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25年09月27日


*******************************************************************************

1. 如你的计算机不可以看中文, 请看相应的网页:

If you can not view Chinese, please visit the following website:
http://www.polyu.edu.hk/ama/CAM/cam-digest-html/

2. 如你想加入或退出我们的Email数据库, 请看相应的网页:

If you wish to withdraw from our email database, please visit

http://www.polyu.edu.hk/ama/CAM/cam-net/indexcn.html(中文)
http://www.polyu.edu.hk/ama/CAM/cam-net/ (English)

3. 如你想投稿, 或提出改进意见, 请Email

If you wish to make a submission, or make suggestions, please email

tzhou@lsec.cc.ac.cn, zhizhou@polyu.edu.hk

*******************************************************************************

本期编辑:



周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tzhou@lsec.cc.ac.cn


周知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hizhou@polyu.edu.hk

内容提要:

===================================================================================================

6位中国应用数学家受邀在2027年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作报告


URL:https://www.csiam.org.cn/1004/202509/2504.html

2025年9月,2027年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ICIAM 2027)官网公布了邀请报告人名单(https://iciam2027.org/invited-speakers/),
我国有6位应用数学家将在ICIAM 2027大会上作邀请报告,展示我国工业与应用数学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

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是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联合会(ICIAM)的旗舰会议,也是全球工业与
应用数学领域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国际性学术会议,自1987年首次召开,对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的发
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邀请报告历来是每届大会的核心环节、备受瞩目,被邀请作报告的学者都是国际公认的
近年来在应用数学领域取得代表性成果的领先学者。本次我国受邀报告人数达6人,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彰显了中
国应用数学显著增强的国际影响力。

受邀的6位报告人分别是:
陈志明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董彬教授(北京大学)
金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李培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辛周平教授(香港中文大学)
张磊教授 (北京大学)。(以上名单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ICIAM 2027大会邀请报告人简介:(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65年7月生于江苏苏州,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
系,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2年于德国奥格斯堡大学获博士学位。

陈志明院士主要从事数值分析和科学计算的研究。他深入研究了无界区域完美匹配层方法的数学理论和应用,与合作
者提出了亥姆霍兹方程的波源转移区域分裂算法,获得区域分裂方法的理想计算复杂性。系统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有
限元后验误差估计理论及自适应有限元方法,与人合作取得椭圆障碍问题、非线性对流扩散方程有限元后验误差估计
的创新性成果。与合作者提出了非均匀多孔介质中流动问题的多尺度混合有限元方法,在工程界得到重视和应用。

他曾获冯康科学计算奖(2001)、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陈省身数学奖(2015)等,2006年在国际数学
家大会(ICM)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2020年当选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首届会士,2022年当选美国工业与应用
数学学会会士。

董彬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特聘教授。1981年出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5年在
新加坡国立大学数学系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兼任北京大学国际机
器学习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中关村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研究员、大数据分析与应
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机器学习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董彬与合作者揭示了偏微分方程与小波之间的深层联系,并启发了针对复杂计算成像问题的新型算法。在数学与人工智
能交叉领域,他建立了微分方程与深度神经网络之间的桥梁,提出了机理与数据融合的新方法论,为解决更具挑战性的
科学计算难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还积极推动AI for Mathematics领域的发展。董彬与合作者一道率先在国内将人机
协同研究范式引入基础数学前沿探索,并在“ADLV维数公式”等问题上推动了新的理论突破;团队自主研发的基于深度
语义理解的检索工具LeanSearch被国际Lean形式化社区广泛采用。在跨学科研究与成果转化方面,他围绕肿瘤诊疗
研发了一系列新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算法与工具,已在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部分科研成果更实现了临床转化。

他现任期刊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Sciences、SIAM Journal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Inverse Problems and Imaging、CSIAM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编委。2014年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
2022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作45分钟报告,2023年入选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同年获得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

金石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数学学院讲席教授,兼任上海国家应用数学中心联合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重庆人工
智能研究院院长。1963年4月出生于江西上饶,198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91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
应用数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18年担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数学系正教授。

金石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科学计算,动理学理论,多尺度计算,计算流体力学, 不确定性量化,机器学习与量子计算等。
他在双曲型守恒律方程的松弛逼近、多尺度动理学方程的渐近保持格式、量子动力学半经典计算、多体粒子系统和分子
动力学的随机分批方法以及偏微分方程的“薛定谔化”量子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他是美国数学会首批会士(2012)、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2013)、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首届会士(2020),
2021年当选为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外籍院士与欧洲科学院(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院士。
于2001年获冯康科学计算奖、2007年获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晨兴数学奖银奖、2024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8
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作45分钟报告。

