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1年6月11日

Today's Editor:

袁光伟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yuan_guangwei@iapcm.ac.cn

乔中华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qiao@polyu.edu.hk
====================================================================================
“千人计划”已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143人

作者:李亚杰 隋笑飞 来源:新华网

记者日前从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获悉,至去年底,318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
第五批“千人计划”,其中创新人才260名,创业人才58名。目前,“千人计划”已分
五批引进专家1143人。

作为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得到了海外留学人员的普遍
欢迎和积极参与,在关键技术、高新产业、新兴学科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推进科研、教育和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创新。“千人计划”专家充分发挥熟悉国际通行的
科技开发、科研管理和人才体制机制的优势,积极在所在单位推进改革创新。

2008年12月,中央办公厅下发《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计划的意见》,决定实施“千人计划”,从2008年开始,用5—10年时间,在国家重点
创新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的各类
园区等,引进并有重点地支持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

近年来,“千人计划”探索形成了较完善的引才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在“千人计划”示范
带动下,各省区市制定实施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进计划,部分中心城市、东部沿海地区
经济发达的市县也制定实施了类似的引才计划。目前,以引进海外人才回国创新创业推动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热潮正在兴起。

====================================================================================
世界力学家大会2012年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作者:孙自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洪友士研究员5月29日透露,第23届世界力学家大会将于2012年
8月在北京举办,这是国际力学领域最高水平盛会首次在华举办,将成为中国力学界走向
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天下午举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全国科协系统
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媒体见面会,洪友士介绍相关情况时作上述表示。他说,创办于
1924年的世界力学家大会每5年举行一届,预计明年将有逾千名外国力学同行来华参会。

在世界力学家大会第一次“给力”中国之前,2011年中国力学大会今年8月将在哈尔滨
举行,2005年首次举办的中国力学大会每两年召开一次,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
综合性最强、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力学盛会。

洪友士称,建设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是中国力学学会提高国际影响力的关键举措。
该学会2007年成立北京国际力学中心,辐射到亚太地区10多个国家和地区。4年来,
这个中心已开展国际学术活动10余次,并于2010年正式成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
认可及所属的全球仅有的两个力学中心之一。

近年来,中国力学学会积极主动介入国家大型飞机研制计划,组织撰写“大型飞机研制中
的关键力学问题”建议书,还积极参与“高铁”等国家重大专项的决策咨询工作,促进
产学研相结合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编撰完成《力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为学科发展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据悉,在钱学森、周培源、钱伟长、郭永怀等一代著名力学大师的倡导和组织下,中国力学
学会于1957年成立,这一全国性力学工作者的群众组织现有会员2万余人,分支机构31个。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数学科学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暨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
中科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举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前身数学系由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于1958年亲自
主持创办并任首任系主任,关肇直、吴文俊、冯康、王元等一大批老科学家曾在此任教,
是科大具有光荣传统和历史的学科。新时期,为更好地推动数学学科发展,中国科大决定
在数学系的基础上成立数学科学学院。同时,在基础局、国家基金委数理学部、数学院的
大力支持下,建立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合肥分中心和中科院吴文俊数学重点实验室。
这些都标志着中国科大数学学科的发展迈入新的里程碑,必将为数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更加
有力的支持和动力,拓展更加多元的发展空间,搭建更加坚实的平台。

====================================================================================
中国科大物理学院:“最牛”物理学院是这样炼成的

作者:曾皓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前不久,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获得重大发现:
中国科学家参加的RHIC-STAR国际合作组探测到氦核的反物质粒子——反氦4核。

这种新型粒子是迄今为止所能探测到的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它的发现对物质、反物质
和早期宇宙特性的基础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这项跨国科研合作中,作为反氦4核发现的主要贡献者之一,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
黄炳矗还是一位在读博士研究生。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年前,高他两届的师兄唐泽波,同样作为主要贡献者之一,参与
发现了首个反超氚核。这一成果入选当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两位年轻的“发现者”来自同一个学院——中国科大物理学院。

据统计,该院毕业生中,迄今已有1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6人当选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国家“千人计划”前四批入选者中,来自该院的毕业生至少有22位,占了全国总数的1/40强。

