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1年1月22日

Today's Editor:

袁光伟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yuan_guangwei@iapcm.ac.cn

乔中华
香港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
zqiao@polyu.edu.hk
====================================================================================
编辑寄语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到来。值此新春佳节之际,请接受我们最诚挚的祝愿:祝各位
朋友们开心快乐、身体健康、阖家幸福、心想事成,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功。

CAM通讯在春节期间将暂停一期。

祝各位朋友们春节快乐!

汤 涛 乔中华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
袁光伟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
伴随着新年的钟声,CAM通讯走进了新的一年。同时,随着新一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
理事会的产生,从本期开始, 新任的中国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袁光伟教授将接替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许学军研究员CAM-Digest常务编辑的工作.

在此, 请允许我们代表CAM-Digest的读者衷心感谢许学军研究员四年来的辛勤劳动
和无私奉献! 希望各位朋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CAM通讯,提供更多信息,大家一起把
通讯办得更好。

顺祝大家新春进步!

汤 涛 乔中华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

====================================================================================
师昌绪、王振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来源:中新网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
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国立
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获欧特丹大学
博士学位。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
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曾任中国工程院副
院长。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
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
具有开创性。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中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
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和评估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
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
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
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
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
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
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
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这些奖项每年评
审一次。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而且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
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
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 此前已有16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
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
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

====================================================================================
记师昌绪院士:从材料科学家到战略科学家

作者:易蓉蓉 来源:科学时报

师昌绪:

材料科学家,1920年生于河北徐水,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研制我国第一个航空
发动机空心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曾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
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
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月14日,人民大会堂铺着长长的红地毯,鲜花簇拥,喜气洋洋。一位九旬高龄的长者从
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战略
科学家、两院院士师昌绪。

之前,这个奖的得主也是一串显赫的名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王选、杂交水稻专家
袁隆平、数学家吴文俊、航天技术专家王永志……

战乱中成长:种下爱国种子

1920年11月15日,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大营村一个“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大
家庭。这个地方紧挨保定城和京广铁路,进入民国后不是战场,就是大兵过境,以致家道
艰难。师昌绪有一个近40口人的大家庭,19世纪他祖父辈出过进士,他的父亲是清末秀才,
既有浓厚的儒家思想,又有强烈的爱国意念;母亲出身于破落的官宦之家,知书达理,勤
劳善良。在这个主要依靠土地且生活并不富裕的大家庭里,养成了师昌绪温良恭谦和对人
宽容的性格。

因为地处保定一带,军阀混战,师老家又是大家庭,名声在外,经常要躲到地窖里面。特
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那时候他刚上高小一年级。日本侵占沈阳的消息传来,全班学
生包括老师在内大哭,感觉到要亡国了。从那时起,师昌绪就意识到中国必须要强盛起来。

七七事变后,他亲眼见到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追踪中国老百姓扫射,乡亲父老惨遭屠戮的惨
状。

师老说,他这一生的亮点之一是考上了河北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一个非常进步的学校。
学校实行的是劳动生产教育,真正下地干活,每周四个半天,星期天都被占了,十分艰苦。
所以他在中学时代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当时日本占了东北以后又想华北自治,宋哲元将军
领导抗日,用大刀和日本人作战,在古北口和喜峰口打败了日本人,因而学校每天早晨都
练大刀,打形意拳,准备抗日。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来到河南,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1940年,师昌绪中学
毕业,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开始了自己“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

留学美国:打牢科学救国基础

1945年大学毕业后,师昌绪在四川和鞍山工作了3年,因国内战乱不已,他便于1946年考取
出国资格,1948年到美国留学7年。

异国求学的历程对于师昌绪来说还算顺利:不到一年时间拿到密苏里大学矿业学院(美国
三大著名矿业学院之一)的硕士学位,两年半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受聘麻省理工
学院冶金系,师从著名金属学家M·柯恩教授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的研究结果发展
为300M超高强度钢,成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解决了
飞机起落架经常因为断裂韧性或冲击值不够而发生严重事故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师昌绪访问麻省理工学院,应邀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作报告时,导师柯恩
教授这样介绍他:“师昌绪是中国著名研究所的著名科学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硅在超
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取得很有成效的结果,目前飞机常用的300M超高强度钢就是在他研
究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师昌绪当年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工作很是得心应手,可是争取回国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是
现在清华大学任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点燃了他争取回国的旺火。

作为师昌绪的老朋友,李恒德回忆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到了1951年9月,美国司法部
就明令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师昌绪是明令禁止回国的35名
中国学者之一。1954年5月6月间是争取回国最紧张的日子,留美学生除了和中国日内瓦会
议代表团联系,写信转交给周恩来总理,还按计划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了一封公开信,要
求他撤除禁令,让他们回到祖国。当时大家一起分工,把最烦琐的印刷任务交给了师昌绪,
投出的给美国报界、议员、民众团体的2000封信无不经过他手。1955年春,在各种努力下,
76位在美中国留学生终于得到美方的释放令,师昌绪也名列其中。同时达成中美两国大使
在华沙会谈协议,为中国留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

回忆那些岁月,师昌绪说:“我这个人比较胆大,对生死看得比较淡泊。”

1955年6月,骄阳似火的美国旧金山码头,克里夫兰号客轮从这里起航开往香港。船缓缓离
岸,35岁的师昌绪站在甲板上,万分激动:“我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了。”

沈阳30年:从具体研究工作到研究所所长
1955年回国后,师昌绪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时任技术科学部的严济慈主任让他在上海和
沈阳任意挑一处,两地都有研究合金钢的研究所。师的回答是“哪里需要我到哪里”。于是,
1956年9月,师昌绪来到了金属研究所,开始他在沈阳工作的30年。

刚到所时,他被派驻鞍钢。两年后,中国科学院为了执行“十二年科技规划”,以发展新技术
和新材料为重点,师昌绪任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组长。高温合金是他从未接触的领域,他
选定开发铁基高温合金代替最为流行的镍基合金,因为当时国内既缺镍又缺铬,而且受到国
外封锁。他和抚顺钢厂合作,开发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后来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盘。
他的这个倡议引发了全国开发铁基高温合金的热潮。他那时还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在他
的思想指导下,1958年开发出无镍不锈钢,用于尿素生产,比国际常用的镍铬不锈钢还好。