李培军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1975年4月生,1998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
统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05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8年至2024年任职于普渡大学,2024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他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反问题、波动方程散射和反散射问题的理论、算法与应用研究。2025年荣获冯康科学计算奖。

辛周平

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蒙民伟数学讲座教授。1959年7月生于陕西旬邑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数学系理
学学士学位,1984年获西北大学数学系理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数学博士学位,之后在柯朗数学科学研究
所工作,并于1996年被聘为柯朗数学科学研究所数学教授。

辛周平教授长期从事流体力学偏微分方程理论研究,在双曲守恒律、高维激波、边界层理论、混合型方程、可压流体与不可
压流体方程和松弛格式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

他担任《分析的方法和应用》(MAA)主编,《数学物理杂志》(JMP)和《应用科学中的数学方法》(M2AS)副主编,
《应用科学中的数学模型和方法》(M3AS)、《中国科学?数学》(SCM)等十几种国内外研究期刊的编委。1991年获美
国斯隆研究奖,1993年获美国为杰出青年颁发的“美国总统奖”,2002年受邀在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作45分钟报告,
2004年获“晨兴数学金奖”。

张磊

北京大学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国际机器学习中心副主任。1978年12月出生于
吉林省延吉市,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04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在美国宾
州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

张磊教授的研究领域为计算和应用数学、交叉科学,包括稀有事件与解景观的算法与应用,数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计算材料
科学等。研究成果在PRL、PNAS、Acta Numerica、Cell Systems、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
SIAM系列期刊发表。主持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基金委原创探索计划、
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组部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等项目。

他曾获王选杰出青年学者奖(2021)、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2018)。目前担任《计算数学》副主编,SIAM J. Appl. Math、
Science China Math、CSIAM Trans. Appl. Math、The Innovation、DCDS-B、Quantitative Biology等
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

数学的应用,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深刻动力;其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为经济与科技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
我国正奋进在建成创新型国家与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近些年,国
家加大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数学学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数学家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
上发表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特别是在应用数学领域,中国学者在金融数
学、生物数学、计算数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数学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7年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网址:https://iciam2027.org/)将于2027年7月12日至17日在荷兰海牙举行,大
会主题是“数学促进可持续发展”(Mathematic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这不仅是全球工业与应用数学领域
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与国际同行进行深入交流的重要契机。中国受邀作大会报告的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这是中国
数学在国际上影响力不断上升的明证。相信未来中国数学将继续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交叉学科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新
的更大突破,为全球数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让我们满怀憧憬,共同期待这场汇聚智慧与创新的数学盛会,期待中国应用数学家们以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思维,在国际舞
台上绽放出璀璨的光芒,书写我国应用数学发展新的篇章!

CSIAM学会办公室供稿

===================================================================================================

第17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在烟台成功举行


来源: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网站

第17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GDC 2025)于2025年8月21日-23日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本次大会
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主办,CSIAM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GDC)、山东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及山东工
商学院共同承办。大会以“数智驱动·图行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近1500位专家学者、
行业代表及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能时代下几何设计与计算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大会主席、CSIAM GDC专委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利刚教授,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士友,承办单位代表、山东大
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德建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胡事民教授,以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
学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汤华中教授先后在开幕式致辞。大会开幕式由山东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陶虎教授主持。大会
程序主席、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严冬明研究员介绍了GDC 2025大会的基本情况。

会议设立了20场专题技术论坛、7场特别研讨会、2项专题课程及3项创新挑战赛,全面覆盖从基础理论研究到产业实践应用的
创新链条。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院士、大连理工大学郭旭院士、北京理工大学王涌天教授、北京大学陈宝权教授、清华大学朱
军教授、浙江大学杨易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汪俊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百余位国家级人才、杰出学者及企业技术领袖围绕
人工智能与大模型、智能制造、XR、三维视觉、几何计算、交叉学科应用等前沿方向展开深入研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山东
山大华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网易游戏雷火事业群 、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杭州全息智能技术研究院 、 苏交科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 腾讯互动娱乐事业群(校招团队)、广州中望龙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虹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期刊、不鸣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 快手、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等近20家科技企业对
大会进行了赞助并深度参与,通过技术宣讲、赛事支持与人才交流,有效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大会还组织了顶刊论文交流、
优秀学生展示、“北斗沙龙”中青年教师座谈等多元活动,为不同阶段的学者提供了开放活跃的交流平台。