有业内人士称,这是国内“最牛”的物理学院。

34名教师,“组团”同教一门课

在物理学院,有一门课程,是由34名教师“组团”来上的。

翻开《电磁学》课程组名册,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讲师8人。为了教好这门课,
课程组编写的教材和参考书就近10本。

从1990年起,物理学院就有了课程组的雏形,逐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师资
团队形式。目前共有力学、热学、电磁学等20多个课程组,其中12个是物理学科基础课
课程组,面向全校同学开展物理本科基础课程教学,还有9个是物理学科专业课课程组,
面向物理专业的同学。

“课程组是物理学院的‘特产’,全国高校仅此一家。”物理学院副院长叶邦角说,课程组
这种组团教学的方式之所以能在中国科大生根,得益于丰富的师资力量、实验平台、学科
积淀和学校一直以来对本科教学的重视。

学院现有88名教授、60名副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8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教育部
“长江学者”4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中科院“百人计划”19名。不过,
在教学上,强手如林的物理学院并不搞论资排辈。

“我们正在对授课教师分级制度进行完善。这是与教师职称并行的一套评价体系,不与
既有的职称对应,而是完全按照授课水平进行定级。”物理学院副院长尹民教授介绍说,
按照规定,一个教授必须参加1~2个课程组,一个教授在课程组内可以是一个普通主讲
教师。“其目的就是,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课程教学激励机制。”

“对于研究型大学来说,教学和科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尤其是基础课教学,
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根深才能叶茂,所以更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物理学院
执行院长刘万东说。

95%的学生,在研究性实验课程中自选课题

国内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课,一般都着眼于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初步动手能力。不过,
物理学院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起了“小灶”,专门开设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课程。

“从2005年开始,学院就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自主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该院物理实验
中心副主任张增明介绍说,这一阶段的物理实验课程不再是让学生做单个实验,而是建立
一个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展兴趣的实验平台,让学生有机会亲自设计实验、独立完成实验
和分析、解释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并最终获得自己的实验结论。

跟踪调查表明,这一阶段学生自主选择的实验课题达到95%,仅有5%的同学的课题是老师
提供的。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感到比较满意的同学达到80%,认为自己的实验有创新、实验中
获得多种能力提升的达到70%以上。”

“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平台,是学院自身科研能力的反映。”刘万东说,物理学院的
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成果迭出,量子信息、量子通讯、超导材料研究等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几个领域在国内具有明显优势。

“正因为依托这样一种优越的研究条件和氛围,物理学院的学生才能有比其他高校的学生
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这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锻炼与素养的养成是必不可少的。”刘万东说。

2007级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徐才志同学目前已经拿到了国外名校的offer。回顾自己在学校的
收获,他首先提及的便是大学四年的科学实践经历。

从大二暑假开始,他就在老师的原子分子实验室做实验。在老师的安排下,他尝试用软件
设计飞行质谱,根据电子的飞行时间来分辨离子的种类,其间还学会了使用以前没接触过
的分析软件,阅读了大量电子光学方面的书籍。

大三暑假,徐才志去中科院物理所实习,两个月完全“泡”在所里。其间,物理所举办了
一次“国际真空大会”,来的都是各国的一线研究人员。

“大会开了一周,我们每天都有机会聆听各国学者的学术报告,在餐厅吃饭时也会不经意地
遇见某位‘大牛’,有机会和他们近距离交流真是太难得了!”徐才志觉得自己大开眼界。

据张增明老师介绍,像徐才志这样将实践贯穿于大学全过程的学生,在物理学院非常普遍。
据统计,物理学院有50%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获得学校资助,参加“大学生研究计划”,
开展从论证、立项到研究、结题的全过程科研实战训练; 80%以上本科生在学期间有机会
进入相关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科研实践。

飞来飞去,这才是“所系结合”

在物理学院,有4名任课老师经常打着“飞的”来上课。他们是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的研究员。作为学校的“非常住人口”,每个周三和周五,他们都轮流从上海乘飞机或
坐动车来到地处合肥的中国科大,上完半天课后,折返上海。

这是该院与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所系结合”的一项具体内容:由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为中国科大的应用物理专业专门开设一门完整的课程“先进光子物理”。