在航空发动机中,涡轮叶片工作条件最为苛刻:耐高温、抗疲劳、高强度,是高温合金开发
的热点,一般都采用锻造高温合金。1959年,师昌绪等考虑到铸造合金有诸多优点,采用真
空冶炼、真空浇铸等先进手段,开发出可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合金。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歼击机即将投产,却没有可用的发动机,在一场激烈的辩论中,
确定了采用气冷空心涡轮叶片。当时,航空院负责材料工艺的负责人荣科总工程师来师昌
绪家里说明情况,希望能做出提高100℃的空心气冷涡轮叶片。100℃看起来数目不大,
但自从有喷气发动机以来,从上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每年通过材料提高的工作温度只有
7℃~8℃,100℃是个飞跃。

在接受任务后,师昌绪用了一年时间完成了试车、试飞和生产定型。这些工作本来定产于
沈阳,10年后航空部要将此转产于大后方贵州。于是,师昌绪带队奔赴贵州工厂,从原材
料准备到标准的制定攻关数月。这个厂已生产了40多万片,装备了4000台发动机,至今没
有发生过一次重大事故,而且成品率大为提高。空心涡轮叶片获得了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
奖一等奖。

谈到空心叶片的研制成功,师昌绪总结说,一是接受这项任务靠胆识,因为风险很大;
二是靠设计、材料工艺与制造工厂的三结合;三是靠参与工作人员的精诚团结,因为光金
属所就有来自不同研究室的近百人参加。

这项工作开辟了我国铸造高温合金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先河,以后的柱晶叶片和单
晶叶片都由此开始,空心冷却从100℃到今天的400℃~500℃。更大的影响是促进了全世界
铸造高温合金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

早在1963年师昌绪访问英国罗罗公司时,他们的总设计师还表示:“铸造合金性能不稳定,
不能用作涡轮叶片;实际已有多年试验的结果才下此结论。”1980年该公司到沈阳航空发
动机参观,胡克总设计师看到中国铸造叶片已投产,不无感慨地说:“单凭看到这一成果,
就没白来中国一趟。”从此,英国和苏联都跟上来了。

和师老共事多年的“夫妻院士”柯伟和李依依曾撰文回忆说:“上世纪90年代和师老再去贵州
时,工厂里所有的老总、工程师,甚至已退休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赶来探望师先生, 场面非
常感人。”

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师昌绪走遍了全国几乎所有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 每
一种材料从研制到生产过关和得到应用都花了十几年。

师昌绪不只重视高温合金的开发与生产,也重视理论研究。 在确定铸造高温合金为主攻方
向后,他提出合金的凝固过程必须深入研究,从而发现某些杂质元素影响了合金元素的严
重偏析,造成材料稳定性严重下降;控制这些杂质的含量,可以明显改善合金的很多性能。
这一发现不但用于铸造高温合金,也用于高合金钢。因此他获得了1998年华盛顿“材料研究
学会国际联盟”大会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全世界只有12项,师为其一。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金属所从隶属冶金部又回到中科院。隶属冶金部时,以任务为主,
不愁没有研究课题,更不愁经费;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以学科建设为主,这一巨大转变使
研究所遇到很大的困难:人员老化、设备陈旧、缺乏国际联系、经费来源不足。师昌绪作
为常务副所长,亟待解决这些问题。于是,金属所开展了大学习:学习业务,学英语准备
扩大学术交流,大量招收研究生以解决人员老化与断层,省吃俭用添置高级研究装备。此
间,他确定了开发新材料与理论研究并重的办所方针。他勇于承担难度大的任务和开辟新
的学科方向,使金属所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如今,金属所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所。

其间,师昌绪还创建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并兼任所长,他提出要加强环境腐
蚀及工程腐蚀研究,而不只是开发耐腐蚀材料。 而今36公里长的钱塘江大桥的100年寿命
保证,就是由该所提出方案并实施的。

除此,师昌绪还经常参加失效分析工作,特别经常光顾同在沈阳地区的黎明机械厂(即航
空发动机制造厂),下厂解决材料中存在的问题。 该厂副厂长程华明总工程师称他为“材
料医生”。

在京25年: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科学家

和做某个领域的科学家相比,要当好一位战略科学家似乎要难得多。当了8年金属所副所长、
所长的领导职务,师昌绪笑称自己的头发就是在同时担任两个所的所长时被折腾光的。

1984年,他卸任来到北京,扮演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发展乃至
整个科学界发展的战略科学家。除了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岗
位上发挥了作用,他还提出很多有益于我国科技发展的建议和主张。

1984年,师昌绪开始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技术科学部主任,那时学部的任务之一是向国家科
技发展提供咨询。他不等待国家交任务,而创立了“主动咨询”模式。如钢铁方面提出要进口
部分铁矿石,通讯方面要市场化,科技人才实现全国招聘等咨询项目。

1985年,为了促进科研单位与大企业之间的联系,他联合20名专家建议国家经委召开有关研
究所所长和大型企业负责人的座谈会,为他们牵线搭桥。

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成立,化学家唐敖庆教授为主任,师昌绪是副主任之一。
唐先生提出基金评审项目的16字方针——“依靠专家、同行评议、择优资助、公平合理”。

为保证这一方针的正确实施,师昌绪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如基金委应该是一个学术与行政
双重性质的机构,其下属学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为此他推动编写了54本学科
发展战略,让工作人员了解本学科全貌;二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用以了解全国从
事科学研究的重点人物;三是承担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审工作,进而了解我国重点研究
基地的情况。他甚至还提出学部干部采用流动编制的办法,以保证基金委不致变为一个官僚
机构——当然因为难点太多而没有实现。

在师昌绪的建议下,把“863”计划中新概念、新构思部分划归基金委与“863”专家组共同
管理,因为“863”主要针对国内实力最强的大学和研究单位,而新概念往往出自“小人物”,
基金委的《项目指南》面向全国各个角落。

改革开放后,中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程技术人员是主体,但这部分人不像科学家
那样受到重视,于是一些科研人员提出成立中国工程院。1982年,师昌绪和其他3位科学家联
名提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建议。1992年,师昌绪又与另外5位科学家上书
党中央。经批准后,师昌绪作为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和筹备组副组长投入筹建工作。1994年
6月3日,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师昌绪被选为副院长之一,时年74岁。

1996年,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立“学部咨询工作委员会”,聘请师昌绪为第一届主席。他主持
下最重要的一项成果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得出的结论是“因地制宜”,“东部以核能为
主,西部以水能和新能源为主,华北地区要高效率利用化石能源”。此时,他已是80高龄,
进入资深院士行列。

2000年,科技部聘师昌绪为中国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理事长,将北京各部门的图书馆的外文
期刊统一采购、统一上网,实现“共建共享”和图书馆的数字化。他不是图书馆专家,但在
他的领导下,实现了一个“和谐集体”,成为我国科技平台的典范。