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显著加强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为我国几何设计与计算领域的科研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
了强劲新动能。面对数智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汇聚智慧、凝聚共识、擘画未来,必将进一步推动几何设计与计算技术
的创新发展和深度融合应用,持续赋能行业变革,为建设数字中国贡献重要智慧与力量。

下一届GDC 2026大会将于2026年7-8月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由内蒙古财经大学承办。诚挚欢迎各界同仁继续关注与支
持,共同打造又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

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供稿

===================================================================================================

数学图像联盟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湖北民族大学圆满召开


来源:来源: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网站

2025年9月18日至21日,数学图像联盟(UMI)2025年度学术会议在湖北民族大学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数学图像联盟与中
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联合主办,湖北民族大学、CSIAM数学与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山大学香港高等
研究院应用数学中心、重庆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浙江师范大学协办。来自全国多
所高校、科研院所及医疗机构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生齐聚恩施,共同探讨图像处理理论与应用的最新进展。

会议开幕式由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唐利明教授主持。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志军教授首先致辞,他介绍了湖北
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成果,并向长期关心支持学校及学院发展的专家学者致以诚挚谢意。

数学图像联盟轮值主席、CSIAM数学与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粤港澳应用数学中心及中山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应用
数学中心主任姚正安教授代表组委会致辞,他简要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组织情况,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数学与图
像结合在医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重要价值。

数学图像联盟发起人、CSIAM数学与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孔德兴教授回顾了数学图像联盟的发展历程与创
立宗旨,进一步阐述了数学与图像交叉融合在多个应用领域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寄语在场学者既要立足实际开展应用研究,也
要注重培养“情商、智商、乐商”,实现全面成长。

会议议程丰富多元,9月19日下午举办的“青年论坛”成为亮点之一,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12个单位的15位青年学者展示了他们在模型驱动与数据驱动的图像处理、反问题求解医学
成像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9月20日至21日,20位大会报告嘉宾分别作邀请报告,涵盖图像重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数学
建模等多个前沿方向,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会议不仅为数学图像领域的学者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也有效促进了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合作。会议的成功召开进一步巩
固了数学图像联盟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桥梁作用,为推动我国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

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2026年“偏微分方程与新一代科学计算”主题年活动通知


来源: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网站

URL: https://xiammt.xjtu.edu.cn/info/1052/3913.htm

国家天元数学西北中心2026年的活动主题为“偏微分方程与新一代科学计算”。主题年活动将直面偏微分方程研究领域所面临
的挑战性难题与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发展机遇,重点探索偏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的新方法与新范式,强化其在现代科学与工
程中的基础支撑作用。聚焦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偏微分方程的智能化建模,发展高精度保结构的高效数值算法;通过理论
研究、算法创新与工程应用的深度交叉融合,着力攻克地球物理模拟、流体动力学分析、电力系统调度、半导体器件仿真等
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中的关键计算难题与“卡脖子”问题;多措并举,促进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偏微分方程高效求解的融通与
创新,推动科学计算在理论方法和技术应用上取得全面突破,助力实现我国在新一代科学计算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2026年,中心将围绕“典型科学工程问题下的偏微分方程建模”、“多尺度多物理场耦合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分析”和“复杂环境
下偏微分方程的高性能数值方法”三个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活动初步安排如下,最终的各项活动
详细日程将通过中心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实时发布,欢迎感兴趣的专家学者、青年教师及研究生积极参与。

一、 讲习班

讲习班拟系统性地讲授主题中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核心方法,帮助该领域的青年学者系统性地掌握数学与其他学科交
叉领域的应用数学和专业基础知识。

讲习班一:多尺度问题的建模和计算方法讲习班

负责人:王亚婷(西安交通大学)、冯悦(西安交通大学)

时间:3月

内容简介:本讲习班围绕科学与工程中的多尺度问题,系统探讨其建模方法、高精度数值计算方法、深度学习方法与不确定性
量化方法。讲习班将首先聚焦科学计算前沿问题,系统讲授高精度、保性质的多尺度数值计算方法,涵盖数值分析理论方法及
高性能实现技术;进而介绍多尺度问题的深度学习方法,以及不确定性量化方法在解决复杂实际问题中的理论与应用;最后结
合工业应用实践,详细阐述基于高精度数据的多尺度模型约化方法、半导体宏观模型的校正技术,及其在半导体器件仿真中的
实际应用案例,助力学员掌握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研究方法。

课程一:多尺度物理问题的渐近保持算法(5学时)

主讲人:金石(上海交通大学)

课程二:固体多尺度建模与计算(5学时)

主讲人:明平兵(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课程三:复杂问题的不确定性量化方法(5课时)

