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9年1月10日

Today's Editor:
 
Tao Tang (汤涛)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ttang@hkbu.edu.hk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Nominations for Feng Kang Prize

发件人: Prof. Zhong-Ci SHI <shi@lsec.cc.ac.cn>
主 题: Nominations for Feng Kang Prize

The Committee of Feng Kang Prize of Scientific Computing is seeking
applications and nominations for 2009 year. The prize is awarded every
other year to young Chinese Scientists in China and abroad for their
outstanding researches in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The
prize winners will be announced in September 2009. Application forms can
be obtained by anonymous ftp from

http://lsec.cc.ac.cn/fengkangprize/contact.html

Deadline for applications and nominations is MARCH 15, 2009.

Please send all materials to Ms. Ru-Juan Ding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No.55, East Road, Zhong-Guan-Cun, Beijing 100190, CHINA
Email: drj@lsec.cc.ac.cn

====================================================================================
哥德巴赫“猜想”报春

来源《北京日报》2008-12-05,孙文晔

1978年,一篇报告文学让一位数学家一夜之间成了在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曾经的“臭老九”、
“白专典型”成为全民偶像。孩子们在被问到“长大后做什么时”,都响亮地回答:
“要当科学家!”

同年,一次科学大会,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成了改革开放的先声。


回顾这段历史,“猜想”一般的谜仍未破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科
学怪人?在当时的背景下,徐迟的春秋笔法隐藏了什么?陈景润的真实人生如何?


“这是个认识知识分子价值的过程。”陈景润老友罗声雄研究员的一句话,让人找到了
回望1978年的视角。


谁选中了陈景润?

徐迟为什么要写陈景润,这还得从《人民文学》编辑部的“神仙会”说起。

“文革”刚结束,复刊不久的《人民文学》,恰逢主编张光年生病住院,选题就靠
几个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神仙会”来定。

1977年9月18日,党中央决定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紧接着,10月的这次“神仙会”自
然跟“科学”挂上了钩。编辑们觉得,如能组织一篇反映科学领域的报告文学,正当时候。

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寻常。十年浩劫,知识分子早成了“臭老九”,以他们为
主角的文学作品也几乎绝迹。不过,中央既然要重新评价知识分子的地位和作用,
文学领域自然应该有所突破。

然而,写谁好呢

也不知是谁,想起一则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有个外国代
表团访华,一美国专家点名要见大数学家陈教授。我国有关方面千方百计寻找,
终于在“牛棚”里发现了这个人,他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果,竟然谁也不知道。

这人就是陈景润,编辑们纷纷补充了自己听到的轶事:他是“白专”典型,
有一回挨斗,他气得跳楼,不过这位数学家自杀还不忘算角度,结果连伤都没受;
他是一个“科学怪人”,不刷牙不洗脸;有人说他财迷,棉袄都舍不得买,就用
两个棉毛衫,里边装上棉花,一绷。

这样的人能不能写?当时,“白专”可是顶“大帽子”,在“文革”中,
不问政治的“白专”分子几乎和吃白饭、寄生虫等名词联系在了一起。

经过激烈的争论,编辑们达成一致,就写陈景润吧!中央已经提出了“向
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目标,要实现“四个现代化”,自然需要知识。不管怎样,
他是有贡献的。

那么,找谁来写呢?有人提到了徐迟。

徐迟虽是一位诗人,但他做过新闻记者,写过不少通讯特写。1962年
他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人物特写《祁连山下》,以敦煌艺术家常书鸿
为原型。解放后,写知识分子的文章本就不多,反响好的更屈指可数,这篇
文章算是其一。

当时的青年编辑周明,负责寻找这位久违了的诗人。

徐迟原来在《诗刊》做副主编,后来响应中央的号召“作家到火热的生活中去”,
连编制也转到了湖北省文联。

周明的电话打到武汉,徐迟说他在老家浙江南浔选好了房子,准备办理退休手
续告老还乡了。他说他被剥夺了创作权,十年没有动笔了,噤若寒蝉。

不过,当周明提起这个任务时,老先生又兴奋起来,他说,要是能有机会写
点什么就太好了,冬蛰太久了,也该醒醒了。

周明放心了,63岁的老先生,依然是个热情的歌者。只是提到陈景润,诗人
热情稍减,他有点迟疑地说“试试看”。

果然,徐迟到京后和亲友们吃饭,一屋子人,一听说他要写陈景润,一致反
对。“怪人”呀,“白专”呀,“吝啬”呀,他们都劝他换个题目,陈景润是个
有争议的人,何必惹麻烦呢?

敢不敢写?最后是徐迟的姐夫一锤定音:“写!陈氏定理了不起!”这位姐夫
正是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看将军说得那么干脆,徐迟打消了顾虑。

偶然的机缘

从《人民文学》的青年编辑到伍修权将军,似乎谁都知道陈景润,可是在
1977年10月之前,他并没上过报纸,陈景润怎么成了话题人物呢?

其实,让陈景润出名的,只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时任中科院数学所业务处
处长的罗声雄讲述了这件奇事。

1973年,北京的冬天似乎比往年更长。2月里的中关村,周围是一片片萧索
的农田,让它出名的不是高科技,而是北大、清华这两大“文革”策源地,发
生在这里的故事往往有风向标的意味。

一天,陈景润在去医院的路上偶遇罗声雄,也许是自觉身体不行时日无多,
他突兀而神秘地说:

“最近,我完成了对猜想的证明,论文也写好了,你看怎么办?”