出于他的责任感和广泛的接触,师昌绪对国家科技发展十分关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我国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召开“环境材料”国际会议,
师昌绪分析了金属材料的资源少则几十年、多则几百年就要枯竭,唯有镁取之不尽,因为
海水中有大量镁盐,并可经济开采。1997年他与几位院士建议科技部列为重点攻关项目。
如今中国镁产量为世界第一,研发工作也居世界前列。

碳纤维是航空航天所必需,我国从1975年就开始研发,25年仍没拿到稳定合格产品。2000年,
师昌绪主动召开了几个座谈会,最后上书党中央列为“863”重点项目之一。经过几年努力,
高强度碳纤维的生产已立足国内,由过去的分散到现在采取统一领导,实现了碳纤维国产化。
同时,师昌绪也一直介入碳纤维在飞机生产中的应用。

2000年,纳米技术在国际上受到高度重视,师昌绪倡导成立了“纳米科学中心”。同时,
他意识到我国纳米科技的研究与开发将进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上书国务院成立了“国家
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

2004年,他主持召开我国军工材料发展研讨会,并制定了到2020年的发展规划。

其次,师昌绪对我国材料发展提出政策性的建议。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上刮起“传统
产业是夕阳产业”之风,我国也倡导“新技术革命”。一时间,传统材料研究人员感到困惑,
师昌绪在多个场合提出“开发新材料的同时必须重视传统材料”,因为它是基建、制造业所
必需。像我国这样的大国,传统材料的生产必须立足国内。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
“973”的立项,开始只有农业、能源、资环、自动化与生命科学5个领域,1998年师昌绪
写信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才把材料领域加入。

我国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没有得到推广应用,是由于没有达到工程化程度。为此,
师昌绪等科学家上书国务院有关领导。得到批复后,他还主持召开了我国应尽快工程化
几类材料的会议。

第三,师昌绪非常重视中国科技界走向国际。“要想成为世界强国,科技必须先行,
同时也要融于国际社会,其中学会和期刊是两个重要标志”。

生物材料是当前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国内8个学会都有生物材料学会,因而不能加入
国际组织。师昌绪在中国科协的协助下,1997年成立了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并加入了
国际组织。现在,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在国际上十分活跃,并成功争取2012年全世界生物
材料大会在成都召开。

第四,师昌绪对我国科技设施建设作出很多贡献。1984年我国开始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要为基础研究服务;1989年利用世行贷款又建了一批为应用科学服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师昌绪作为18人专家组组长,确定了不同领域的75个实验室。此后,在他主持下,为已建
实验室的评估形成了一套成熟方案,做到了优胜劣汰,使实验室增加了活力。

此外,师昌绪还向国家提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建议,无论是对我国科学技术还是产业发展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师昌绪是一位闲不住的学者,即使他已90岁,仍然工作不停。仅2010年,他就在京主持或
参加会议数十次,京外出差10次,接待不计其数的来访者,同时,还写作几篇文章和大会
特邀报告。

当《科学时报》记者问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科研工作中得出什么经验时,师昌绪深有
体会地说:“第一,要有恒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第二,要依靠集体
的力量,每个人都有长处,作为一个指挥者或领导者,要善于发挥和利用他们的长处。
第三,对科研水平的认识。在回国初期,曾把发表论文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但在承
担了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任务后,就改变了看法。衡量研究水平的一个更重要的标准
是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确切地说,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水平,不要拿自己所长去衡量
别人之短,这样大家才能做到相互尊重。”

====================================================================================
记王振义院士: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

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时报

王振义:

1924年11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4年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瑞金
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
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您的工作不仅指出应用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治疗一种特异的疾病,而且更新了可以应用
单一药物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癌症的概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2001届毕业典礼上,
校长乔治·鲁普这样评价王振义。在这次仪式上,王振义获得该校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
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对于当时已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来说,他为自己能代表祖国前去大洋彼岸
领奖而自豪,但他更愿意看到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群群朝气蓬勃的毕业生,
期待着他们能成长为更成功、更优秀的科学家。

在王老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我认为这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
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
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
壮志,荣华视流水。”这位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全球血液学
领域的学者对于所获得的荣誉,喜欢用一幅画来简单诠释。

这印证了王振义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揭示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
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从医的理想起源于家庭教育和刨根问底的天性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他自幼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
孩童时代显露无疑,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8个孩子中, 排行老三的他是个很好
学也很会玩的孩子,因此严厉的父亲对他责备甚少,由于学习成绩优秀,父亲的“戒尺”从
没落在他手心。溜冰、“造房子”、打“墙球”,这些孩提时代的游戏,他样样喜欢;毽子从
来都是他亲手制作的,踢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打乒乓球是他最热衷的,工作后在当时的广
慈医院还拿过乒乓球比赛第一名。

在王振义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
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父亲是由祖母一人抚养长大的,
自然是悲痛欲绝,从此也寄希望于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对家人有所照顾。

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当时只有7岁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
怎么会得这个病呢?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心中链接
成一种对医学知识探求的渴望和从医的萌动。

王振义的幼年及青少年时代也是祖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只有奋发
读书,有了技术才能救国”的思想也在他脑海中形成。父母的家教很严,他们教育子女要
做一个正直、有一技之长、对社会有用的人。

殷实的家境允许王振义从小学一直念完大学,1936年他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
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37至1942年在震旦大学附属中学念完中学,1942年
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在“医生是一份崇高职业”的思想及家庭支持的情况下,王振义
选择了攻读医科。

挑战疑难疾病屡获佳绩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留任广慈医院
(瑞金医院的前身)住院医师。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口腔系就设在广慈医院。
1953年广慈医院的内科已分专业,他从事血液病的诊治工作。

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如拔牙)出血不止,原因不明,一般止血疗法无效。
为此,王振义搜阅大量文献,并了解到国外有同类病案的报道。这种被称为“轻型血友病A”
的病人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为正常的5%~25%,平时并不出血,小手术后出血不止,
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此外,鉴别血友病类型(A或B)也只有依靠这种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
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
立了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
断和治疗问题。这一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
及《中华内科》等杂志上。1956年,鉴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
人合译由Stefanini编写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
当时国内在这方面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将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用于临床是王振义孜孜不倦的追求。1979年他与卫生部上海生物
制品研究所教授张天仁合作,由邵慧珍等具体操作, 在国内首先提纯因子Ⅷ相关抗原
(即vW因子),并制成抗血清应用于临床,在国内推动了血管性血友病(vWD)和血友病携
带者等的研究,有关论文发表在《中华血液学》杂志上,1982年,这项成果获卫生部科研
成果乙等奖(第一完成人)。1986~1988年,他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赵基从中药蒲黄中提
纯了4种有效成分,并从出凝血、纤溶、内皮细胞水平,阐明了生蒲黄防治家兔食饵性动脉
粥样硬化的机制。基于此项贡献,他于1989年再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王振义的学术成就也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1982年,他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他应
邀在Bailliere’s Clinical Hematology(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与沈
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
者第一次受邀在这一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与李家增、阮长耿,以后又有
王鸿利、韩忠朝、宋善俊参加主编的《血栓与止血》1988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及2004
年第三版,已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