主讲人:周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课程四:高维多尺度多物理问题的深度学习方法(5课时)

主讲人:许志钦(上海交通大学)

课程五:半导体器件仿真的多尺度模型和高效计算方法(10学时)

主讲人:郑伟英(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曹礼群(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讲习班二:偏微分方程与地球系统科学前沿讲习班

负责人:晏文璟(西安交通大学)、王治国(西安交通大学)

时间:4月

内容简介:本讲习班旨在搭建数学、地球科学与高性能计算技术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聚焦偏微分方程在地球系统科学中的
前沿应用,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与学科发展趋势,围绕渗流力学、地震波传播、海洋动力学等地球科学及相关关键领域,系统
讲授多尺度建模、多物理场耦合、高效数值算法、数据同化与人工智能辅助计算等核心问题。课程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实际
应用,既涵盖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数值方法,也结合地球科学中的典型建模案例与计算实践。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
专家学者授课,内容不仅包括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与现代数值方法,而且涵盖其在地球科学中的典型建模案例与实际计算
实践。通过本次讲习班,旨在推动数学与地球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的青年科研人才,助力西部地区在
新一代科学计算与地球系统模拟领域的创新发展。

课程一:复杂流体流动的偏微分方程建模与分析(10学时)

主讲人:谢小平(四川大学) 陈黄鑫(厦门大学)

课程二:高性能数值方法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计算前沿(10学时)

主讲人:张晨松(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毛志平(宁波东方理工大学)

课程三:深地科学模拟系统中的多物理场建模与智能跨尺度计算(10学时)

主讲人:张怀(中国科学院大学)、孙玉军(中国地质科学院)


讲习班三: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高精度数值方法讲习班

负责人:郭士民(西安交通大学)、冯悦(西安交通大学)

时间:5月

内容简介:本讲习班系统讲授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中偏微分方程的可计算建模、高精度保结构数值算法的设计与理论分析,及
其高性能实现。课程内容将结合其在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半导体工业等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讲授如何针对多物理场耦
合系统设计能够保持系统内蕴物理结构的高精度数值算法,以及在长时间数值模拟中的计算优势;介绍相关数值误差分析策
略以及算法的高性能实现,推动从理论研究到工程实践的深度交叉融合。

课程一:多物理场耦合偏微分方程的高精度快速算法(10学时)

主讲人:徐振礼(上海交通大学)、杨志国(上海交通大学)

课程二:动理学方程新型数值算法与分析(10学时)

主讲人:熊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仲杏慧(浙江大学)

课程三: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保结构算法及应用(10学时)

主讲人:李晓丽(山东大学)、李东方(华中科技大学)

二、 专题研讨会

专题研讨会将围绕活动主题,深入研讨其中的关键问题和技术,凝练出重大科学问题,向科技部或基金委提出重大项目选题。

专题研讨会一:科学计算中的不确定性量化分析与方法

负责人:贾骏雄(西安交通大学)、周涛(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闫亮(东南大学)

时间:6月

内容简介: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复杂结构数据的产生、分布、演化遵循特定的物理规律,其主要规律可建模为偏微分方程、
随机微分方程,以及融合深度学习的微分方程模型。会议聚焦于偏微分方程、随机微分方程以及深度学习的不确定性量化分
析与方法,主题涵盖:复杂结构数据微分方程建模的统计分析理论与方法;随机微分方程的正反演理论与方法;深度神经算
子的理论分析与不确定性量化;深度生成模型的随机微分方程理论与方法;大模型的微分方程理论与不确定性分析。

专题研讨会二:大规模微分方程的降阶方法与机器学习方法研究

负责人:王亚婷(西安交通大学)、李义宝(西安交通大学)、姜立建(同济大学)

时间:9月

内容简介:探讨面向大规模微分方程的高效数值算法与深度学习前沿方法。研讨会特邀国内外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系统分享
其在模型降阶、区域分解、深度学习加速计算等关键方向上的最新突破与深刻见解。主题包括:基于降阶模型的快速计算技
术、面向超高维问题的区域分解与并行算法、物理启发的神经网络架构设计及其在微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等,以期推动大规
模代数微分方程求解技术向更高效率、更高精度迈进,并为复杂工程问题的模拟与优化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石与科学工具。

专题研讨会三:油藏模拟中的建模与计算前沿研讨会

负责人:晏文璟(西安交通大学)、孙树瑜(同济大学)、陈黄鑫(厦门大学)