“这个领域的国内最前沿在上海应用所,我们自己的力量相对比较薄弱,无法独立开设这门
课程。”尹民介绍说。

“根据‘先进光子物理’这门课程的内容特点,我们甄选出在不同内容上最擅长的4位老师
来授课。”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主任高君颖介绍说,他们都是活跃在科研一线的
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最为契合。

“所系结合”是中国科大的一项基本办学方针,物理学院将“所系结合”落到了实处。
除了与研究所共建实验室、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共享图书情报资源外,物理学院还与相关
研究所联合开办“科技英才班”,共同培养拔尖人才。

目前物理学院与中科院物理所共建了“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班上同学一年级暑假去
中科院物理所参观、见习;二年级时安排3周时间去物理所做科研小实践,参与所里的工作;
三年级时在物理所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四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在研究所里完成系统化的
科研训练。

“物理所常年为我们的学生留出20个空床位,即便中间没有学生在,这20个床位也都
保留着。”尹民笑着说。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流科学家和具有深厚物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必须竭尽所能全过程
优化我们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尽早触摸科学前沿,激发科学创造的热情。”刘万东表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系结合”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

====================================================================================
科学家开发新算法可大幅提高图像边界识别效率

作者:王小龙 来源:科技日报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1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称,他们开发出了
一种新的图像分割算法,可将传统分割算法的效率提高上万倍。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医疗
成像系统的识别精度并实现对特定3D物体的连续跟踪识别。

当我们推开窗户向外张望时,马上就能看到汽车、人行道、行人或者远处高大的建筑。
这在计算机领域中被称为视觉识别,对人类来说毫无难度,但对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来说
却是个难以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计算机并不明白两个不同物体有什么不同,所以就必须
将图像分割开来,告诉计算机每个物体的边界在哪里,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算法就被称为
图像分割算法。

在图像分割算法上,最原始也最传统的算法是使用大量的猜测并通过计算进行匹配和排除。
这种算法虽然也能达到目的,但效率低而且占用资源巨大。由麻省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及
计算机科学学院的詹森?张和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的约翰?费舍尔开发的
这套算法就能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宣称新算法可将传统算法的效率提高上万倍。

张说,图像分割之所以成为一个难题是因为它并没有一个唯一的正确答案。向10个人进行
询问有可能会得到10种不同的回答。因此,他们希望能开发出一种与人类理解方式类似的
图像分割算法。

为达到这一目的,詹森?张和费舍尔的算法从两个方面进行分割以实现平衡。首先以颜色
为标准进行分割,按照颜色的不同来确定物体的边界;另外,以模糊算法通过简单化的
原则对物体形状进行区分。

实验结果显示,虽然其他研究人员也都采取了与此大致相同的办法,但由于他们的初衷
只为找到最适合的唯一的图像分割结果,所以运算强度大,效率自然较低;而新算法因
考虑到了多种不同分割的可能,可以用较小的精度进行高效率的运算。虽然存在不少匹配
精度较低的分割,但新算法最终仍能快速找到最优匹配结果。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教授安东尼?伊泽尔说:“在图像分割领域有很多种
新的方法,所以也不好说这种分割法会让整个领域发生变革。但应该肯定的是新算法非常
有趣,我认为可以将其算作是一个里程碑。该技术可以用于物体的跟踪,甚至它还能用来
识别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形发生变化的肿瘤。通过模式匹配,该技术还能够实现对不同角度
不同光线下物体的精确识别。”

====================================================================================
2012年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开始推荐

来源: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

根据中美教育交流协议,受教育部委托,2012年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
留学基金委)将继续选派20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参加“中美富布莱特项目”联合培养
博士生项目(PhD),于2012-2013学年度赴美研修,项目经费由中美双方共同投入。
请各项目院校择优推荐候选人。有关事宜如下:

一、被推荐人选符合以下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良好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并在学习、工作中表现突出,具有
学成回国为祖国建设事业服务的责任心和责任感。

2、应是各项目院校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暂不受理正在境外学习或工作的
人员的申请。

3、应在过去四年内没有在美留学和长期研究的经历。曾享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
留学的人员,回国后至少工作五年以上方可申请。