攻克白血病的尝试

国际同行对王振义的研究有3个评价:一是在癌症研究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如何使用自然物质,
而不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将癌细胞改造为正常细胞——这一研究不仅仅停止了在体外和动物
身上进行实验,而且在治疗运用中取得了成功;其二,初步弄清了全反式维甲酸在白血病
患者体内是如何起作用的;其三,他治白血病不是用传统的化学、放射疗法,不是用杀灭
细胞的方法,而是把癌细胞改造成正常细胞,并且把传统的中国理论与现代医学实践相结
合,为治疗癌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早在1959年,王振义就开始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仍然
离开人间。这一活生生的事实,使他明白他单有热情而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挽救不了病人生
命的,这也激发了他攻克白血病的雄心壮志。

王振义经常教育学生:“科学研究最忌讳的就是浮躁,清贫与寂寞常常是科学家最好的朋
友。”这也是他自己坚守的信念。1978年,他与血液科孙关林、陈淑容、蔡敬仁等研究白
血病的治疗,并进行临床研究。

当时,治疗白血病有两条研究途径可循,一是用化疗的方法杀死白血病细胞,二是诱导分
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当时国际科学界曾有过相关报道,但仅停留在
研究阶段。1971年,英国的Friend等报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能被二甲亚砜诱导分化。1980
年及1983年,美国的Breitman等报道人类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U937及新鲜急性早幼粒
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在13顺维A酸(13顺RA)及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下,可以向正
常细胞逆转。

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
他的研究组证明ATRA在体内可使新鲜APL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1980年,ATRA批准在临床上
使用,用于治疗某些皮肤病。在没有13顺RA的情况下,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他试用
ATRA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APL患者,取得惊人效果。

王振义回忆道:“我到现在还想着1986年一个才5岁的小女孩,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
第一个病人,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她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我用新疗
法治了7天后,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20多年过去了,她还活着。 在首
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1988年以他的学生黄萌珥为首总结了24例APL的治疗结果,23例完全缓解(CR)。他很快将
该疗法向国内外推广,并提供ATRA(那时只有国内可提供)。1992年,我国544例APL用ATRA
治疗的结果,84%获完全缓解。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如法国Fenanx
(1993年54例,完全缓解率91%),美国Warrell(1995年79例,完全缓解率86%),
日本Kanamaza(1995年109例,完全缓解率89%)。

1989年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他们用先进的思路
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ATRA治疗APL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许多创新性进展。ATRA治疗
APL的研究成果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行对这一治疗方法的评价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ATRA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
率高达85%~90% ,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
价格低廉。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引起国内外
学者广泛重视。目前联合应用ATRA、砷剂及化疗,APL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
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他培养了一批顶级血液学研究俊才

除了医学家和科学家,王振义还是一名成功的老师。学生们评价说,他的学识丰富渊博、
逻辑思维缜密、治学态度严谨。无论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临床病例讨论分析,他的授课、
他的精辟分析都给学生和同道留下深刻印象。更重要的是他的为人之道引领了一大批优秀
的血液学专家。现在这些弟子均已成长,他们都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学习他的为人,
对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精益求精,在各自的医学领域中为人类健康奉献、奋斗。

传世育人,识才用才。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1978年时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佳绩
成为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而王振义那年招收的另一名研究生就是后来成为陈竺妻子的陈
赛娟。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振义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
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王振义每一次都坚持把
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
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

也正因为这样,使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陈赛娟亦获得了迅速成长的助推力,
对白血病发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杰出的女科学家,
现在她已经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1984年,王振义力荐陈竺夫妇
赴法留学,1989年,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
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
最大的欣慰。”王振义感慨道。

陈竺的研究日臻成熟,王振义的高兴与自豪是难以言表的。此时的他,并没有考虑名利
的得失和地位的动摇,1996年,王振义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
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他看准了陈竺渊博的学识、大度的气量、出众的才能,
一定能将血研所带向新的成功与辉煌。

那一年陈竺42岁。曾有人问王振义当时的想法,他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非常快,
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研究所,用原来
的学术水平领导这个研究所,这个所是会走下坡路的。早在1993年,我就有了退下来的
想法。陈竺非常有进取心,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交班给这样的学生,我放心。我退下来了,
可以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我不是非常高明的理论家,但至少在我一生中累积了很多经验
和教训。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

学生们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
的老师。“973”计划项目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
的另一位得意门生。

“博士研究生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回忆当年报考研究生的情形,陈国强说,
“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教授修改我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在写论文还不用
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
硕士论文给王振义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2万字的论文也抄了10遍。王振义时任二医大
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论文,他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
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长者的
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心中,这位长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更时时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
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

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
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今后,我一定
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解除人们的病痛、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努力!”

黄萌珥、董硕……年轻的学生们只要提到王振义,心中涌出的除了崇敬,更多的是对恩师的
感谢。

他是学生心中的领航者

1950年,王振义的老师邝安堃教授在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地研究了应激情况下肾上
腺皮质的功能,论文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王振义体会到的是“热爱科学,
不断探索和进取,不计较条件,刻苦钻研”,这也成为他的学生心中的座右铭。在60多年
行医的生涯中,王振义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将祖国医学和现代西医理论合二为一,
将中国古代哲理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冲向一个个巅峰。

王振义能为许多重危病人带来生机和希望,这源于他善于思考,善于提出探索性、创新的
治疗思路,这种秉性也体现在他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说:“他经常和学生探讨学术问题,
对学生的教导从来不是居高临下、高高在上的,他关注细节,连多媒体制作中颜色是否协调、
英文论文中哪个单词用得不确切、英语口语中的语音纠正都是他关心的内容。其他诸如分子
生物学的结构、显微镜下观察细胞、X片显影结果,即便是再小的环节遇到难以解释的结果,
老师都会要求学生再做一次。”