“论证过程有问题吗?”罗说。

“绝对没问题。但是我担心没法发表,即使发表了又会挨批。”

“只要是真货,就不怕。”

这里所说的猜想,是指对“哥德巴赫猜想(1+2)”的简化论证。陈景润在
极其秘密的状态下,经6年攻关,写出了这篇长达100多页的论文。他心里清楚,
这不仅是他有生以来最重要的成就,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数学成就之
一。然而,他更明白,自己顶着“白专”的帽子,“猜想”又远离实际,论文
肯定难以发表。这些年挨整、跳楼、专政经得多了,虽经罗声雄劝说,陈景润
还是把论文压在了箱底下。

罗声雄,湖北人,三十出头,好打抱不平。有一次,陈景润像“叫花子”
一样被“革命群众”群殴,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只有罗为他出了头,由此成
了陈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这次,为了给陈景润打气,罗声雄和数学所的另一
位业务干部乔立风,决定跨过数学所党委,把事情直接捅到院里。

一份题为“数学所取得一项重要理论成果”的工作简报,径直送到了中科
院领导处。副书记武衡看完这份简报后,顿感眼前一亮。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子计算机的改进引发了西方的技术革命,而我
们却停滞不前。1971年至1972年间,周恩来借接见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数
学家林家翘的机会,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要求中科院在理论研究上要有所
突破。陈景润这个成就,真是恰逢其时。

武衡立即赶到数学所。他当着党委书记的面,尖锐地指出:“单是陈景
润有论文不敢拿出来的事,就应该向总理反映。”这位书记的答复也很有时
代特色,他说:“陈景润的论文能不能发表,要经全体群众讨论通过!”

在随后的全院大会上,武衡专门表彰了陈景润,不过他没提名字,仅说:
“我国年轻的数学工作者在数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一项具有世界
先进水平的成果……”

坐在底下的新华社记者顾迈南,专门负责科技报道,听到此处,她心中
一动,立即询问身旁的一位局长,得知这个人叫陈景润,“是个怪人!”

第二天,顾迈南就到了数学所,接待她的那位“革委会”负责人说,“这个
人(指陈景润)生命力很强,中关村医院来了几次病危通知单,说他快死啦,可他至
今还活着。”

随后,顾迈南迅速写了两篇“新华社内参”,专门报道了陈景润。现在回看
这两份“内参”,只有两处略有夸张。一是在论文尚未发表前断言“陈的论文
发表后,会轰动世界”,一说“陈命在垂危,亟待抢救”。不过,这为后来的
“陈景润事件”,投入了催化剂。

离陈景润和罗声雄谈话还不到半个月,陈景润的机会就来了。

江青在“内参”上批示:“主席,是否先救活陈景润为好?”

毛泽东大笔一挥:“请文元同志办。”

姚文元又作批示:“陈景润的论文在哲学上有什么意义?”

罗声雄奉命作科普文章,向领导介绍“哥德巴赫猜想”,至于哲学上有
什么意义,他说不出来,只好请“哲学家”去体会了。

陈景润事件

事情进展神速,接下来就有了中关村88号楼的一幕。“在知识界,人们
管这件事叫‘陈景润事件’,”罗声雄说。

3月底一天的下半夜,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彻中关村88号楼3层寂静的
走廊,住在小茶房里的陈景润也被惊醒了。一名身着戎装的彪悍男子在门外
高呼:“陈景润同志,我是迟群,伟大领袖毛主席派我来看你了!”

 

迟群身后,还有时任卫生部部长的谢振华,协和医院院长张孝骞及其他
医学权威,武衡也陪同在列。

 

陈景润完全懵了,主席怎么会知道我这么个助理研究员、“白专”典型?
莫不是造反派抓人来了?他迟迟不肯开门,喧哗声中,同楼的几十个居民都
聚到了门口,有的只穿着裤衩背心,冻得上牙打下牙,整个88号楼,犹如刚
发生了地震。

 

陈景润出来了。迟群何许人也?毛泽东的联络员,时任清华大学党委书
记兼革命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科教组副组长,竟然恳请他马上去检查身体。
陈景润死活不肯,迟群不得不亲自动手,强拉着瘦弱的陈景润,把他塞进了
红旗轿车。

 

五六辆轿车,浩浩荡荡地开进迟群的“阵地”清华大学,几名专家立
即会诊,陈景润患有慢性腹部结膜炎,并非要命的急症。不过,依照主席
的指示,陈景润还是住院了。

 

第二天,对政治莫名其妙的陈景润,不顾“最高指示”,逃出了病
房。结果又是天下大乱,全院上下寻找陈景润。

 

伟大领袖亲自关怀“白专”分子,与“文革”中的气氛格格不入,
种种错位,让科学院开了锅。人们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展开了辩论。相
当多的研究员大受鼓舞,“看来,只要有真本事,领导还是重视的”。
又有许多人被弄得糊里糊涂:不是提倡又红又专吗?为什么又肯定了“
白专”分子?