4、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5、身心健康。

6、候选人年龄应不超过35岁(于1976年9月10日后出生)。候选人应为项目院校
全日制在读博士生(不含委托培养生及定向生),且已完成第一年基础课程,并与导师
一起确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建议,在网上提交即可;或为硕博连读生/直博生,
且已完成前三年的基础课程并已确定博士论文研究方向,形成研究建议,在网上提交即可。
联合培养博士生在美享受十个月的奖学金,留学期限不超过十个月。

二、对遴选工作的要求:

1、遴选工作应贯彻落实“按需派遣,保证质量,学用一致”的方针。各项目院校应结合
本单位人才培养计划,特别是要紧密结合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计划,按照“公平、
公正、公开”的原则推荐候选人。

2、选派资助学科应为美国问题研究相关领域。申请人需有与美国问题研究相关的教学经验,
研究兴趣和专业背景。优先考虑能明确表明其研究课题确有到美国进行研究的必要及非常
愿意通过参加本项目增进中美两国理解的申请人。

3、各项目院校推荐的联合培养博士生候选人总数不超过5人。在推荐候选人时,应注意
男女比例,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女性候选人。

三、网上报名、申请要求与截止时间

1、请各项目院校根据项目要求进行选拔工作,统一组织被推荐人即日起分别登录
https://apply.embark.com/student/fulbright/international/20/
及https://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于2011年9月10日前将正式推荐公函
(含人选名单及联合培养博士生在读证明)及有关申请材料寄(送)至留学基金委秘书处
美大事务部。

2、凡未按要求准备,并未在两个网站上进行报名或逾期提交的申请材料将不予受理。

四、项目评审安排

1、2011年10月: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通讯评审;

2、2011年11月下旬:通过通讯评审的候选人在北京参加项目面试;

3、2011年12月上旬:公布通过面试的候选人名单;

4、2012年8、9月:被录取的奖学金获得者在美方落实接收院校后派出。

五、本项目不支持被录取人员留学期间长期在美国境外参加活动或休假。除非有影响到
本人或直系亲属的紧急情况发生,被录取人员不得请假离美14天以上。非紧急情况下
需提前一个月申请赴美国以外地区休假或参加其他活动。请申请人在决定申请前认真
考虑上述留学要求。

六、根据国家公派留学的有关规定,被录取人员出国前须与留学基金委办理签约、公证、
交存保证金等手续。学习结束后须严格遵守本项目的要求及《资助出国留学协议书》的
相关规定,按期回国服务。本项目不受理“中美富布莱特项目”留学人员的J-1签证
豁免申请。

七、遴选工作中如有问题,请与留学基金委秘书处美大事务部联系。

联系人:李长庆/陈晨

联系电话:010-66093951/010-66093949

传真:010-66093945

电子邮件:chqli@csc.edu.cn/cchen@csc.edu.cn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A3楼13层

邮编:100044

八、项目申请过程中,如有填表和材料准备方面的问题,与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北京代表处联系。

联系人:陈智勇

电子邮件:chenzy@iiebeijing.org.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北京代表处不接受电话咨询)

====================================================================================
中青报:钱能砸出好大学?

作者:陈倩儿 来源:中国青年报

5年内花500亿新台币补助台湾重点高校,结果会怎样?

台湾学术界交出了这样的答卷:与没有补助前的5年相比,受补助大学在核心期刊《自然》、
《科学》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仅仅多了两篇。

今年5月初,《中国时报》对此发表系列报道,细数台湾学界在此项大手笔计划下的
种种表现,指出该计划“造成各大学忙着生产论文,教授及学生变成机器,大学丧失了
原本该有的多元功能”。报道还援引台湾高等教育评鉴中心的评论,指出在巨额补助之下,
大学论文数量剧增,但论文质量不高,被引用率偏低。

这项被俗称为“5年500亿”的计划,自2006年起实施。按照计划,台湾当局每5年
拨款500亿新台币补助一些在政府评估中胜出的高校。今年4月初,第2期补助资金
刚刚投放给12所大学。

尽管台湾教育当局旋即出面辟谣称,《中国时报》的报道是“误解”了相关数据,但针对
“5年500亿”的非议仍然铺天盖地涌来。

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2002年经“百人计划”引进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教授程曜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5年500亿”计划在某程度上是受中国大陆“985工程”
的启发。“当看到大陆增加投入之后,重点大学的论文发表数目激增,台湾也开始砸钱。”