2002年,王振义指导的课题组在研究中发现有一个抗白血病药物的水溶性差,实验效果
很不理想,课题组陷入了实验停滞期。听说郑州大学的教授在这方面有深入研究,于是
课题组决定向他们求教。按照常理,可以用电邮或是电话联系,即便是要登门造访请实
际操作的年轻人去也无妨。但当时78岁高龄的王振义却执意坚持亲自上门请教,因为他
认为在科学研究中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第一,即便是院士,在自己不懂的问题上就是一
个学生。郑州大学的接待同志听了随行人员介绍,怎么都不敢相信眼前这位朴素和蔼的
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振义。他们真的很难相信一位著名的医学家能这么虚心地上门求教。
这是一次愉快的合作,王振义的诚意打动了对方所有的专家学者,当然也令学生们领略
一位科学家虚怀若谷、诚实谦逊的大家风范和品格。

周光飚是王振义的“关门弟子”,跟随王振义的这几年让他时刻感受着这位长者虚怀若谷、
实事求是的大医精神。周光飚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博士毕业时,他正在为留在科研单位还是
到临床做医生、是留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去的抉择徘徊,是导师的一番话为他指明了方向:
“科学研究是很清贫的,也很枯燥,但是你正在从事的研究是很有前途的,只要你努力,
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里作出很好的成绩。”周光飚留下后,王振义又主动关心他的生活
条件,住处解决了吗?待遇怎样了?老师的关心让这位只身在上海拼搏的年轻人备感亲切。

毕业后的几个月中,动物实验结果毫无进展,周光飚和同事们陷入了困惑之中,王振义
观察到这一情况,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与结果,不要急躁
也不要钻牛角尖,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临床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客观反映就会对临床
造成误导,我们的病人就将吃足苦头啊!”导师的一席话就像一剂“清醒剂”,年轻人又
开始重新整理研究思路。

穿上白大褂让他感觉一生幸福

“我觉得生活的乐趣就在穿上白大褂的那一刻,所以我还坚持每周查房。”现年86岁的
王振义说得似乎很轻松,事实上,他把挽救病人的生命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将查房
视为自己不断更新知识、开拓创新和不断进行医学教育的机会和场所。

一年前,瑞金医院血液科收治了一位从哈尔滨来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病人,经过几个
疗程病情仍未得到控制。这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沮丧万分,如果上海也治不好,生存
的希望真的就很渺茫了,当病人得知王振义要来参加第二天的病例讨论会,兴奋得一
整夜没有睡。“这是罕见的‘带有淋标记的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这样的诊断,
医院调整了治疗方案,患者病情终于得以控制了。此刻,学生们在感叹,一个生命的
脆弱与重生和科学的发展、知识的积累联系得如此紧密!

如果说诊断疑难病例凭的是多年经验,那么洞察新事物、掌握新知识,靠的是什么呢?
王振义70多岁开始学习计算机、掌握网络技术。曾有一次疑难病例讨论时,王振义的
诊断令与会的所有医师诧异,“分泌IgG淋巴浆细胞样白血病”——从没听说过的新名词,
他直言是在网上查阅到的,此型白血病仅有英国发表过一篇论文,这个病例的临床表现
和实验室检查结合起来分析,就是此型白血病。果然,他采用的治疗方法收到了很好的
效果。如今,王振义又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由学生对他进行提问,
他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为病人带去了
福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果说瑞金医院和上海血液研究所是一块沃土,他的学生陈竺、
陈赛娟这一代年富力强的科学家就是四季苍翠的树枝,陈国强等一批科学新秀则无疑是
郁郁葱葱的枝芽。王振义,这位在血液学研究领域不辍追求的老人就是这棵大树的坚强
脊梁。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 正视掌声背后的遗憾

作者:罗沙 来源:新华网

1月14日,又一批在我国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科研人员受到隆重嘉奖。透过鲜花和掌声,
我们更当看到,象征我国科研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次空缺,这已是
自2000年以来11年中该奖项第7次无人问鼎,令人遗憾。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奖要授予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做出
重大科学发现的公民,这些重大科学发明必须符合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具有重大科
学价值、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三大标准。11年中7次空缺,反映了我国科技基础研究和
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创性成就不多的缺失。

重大原创性成就不多,与我们的科研评价体系、科研政策导向、科研人员培养体制等多种因
素密切相关。

从国际科技论文“井喷”来看,我国科研能力正不断提高,如国际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
的中国论文,1970年时仅1篇,2008年时已超过11万篇,绝对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但在这背后,我国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过于重视论文,不少高校和科研机构将论文数量与教师
和科研人员的工资单“捆绑”,甚至将其作为评定职称的死标准。这种过分强调发表国际论文
的评价体系,势必让我国科研工作者不得不跟在国外期刊、科研机构的后面亦步亦趋,不利于
科研工作者发挥原创性而成长为某些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不少科学家早就指出,基础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科研人员长时间全身心投入,
万万不能急功近利。当年陈景润耗费近30年潜心钻研,方有辉煌成就。要按时下一些高校和
科研机构的评价体系,陈景润因没有论文恐怕连每月岗位津贴都拿不到。

基础研究领域重大原创性成就的缺乏,还凸显出我国科研政策导向中存在的功利主义。重应用
研究而轻基础研究,开展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大多为技术性项目,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比例常年
不高。有限的经费分配,不少业内人士感叹获取困难,甚至需要跑关系。功利的科研政策导向,
滋生出功利的学风,制约着我国基础研究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一些科研工作者小有所成就走上“仕途”,这固然体现了对年轻科研
工作者的重视,但步入官场后所面对的诸多行政管理事项,很难让研究者再潜心于学术研究,
扼杀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科学大师李政道曾说过,“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才能保持创新能力”。抓住正确方向,在全社
会营造热爱科学、有助科研工作者潜心研究的软环境,才能培养愿意献身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

科技创新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立等可取的捷径,也需要科研人员长期经受寂寞考验。从袁隆平、
吴文俊到师昌绪、王振义,无一不是淡薄名利,一干几十年、一钻大半生。舍得付出,才会在
重大原创性成就的道路上收获硕果。

====================================================================================
著名数学家龚升教授逝世

作者:蒋家平 来源:科学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副校长、著名数学家龚升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10日14时14分
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龚升教授1930年1月16日出生于上海市川沙县,1949年7月加入中国共青团,1950年5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1950年8月至1954年分别在浙江大学和
复旦大学工作,1954年至1958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实习研究员,先后师从著名
数学家陈建功先生和华罗庚先生。1958年8月调入中国科大工作,1959年晋升副教授,1978年
晋升正教授,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大数学系副主任、数学
研究所所长、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为中国
科大及数学系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龚升教授是我国多复变函数论和单复变函数论著名学者,自上世纪50年代起,直至晚年重病,
一直活跃在数学研究前沿,出版了《典型群上调和分析》、《多复变数的凸映照和星形映照》
等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
科学一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是华罗庚数学奖的获得者,在国内外数学界
享有很高的声望。