时间:10月

内容简介:聚焦偏微分方程理论在油藏模拟中的关键建模与数值计算问题,旨在推动数学、力学与能源工程等领域的交叉融
合与协同创新。伴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的迫切需求,多孔介质中多相、多尺度、非线性流动行为的精确建模与高效求解
俨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讨会将围绕渗流力学中的基本控制方程、复杂地质结构下的边界处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分数阶输运模型等展开深入探讨。会议将邀请应用数学、计算物理与石油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在偏微分方程建模、
高效数值方法、数据同化、反演算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青年学者提供了解前沿动态、拓展科研视野的机会。

专题研讨会四:偏微分方程与多物理场耦合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计算

负责人:郭士民(西安交通大学)、柴振华(华中科技大学)、李步扬(香港理工大学)

时间:11月

内容简介:聚焦电磁、流体、热传导、弹性力学等多物理过程耦合的复杂系统,深入探讨偏微分方程在多物理场耦合问题的
可计算建模与数值计算中的关键理论与方法。本研讨会聚焦于: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可计算建模中的方程类型异构与界面交互
作用;多物理场耦合系统数值求解算法的保结构性与理论分析;多物理场耦合系统数值求解方法在流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
学、油气藏开采等领域中的应用。研讨活动将邀请多物理场建模、计算数学和工程应用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多物理场耦
合问题中的建模难点、保结构算法和长时间数值计算等挑战开展深入交流,以期推动多物理场耦合问题高效数值模拟方法的
突破与发展。

三、 主题年交叉课题研究

中心将联合国际顶尖学者与西部地区的数学工作者组建研究团队,通过对上述几大科学问题的研究,凝练重大项目选题,开
展关键技术攻关,为西部地区培养具有数学基础理论创新能力和掌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数学人才。

交叉课题一:半导体器件仿真的新型数值方法

负责人:冯悦(西安交通大学)、杨志国(上海交通大学)、郑伟英(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内容简介:针对多物理场耦合的半导体电磁-动理学耦合输运模型,研究具有渐近保持和超分辨率性质的高阶保结构快速算法;
针对多尺度问题和带有随机输入的输运模型,发展显式依赖于模型参数的误差分析方法及不确定性量化理论;基于宏观流体
模型和反问题参数反演算法框架,利用动理学模型的算法和高精度数据,研究多尺度的模型约化和半导体宏观模型的矫正,
加速实际半导体器件的高效数值仿真。

交叉课题二:地球系统数值模拟中偏微分方程的智能化建模和计算

负责人:王治国(西安交通大学)、张怀(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彦飞(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孙玉军(中国地质科学院)

内容简介:地球系统科学面临诸如板块构造、成矿预测、气候模拟、空间环境预警等重大科学工程问题。地球系统的数值模
拟能够突破传统物理观测实验手段的限制,有助于揭示多圈层协同演化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其核心数学问题可以抽象为多尺
度、多物理场耦合的偏微分方程的智能化建模、分析和计算。因此,本交叉课题将着力探索新一代地球系统科学计算中涉及
的智能化高性能计算与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

交叉课题三:高效实时的高超音速发动机燃烧的智能算法和仿真

负责人:李义宝(西安交通大学)、孙星(西北工业大学)、范周琴(中国空气动力研究院)

内容简介:针对高超音速发动机燃烧与防护所面临的超高维度、强非线性、高实时性等挑战,设计高精度数值算法,并构建
相应的理论分析框架;系统挖掘化学反应、流动、传热的隐含物理关系,开发融合人工智能与物理机制的跨尺度快速建模与
计算技术;构建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方法,探索仿真数据、实验数据的动态调整与修正方法。通过上述一系列探索,实现对
复杂发动机构型的高效、精准预测,为发动机健康管理奠定研究基础,支撑未来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系统的研制与孪生样机
工程应用。

四、 前沿学术交流会议

围绕主题邀请活跃在一线的专家,组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

时间 活动内容 召集人
4月03-05日 量子计算与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前沿研讨会 王飞 西安交通大学
4月10-13日 多尺度多物理问题建模与计算研讨会 聂玉峰、杨宗泽、陈亚萍、高娅莉 西北工业大学
5月08-10日 2026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应用国际研讨会 张正策、李东升 西安交通大学
5月10-11日 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与偏微分控制前沿论坛 刘军军 太原理工大学
7月24-26日 2026 (新疆)偏微分方程前沿学术交流研讨会 郭俐辉 新疆大学
8月21-23日 求解偏微分方程的传统及深度学习方法研讨会 郑素佩 长安大学

联系方式

联系人:白老师 西安交通大学
电话:029-82665627
邮箱:xbty@xjtu.edu.cn
地址: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数学楼111办公室

===================================================================================================

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召开“2025数值代数青年学者研讨会”