 

“数学大师庞开来曾给机遇下了个定义:机遇是对社会无知程度的
一种度量。白卷先生张铁生和书呆子陈景润能够同时出名,这都符合庞
开来的原意。”罗声雄进一步解释了他对此事的反思,“在那时荒芜一
片的科学土壤里,突然开出一朵奇葩,各级领导自然如获至宝,他们以
此为题,各做各的文章,这就给了陈景润一个机遇。”

 

随后,陈景润的论文,以最快的速度在《中国科学》英文版16卷第2
期上发表了。

 

这篇论文的分量有多重?中科院院士林群用2008年奥运会打了个比方:
“陈景润是数学界的百米飞人博尔特,挑战着智力极限。他保持的这个纪
录,至今34年,仍无人能破。”

 

徐迟三访陈景润

 

如果说迟群夜访陈景润只是政治,那么最终让这个书呆子感动国人的,
却是科学的魅力、人性的光辉。这些,被徐迟的慧眼发现了。

据陈景润秘书李小凝转述,徐迟写出洋洋万言的《哥德巴赫猜想》,
但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跟陈景润只见了三面。这让记者也吃了一惊。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77年的一个秋日,周明陪着去的。

陈景润进来那一幕,周明记忆犹新:“他非常瘦小,脸上虽然红扑
扑的,但却是一种病态的红(大概是因为结核病),我们都穿单衣,他身
上却是一件半蓝不灰的中山装,露出来的衬衫领子一个翘在外面,一个
窝在里面,头上的棉帽歪戴着,两个护耳,一前一后地耷拉着,确实是
个怪人,挺邋遢的。”

陈景润的手拢在袖子里,有点心不在焉地说,“哦,你们来了,我
很高兴,很高兴”,一直说很高兴。一听说自己是报告文学的主角,又
说,不要写我,写写老前辈,写写老科学家,写写领导人。他当时说了
一串领导人的名字,每一位前面都加上了“敬爱的”,完全是报纸上的
字儿话。徐迟笑了,说我不是写你,我来写数学界。陈景润松了口气,
天真地说那我一定提供材料。

于是,他们随意聊起来。

徐迟问,“哥德巴赫猜想”进展如何了?

陈景润回答:到了最后关头。看到叶剑英元帅最近发表的《攻关》一
诗,很受鼓舞。我要继续苦战,努力攻关,攀登科学高峰。

再问他最近考虑什么问题?他说,收到一个国际会议的邀请,正在写回信。

原来,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席邀请他去芬兰参加数学家大会,并作45分钟
的学术报告。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各国学者三千多人,但确定做学术报告者
仅十来名,其中亚洲两名,一个是日本学者,一个便是陈景润。

陈景润请示领导,没想到中科院副院长方毅让他自己答复,这可让他大费脑筋了。

最后,回信大致讲了三点:一、感谢国际数学会主席先生的盛情邀请;
二、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目前台湾占据着数学会的席位,因此我不能参
加;第三、如果驱逐了台湾代表,我可以考虑出席。

简直出乎意料!看来陈景润没有传说中那么“痴”,那么“傻”。

虽然陈景润讲话的时候,夹着报纸上的套话,但他那种心不在焉、恍
恍惚惚的神情,让徐迟有一种感觉:陈景润没有生活在我们中间,他活在
数学王国里,虽然被迫接受了访问,但他的心仍在低飞着,盘旋着,闪出
晨光熹微的理性之美。

徐迟忍不住悄声对周明说:“他多可爱,我爱上他了!就写他了。”

怎么走进陈景润的心里呢?往后的一个星期,徐迟在外围展开了采访,
他还特地找到数学所的年轻研究员杨乐、张广厚,和他们一起归纳出了三个
陈景润感兴趣的问题:猜想是怎么回事?猜想的题目怎么写,答案怎么写?
(1+2)的突破在哪里?

第二次见面,徐迟有备而来地抛出三个问题,陈景润话多起来,也不管
徐迟懂不懂,直接把解决这三个问题的数学公式写给徐迟看,徐迟抄下来,
或者说是照猫画虎地描画了下来,正如读者所见,公式搁在了文章的开篇。

这次见面,徐迟掉泪了,他得出个结论:陈景润是那种为了数学可以
抛弃一切的人,外界对他的传言太可恶了,那些当初迫害他的人,今天仍
在制造流言蜚语。

采访进入尾声,唯一的遗憾是,陈景润几乎不让任何人进他的小屋,
徐迟也不例外。时任数学所书记的李尚杰说:“要不,咱们搞点阴谋诡计试试。”

经策划,周明和徐迟、李尚杰三人一同上了88号楼,老李是领导,
自然被放进屋。周明和徐迟,又过了十分钟后才去敲门,只说找李书记有急事。

果然,陈景润还未反应过来,李尚杰就抢先开了门,周明和徐迟就
这样不容分说地挤进了屋。环顾这间由茶水间改成的宿舍,六平方米的
小屋,一张单人床,床上的褥子只用蚊帐包着。墙角放了两个鼓鼓囊囊
的麻袋,一个装的是他的换洗衣服,另一个全是计算题手稿和废纸。办
公桌上除了中间常用的一小片地方,其余桌面落满了灰尘。

原来,这就是陈景润的世外桃源、数学作坊、自由王国。

“猜想”问世

诗人的激情迸发了,他说他像林妹妹爱上二哥哥那样爱上了陈景润!据
徐迟的儿子徐延回忆,他写得很快,一个星期采访,一个星期写作,一个星
期修改,一个星期发稿。

前面的几个段落只用两个晚上就写就了,不过写到“文革”就卡住了。

当时,中央关于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尚未做出,“两个凡
是”依然禁锢人心。评判“文革”,谁也没有这个胆。

“文革”中,徐迟被关在一个楼上,没有事情,就只剩下读书,能搞到

的书都反复读了,读得最多的是《马恩全集》。

在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徐迟想到了《马恩全集》第一卷里的一篇
重要文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对“文革”的态度、理解、写法,
都在这篇文章里找到了依据。