龚升教授还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和数学科普学者,他善于从哲学的角度研究大学本科数学
基础课教学,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撰写了《简明微积分》、《微积分五讲》等多部在国际、
国内很有影响的教材和科普读物,并且身体力行,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直至2000年退休后,
仍担任中国科大“华罗庚讲席教授”,为学生授业解惑,极受学生欢迎和爱戴,为国家培养
了大批人才。

====================================================================================
数学家吴宝珠: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
(以慢节奏滴水穿石的研究成为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越南人)

作者:黄永明 来源:南方周末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吴宝珠能够以他特有的慢节奏滴水穿石地做研究,而不需要考虑发表
论文的问题。他对写低质量的论文没有兴趣,而只想写几篇好论文。

令人望而生畏的猜想

在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中,侦查命案的物理学家问了痴迷数学
的嫌疑人一个问题:“拟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和解答那个问题,何者比较困难”嫌疑人没
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说:“的确是耐人寻味的题目。我会好好想想。”“这名嫌疑人是个非
常聪明的人。”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教授罗伯特·朗兰兹(RobertLanglands)说,“我
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答案。”1967年,朗兰兹给数论专家安德雷·韦依写了封信。在这封著名的
信中,朗兰兹说:“如果您能把(我的信)当作纯粹的猜测来读,我会很感激;如果不行——我相
信您的手边就有废纸篓。”接着,朗兰兹就写下了一系列宏大的数学猜想。这一系列猜想组成
了“朗兰兹纲领”。

2010年,越南数学家吴宝珠因证明了朗兰兹纲领中的基本引理而获得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
菲尔茨奖。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菲尔茨奖的越南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数学教授詹姆斯·阿瑟(JamesArthur)评价吴宝珠的工作时说:“它是一个
深刻又优美的论证,建立在数学家们三十多年时间里所贡献的洞见之上。”朗兰兹纲领是一个
宏伟得令人望而生畏的猜想,横跨当代数学中的数论、群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等几大领域。
一旦得到完整的证明,这些领域中的诸多中心问题将迎刃而解。尽管直到今天,纲领中的绝大
部分猜想仍然没有得到证明,但阿瑟称基本引理的证明“将会成为该课题的一块奠基石”。
纲领的完整证明也许仍需要几代数学家的努力。

几十年来,朗兰兹本人也在尝试证明自己提出来的猜想。“重大的猜想很难发现,精妙而复杂
的证明亦难建立。最好的情况是把两样都做了。”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然而,我们很容易
理解为什么证明是困难的——大量其他的数学家,至少是几名重要的数学家,都无法找到证明。”

天才班里的少年

吴宝珠1972年出生于越南河内,父亲吴辉瑾是一名物理学教授,母亲陈刘云贤是药剂学副教授。
他是家里的独子。

学生时代,吴宝珠先后就读于河内的讲武实验小学、重王中学,15岁时转学到河内国家大学的
天才学校。这次转学主要的原因是吴辉瑾对儿子所就读的学校感到不满意。

河内国家大学的天才学校是越南政府自1965年指定河内国家大学开设的,其任务是引导和训练
具有天赋的学生。学校开设了不同的专业班,包括数学、信息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吴宝珠
就读于其中的数学班。如今可以看到,数学班的成绩在所有专业班里是最显眼的,其学生在
1974年到2001年间共取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奖牌62块,远远超出其他学科。

吴宝珠对数学的喜爱源自于父母的影响,他从初中开始做了许多数学练习并喜欢上数学。
1988年,吴宝珠读11年级,他去澳大利亚参加了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这是他第一次
参赛。金牌是以42分的满分取得的。

与吴宝珠参加同一届竞赛的,还包括了澳大利亚的陶哲轩。他在第二题上失了点分,最后一题
没有解出,以34分的成绩取得金牌。但是陶哲轩那一年只有13岁。他后来在24岁即被美国加州
大学洛杉矶分校聘为全职教授,成为校史上最年轻的全职教授。2006年他获得了菲尔茨奖。

一年后的1989年,吴宝珠再次参加奥数竞赛并又一次获得金牌。但这一次,他对于竞赛实际上
已经不再抱有兴趣,只是在学校的要求之下才去参赛。实际上,自从上次得金牌之后,他就对
数学竞赛失去了兴趣。

在那个时候,朗兰兹正在因为他在数论和自守形式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而频频获奖。其中包括了
1988年美国数学会颁发的“国家科学院数学奖”,这使朗兰兹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人。

1989年高中毕业之时,吴宝珠本打算去布达佩斯读大学,没想到正碰上东欧剧变,新的匈牙利
政府不再为越南来的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吴宝珠只好另寻出路,最后得到了法国的奖学金。

水滴石穿的研究

尽管吴宝珠曾经就读于天才班,但在他的合作者恽之玮看来,吴宝珠并没有通常人们所认为
的天才的“表面光芒”,比如反应奇快、竞争性强。“但是他的思考很深入,是水滴石穿的
类型。”恽之玮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做问题有着自己的节奏和品位。”美国麻省理工学
院数学系博士后恽之玮自三年前开始与吴宝珠接触,一年前开始与其合作研究与朗兰兹纲领
有关的一个猜想。他们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教授JochenHeinloth在2010年合作完成的相关
论文为朗兰兹纲领提供了新的例证。

初到法国的吴宝珠发现法国的教育体系与越南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他需要先在法国的高中里
读两年预科,才能再读大学。法国高中里的学习不是像越南那样为考试做准备,而是为研究
做准备。

法国政府提供给吴宝珠的奖学金本是为他就读巴黎第六大学,但吴宝珠转而选择了法国赫赫
有名的高等师范大学。在这里,他师从数学家迈克·布鲁意(MichelBroue)。布鲁意的研究专
长在于代数几何和表示论。

彼时,“法国自守形式之父”罗杰·戈德门特(RogerGodement)颇具影响力的文章正在法国数
学界大放异彩。他写了许多介绍性的文章和书籍,让数学界对朗兰兹纲领和自守形式产生了
巨大的热情,一度几乎人人都在做相关研究。戈德门特的学生埃尔维·雅凯(HervéJacquet)
曾与朗兰兹合作,完成了自守表示论的奠基性工作。

