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 |
photo of 史立德博士
2016年大學院士
史立德博士
MH, JP

史立德博士,華彩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創辦人,本港著名工業家,曾擔任仁愛堂董事局主席及黃大仙區議員,2007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榮譽勳章,以表揚他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史博士目前是廣州市海珠區及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委員,並身兼近四十項公職,包括黃大仙區健康安全城市董事局主席、商界助更生委員會董事局成員、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基金會會長、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常務副會長等,推動公益、服務社會業界不遺餘力。

史博士1980年畢業於理大前身香港理工學院,多年來積極回饋母校。2016年6月,理大校內一個演講廳以史立德博士命名,以表彰他對理大的慷慨支持及對香港社會的貢獻。

史博士熱愛馬術運動,認為賽馬和從商的成功之道都是一樣—決心和毅力。他亦是憑著決心和毅力去開始建立他的印刷王國。少年時代在印刷廠當學徒,一次工傷讓他痛失三根指頭,傷癒後任職的製衣廠又倒閉,於是史太太動用僅有的積蓄,讓史博士於1984年開設印刷廠,但開業之初,並非一帆風順。好學不倦的史博士每日工作朝八晚十二之餘,同時報讀夜校進修,他至今仍相信艱苦是成功必經的階段,沒有付出、沒有堅持,就不會有收穫。

工傷讓史博士明白提高市民對疾病和意外的醒覺的重要性,因此自薦擔任黃大仙區健康安全城市董事局主席,並半額資助區內屋邨購買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機 (AED),讓黃大仙獲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國際安全社區」之一。

陳主席、各位校董、唐校長、各位嘉賓:

今天真是我難忘的好日子,我抱著興奮心情來接受香港理工大學頒授大學院士榮銜,此殊榮不但是對我支持教育的肯定,也是對獻身社會服務的認同,我內心實感到無比欣慰,驚喜交集之中使我內心有多種感受,想和大家分享:

感動:記起去年6月,我得到理大安排,出席以本人命名的演講廳揭幕儀式,今天我又再次得到理大頒授院士榮銜,在座各友好於百忙中親臨指導,見証我獲殊榮一刻,本人實深感榮幸和感動,這項榮譽將更鼓勵我去承擔對理大的責任,成為我持續向前的重要推動力。

感恩:一向以來,我認為「施」與「受」,是建基於義務精神和關懷的心,真誠參與社會服務和支持教育,應該是無私的奉獻。我深信「施比受更為有福」的真義,感謝上天賜給我機會,有能力幫助別人,實是一種福氣,也感到自豪和感恩。我過往都抱著「取諸社會、回饋社會」的宗旨,以身體力行實現「能施」、「能受」,生活才感到快樂,人生才活得更有意義。

感想: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回顧自己出身於貧困家庭,艱苦創業的歷程當中遇到不少困難,亦曾見證及參與香港、內地的經濟發展和變遷,感歎今天的年青人和我年少成長的時代相比,大有天淵之別。由於昔日社會經濟環境困難,生活極不容易,我在欠缺接受良好教育機會下成長,所行的道路比今天的年青人更為崎嶇,但我並沒有埋怨和放棄,積極善用工餘時間進修研習,期間曾報讀香港工業專門學院(理大前身)的晚間課程,在我艱辛的奮發歲月中得到培育和激勵。今天,當想到事業略有微成,理應付出一分綿力,當為教育作出貢獻。

感謝:近十多年來,我和太太都積極參與慈善事業,分別先後擔任過仁愛堂主席外,更投身多項不同社區服務,設立私人社區基金,贊助社區心臟急救儀器(自動體外心臟去纖顫機)資助計劃,捐助本地大學教育和內地大學生助學基金,以及仁愛堂社區流動牙醫醫療車服務等項目。除自己身體力行外,更得到業界友好共同參與,一起為社會服務貢獻多一分力量。今天能獲得此項殊榮,應該和各位一起分享。最後,除感謝家人支持外,要感謝理大各位學者的支持和指導,感謝各友好今天在百忙中出席,特別要感謝唐偉章校長,我相信香港理工大學在他的帶領下,在作育英才、研發科技方面,將可取得更大的成就。多謝大家。

Previous Year
Previous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