目Design to Improve Life Education,為世界各地教師、決策者及兒童提供有關全球挑戰的課程,如浪費食物、氣候變化及人口過剩等,並詳細分析可應對這些問題的不同設計方案和設計過程。時至今日,已有逾千位教師及過萬名兒童參與該項目。

Hvid博士在INDEX工作以外,更投放時間為一些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組織擔任顧問,於全球層面倡議可持續設計。她是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設計議程諮議會創辦人之一,也是該論壇的專家網絡成員。

由於堅信教育具有變革的力量,Hvid博士更與全球頂級大學緊密合作,投放時間及才華於教育事業。她曾出任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國際顧問團主席,現時是哈德斯菲爾大學藝術、設計與建築學院研究顧問委員會成員。

Hvid博士不遺餘力地推動社會及可持續設計,備受國際肯定。她是首位獲香港設計中心頒授設計領袖大獎的歐洲女性設計師,並於2013年獲選為社會設計界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士之一。

自卸任INDEX行政總裁一職後,Hvid博士開設了設計工作室JA,為政府、企業和非牟利組織提供獨立顧問服務,繼續實踐其使命。她現時亦是丹麥政府變革理事會成員及INDEX一個新增顧問委員會主席。

校監閣下,我謹恭請閣下頒授榮譽設計學博士學位予Kigge Mai Hvid博士。

校監閣下、陳主席、唐校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很高興來到這裡,接受榮譽設計學博士學位。

讓我衷心感謝理大管理層及校董會授予我這項獨有的榮譽。 

我也想說,我並不只是代表自己接受這項榮譽,而是代表一眾出色、精明、勇敢且富創意的人,他們努力改變世界對設計的看法。這些人很早已明白到設計講求的絕不只是美學,他們知道設計有力量改善人類生活,並且肯定設計在創造未來可持續發展世界方面,擔當重要角色。

設計是我與同儕從事多年的工作,今天我要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給予我與別不同的協作機會、啟發和支持。 

今天我置身理大校園賽馬會創新樓的旁邊,我要特別感謝他們。 

2012年,理大與香港賽馬會宣布成立「賽馬會社會創新設計院」(JCDISI),試想像這消息在我的環球網絡中所帶來的驚喜。JCDISI 不但不是座落在一些院校的隱蔽路段,更位於國際間享負盛名的大學教學樓內。這亦是亞洲首個,我或補充說是世界領先,同類型的設計院,肩負為香港人解決現實生活挑戰的使命。

六年後的今天,JCDISI經歷了多個不同階段的轉變,並取得我認為是最佳的進展。它以回應其處身社會的需要為大前提,集中應對所選擇及高度相關的議題。JCDISI牢固地扎根理大,走過一段旅程,而我有幸在當中扮演一個微小的角色。 

讓我在此感謝數位人士,首先是已故的John Heskett教授,他不但傳授我設計方面的知識,更將我帶來香港。

感謝一直給予我支持、與我暢談交流的羅仲榮博士、開明的唐偉章校長和與我多次網上對話的李國祥醫生。感謝
JCDISI 國際顧問團所有前任成員,以及對設計抱持堅定不移信念的JCDISI團隊。

最後,感謝所有陪伴我出席今天典禮的家人,多謝理大讓我有機會向至親介紹香港這個精彩的大都會。
王樹國教授
王樹國教授
榮譽理學博士
  • 簡歷
  • 簡歷
  • 讚辭
  • 答謝辭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教授是成就顯赫的科學家及教育家,他利用先進科技促進中國醫療和醫學分析的發展,貢獻良多。王教授研發出全球首個創傷康復仿生手、中國首個人腦解剖電子圖譜以及腹腔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他主持完成二十多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取得十五項國家發明專利。在王教授的領導下,西安交通大學與世界各地頂級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與利物浦大學成立「西交利物浦大學」,與香港理工大學創立「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以及「絲綢之路國際工程學院」。王教授曾獲頒多項榮譽,包括法國國家農科院獎章及法國榮譽勛位團騎士勛章。

王樹國教授獲理大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

校監閣下:

下一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是成就顯赫的科學家及教育家、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教授。

王教授出生於河北省,擁有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2002年至2014年,王教授在其母校擔任校長,之後出任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王教授在機器人自主控制理論、機器人傳感器技術、空間機器人技術、醫療設備與儀器、生物醫學圖像處理、計算機輔助醫療技術等多個領域享負盛名。

王教授深切關懷社會福祉,過去十年來領導團隊開創中國醫工學研究新領域,利用先進科技促進醫療和醫學分析的發展。在他的領導下,團隊開發了全球首個創傷康復仿生手、中國首個人腦解剖電子圖譜以及腹腔微創介入手術機器人系統。