吴宝珠被这种热情所包围,他的老师布鲁意又建议他跟着巴黎第十一大学的数学家
热拉尔·洛蒙(GérardLaumon)做研究,吴宝珠便与朗兰兹纲领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洛蒙的合作
结果是给出了基本引理在酉群情形的证明,这使他们后来在2004年获得了克雷数学研究所颁发
的克雷研究奖。

吴宝珠与洛蒙的这项成果也使他在数学界凸显了出来。所以实际上,吴宝珠在读大学期间即开
始做博士生的课题。1997年,吴宝珠从巴黎第十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他在博士论文里解决了
一个与基本引理非常类似的问题,这也让他感到解决基本引理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从1998年开始,吴宝珠以他特有的节奏,滴水穿石,向着攻克基本引理的目标而去。达到这一
目标,他前后花了10年时间。其间,在2005年,33岁的吴宝珠在越南获得教授职称,成为越南
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

十年间,令吴宝珠感到庆幸的是,在法国的科研体制下,他能够专心做他的数学研究,而不需
要考虑发表论文的问题。“我没有兴趣写糟糕的论文,我只写几篇好论文。我的同事告诉我,
‘不要浪费时间写糟糕的论文,一篇好论文胜过一百篇垃圾论文’。这不是我的方式,这是法
国的标准。”吴宝珠对中国媒体说。

在数学研究之外,吴宝珠是个非常顾家的人,也懂得享受生活。在恽之玮看来,他待人谦和,
很真诚。“我在他家做客的时候,他会用木炭生起壁炉,拿出好酒,放放音乐。两个小女儿总
是缠着他,其乐融融。”恽之玮说,“跟我自己相比,他生活的品位要高得多。”吴宝珠现在
拥有法国和越南的双重国籍。他读过很多法国文学,喜欢加缪的作品,也曾经跟恽之玮谈起中
国文学,读过贾平凹的作品和中国古典名著的越南版。

解决问题的新希望

菲尔茨奖在每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由于大会每四年召开一次,因而菲尔茨奖也是每
四年颁发一次。它只奖励给年龄在40岁以下的数学家。201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印度海德拉
巴举行,吴宝珠从印度总统帕蒂尔手中接过了菲尔茨奖牌。与他同时获奖的数学家还有俄罗斯
数学家斯米尔诺夫、法国数学家维拉尼和以色列数学家林登施特劳斯。在吴宝珠之前,亚洲的
数学家中只有日本人获得过该奖项。

吴宝珠证明基本引理的过程曲折坎坷,充满了痛苦,乃至绝望。2006年时他曾经一度认为基本
引理是不可证明的。

“要理解一个猜想为何是重要的,就需要理解它的结论,而这通常要花费很长时间。”朗兰兹说。
尽管朗兰兹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也做了许多探索,但这个纲领就像是一座雪山,更多情况下是
叫人心余力绌。

朗兰兹一度在1980年代转做其他问题。有人说朗兰兹离开了自己的领域,现在看到基本引理被
证明便又重新回来了。“我不确定我曾经离开过它,尽管我确实也关心一些其他的数学问题。
它们至今对我来说仍然非常有趣和重要。”朗兰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另一方面,我已经返
回了自守形式理论的研究,因为我大约在十年前看到了达到其中一个核心目标的可能性。”朗
兰兹继续说,“我需要时间来考虑这种可能性。它是重大的,但仍充满问题。”吴宝珠2007年
终于将基本引理的证明全部写了出来,整个证明长达200页,过程中他为纠正一个错误就曾经花
掉两个月时间。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的工作是说服其他的数学家。他四处演讲,并将论文投给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数学出版物》供同行评审。2010年1月,经过了漫长的评审,他的论文终
于被接受发表。

吴宝珠的成果为数学家们证明朗兰兹纲领带来了新的希望。

“朗兰兹确实在重新思考他提出的框架,也提出了新的解决朗兰兹纲领的计划。这个新的计划也
是部分地从吴宝珠的工作中得到启发。”恽之玮说,“我个人觉得是很值得向这个方向钻研的。”
现在,吴宝珠已经受邀加入美国芝加哥大学。他选择芝加哥大学的原因之一,是那里允许教授只
做研究而不必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另一个原因,是“芝加哥有非常好的实验小学和中学”,他
的孩子可以到那里去就读。

====================================================================================
2011年度高校博士点基金开始申请

来源:科学网

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消息,2011年度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以下简称
“博士点基金”)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截止时间为2011年3月31日,逾期申报将不予受理。
(纸质材料以邮戳为准)。

一、2011年博士点基金分博导类课题、新教师类课题及优先发展领域课题三种:

(一)博导类课题申报条件:

1.凡在高校科研第一线工作、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具有指导博士生资格的教授,均可申请资助
(已退休者不得申请)。为使博士点基金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申请课题必须有博士生参加。

2.为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各校在申报课题时应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研究基地的课题申报。

3.为了有助于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工作的连续性,允许上述部门指导博士生的
教授同时承担两项博士点基金课题研究工作(包括参加研究的课题),但不得在同一年度内同
时申请两项课题,已承担两项课题的受资助者,需等其中一项课题完成后,方可再次提出申请。

4.单项课题申请经费不超过12万元。

5.申报课题应以基础性研究为主。

(二)新教师类课题申报条件:

1.具有博士点基金申报资格的学校在自然科学博士点上工作并具有博士学位的正式教师。

2.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出生时间在1971年1月1日以后)。

3.在本博士点上工作不超过三年(2008年1月1日以后)。

4.未独立承担过国家级各类科研课题。

5.单项课题申请经费不超过5万元。

6.凡获得过新教师基金资助的教师,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再次申请。

7.申报课题应以基础性研究为主。

(三)优先发展领域课题:

优先发展领域课题资助范围包括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地球科学”八个领域。

1.节能环保包括高效节能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煤炭清洁利用、海水综合利用等。

2.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
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数字虚拟等。

3.生物包括创新药物、生物医学工程、生物育种、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海洋生物等。

4.高端装备制造包括航空装备、空间基础设施、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

5.新能源包括核能、太阳能光伏、风电、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生物质能等。

6.新材料包括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基础材料研究等。

7.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高能效、低排放节能汽车
相关核心技术研究。

8.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空间物理学等。

优先发展领域课题申报条件:

1.凡在高校科研第一线工作、经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具有指导博士生资格的教授,均可申请资助
(已退休者不得申请)。为使博士点基金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申请课题必须有博士生参加。