《哥德巴赫猜想》问世后,“文革”这一段立即引起读者热烈反响。
许多人争相购买和竞相传阅,喜欢文学的和平时不太关心文学的,也都找
来一遍又一遍地读。

当然,作家也有妥协。有关陈景润跳楼自杀等苦难,闪闪烁烁地写
了;陈景润事件,没有写入文中。

讲到那篇著名的论文时,文中是这样说的:1973年春节前夕,党委
书记和政治处主任,提着水果去慰问陈景润,他非常感动,立即拿出论
文,说道:“把这篇论文献给党。”

 

数学所的人都知道这是“天方夜谭”,当时大数学家华罗庚、吴文
俊都没人理,一个助理研究员哪里有这种待遇?“李书记”在这篇报告
文学中成了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至于怎么写“猜想”,怎么写科学,徐迟说了这样的话:“我不
懂科学,但我懂得人,懂得科学家的为人,也就可以写一点科学了。”

《哥德巴赫猜想》被《人民文学》刊发在1978年1月号头条。2月17
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破例用三大版的篇幅转载了这篇文章。

中国大地刮起了“陈景润旋风”,他成了科学的代名词。科学家一夜
之间成了最时髦的职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挂在人们的
嘴边。许多青年,包括后来成为搜狐创始人的张朝阳,因为看了这篇文章,
走上了追求科学的道路。

但也有人投书《中国青年报》发出疑问:陈景润算不算又红又专的
典型?宣传陈景润会不会使青年钻研业务不问政治,走偏方向?

《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为了四化要又红又专——从陈景润谈起》的
评论员文章。指出,陈景润为了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不畏艰难困苦,顽
强坚持攻关,这就是红。

曾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的周明说,陈景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
个被当作主角和英雄描写的知识分子,从此,他们走进了文学画廊。

因为深感我国科学水平之低,低得让人痛心,在写完《哥德巴赫猜想
》之后,徐迟继续遨游于科学世界。《地质之光》、《愿生命之树常青》、
《在湍流的漩涡中》,他以诗人的心灵,与不为外人所知的科学世界相通了。

这些,都成了对第一次科学大会的献礼。

春来江水绿如蓝

1978年3月,乍暖还寒,酝酿了8个月的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开幕。
陈景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5500多名代表一起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而且和
他的老师华罗庚先生一起坐上了会议主席台。

在这次大会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观点。

 

陈景润听到邓小平说:“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
愿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就是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
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们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

 

一直戴在陈景润头上的“白专”帽子终于摘下来了。

说起这个讲话还有一段故事。

科学大会文件起草工作,由中科院副院长方毅牵头筹办。草拟的文件
中,最重要的是邓小平和华国锋的稿子。

这两个讲话稿写完后,同时送上去。邓小平的讲稿很快得到反馈,邓
小平只在段落和个别字句上作了些调整。当时中央有位领导看了讲话稿后
说:“我看这个稿子水平不高,毛主席讲了那么多关于科学工作和知识分
子的话,为什么不引用?譬如,毛主席说的知识分子要改造世界观,就应
该谈一下嘛!”起草小组向邓小平请示,要不要根据这位领导的意见再作
些修改?邓小平的回答十分干脆:“一个字也不要改!”

科学大会开幕的前一天,宣传口一位负责人又提了条意见,关于知
识分子“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建议修改成“我们已经有了一支
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队伍”。方毅再次向邓小平汇报,邓小平
说,不接受,维持原样。

现在说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大家都觉得这是常识,却不知把
知识分子看作自己人,这在当时堪称翻天覆地。

邓小平讲话后,整个科学院都回荡起《祝酒歌》歌声。

徐迟也参加了科学大会,他和黄宗英、秦牧等6名作家组成了特邀
记者小组,专门采访科学家。黄宗英还记得,徐迟倾心地讲陈景润、
猜想、数学、皇冠,讲得听众包括他自己都醉了。一个大停顿,徐迟
展开双臂说:“我想说,陈景润,我爱你。”

 

闭幕式前,徐迟还欣然接受了一个任务,代卧病在床的郭沫若,
起草科学大会的闭幕式发言稿。徐迟一夜写就,只是写得比较分散、
浪漫,在会议上宣读不太适宜,最后未被采用。


不过,不管是谁起草,正如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式上说的,“日出
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学的春天到来了”。从此,多年被称为
“臭老九”的中国知识分子,逐渐找回了尊严和价值。

 

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起

 

在科学大会作报告间隙,邓小平会见了陈景润,这是他们第一次,
也是唯一的一次会面。

 

陈景润佝偻着背急步上前,用双手紧紧握住了邓小平的右手。周围
镁光灯闪烁,他显得更加拘谨了,出人意料地,他深深鞠了一躬,嘴
里念叨着:“谢谢邓副主席,谢谢、谢谢……”。

“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邓小平在科学大会上作的报告中,
着重讲了这一条。其实,连陈景润都不知道,早在3年前,邓小平就已经
给他当了一回“后勤部长”。

 

1975年9月26日,重新工作的邓小平主持会议,中央政治局听取了
胡耀邦提交的《整顿科学院的汇报提纲》。

当时,胡耀邦负责主持中科院工作,期间他亲赴数学所过问陈
景润的工作和生活。得知陈景润依然住在小茶房的时候,胡耀邦异常
激动,像愤怒的狮子一般咆哮,“你们于心何忍”。

在9月26日的会上,胡耀邦提到,至今仍有人认为陈景润是“白
专典型”,对其工作生活问题不予解决,邓小平也火了,他说:“什
么白专典型,总比占着茅坑不拉屎强!”接着,他给了陈景润极高的
评价:“像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起!”