而眼下,台湾的科研也面临着与中国大陆相似的问题:论文数量多却质量低下。“大陆的
论文数量应该在几年内就会超过美国了,可实际上我们并没有能力去改变一些重大的社会
问题。”程曜颇为忧虑地说。

在“5年500亿”的带动之下,急功近利的氛围蔓延整个台湾学术界

在程曜的眼中,台湾的“5年500亿”计划与大陆的“985工程”有一个共同特点——
迷恋“对数字的控制”,强调“目标明确,可以检验”。

在2006年首次投入资金之前,台湾教育当局就为“5年500亿”设立了一个清晰的
目标——令台湾10年内至少有1所大学进入“全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名”,5年内
至少有10个研究中心成为“世界一流”。

为了保证目标的实现,台湾教育当局设立了一整套评估指标,考核大学“科研绩效”、
“基础建设”、“经营管理”的成效。所有希望在“5年500亿”中分一杯羹的高校
都必须接受评估,在受资助期间,评估也分阶段进行,一旦评估不达标,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在台湾大学博士班二年级的学生谢宜桓看来,“5年500亿”就是让拿到钱的学校去完成
政府设立的目标。5年前,谢宜桓亲眼看着得到最多补助的台湾大学开始以“前进百大”
的目标而努力:教室逐步电子化了,图书馆新增了电子数据库,短期出国交流的项目变多了,
学校还聘请了一批新老师。在2008年的“八十”校庆之余,台湾大学还明确打出了
“八十台大,前进百大”的口号。

2009年,台湾大学首次进入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世界大学排名》的“百大”之列,
位居95名,这被台湾教育当局与台大校方认为标志着“5年500亿”目标的实现。

然而很快有台湾学者指出,在同年上海交通大学所公布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台湾大学
仅仅排在第150名。

“谁能告诉纳税人,百大到底以哪个单位的指针为准?”台湾南华大学社会所专任助理
薛淑美认为,“前进百大”很可能只是一场数字游戏,因为世界上没有哪一所名校能
“在5年之内完成其学术功业”。

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教授彭明辉看来,“前进百大”的游戏不仅没有扶植“学术功业”,
反而带来严重的恶果:它通过强调“3I”与论文数量的“科研绩效”评估,加速了台湾
“学术文化之沦丧”。

“3I”是SCI、SSCI、A&HCI的简称,具体指代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数据库、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数据库。根据台湾教育当局2005年公布的“5年500亿”
计划书,发表在这些数据库的论文数量是评估一个大学“科研绩效”的重要指标。

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周祝瑛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解释说,这样的指标自上而下地增加了
大学教授发表论文的压力——学校为了有漂亮的“成绩”,把教授们发表论文的数量和
职称挂钩。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都有不同的论文数量要求。

“5年500亿用SCI、SSCI绑架了所有优秀的学者,”彭明辉在其博客中指出,“我们
有的是一流人才、二流文化、三流制度。”

彭明辉发现,“5年500亿”的效应之下,“只问业绩、不论手段”逐渐成为新竹
清华大学的主流。

“尤有甚者,以不当手段被封为讲座教授、特聘教授的人,开始公开表示5年500亿是
他们争取到的,有权利分到比较多的资源。” 彭明辉在博客中写道。

周祝瑛还进一步发现,虽然在台湾150所高校中,只有二三十所著名高校去争取“5年
500亿”的补助,但这一计划的评估模式却有“带动作用”,影响到全台湾的高等教育。

周祝瑛感觉,在“5年500亿”的带动之下,急功近利的氛围蔓延整个台湾学术界。

大学成为养鸡场,教师忙着下金蛋

在周祝瑛的记忆中,其实早于2003年,台湾学者对论文的态度已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那一年,台湾教育当局首次采用“3I”等指标考评各大高校的学术表现。一向偏爱写
专题书的周祝瑛发现,她申请的课题变得难以通过审批。由于担心得不到研究补助,
她只好调整自己的“游戏规则”。

“大家都这样玩,那我只好也去写论文。有了几篇发表在SSCI上面的东西,就比较好办了。”
周祝瑛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明辉也认为,台湾学术文化的“沦丧”是逐渐累积的,
但“5年500亿”却快速催化了这个过程。

