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寄朋友 首頁 聯絡我們 前期通訊 facebook YouTube 简体中文 English
75th Anniversary Updates
 

分析香港人與日本人不同的「蝸居」夢

分析香港人與日本人不同的「蝸居」夢

 

 

 

 

 

今時今日,香港大部份人為住屋而困擾,近年更流行「蝸居」一詞,用以形容狹小的居住空間,象徵人們像蝸牛般捲曲着身體和壓抑地生活。反觀日本亦流行「蝸居」,日本人更運用空間智慧,創造出型格和實用兼備的「蝸居」。今期 Excel@PolyU邀請到理大設計學院副教授郭恩慈博士為我們探討這個議題。

1/ 香港人和日本人的置業心態有甚麼不同?

在香港,很多人視置業為投資項目,半自住半投資形式的人相信亦為數不少。所以,香港人對物業通常有出售價值的考慮。然而,對日本人來說,物業普遍作居住用途,是生活所需的一部份。以我觀察,日本人購買房子作自住,很少會視它為一項投資,並且一般會長年居於同一住所。

2/ 請分析香港人與日本人對「蝸居」的不同觀念,這是否與不同的社會背景有關?

日本實行土地私有制,所以在日本買房子土地是屬於購買者的。於是,日本一些「蝸居」族可以為自己由屋外至屋內度身建造「蝸居」。建築師通常會為個體戶家庭設計整間房子,房子不但可以突顯屋主喜愛的風格,而且設計師可在小小的空間裏建構得五臟俱全。在日本,一些「蝸居」確實建得既有特色,且又有趣。

在香港,購房者只擁有該單位,沒有土地擁有權。所以,一切的設計都只可在室內進行,因此限制會比較多。更何況部份香港市民只能夠勉強負擔租住公共房屋、經濟更差的家庭或許只能住在殘破的唐樓,甚至籠屋或板間房等地方,還怎會講究居住空間的設計?

所以,香港人一般對「蝸居」的概念和期望,根本與日本人截然不同。

3/ 請分析創意「蝸居」設計在香港的可行性和發展?

如果「蝸居」是用以形容比較細小的單位,而並非惡劣的居住環境,創意「蝸居」設計在香港是有一定的發展空間和潛力的。其實,近年很多設計公司和設計師都願意為「上車」(即首次置業)一族或小型單位的住客,設計盡用空間而實用的「蝸居」。本港亦有電視節目,專門介紹本地小型單位的設計,足見室內設計師面對細小的居住空間時所發揮的創新意念。

 

本通訊由理大傳訊及公共事務處出版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