几个月后,在“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中,这位伟人又遭打倒,
陈景润依然住在小茶房,不过,邓小平已经记住了陈景润。

科学大会之后,陈景润迎来了喜讯不断的春天,而这都离不开
“后勤部长”所抓的一件件实事。

1981年邓小平亲自批示:“可否为其配一秘书,以分其劳。”

1983年,按照邓小平的指示,陈景润的夫人由昆从武汉调到
了北京,陈景润升为一级研究员。他的月薪从89.5元加到了149.5元,
另外还有50元津贴,相当于行政十级工资,也就是现在的正局级。
更可喜的是,他搬出了那间小茶房,第二年在新家里添了个大胖小子。

这时候的陈景润精神焕发,虽然已近半百,看上去却像个小
伙子。他留着整齐的小平头,身穿绿军装,过去的熟人都说,陈
景润完全换了个人。

不过,由于邓小平的三个指示没提房子,陈景润仍然为了房子苦恼着。

1984年,有了孩子的陈景润向老朋友罗声雄诉苦“我搬出去
跟猪做伴了”。原来科学院在北大附中旁边有一套两居室,分了
给他,但两居室附近有一个屠宰场,屠宰的时候猪儿们呼天号地,
弄得这书呆子心烦意乱、东躲西藏。

 

罗声雄“撺掇”陈景润给邓小平办公室打个电话。果然,当邓
小平知道陈的住房情况时,非常生气,他当即指示国务院机关事务
管理局局长高登榜,就地解决。高登榜亲临数学所,表示“不分
房子我不走”,当天,科学院就分给陈景润一套四室一厅院士房。

不能承受之重

一封来自四川农村,没有收信人地址,仅写着“陈井运同志收”
的信,竟沿着曲折的邮路准确无误地送到了陈景润手中。当年的“陈
景润热”可见一斑。

那股“陈景润旋风”,将他从数学世界中拉出来,让他不得不去
扮演各种角色。

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排成了长队。他去山东、去安徽、去河南、
去湖北、去贵州……他不得不在人们的盛情请求下,一遍又一遍地讲
述自己的奋斗经历。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能不能听懂他那南方口音极重
的普通话,只要能请到他就满足了。

报纸、刊物也纷纷请陈景润写文章,青年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
人谈理想”;体育刊物约请陈景润谈“做一个科学家要身体好”;省
报约请陈景润“与青年同志们谈学习”……

小学请陈景润去做校外辅导员;中学请他去给中学生谈“怎样才
能学好数学”……这一切,陈景润似乎责无旁贷。因为据说北京有一
位中学生看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后,整天将自己关在房间里,
埋头在数字、公式、符号中,眼睛近视了,背也驼了。

 

还有全国各地寄给陈景润的信件等着他拆看,一个又一个从外地
赶来的青年要面见他,要跟他学数学,跟他探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

 

在当时特定的时代社会背景下,陈景润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意
义。但是,这对于一位数学家来说却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陈景润不得不说符合公众形象的话,不得不按他理解的“又红又
专”要求自己。那些年,他经常是一身草绿色军衣,草绿色解放鞋,
斜挎草绿色书包的打扮。

全国科学大会期间,徐迟去看陈景润。房间里依然堆着五六个
麻袋,不过都是群众来信。一个麻袋单独放在一边,全是女孩子
的求爱信。

“我可怎么办?”陈景润冲着徐迟一摊手。

陈景润的老师,那位第一个向他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的沈
元先生,特地来看望他当年的学生。陈景润说:“谢谢你,沈老师
。我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无微不至地关怀我
,我常常感动得流泪。我要加把劲,拼命大干社会主义,继续攀登科学高峰。”

当时在场的记者听沈元对他的学生说:“你呀,正直的人已成为政治的人!”

数年后,徐迟在接受采访时说:“对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
这篇文章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有许多不好的作用。因为当时影响很
大,他一下子成了名人。对陈景润这样的人,成名是一种痛苦,甚至
成为了对他的工作的干扰。他如果不是那么大名气,可以有更多的
安静的空间,有充分的时间来更好地进行他的研究。”

无用之用

上世纪80年代,武汉东湖路,徐迟的书房里添置了一台电脑,
型号比人们熟知的奔腾286更古老,屏幕是用9寸电视机改装的。键
盘上,贴着他亲笔写的字条“请先洗手,再接触键盘”。古稀之年
,徐迟仍在笔耕不辍,他是作家中率先使用电脑写作的人。

徐迟晚年所读所写均是高能物理、相对论等问题的书。有一次
他对秘书徐鲁说:“别的可能都是假的,都可以不写,唯有高科技
的东西才是真的,才是非写不可的。”可惜他这个看法有点曲高和寡。

 

报告文学集《哥德巴赫猜想》出版时,发行了上百万册。然
而到了90年代《来自高能粒子的信息》出版时,却只有寥寥5千册的印数了。

徐迟为此百般焦虑: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拥抱信息和科技,
本是火烧眉毛的事,为什么心血之作却成了空谷足音?

陈景润也无可回避地面临了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要问,
“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有什么用?甚至连一些数学家都说,陈景润
不过是时势造英雄。

“说数学有用还是没用,那是外行话。”林群院士感慨道,
“今天,人们非要探讨猜想的用途,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牛
顿发现力学三大定律的时候,谁能预见宇宙飞船应用了这个理论呢?”