为了轻松应对“5年500”的指标,一些大学教授开始投机取巧,专挑符合“3I”标准,
但影响力较低的期刊发表论文。

4月28日,在题为《亡台从5年500亿开始》的博文中,彭明辉更加深入地披露了他
身边的大学教授如何发展各自的“论文产业”。

彭明辉介绍说,最简单的方法是“一稿多投”。例如,材料系的教授会把同一套实验方法
应用在五六种性质相近的材料上,再把实验结果写成题目与正文乍看都不相同的论文,
同时投寄给不同的期刊。

“更厉害”的教授则招收大量研究生,在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论文上“挂名”。相熟的
学者“互相挂名”也是家常便饭。

在这样的“论文产业”中,研究生也成为了“福特汽车式论文生产线”的重要一环,
基本学术能力的培养反而被忽视。 彭明辉说,在一个教授手下,硕士生往往先指导
本科生做实验,然后把实验结果的一部分当作自己的硕士论文成果,硕士生上面的博士生
又再次利用同样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轻松毕业,最后教授就可以在硕士生与博士生的
论文中“挂名”。

这些快速累积论文数量的捷径还催生了台湾校园里的一个新群体——“学阀”。
“‘学阀’可能在这个领域里头耕耘不是很久,但是发论文比较多,很快就出头了。
这有点像军阀,是负面的。”周祝瑛说。

一些位高权重的大学校长也加入这场讨论。众多台湾高校校长出面抨击“5年500亿”
使大学变成“论文机器”,台湾世新大学校长赖鼎铭更讽刺地把高等学府比作“养鸡场”。

“大学成为了养鸡场,大学教师成为帮政府下蛋的金鸡,却无暇带小鸡。”5月26日,
赖鼎铭在参与台湾“立法院”有关高校评估机制的公听会时说,台湾教育当局过分重视
“金蛋”一样的论文。

面对这样的情况,台湾教育当局也不得不出面干预。

5月5月,台湾“教育部”次长林聪明明确表示,接受第2期“5年500亿”补助的高校
必须杜绝“互相取巧”的现象,“若无实质贡献,不能互相挂名”,否则不排除严惩。

但在彭明辉看来,学术风气的沦丧难以挽回,他在自己的新竹清华校园中,再也找不到
“明辨是非,破除愚盲,探索社会发展之未来,培育后进,以促进社会之公共福祉”的
学术传统。4月底,55岁的彭明辉向校方提出辞职,原因是“感觉不满学术风气的败坏,
但自己无力阻挡”。

什么才是一流大学

在程曜看来,要推动教育的发展,“钱当然很重要”,但在“砸钱”之前,需要先弄清楚
“什么才是一流大学”。

在这位对大陆和台湾教育界都颇为了解的学者心中,一流大学的精神是“做引领人类
前进的科研,做不为人所喜,可是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然而在彭明辉与周祝瑛看来,“5年500亿”正在迫使台湾学者做“为人所喜”的研究,
这样的研究不利于台湾自身的发展。

周祝瑛介绍说,由于SCI、SSCI等索引数据库主要收录英语期刊,“偏重美国议题”,
将会使越来越少的台湾学者研究本土问题。

彭明辉也担心,盲目追求国际排名与国际标准将会逐渐切断“学术与台湾社会的关联”,
台湾的产业竞争力因而被“瓦解”。

为了寻回程曜所说的大学精神,台湾学者已经开始有所行动。去年10月,作为台湾
政治大学教师会会长的周祝瑛发起了一系列探讨大学教育的沙龙。

大学精神是什么,评估制度下的大学精神怎么了,什么是优良的大学教授,大学教授的
任务是研究还是教学等都是沙龙的主题。其中的一次沙龙,周祝瑛找来了研发SSCI索引
数据库的美国公司亚洲区负责人对话,希望了解被奉为学术权威的SSCI的真正作用与意义。

周祝瑛还联系其它高校老师,发起了一场名为“反对独尊SSCI、找回大学求是精神”
的联合署名活动。目前,该活动已经得到超过1700位台湾教授的签名支持。

虽然最新一期“5年500亿”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周祝瑛说,联合署名的教授仍然希望
能够修改其中的评估制度,“调整整个游戏规则”,甚至希望“这5年做完之后就不要
再做了”。