王教授在學術研究方面貢獻良多,主持完成二十多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計劃,研究成果獲得七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及取得十五項國家發明專利。

王教授曾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實至名歸。他一直以其知識及灼見,致力提升國家的科研水平並擔任多個學術組織的領導,包括中國宇航學會副理事長及中國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在公共服務方面,王教授於1999年獲任命為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現任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王教授深信科技和知識能促進社會進步,因此致力領導西安交通大學追求學術卓越,通過培養人才和適切應用知識,貢獻社會。

舉個例子:目前王教授正領導西安交通大學參與開發「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這個項目佔地超過三百三十三萬平方米,將有八個大型研究平台和百多個科研基地。創新港將成為中國的科學重鎮之一,協助國家將創新科研成果商品化,為經濟和整個社會帶來禆益。

為了支持大學追求卓越,王教授不遺餘力地與世界各地多家頂級大學建立夥伴關係。

西安交通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是「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其中兩個始創成員,該聯盟於2015年成立,由來自三十八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一百五十一所大學組成,目標是建立教育合作平台,促進成員之間教研協作以及文化交流。

去年,理大與西安交通大學攜手合作,成立「絲綢之路國際工程學院」,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內地及香港的高等教育和科研的交流合作。學院還將推出一系列人才培訓和知識轉移計劃,協助專業人士和企業提升技能。

理大和西安交通大學自2014年開始合辦絲綢之路文創暑期班。這個為期四周的課程在西安、內地文化遺蹟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地區進行,吸引了來自香港、中國內地、歐洲、北美、南亞、中亞以及澳洲七百多名學生參加。

王教授於2016年獲利物浦大學頒授榮譽學位,以表彰他對西交利物浦大學這個兩校合作項目的支持。王教授曾獲頒法國榮譽勛位團騎士勛章,以及法國國家農業科技最高榮譽法國國家農科院獎章,以表彰他在促進中法農業合作方面的貢獻。王教授更曾獲頒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十佳師德標兵」等榮譽。

校監閣下,我謹恭請閣下頒授榮譽理學博士學位予王樹國教授。

校監閣下、陳主席、唐校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很榮幸獲得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這份榮耀不但是對本人的肯定,同時體現了理大與西安交通大學的深厚情誼,我謹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學是社會發展的引領者。西安交大一向致力培養崇尚科學、求實創新和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傑出人才,以期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

理大與西安交大是多年的合作夥伴,兩校對如何培育年輕一代也抱持相同理念。今天理大向我頒授此項殊榮讓我成為理大校友,我日後定必繼續努力促進兩校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交流合作,為國家的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多謝各位!

黃鐵城工程師
黃鐵城工程師
榮譽工程學博士
  • 簡歷
  • 簡歷
  • 讚辭
  • 答謝辭

黃鐵城工程師是鎮泰有限公司主席。鎮泰是玩具業界知名原設備生產製造商,在內地設有兩個主要廠房,員工超過二萬人。黃工程師致力提升玩具業的專業水平,在國內以至世界各地均擔當重要的角色。他是國際玩具業協會首位亞洲總裁,並自2001年起出任香港玩具協會名譽會長。黃工程師不但是成功的工業家,更熱衷慈善事業和教育事務。他成立了鎮泰慈善基金會,在內地資助興建學校和教學設施。黃工程師是理大畢業生,自2011年起出任理大籌募委員會成員,慷慨支持大學的長遠發展及學生發展計劃。

黃鐵城工程師獲理大頒授榮譽工程學博士學位。

校監閣下:

下一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是鎮泰有限公司主席黃鐵城工程師。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這句話應用於黃工程師身上最適當不過。黃工程師上世紀70年代創立鎮泰,在荃灣一間不起眼的廠房內生產小型玩具。時至今日,鎮泰已成為玩具業界知名原設備生產製造商,在內地設有兩個主要廠房,員工超過二萬人。

黃工程師一直恪守「誠信、卓越、合群」的原則,並通過不斷的研究、嚴謹的安全程序,以及投放資源提升測試設施,將信念付諸實行。黃工程師曾對鎮泰的員工說 :「我們的使命是為世界各地的兒童和父母帶來快樂和幸福,讓世界變成更便利和更宜居的地方。」

黃工程師的願景為鎮泰贏得盛名,他對安全和質量的堅持令鎮泰在2007年的玩具回收事件中為中國玩具業挽回聲譽。

2007年8月,當時全球最大玩具商美泰回收了約二千萬件中國製造的玩具,原因是玩具油漆的含鉛量和小部件問題可能危害小孩安全。事件引發全球對中國製造產品的恐慌,大量工廠訂單被叫停或取消。