“无用之用”导致他的事业后继无人。陈景润的专业远离
市场,除1978年有百人报名他的研究生外,往后数年,报考的
人寥寥无几。从1978年到1990年的12年间,陈景润共招收6名
研究生,本来为数不多,但没有一个留在他身边,大多出国了。

科研经费的短缺,也令他的5人小组难以为继。香港《文
汇报》记者采访陈景润时,他谈到了他的忧虑:“每人每年数
百元经费,连出差都难,国内有些学术会议都无力参加,更不
敢请人来。”记者发出感叹:“没想到一个大数学家还须精心计
算这么一笔细小的经济账。”

在记者看来,如此细小,但在陈景润,这是一个科研组一年
的经费。

放弃“猜想”

陈景润以“哥德巴赫猜想(1+2)”著名,普通公众,大概以
为陈景润一直在向(1+1)的证明发起冲锋。其实,陈景润清楚地知
道,以现在的数学工具并不能破解(1+1),1974年以后,他便决
定放弃这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我不能骑着自行车上月球”,陈景润如是说。

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家,在自己的专业上,他没有
因为公众的期望改变自己,尽管这可能有损他的光辉形象。

20世纪90年代,中关村变成了中国硅谷,陈景润却一天天衰竭。

1984年查出的帕金森综合征,让他几乎失去了一切,除了数学。
当罗声雄告诉他英国数学家怀尔斯解决了费马大定理时,他请护工
帮他翻起眼皮,睁开双眼,表示他的惊讶。然后,他含混不清地说,
请把资料拿来,我要看。

自科学大会以后,陈景润和徐迟便没有见过面,甚至没有任
何交往,但两人对科学却是一样的执着。

 

徐迟晚年涉足于高能物理王国,直到生命止息的前几天——
1996年12月4日他的《谈夸克》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

为此,《人民日报》在同一版面上还发表一篇署名陶钧的文
章《赞文学家的科学感情》,文章指明,此徐迟即彼徐迟,打消
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怎么作家徐迟会写起高深科学文章

1996年3月19日13时10分,陈景润与世长辞。同年12月12日,
徐迟在武汉的病房里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回味徐迟50年代写的一首诗:“我所攀登的山峰/在雨雪云
雾笼罩下/它吸引你走进它/像磁场引导指南针/除非你是一个勘
探队员/你不会知道这山脉的价值。”

这是科学家的赞歌,也是徐迟和陈景润相遇的机缘。

惊回眸,那一春

“神七”问天,“嫦娥”奔月,当今中国一日千里。正如
邓小平在科技大会上预言的,“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
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让我们再次回到1978年那个春天,那个决定了陈景润、徐
迟和千千万万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春天。

这一年,杨乐在苏黎世国际数学大会上,报告了他和张广
厚的研究成果。

这一年,孙家栋在科学大会上作了关于我国空间事业发展
的发言。30年后,他成了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郭沫
若在《科学的春天》一文中所说的“嫦娥奔月”。

这一年,黄昆在离开研究工作26年后,由邓小平点名到半
导体研究所任所长,由此成为“文革”后走上领导岗位的第
一批科学家。

这一年,陈佳洱回京参与制定低能核物理加速器研究的规划。
此前,他已在北京大学汉中分校待了10年,修路、喂猪、种地,
卖光了所有与加速器相关的书。

这一年,袁隆平由怀化农校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晋升
为研究员,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这一年,巴金重新拾笔,耗时7年完成了《随想录》。

这一年,张艺谋,陕西咸阳国棉八厂28岁的工人,在北京
电影学院西安考区,被几个摄影老师破格录取……RB022

(感谢陈景润的生前好友罗声雄研究员、林群院士、陈景润
的秘书李小凝老师、《人民文学》前副主编周明先生、徐迟之子
徐延先生、徐迟的秘书徐鲁先生对本文写作做出的指导和贡献。)

====================================================================================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数学年会通知
(第一轮)

发件人: "卢琳璋" <llz@gznu.edu.cn>
主 题: 第十一届高校年会

 

中国数学会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决定,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数学年会将于2009年7月20-23
日在贵阳召开。会议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高校工作委员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承办。会议将邀请
各高校多位学者做学科前沿报告。在开幕式上将颁发“冯康科学计算奖”, 并请获奖人员做学术
报告。年会期间将评选“计算数学学会青年论文奖”,并在闭幕式上颁奖。年会期间还准备召开
有关计算数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改革研讨会。欢迎全国(不限高校)的计算数学
工作者与会。

一、会议学术委员会:

主席:石钟慈院士(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志明研究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蔚喜军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谢晓尧教授(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
袁光伟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张平文教授(北京大学)

二、会议组织委员会:

主席:祝家麟教授(重庆大学,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高校工作委员会主任)
伍鹏程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校长)
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黄云清教授(计算数学学会副理事长,湘潭大学副校长)
卢琳璋教授(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
汤华中教授(北京大学,计算数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
吴 微教授(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数学学会教学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
许学军研究员(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
杨一都教授(贵州师范大学)