今年5月26日,联合署名的多位教授出席了台湾“立法院”的一场公听会,与台湾教育
当局讨论有关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条例。

周祝瑛说,她发起这一系列活动是受了云南大学教授董云川所著的《找回大学的精神》
的影响,希望找回“教自由,学自由,独立自主,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大学精神。

而早在这位大学教师之前,台湾大学的一群学生也在2009年4月发起了一场名为
“百大维新”的活动,希望摆脱外界的评鉴指标的局限,自己给自己的大学打一次分。

这场“学生自办评鉴”的评估指标包括体育场地、社团活动、校园安全、绿色校园、
永续环境、通识教育、社会责任等6大项,这些问题“跟学生有关,却从未被国际指标
所提及”。评估过后,这群学生把评估报告交给台大校方。

今年4月初,在“5年500亿”所有受补助高校中,台湾大学再一次拿到最高补助金额,
台大校长李嗣涔继而公开表示要“带领台大迈向世界前50大”。

回顾两年前的“百大维新”,台湾大学本科4年级学生陈乙棋认为,虽然这个活动并没有
根本性地改变台湾大学的发展方向,但增强了学生对自己大学的认同感。

“一所大学的价值要发挥到淋漓尽致,是要从下而上,然后政府适时地提供资源,让我们
达成这个目标,而不是政府已经设定一个目标,硬塞给你一笔钱,让你达成这个目标,”
陈乙棋说,他并不是不看重排名,但“排名只是一个结果”,在实现排名的过程中,
应该是大学所有的成员“共同创造制度、规则和大学的核心价值”。

在程曜看来,虽然“5年500亿”让台湾学术界变得更加“急躁与急功近利”,但还是
有一点积极的影响:“毕竟才5年过去,台湾就已开始反思。”

====================================================================================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Summer Program, 2011

发件人:Zhongyi Huang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今年暑期请到了不少国际著名数学家来访,并且在清华大学教授一系列暑期课程,
欢迎有兴趣的老师和同学参加。

MSC Summer Program, 2011

Mathematical Sciences Center (MSC), Tsinghua University is founded on December 17, 2009. Prof. Shing-Tung
Yau acts as its director.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MSC focuses on inviting world-class famous mathematician to
Tsinghua, enhancing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magnificent grandmaster and Chinese young scholars. This
summer (from May to August), MSC sets up nearly 30 courses, mainly covering three mathematical branches,
Number Theory and Algebraic Geometry, Geometric Imaging and Computation, Topology, Geometry and Analysis.

Number Theory and Algebraic Geometry

It’s the second year of the intensive summer program on number theory, arithmetic geometry and algebraic
geometry. In this program, there are short courses on the basic and fundamental issues in these areas as
well as advanced courses to take the well prepared students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frontier. According to recent
elective data, two basic courses, Basic Algebraic Geometry (By Xinwen Zhu, Havard University and Weizhe Zheng,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Basic Number Theory (By Yichao Tian, Princeton University) are the most welcome.
Another four more advanced courses are Introduction to Euler System (By Liang Xiao, University of Chicago and
Wei Zhang, Harvard University), Topics in Arakelov Theory (By Huayi Chen, Institut de Mathematigues de Jussieu,
Paris and Xinyi Yuan, Columbia University), Representation Theory of Real Reductive Groups (By Binyong Sun,
CAS and Hongyu H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Automorphic Forms (By Dihua Jiang,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se serious courses are sponsored by MSC and Morningside Center of AMSS together.


Geometric Imaging and Computation

This is an advanced and inter-disciplinary program. In this program, there are eight courses on fundamental geometric
issues as well as applicable computations. One organizer of this program is Prof. David Xianfeng Gu from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 He devotes himself to the study of Computer Graphics. Another young professor Jian Sun
from MSC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interested in applying Geometry and topology to shape analysis and data analysis.
They work together to build this series program. What’s in particular is that non-Chinese descent mathematician Ken
Stephenson from the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Knoxville joins this program and will direct a course, Discrete Conformal
Geometry via Circle Packing. Other five Chinese decent mathematicians from America and Taiwan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Topology, Geometry and Analysis