當外國公司努力尋找可以信賴的中國製造商之際,鎮泰不但沒有訂單被取消,其業務反而錄得百份之十的增長,而且被認可為在生產過程中採用高安全標準的中國製造商之一。內地政府官員安排外國記者及歐美多國駐華使節到鎮泰的工廠考察,見證公司生產玩具的嚴格測試程序。2007年9月,美泰為回收事件道歉,承認絕大多數回收的產品是由於其設計上的失誤,並承諾會在中國增加投資製造玩具。

黃工程師致力提升玩具業的專業水平,在國內以至世界各地均擔當重要的角色。2004年,他被不同國家的代表選為國際玩具業協會首位亞洲總裁。除了協助廠商、買家和非政府組織就工作環境、薪酬和待遇等問題取得共識,黃工程師也在任內制定了國際玩具商業行為守則,供各國玩具業廠家遵從。他現時是國際玩具商業行為守則基金會管治委員會主席,負責監察行為守則的執行。

黃工程師不吝奉獻時間和知識,在香港和內地擔任多項公職。他於2012-2014年出任香港玩具廠商會理事會顧問,並自2001年開始出任香港玩具協會榮譽會長。在內地,他於1998-2016年擔任廣州市政協委員,並自2005年起擔任廣州外商投資企業商會名譽會長。

黃工程師亦熱衷慈善事業和教育事務。1998年,他成立了鎮泰慈善基金會,在內地資助興建九十多所學校和教學設施,以及捐助多個教育基金。香港理工大學是黃工程師的母校,在他心中一直佔有特殊的位置。黃工程師是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理大前身)的畢業生,1967年獲得生產工程學高級文憑,從此發現從無到有生產一件玩具可以給他人帶來歡樂之餘,對自己也是一件樂事。

黃工程師深信理大能為玩具業及商界培育人才,因此一直投入時間和資源支持大學發展:2000年,他牽頭推動香港玩具廠商會支持理大成立玩具設計中心。他自2011年起出任理大籌募委員會成員,慷慨支持大學的長遠發展及學生發展計劃,例如成立黃鐵城學生交流獎學金。

黃工程師的設計已取得數項專利。為表揚他對玩具業的貢獻,亦獲頒多個獎項,包括2001年香港玩具業傑出成就獎,2011年傑出工業家獎及2014年香港工業專業評審局傑出成就獎。他於 1993年獲選為廣州市榮譽市民,2009年獲頒傑出理大校友獎,2013年獲頒理大院士榮銜。

校監閣下,我謹恭請閣下頒授榮譽工程學博士學位予黃鐵城工程師。

校監閣下、陳主席、唐校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衷心感謝理大多年來對我的栽培,並把我帶到這個台上。謝謝。

生命是一段旅程,一段美好的旅程。我們在旅程中享有上天的恩賜和鄰舍的扶助;也有機會將所學付諸實踐;探索、應用、貢獻;而且不斷學習和成長。

感謝上帝引領我走上正確的路,踏上學習的旅程,得到培育提携。

我人生旅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在香港工業專門學院升學,那裡啟迪了我的思維,從而成就了我的未來。經歷了這個轉變,我可以繼續不斷學習和成長。

母校的教育和培養並沒有在我畢業後結束。感謝你讓我與母校保持聯繫,感謝你在我人生旅途中處處激勵,給予我認可和肯定。

感謝理大校董會今天給予我這個肯定,為我未來的人生旅程提供了更強大的動力。

這一切其實是理大的成就。謝謝你,我的母校。

願所有榮耀和讚美歸於我們在天上的父神。

伍淑清博士, SBS, JP
伍淑清博士, SBS, JP
榮譽人文學博士
  • 簡歷
  • 簡歷
  • 讚辭
  • 答謝辭

伍淑清博士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被譽為中港航空食品業先驅。她是內地首家中外合資企業的創辦人,在本港和內地領導逾十五家航空食品合資企業。她在商界的成就或許只有她對慈善及教育事業的貢獻能媲美。其慈善工作大大改善了年輕人和婦女的教育機會。伍博士熱心栽培年輕一代成為具社會責任感的未來領袖,自2013年起,積極支持理大全球青年領袖計劃。她也推動理大和尚乘集團創立香港首間校企協作金融科技中心。伍博士於1978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1990年獲頒香港青年工業家獎、1999年獲頒授銀紫荊星章。

伍淑清博士獲理大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

校監閣下:

今天最後一位獲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的是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伍淑清博士。

中國哲學經典《道德經》有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伍博士是內地首家中外合資企業的創辦人,在本港和內地領導逾十五家航空食品合資企業。伍博士在商界的成就或許只有她對慈善及教育事業的貢獻能媲美。