三、会务费:教师¥600元,研究生¥300元,不含考察费。
四、统一安排食宿,费用自理。待第二轮通知再提供住宿条件选择表。
五、会议报到时间:2009年7月19日全天(具体报到地点将在第二轮通知说明)。
六、报名和论文(学术论文和教改论文)投稿截止时间:2009年5月31日。
七、欢迎报名参加会议,报名方式:
1、网上注册:可直接到会议网站http://gxjssx.gznu.edu.cn/注册;
2、也可以在会议网站上下载注册表,填好后邮寄: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周晓军 收,邮编:550001。
八、欢迎提交会议报告论文,请在稿件中附上摘要。论文投寄方式:
1、投寄网址:sjxy@gznu.edu.cn; 2、邮寄地址:同七.2
九、会议联系人:周晓军, 聂学平,赵治平
联系电话:13985478144;0851-6702059;13984408265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到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与会!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数学年会组委会
(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代章)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科研岗位招聘启事

发件人: "zmchen" <zmchen@lsec.cc.ac.cn>
主 题: 数学院海外招聘公告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是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国立研究机构。
研究院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生和
博士后总计500余人。研究院详情请链接http:// www.amss.ac.cn。
为使研究院跻身世界一流科研机构行列,现面向海外长期公开招聘高层次科研人才和优秀
青年科研人才。

一、 高层次科研岗位
应聘条件:
1.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45周岁以下,对于特别突出和紧缺的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至50周岁;国外应聘者一般应担任高水平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学术造诣高深,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过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具有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
领域达到或保持国际一流水平的能力。
3.保证每年在研究院实际工作时间达9个月以上。

提供待遇:
研究院提供研究员和学术带头人职位,并协助申请国家与中国科学院的相关人才计划,
包括海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研究院提供良好的办公及实验用房条件;提供充沛
的科研启动经费;并提供所需的合作者和科研助手;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金待遇,针对特别
优秀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研究院提供三居室公寓;并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解决配偶及子
女的户口问题。

二、 优秀青年科研岗位
应聘条件:
具有博士学位,原则上40周岁以下;具有很好的学术潜力和合作能力,在科学研究方面
取得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

提供待遇:
提供良好的办公及实验用房条件,提供必需的科研启动经费,并提供所需的合作者和
科研助手;享受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和本单位创新基地科研人员待遇;并享受住房补
贴;按照国家规定予以解决配偶及子女的户口问题。

三、 招聘学科及研究方向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与控制论、复杂系统与
控制、系统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密码与编码、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

四、 应聘材料
1. 本人简历(包括出生日期,教育经历,工作经历,任职经历,任现职时间、获奖情
况,论著目录,研究工作概述,公开评价);
2. 三位本领域知名专家推荐函;
3. 应聘后的工作设想;
4. 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
五、 联系方式
联系人:刘霞
电话: 86-10-62562939
传真: 86-10-62561939
E-mail: renshi@amss.ac.cn
地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号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
研究院人力资源处
邮编: 100190

 

====================================================================================
选择合适期刊 提高论文被引率

作者:徐青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如何发表高被引论文,是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关心的问题。《科学家》网站近日刊登了美国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员、生物分子系统计划(Biomolecular Systems Initiative)主
管Steven Wiley对于发表论文的一些建议。他称,找准适合自己的期刊发表文章,会更加有
利于提高引用率。Wiley自己发表了100多篇论文,被引用超过6000次。

发表论文对于研究人员极为重要,不过并不是发在任何期刊上都能有一样的效果。通过了
编辑审核和苛刻的同行评议,最终发表在顶级期刊上的文章似乎更能打动资金评审人员。
人们认为没有高引用率文章,自己就无法获得晋升,并认为要获得高引用率就得在顶级期刊
发表文章。不过要想在顶级期刊上发文章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付出极大的精力,研究人
员面对的将不仅仅是写文章,还要回答论文评议者的各种问题。

只是简单地往特定期刊发表文章并不能带来高引用率,而且文章的总引用率与论文的重要程
度其实关系不大,流行领域中的回顾性文章是众所周知的引用率“磁铁”,比如Wiley引用
率最高的一篇文章被引用了超过360次,这篇文章是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篇技术论文(techniques paper)。

研究人员文章的引用等级确实会影响其职业发展。作为科学家,最主要的职责之一就是把研
究结果发表,不过也许不用那么在意文章发表的期刊。如果选择花费一年时间在像《细胞》
这样的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而不是在次级期刊上多发表几篇文章的话,可能会对研究人员
的整个研究发表率甚至是引用计数产生消极影响。当然,有时发表在哪里确实会对引用造成影响。

根据可能会评估你的资金和能为你写推荐信的科学家来决定文章发表的期刊,这可能是个
好主意。这些科学家喜欢引用什么期刊的文章?他们的文章发表在哪个期刊?他们可能会
在自己敬重的期刊上发表文章,所以如果研究人员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他们就可能
会看到论文并发表意见。Wiley的同行更多的是在高质量专业期刊上看到他的文章,而不
是《科学》、《自然》或《细胞》,这3份期刊他们一般并不会经常翻阅。当然了,由于大家
都知道在这几份顶级刊物发表文章非常困难,如果曾在这些刊物发表文章的话会为简历加
分不少。

Wiley发现,相比他发表在《科学》和《细胞》上的论文,他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或
《细胞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这类期刊上的文章会有更多的引
用次数。了解你的目标读者,这样就可以更容易地得到更多的引用,而不用花费无谓的精
力与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者“纠缠”。(科学网 徐青/编译)

====================================================================================
著名计算数学家David M. Young, Jr. (1922-2008)去世

 

From: David Kincaid <kincaid@math.utexas.edu>
Subject: David M. Young, Jr. (1922-2008)

 

David Young, 85, one of the giants of modern scientific computing,

died on December 21, 2008, in Austin, Texas, with Mildred, his wife

of 59 years, at his side.