2.为加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各校在申报课题时应优先保证国家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研究基地的课题申报。

3.申请人必须作为项目负责人获得过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资助并且获资助课题均已完成结题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指导博士生的教授若只有一项博士点基金博导类在研课题,
仍可申报本课题)。

4.本年度申请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者(包括作为课题参加人)不可申报本课题(包括作为课
题参加人)。

5.单项课题申请经费不超过40万元。

6.申报课题应以基础性研究为主。

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的完成周期一般为三年,本年度申请的课题执行时间从2012年1月1日到
2014年12月31日。

====================================================================================
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启动

来源: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本月正式启动。经该院学部主席团会议确定,中科院2011年
增选院士名额不超过60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0名、化学部10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名、
地学部10名、信息技术科学部7名、技术科学部11名。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规定,每位院士最多
推荐2名候选人,获得3名或3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2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
学部相同方为有效;对65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6名或6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4名院士
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凡2005、2007和2009年连续3次被推荐为中国
科学院和被提名为中国工程院的有效候选人,2011年停止1次被推荐为院士候选人的资格。

中科院院士工作局表示,经审查通过的有效候选人名单,将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
有关媒体上公布。归口初选部门或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要将本单位有效候选人及相同专业
的外单位其他有效候选人相关材料一并公示,候选人5年内调动工作单位,应同时在调出单位
公示,公示期为1个月。

2011年中科院外籍院士增选工作同步开始,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在国际上具有很
高学术地位的外国籍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外籍院士候选人只由
中科院院士推荐,每位院士最多可推荐1名外籍院士候选人,单独、联名推荐均可,获得5名
或5名以上院士推荐的候选人方为有效。

====================================================================================
EASIAM 征集学生论文评奖 (EASIAM 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 Call for Submission)

The next awards will be presented in the 7th EASIAM Annual Conference to be held
in June 27-29, 2011, in Waseda University, Tokyo, Japan.

Principal Guidelines

The EASIAM (East Asia section of Society of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Student Paper Prizes are awarded every year to the student author(s)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aper(s) submitted to the EASIAM Student Paper Competition. This
award is based solely on the merit and content of the student's contribution in
the submitted paper. The purpose of the Student Paper Prizes is to recognize
outstanding scholarship by student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or computing.
All the students are welcome in regular participation, irrespective of the
consequenceof the competition.

Requirements for Submission

To enter the competition, each applicant
must be a student or a recent graduate of a university in East or Southeast
Asia; must be yet to defend his/her PhD thesis or must not have attended the
oral defense before February 1, 2010; must submit a short vitae including
his/her list of publications and the paper. The student's advisor must submit
a letter that describes and evaluates the paper'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and the student's role in the publication.

Notification of Prize Winner

The EASIAM will notify the possible candidates of award recipient(s) by
mid-April, 2011. To receive the prize each candidate must present his/her
prize paper at the EASIAM meeting at Waseda University.

Description of the Award

Each recipient of the EASIAM Student Paper Prize shall receive a certificate
and reimbursement of up to US$250 toward travel expenses. Up to four awards
will be bestowed.

Deadline of the application: February 1, 2011.

Send your submission to Prof. Shao-Liang Zhang,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zhang@na.cse.nagoya-u.ac.jp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http://oishi.info.waseda.ac.jp/~easiam2011

====================================================================================
期刊内容: Commun. Comput. Phys. Vol. 9 No. 1 (2011)

发件人: CiCP
主题: Commun. Comput. Phys. Vol. 9 No. 1 (2011)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CiCP)
Free downlable -- Volume 9, Number 1, 2011
http://www.global-sci.com/issue/contents/9/issue1.html

Review Article:

Gianluigi Rozza
Reduced basis approximation and error bounds for potential flows in
parametrized geometries.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1-48.
http://www.global-sci.com/openaccess/v9_1.pdf

Regular Articles:

Abuhanif K. Bhuiyan, S. K. Dew and M. Stepanova
Kinetic 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metallic nanoislands grown by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49-67.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49.pdf

H. W. Zheng, N. Qin, F. C. G. A. Nicolleau and C. Shu
Quadrilateral cell-based anisotropic adaptive solution for the Euler equations.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68-88.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68.pdf

Daniel A. Charlebois, Jukka Intosalmi, Dawn Fraser and Mads Krn
An algorithm for the stochastic simul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and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 dynamics.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89-112.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89.pdf

Jianhua Yuan and Ya Yan Lu
Dirichlet-to-Neumann map method with boundary cells for photonic crystals
devices.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113-128.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113.pdf

G. Bao, Y. Dou, T. A. Ehlers, P. Li, Y. Wang and Z. Xu
Quantifying tectonic and geomorphic interpretations of thermochronometer
data with inverse problem theory.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129-146.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129.pdf

Anna Nissen and Gunilla Kreiss
An optimize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for the Schro"dinger equation.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147-179.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147.pdf

Zhaoqin Huang, Jun Yao, Yajun Li, Chenchen Wang and Xinrui Lv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equivalent permeability tensor for fractured
vuggy porous media based on homogenization theory.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180-204.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180.pdf

Angela Ferrari, Claus-Dieter Munz and Bernhard Weigand
A high order sharp-interface method with local time stepping for compressible
multiphase flows.
Commun. Comput. Phys., 9 (2011), pp. 205-230.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9_205.pdf

====================================================================================
期刊内容: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Volume 46, Number 1, 2 January 2011

发件人: "Chi-Wang Shu"
主题: Contents, Journal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http://www.springeronline.com/journal/10915

Volume 46, Number 1, January 2011

Superconvergence and Extrapolation Analysis of a
Nonconforming Mixed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for Time-Harmonic Maxwell's Equations
Zhonghua Qiao, Changhui Yao and Shanghui Jia, pp.1-19.

A Unified Primal-Dual Algorithm Framework Based
on Bregman Iteration
Xiaoqun Zhang, Martin Burger and Stanley Osher, pp.20-46.

The Finite Volume-Complete Flux Scheme for
Advection-Diffusion-Reaction Equations
J.H.M. ten Thije Boonkkamp and M.J.H. Anthonissen, pp.47-70.

An hp-local Discontinuous Galerkin Method for
Parabolic Integro-Differential Equations。
Amiya K. Pani and Sangita Yadav, pp.71-99.

Nitsche's Method for Defective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 Incompressibile Fluid-dynamics
Christian Vergara, pp.100-123.

A Class of Domain Decomposition Preconditioners
for hp-Discontinuous Galerkin Finite Element Methods
Paola F. Antonietti and Paul Houston, pp.124-149.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