来源: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网站
2025年9月12日-14日,“2025数值代数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雁
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
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苏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矿业
大学等科研单位及高校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共同探讨数值代数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动态。

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陈黄鑫教授为研讨会致辞,他首先代表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向莅临本次研讨会的各位专家致
以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随后,他向大家介绍了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并表示希望大家常来厦门,继续支持数学学科,共
同推动数值代数的创新发展。最后,预祝此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21场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线性和非线性特征值问题,线性和非线性方程组求解,数值代数在科学与
工程计算、数据科学以及人工智能中的应用等。会议旨在促进各位专家学者们在数值代数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推动该领
域的持续发展,为计算数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会议信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系统与控制数学2025年学术研讨会通知


URL:https://www.csiam.org.cn/submission/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系统与控制数学2025年学术研讨会将于2025年11月7-10日在海南三亚召开,本次会议由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主办,CSIAM系统与控制数学专业委员会、山东大学、海南大学联合承办。会议旨在交流自适应控制、
最优控制、分布参数系统、微分对策、智能决策与控制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理论与实际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
展开广泛的学术交流和讨论。

大会报告人:

郭 雷院士  中国科学院
彭实戈院士  山东大学
汪更生教授  天津大学
刘 伟教授  江苏师范大学

会议信息如下:

1. 会议安排:

报到日期:2025年11月7日14:00-20:00
报告时间:2025年11月8-9日
离会时间:2025年11月10日
报到、住宿地点:清华三亚国际数学论坛(三亚市天涯区清华路100号)

2. 会议注册:

参会代表应于2025年10月20日(含)前注册。请务必从CSIAM会议网站注册。
注册网址:https://www.csiam.org.cn/submission/

注册费标准:

早鸟票(在10月7日(含)之前注册):

普通代表:CSIAM会员1300元;非CSIAM会员1500元

学生代表:CSIAM会员1000元;非CSIAM会员1200元

标准票(在10月20日(含)之前注册):

普通代表:CSIAM会员1500元;非CSIAM会员1700元

学生代表:CSIAM会员1200元;非CSIAM会员1400元

注:会议住宿、交通费用自理

3. 联系人:

郑 福  海南大学 邮箱:fuzheng@hainanu.edu.cn
杜 恺  复旦大学 邮箱:kdu@fudan.edu.cn
邢传智  山东大学 邮箱:xingchuanzhi@sdu.edu.cn

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
系统与控制数学专业委员会
2025年9月16日

===================================================================================================

【会议信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三届信息通信数学及应用大会通知,11月14-16日,海南


来源: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网站

URL: ttps://icma2025.casconf.cn

为探讨和发挥数学在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联合主办, 山东大学、四川大学、
南开大学、CSIAM信息和通讯技术领域(ICT)的数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的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CSIAM)第三届信
息通信数学及应用大会(CSIAM-ICMA2025)将于2025年11月14-16日在海南三亚召开。

会议将有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和自由报告等,围绕信息通信数学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热点深入交流讨论,为我国信息通信数学
的发展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现诚挚邀请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产业界人士出席大会!

详细信息请见会议网站:

https://icma2025.casconf.cn

要日期提醒:

2025年10月15日
早鸟注册截止

2025年11月8日
在线注册截止

2025年11月14日
现场注册

2025年11月15-16日
会议日期

CSIAM-ICMA2025大会组委会
CSIAM-ICT领域的数学专业委员会

===================================================================================================

【会议信息】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Consortium of Chinese Women Mathematicians and the Women Mathematicians Forum, 4 October, Hong Kong


URL: https://events.polyu.edu.hk/cwm/home

Dear all,

Inspired and supported by the renowned mathematician Professor YAU Shing Tung, the 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Chinese Mathematicians (ICCM) is establishing the Consortium of Chinese Women
Mathematicians (CWM) (華人女數學家聯盟). This new Consortium aims to unite women mathematicians,
foster academic exchange and collaboration, and advance the frontiers of mathematical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o celebrate this significant milestone,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Consortium of
Chinese Women Mathematicians and the Women Mathematicians Forum will be held on 4 October
2025 (Saturday)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lyU) campus. The event is organized
by ICCM, co-organized by the Hong Kong Mathematical Society, and hos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t PolyU.

We cordially invite you to join us in celebrating this important occasion.
Event details are as follows:

Date:
4 October 2025 (Saturday)
Time:
9:30am – 4pm
Venue:
M1603, Senate Room, 16/F, Li Ka Shing Tower,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ebpage:
https://events.polyu.edu.hk/cwm/home
Registration:
Please click here or scan the code below to register for the event, on or before September 28, 2025

image001.png

Should you have any queries, please feel free to contact us at eunice.hung@polyu.edu.hk.

