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人才濟濟
促進跨文化了解 譚博士醉心於中國文化及跨文化了解的研究。

譚博士醉心於中國文化及跨文化了解的研究。

譚景輝博士對推動跨文化了解充滿熱誠,驅使他從事廣東話楝篤笑和二十世紀中國電影與文學的研究。

譚博士分別在香港和美國接受教育,曾在美國多家大學任教十八年,其後於2008年返港,決定在專業的領域尋求突破。他曾經有數年每次只留港兩至三星期;但他相信,「持續體會香港生活」才會對他研究中國文化帶來裨益。

兩年後,即2010年,譚博士加入理大新成立的中國文化學系,他被該學系富實驗精神的定位所吸引。他指出:「其他大學的中國研究課程側重於文學、歷史、哲學或宗教等特定領域,而理大則以讓學生全面涉獵中國文化為宗旨。這對注重科學和科技的理大來說是創新的概念,而這概念亦與他對中國文化的廣泛興趣不謀而合。

譚景輝博士  

譚景輝博士

譚博士表示,他對廣東話楝篤笑感興趣是因為它被用作為「表達公眾情緒」的媒介。廣東話楝篤笑在1980年代出現,當時香港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文化和政治自由時期。譚博士解釋,廣東話楝篤笑雖然以廣東話為名,但其幽默實際上源自英語、普通話和廣東話,反映香港社會的特殊語言結構。

最近,他獲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舉辦了一個研討會,探討中國政治幽默的表述,並吸引到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及加拿大的人士遠道而來參加會議。

譚博士的研究著重中國文化和跨文化的理解,與香港學生息息相關。他解釋:「學生深明自己處於全球化年代,因此,他們每天都在進行跨文化了解,即使有時他們並沒有為意。譚博士在美國任教時,越來越多中國人到國外旅遊,因而引發他對跨文化了解這課題的興趣。他發現,學生一方面可接受西方人士對中國和中國人所建立了的典型印象,但另一方面卻需要引導才能接受中國人對其他種族和文化一樣有典型印象。

譚博士近年對間諜小說研究感興趣,很少人會想到原來這範疇潛藏著理解跨文化的元素。他指出,這種體裁建基於國際爭議及國家之間充滿猜疑與互不信任的觀念上。然而,近年中國及其他地方的間諜小說已成功「超越個別國家的利益」,轉而探討「在國家監控和環球競爭下的人性狀態」。似乎,我們總有方法加深瞭解身處的複雜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