This program is converged with several big shots. Prof. Ari Laptev,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Mathematical Society, will
give a course, functional and Spectral Inequalities. Prof. David Gabai, focused on low-dimensional topology and hyperbolic
geometry, is a leading researcher in those subjects. He was awarded the Oswald Veblen Prize in Geometric topology.
Prof. Karl-Theodor Sturm, is a German mathematician working in stochastic analysis. He is now in UniversittBonn and will
spend this August in China changing mind with Chinese excellent students. At the same time, other five outstanding
professors als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gram. They are Jianguo Liu (Duke University), Ning Jiang (Tsinghua University), Valentino
Tosatti (Columbia University), Tian-Jun Li (Minnesota University) and Wei-Dong Ruan (KAIST).

More Courses

Except the above three programs, there are also several excellent courses. Richard Hamilton is teaching Geometric Flow
until late June. Craig Evans spends this May in Tsinghua and has two courses about PDE. Victor Kac from MIT will give
a class about Hamiltonian integrable systems.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come to MSC website http://msc.tsinghua.edu.cn.

====================================================================================
会议信息: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CA2012),April 1 - 4, 2012

发件人:Jichun Li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CA2012)
University of Nevada Las Vegas (UNLV)
April 1 - 4, 2012
http://www.unlv.edu/centers/cams/sca2012/sca2012.html

This will be the 8th of the sequences of conferences on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Applications (SCA) held in the Pacific Rim region (held
before in China, Canada, Hong Kong, Korean).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be held in USA. On behalf of the local organization committee, we
sincerely invite researchers on SCA to participate this conference.

Scientific Committee (all confirmed to attend):
* Randolph Bank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San Diego, USA)
* Gang Bao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 Russ Caflis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Los Angeles, USA)
* Zhangxing (John) Chen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 Graeme Fairweather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USA)
* Max Gunzburger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USA)
* Jan Hesthaven (Brown University, USA)
* Yunqing Huang (Xiangtan University, China)
* Youssuff Hussaini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USA)
* Jin-Fa Le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 Yanping Lin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 Chi-Wang Shu (Brown University, USA)
* Tao Tang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Hong Kong)
* Ren-hong Wang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na)
* Mary Wheeler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 Yau Shu Wong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Important Deadlines
* November 1, 2011: Mini-symposium proposal due
* December 1, 2011: Abstracts for all talks due

Co-Chairs of local organize committee:
Jichun Li and Hongtao Yang (Univ of Nevada Las Vegas, USA)

====================================================================================
Call for Papers for Journal of Applied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

发件人:M Ha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Analysis and Computation (JAAC) is aimed to publish communication letters,
original research papers and survey articles on the theory, scientific compu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onlinear
analysis,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dynamical systems includ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topics on dynamic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rising from major area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he journal is published quarterly
in February, May, August and November We would like to invite researchers from across the globe in our
interested fields to submit their research work to our Editorial Office. All contributions will be carefully handled
by an appropriate member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n a timely manner, and thoroughly reviewed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Manuscripts should be written in English and submitted to the Editorial Office online at http://jaac-online.com
(preferred). Submission can also be made to any Associate Editor of JAAC directly with an e-mail to inform the
Editor in Chief at eic@jaac-online.com.

For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instructions on preparing the manuscript, the authors are directed to view
a sample file at the Journal's website, and also encouraged to typeset the manuscript with the template file
available there.

Editorial Board
Peter Bates, Guanrong Chen, Shui-Nee Chow, Chris Cosner, Yuhao Cong, Eduard Feireisl, Wei Feng,
Jean-Pierre Francoise, Benyu Guo, Jaume Giné, Boling Guo, Wenzhang Huang, Kunquan Lan, Jibin Li,
Ta-Tsien (Daqian) Li, Jaume Llibre, Kening Lu, Pierre Magal, Alain Miranville, Yoshihisa Morita, Wei-Ming Ni,
Zhijun Qiao, Ramon Quintanilla, Valery Romanovsky, Dana Schlomiuk, Bjrn Schmalfu, Hans-Otto Walther,
Zhouping Xin, Yuncheng You, Jianshe Yu, Pei Yu, Shengfan Zhou.

Editor in Chief : Maoan Han; Managing Editor: Xin Lu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