We look forward to seeing you at the event.

Best regards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HK PolyU

===================================================================================================

【期刊信息】CSIAM旗舰会刊《CSIAM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2025年第三期上线发行


URL: https://www.csiam.org.cn/1003/202509/2505.html

2025年9月,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旗舰会刊《CSIAM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CSIAM-AM)
上线发行2025年第三期。

CSIAM-AM于2020年4月正式创刊,是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与香港GLOBAL SCIENCE PRESS出版社合作出版的
英文季刊。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理事长、武汉大学校长张平文院士担任主编,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包刚院士担任总编辑。

2024年CSIAM-AM再次被认定为“中国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应用数学类T1级,2025年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为0.9。

CSIAM-AM 2025年第三期共7篇文章,论文目录及作者信息如下:

Qun Qiu, Wei Si, Guanghua Ji & Kai Jiang

Efficient Numerical Methods for Computing Stationary States of Spherical Landau-Brazovskii Model

Jiayu Han & Zhimin Zhang
H(curl^2) Conforming Element for Maxwell’s Transmission Eigenvalue Problem Using Fixed-Point Approach

Sen Lin, Huiyuan Li & Zhiguo Yang
Highly Efficient Gauss’s Law-Preserving Spectral Algorithms for Maxwell’s Double-Curl Source and
Eigenvalue Problems Based on Eigen-Decomposition

Weizhang Huang, Xiang Wang & Xinyuan Zhang
New Finite Volume Element Schemes Based on a Two-Layer Dual Strategy

Hong Zhang, Haifeng Wang, Yan Wang & Xu Qian
Global-in-Time Energy Stability for a General Class of Stabilization Single-Step Schemes
Applied to the Swift-Hohenberg Equation

Rui Sun, Lijuan Zhang & Weihua Deng
Well-Posedness and Regularity Analyses for Nonlocal Nonautonomous System

Shuai Miao, Ziqi Liu, Lei Zhang, Pingwen Zhang & Xiangcheng Zheng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for Adams Explicit Discretization of High-Index Saddle Dynamics

期刊官网:https://journal.global-sci.org/csiam-am

《CSIAM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Mathematics》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投稿网址: 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csiam

===================================================================================================

【期刊信息】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Volume 4, Issue 3, 2025


URL: https://global-sci.com/issue/9374/issue-3

Tangent Differential Privacy
Lexing Ying

A Deep Uzawa-Lagrange Multiplier Approach for Boundary Conditions in PINNs and Deep Ritz Methods
Charalambos G. Makridakis, Aaron Pim, Tristan Pryer

Optimistic Estimate Uncovers the Potential of Nonlinear Models
Yaoyu Zhang, Zhongwang Zhang, Leyang Zhang,
Zhiwei Bai, Tao Luo, Zhi-Qin John Xu


===================================================================================================

【期刊信息】Communications on Pure and Applied Analysis, Volume 24, Issue 12, 2025


发件人: "Charley Denton" <cdenton@aimsciences.org>

URL: https://www.aimsciences.org/cpaa/article/2025/24/12

The existence of periodic solutions of the critical Hartree equation in R6
Min Zhao and Xiangqing Liu

Volume-surface systems with sub-quadratic intermediate sum on the surface:
Global existence and boundedness
Juan Yang and Bao Quoc Tang

Planar traveling fronts of bistable reaction-diffusion systems around an obstacle
Linlin Li, Yufen Zhang and Hong Xu

Stationary Distributions for Stochastic Evolution Equations with Non-dense Domain
Zhen Wang and Xiong Li

Global well-posedness for 3D inhomogeneous asymmetric fluids with magnetic field
and density-dependent coefficients
Ling Zhou

Existence of positive solutions to anisotropic elliptic equations in bounded domain of RN
Rulong Xie and Lei Yang

The ??ˉ-dressing method for the (2+1)-dimensional potential Korteweg-de Vries type equation
Qian Gao, Shou-Fu Tian and Ji-Chuan Liu

Fractional square functions and potential spaces related to discrete Laplacian
Yihan Bao, Qingquan Deng, Yuwei Jiang and and Ping Li

Curve evolution with normal speed given by the sum of the anisotropic curvature and a nonlocal term
Axel Kr?ner and Heiko Kr?ner

===================================================================================================