 

His classic dissertation in 1950, "Iterative Methods for Solving Partial

Difference Equations of Elliptic Type", under Professor Garrett Birkhoff

at Harvard University, established th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the

Successive Overrelaxation (SOR) method.

 

Dr. Young served in the U.S. Navy during part of World War II and

later became a Lieutenant Commander in the U.S. Naval Reserve.

 

David spend most of his career at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s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1958-1999) and Computer Sciences (1966-1999),

Director of the Computation Center (1958-1970),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Numerical Analysis (1970-1999), and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s, as well as holding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ship there, the Ashbel Smith Professor.

 

David was appointed to membership in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in 1990, ACM recognized him with an award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Computer Science."

 

Dr. Young also served on the Board of Trustees for the Argonne Universities

Association (1975-1981).

 

David was an inspiring teacher, a kind and gracious gentleman,

and a fine leader who certainly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lives

of his students, colleagues, and friends.

 

We cherish Dr. Young's spirit which lingers on in our memories

and sustains us. We will miss his presence in our lives.

 

Some photos from Professor Young's 80th birthday reception can be seen at

 

http://www.ma.utexas.edu/cna/files/photos.html

 

Please email any additional photos of David Young, you wish to share

to David Kincaid (kincaid@math.utexas.edu).

 

David Kincaid, Richard Varga, Paul Saylor

 

=====================================================================================
湖北省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件人: "jalu" <jalu@whu.edu.cn>
主 题: 湖北省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湖北省暨武汉市计算数学学会于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在襄樊市襄樊学院举行了湖北省
信息与计算科学学术研讨会,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
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学院、
武汉海军工程大学、江汉大学、武汉工业学院、三峡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襄樊学
院等七十余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本次会议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中的方法、理论和应用开
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热烈讨论,内容包括微分方程数值解法、复杂网络、计算生物、
计算流体、数学物理反问题等,共有22个学术报告。
======================================================================================
期刊信息: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CiCP), Volume 4, Number 5, 2008

发件人: "CiCP" <cicp-owner@global-sci.com>
主 题: Commun. Comput. Phys. Vol. 4 No. 5

Communications in Computational Physics (CiCP)
Volume 4, Number 5, 2008
http://www.global-sci.com/issue/contents/4/issue5.html

Review Articles:
X. Q. Xu, M. V. Umansky, B. Dudson and P. B. Snyder
Boundary plasma turbulence simulations for tokamak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949-979.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949.pdf

Silvia Palpacelli and Sauro Succi
The quantum lattice Boltzmann equation: Recent development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980-1007.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980.pdf

Regular Articles:
Juan Cheng and Chi-Wang Shu
A third order conservative Lagrangian type scheme on curvilinear meshes
for the compressible euler equation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08-1024.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08.pdf

Carlos J. Garca-Cervera, Weiqing Ren, Jianfeng Lu and Weinan E
Sequential multiscale modeling using sparse representation.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25-1033.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25.pdf

Xin Hu, Shaoqiang Tang and Maxime Leroux
Stationary and transient simulations for a one-dimensional resonant
tunneling diode.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34-1050.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34.pdf

Yuanchang Sun, Hiroshi Ajiki and Gang Bao
Computational modeling of optical response from excitons in a nano
optical medium.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51-1068.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51.pdf

Kun Xu and Hongwei Liu
A multiple temperature kinetic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near
continuum flow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69-1085.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69.pdf

Dier Zhang, Aihui Zhou and Xin-Gao Gong
Parallel mesh refinement of higher order finite elements for electronic
structure calculation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086-1105.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086.pdf

Shi Jin and Dongsheng Yin
Computation of high frequency wave diffraction by a half plane via the
Liouville equation and geometric theory of diffraction.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106-1128.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106.pdf

B. Qiao, C. T. Zhou, X. T. He and C. H. Lai
Progress of pattern dynamics in plasma wave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129-1150.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129.pdf

Leopold Grinberg and George Em Karniadakis
A scalable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 for ultra-parallel arterial
flow simulation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151-1169.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151.pdf

Lijun Xie, Yao Zheng, Jianjun Chen and Jianfeng Zou
Enabling technologies in the problem solving environment HEDP.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170-1193.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170.pdf

Guanghua Ji, Haijun Yu and Pingwen Zhang
A kinetic-hydrodynamic simulation of liquid crystalline polymers
under plane shear flow: 1+2 dimensional case.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194-1215.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194.pdf

Yibing Chen and Song Jiang
An optimization-based rezoning for ALE method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216-1244.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216.pdf

Jiquan Li and Y. Kishimoto
Gyrofluid simulation of ion-scale turbulence in tokamak plasma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245-1257.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245.pdf

Zheng-Ming Sheng, Hui-Chun Wu, Wei-Min Wang, Min Chen, Xiao-Gang Dong,
Jun Zheng and Jie Zhang
Simulation of high power THz emission from laser interaction with
tenuous plasma and gas target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258-1278.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258.pdf

Jin Liu, Shiyi Chen, Xiaobo Nie and Mark O. Robbins
A continuum-atomistic multi-timescale algorithm for micro/nano flows.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279-1291.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1279.pdf

Author index to volume 4
Commun. Comput. Phys., 4 (2008), pp. 1292-1294.
http://www.global-sci.com/freedownload/v4_AuthorIndex.pdf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