伍博士於香港出生,在美國接受大學教育,是一位以敢於創新馳名的企業家。1980年內地改革開放期間,伍博士及其父親、香港餐飲公司美心集團創始人伍沾德博士成立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註冊名稱為「中外合資企業001號」),是鄧小平先生親自批准的內地首家合資企業。

這家航空食品公司為往後數十年外資在內地設立合資企業奠定了基礎。如今,北京航空食品每天為超過五百航班生產十萬多份配餐,佔了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百分之七十航空配餐市場份額。

雖然伍博士是一位智慧和決心非凡的商人,但她的才幹除了應用於商業世界,更用於發展慈善事業。她曾經說過,她不想做以武力征服世界的「牛仔」,而是想成為劫富濟貧的「羅賓漢」。

因此,伍博士的商業成就一直與其慈善和社區工作齊足並馳。伍博士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首位亞洲女性董事會成員,現在是協會終身名譽理事,她也曾參與多個聯合國組織的職務。

伍博士的航空食品和相關業務在中國二十三個省份蓬勃發展,她更透過投資和捐款將新農業技術引入貧困的中國農村。她堅持不懈地呼籲國際慈善機構支持和
提供資源以促進教育及滅貧工作。她的努力大大改善了年輕人和婦女的教育機會。

數十年來,伍博士努力不懈在中國各地發揮其影響力。她熱衷鼓勵年輕人多了解和欣賞中國歷史和文化。為此,她創立了多個教育基金,包括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中華青少年歷史文化教育基金,以及香港宋慶齡兒童基金會。這些基金在香港和內地建立學校,以及資助數以萬計學童和青少年到內地參加文化交流活動。

伍博士積極推動中港合作,以加強教育及人才培育,她促請教育局發展全面的中國歷史課程並將之定為必修課程。她更提倡成立培訓中心,加強香港和內地大學在職業技能培訓方面的合作。

伍博士與香港理工大學的聯繫可追溯至1980年代,當時她擔任香港理工學院(理大前身)機構管理及膳食供應學系顧問委員會成員。

近年,伍博士以尚乘集團全球諮詢委員會聯席主席的身份,推動理大和尚乘集團創立香港首間校企協作金融科技中心。該中心從事有關金融科技的研究,為業界提供金融科技顧問及專項培訓服務,支援金融科技初創企業,促進香港、內地和各地金融科技專才的交流合作,並且為學生、金融業界和公眾舉辦金融科技教育與培訓。

伍博士熱心栽培年輕一代成為具社會責任感的未來領袖。自2013年起,她積極支持理大全球青年領袖計劃,除了以個人經驗啟發同學,亦為他們提供到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考察的機會。

伍博士除了投入時間、知識及資源推動教育發展,更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香港女工商及專業人員聯會名譽會長、中國婦女商會名譽主席及中國聯合國協會理事會理事。她亦曾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伍博士於1978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並於1990年獲頒香港青年工業家獎。她於1997年及1999年分別獲香港特區政府委任為太平紳士及頒授銀紫荊星章。

校監閣下,我謹恭請閣下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予伍淑清博士。

校監閣下、陳主席、唐校長、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感到十分榮幸,獲得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學位。

我與貴校早於八十年代初期結緣,當時我們都認為需要有一所高等院校專門為香港旅遊服務業訓練領導人才。沒有其他院校比當時的香港理工學院 (香港理工大學前身) 更適合,學院提供的課程理論與實踐並重,為業界提供在職培訓。這就是理大獨一無二之處,而所提供的訓練更為香港旅遊業打響名聲。三十多年來,貴校優秀的畢業生及他們的工作表現均備受讚賞!

現時,香港又再處於全球社會的十字路口;不僅有連繫中國與世界的地利,更是中國通往新興市場 (特別是拉丁美洲及北歐國家) 的門戶。

今年適逢中國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改革開放」政策由已故鄧小平先生於1978年12月23日宣佈實施,中國自此開放市場歡迎外資進入。

1979年,我極為幸運可以跟隨父親伍沾德博士到北京,與中國民用航空管理局洽談生意。值得紀念的是,我們攜手創辦註冊編號為「001」的中國首家中外合資企業: 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這家航空配餐公司於1980年5月1日正式營運,由時任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的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主持開幕儀式。

回想過去四十年,我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奔走於香港與北京之間,率領為數不少的海外商務代表團訪問中國,亦曾安排眾多中國代表團參加與世界貿易中心協會相關的海外論壇。身為在香港出生及接受教育的中國人,可以服務祖國令我感到既謙卑又自豪。

展望將來,我熱切期待延續服務國家的使命,透過與貴校緊密合作,為中國及其他國家培育領導人才。我深信香港是唯一一個中西文化匯聚的城市,而理大是最適合擔當領導角色的院校,實踐培育人才的使命。

謝謝各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