【期刊信息】Discrete and Continuous Dynamical Systems - Series B, Volume 31, 2026


发件人: "Charley Denton" <cdenton@aimsciences.org>

URL: https://www.aimsciences.org/DCDS-B/article/2026/31/0

Stability and large time behavior of 3D primitive equations with only horizontal viscosity
Shenyang Tan and Wenjun Liu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two-dimensional two-species attraction-repulsion chemotaxis system with two chemicals
Aichao Liu and Lufang Mi

Enhanced dissipation of Poiseuille flow in passive scalar equation and application to
suppressing blow-up in a two-dimensional Patlak-Keller-Segel system
Hao Li and Zhaoyin Xiang

The mild solution of the inhomogeneous fractional incompressible Navier-Stokes equation on Rn
Ge Tang and Shuke Xu

Complex dynamics in a delayed diffusive cell population model of hepatitis b with capsids,
mitotic transmission, and non-cytopathic antiviral mechanisms
Severin Foko and Seyyed Abbas Mohammadi

Partial regularity in time for a class of chemotaxis-fluid model
Yubo Chen and Lili Wang

Effects of spatiotemporal, temporal and spatial nonlocal prey competitions o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for a prey-predator system with generalist predation
Kalyan Manna, Swadesh Pal and Malay Banerjee

Piezoelectric beam with magnetic effect and fractional delay term in the internal feedback
Carlos Nonato, Manoel Dos Santos, Flávio Nascimento and André Costa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allee effects in tumor dynamics: Insights into chemotherapy and immunotherapy optimization
Eymard Hernandez-Lopez, Xiunan Wang and Jin Wang

Enhanced impulsive stabilization results of differential and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second order
Osman Tun?, Leonid Berezansky, Cemil Tun? and Jen-Chih Yao

Solutions with prescribed mass for nonautonomous critical Kirchhoff equations with convolution nonlinearity
Peng Jin, Xianhua Tang and Die Hu

Spatio-temporal basis-based parametric non-intrusive reduced order modeling for time-domain Maxwell's equations
Kun Li

Dynamics of tritrophic interaction with volatile compounds in plants and nonlocal diffusion
Arturo J. Nic-May and Eric J. Avila-Vales

Dynamics and pattern formation in a diffusive Beddington-DeAngelis predator-prey model with fear effect
Aung Zaw Myint, Aye Chan May, Mya Hnin Lwin, Toe Toe Shwe and Adisak Seesanea

A spatial SIS epidemic model with inconsistent diffusion and general saturated incidence mechanism
Chunpeng Wang, Yanao Wang and Jianing Xu

Stability and Hopf bifurcation in an epidemic model with post-infection mortality
Xingyu Wang, Jicai Huang, Min Lu and Xiunan Wang

A positivity-preserving scheme for the nonlocal Cahn-Hilliard equation with logarithmic potential
Yuanyi Sheng, Cheng Wang and Zhengru Zhang

Homoclinic solutions of discrete nonlinear Schr?dinger equations with strongly indefinite potential
Yanshan Chen, Benxing Zhou and Zhan Zhou

Boundedness in an SIS reaction-diffusion-chemotaxis epidemic model with flux limitation and standard incidence
Seiya Hasegawa

Super-linear hybrid neutral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non-differentiable delay:
Hasminskii-type theorems and stability
Ran Dong, Arifah Bahar and Xuerong Mao

===================================================================================================

【期刊信息】Foundations of Data Science, Volume 7, Issue 4, 2025


发件人: "Charley Denton" <cdenton@aimsciences.org>

URL: https://www.aimsciences.org/FoDS/article/2025/7/4

Preface
Arnaud Doucet, Víctor Elvira, Fredrik Lindsten and Joaquín Miguez

Noise calibration for SPDEs: A case study for the rotating shallow water model
Dan Crisan, Oana Lang, Alexander Lobbe, Peter-Jan van Leeuwen and Roland Potthast

An overview of differentiable particle filters for data-adaptive sequential Bayesian inference
Xiongjie Chen and Yunpeng Li

Global convergence of optimized adaptive importance samplers
Omer Deniz Akyildiz

Sequential Monte Carlo bandits
I?igo Urteaga and Chris H. Wiggins

Scalable Bayesian bi-level variable selection in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s
Younès Youssfi and Nicolas Chopin

An adaptive mixture view of particle filters
Nicola Branchini and Víctor Elvira

The lifebelt particle filter for robust estimation from low-valued count data
Alice Corbella, Trevelyan J. McKinley, Paul J. Birrell, Daniela De Angelis,
Anne M. Presanis, Gareth O. Roberts and Simon E. F. Spencer

Learning dynamical systems with particle stochastic approximation EM
Andreas Lindholm and Fredrik Lindsten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