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10年6月26日

Today's Editor: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Zhonghua Qiao (乔中华)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zqiao@hkbu.edu.hk

====================================================================================

国际数学联盟主席Lovasz获得2010年度京都奖的基础科学奖

来源:中国数学会

 

2010年6月18日,日本稻盛财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0年京都奖(Kyoto Prize)的获奖名单。
现任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匈牙利罗兰大学科学家Laszla Lovasz(1948 - )因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方面的贡献获得基础科学奖,奖金5000万日元(约合380万人民币)。2010年京都奖颁奖典礼将于11
月10日在日本京都举行。

 

相关内容:获奖人工作介绍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Mathematical Sciences Based on Discrete Optimization
Algorithms"

Through his advanced research on discrete structures, Dr. Lovasz has provided a link
among various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in terms of algorithms, thereby influencing a
broad spectrum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 including discrete mathematics,
combinational optimization and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In so doing, Dr. Lovasz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both the academic and techno
logical possibilities of the mathematical sciences.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by Providing a Link among
Different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Inspiration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In Hungary, a mathematical world power, renowned mathematicians traditionally visit
schools to conduct special classes.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Dr. Lovasz was fortunate
enough to attend such a class given by celebrated mathematician Paul Erds1, and was so
enchanted by the joy of mathematics that he decided to become involved in the subject
more deeply than ever before. His mathematical gift led to early achievements solving
several open problems that stumped even senior mathematicians, writing a paper at the
age of seventeen and publishing it in a famous mathematical journal, and winning gold
medal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Olympiad competition for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It was the meeting with Dr. Erds that developed my mathematical talent even
further," he recalls.

Dr. Lovász's achievements

Up until the mid-20th century, neither combinatorial theory nor graph theory was fully
systemized and, with only individual pieces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such theories
were considered something like puzzles rather than conventional mathematics. Subsequent
progress in computer science, however, added to the importance of such theories, thus
triggering the attempt to systemize them. Dr. Lovasz played a central role in this
process. H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fact that,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 tools for many different fields, including combinatorial theory,
graph theory, and computer science, he was able to provide a link among many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For instance, Dr. Lovasz established a bridge between graph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 and linear programming by proving the weak perfect graph
conjecture. He also applied semidefinite programming techniques to coding theor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hannon capacity, the methodology for which then became a standard
tool for solving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dditionally, he demonstrated
that some part of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can be solved in polynomial
time (within a realistic time) using the ellipsoid method. The value of his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is immeasurable. Just looking at the many mathematical concepts that bear
his name, such as the Lovasz local lemma and the Lovasz-Schrijver relaxations, one can
easily see that Dr. Lovasz has made pioneering achievements in various fields. Today, a
number of young and talented mathematicians who have received Fields Medals are involved
in computer science, thus forming a new current in the field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This
is a good example of how his endeavors to integrate many different branches of mathematics
have born fruit.

Dr. Lovasz's contributions to society

Besides teaching at the Eotvos Lorand University in Hungary, Dr. Lovasz is making
outstanding leadership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thematics as Presid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IMU), and by encouraging young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He is also the first mathematician to have chaired the selection
committees of both the Fields Medal and the Rolf Nevanlinna Prize*2.
Mathematics has found indispensable applications in wide-ranging fields. By taking a
mathematical approach to problems in biology, medical science, sociology, and many
other fields, Dr. Lovasz has attempted to create an interdisciplinary bridge. Through
such initiatives, his goal is to make better use of mathematic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our lives.

 

======================================================================================

二十世纪最伟大数学家之一阿诺德逝世

作者:马秀钰 来源:环球网

据法国《世界报》6月4日消息,俄罗斯数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弗拉基米尔·阿诺德
(Vladimir Igorevich Arnold)于6月3日在法国因病逝世。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主要研究常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1982年获首届Crafoord奖,2001年获Wolf奖。

《世界报》援引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的话说,“弗拉基米尔·阿诺德是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之一,他
的工作为其他科学研究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

剑 桥 游 学 记 (第五部分)
蔡天新(浙江大学数学系)
摘自中国数学会通讯

 

20.剑桥的大雁塔
拜伦之家的对面便是圣约翰学院的大草坪或运动场,差不多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有一座大房
子作为管理处,我每天上班路上见得最多的正是这片大草坪。每次我要沿着它的两条边骑行或徒
步四五百米,那座看似大雁塔的大图书馆一直耸立在远处。若是遇到阳光普照的早晨,它在蓝天
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庄重朴实。

事实上,从李约瑟所到大图书馆很近,步行大约七八分钟,但我却很少去。只记得一楼有个弥尔
顿图片展,为了纪念诗人的四百周年诞辰。这座有着300多万卷藏书的大图书馆建于上个世纪30年
代初,外表看起来陈旧不堪。俄国大作家纳博科夫在剑桥读完大学,声称自己从没有去过大图书
馆一次,可他1922年就离开了。

对我来说,最方便的图书馆是在牛顿研究所和李约瑟研究所,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小巧玲珑。前者
分上下两层,相当现代化,有升降机;而后者是个木建筑,图书馆在楼上,甚至楼梯也没油漆,
惟一的图书馆员在自己办公室里,图书馆没人看管。读者可以随意拿取,只需自觉地在两张卡片
上留名,其中一张放回原书的位置就行了。

由于大图书馆人人熟知,成了约会的好去处,我与几位诗人一起去伦敦就是在那汇合的。门口既
有汽车道,更有无数锁自行车的铁架,同学们可以放心地停放。图书馆侧翼有条两米来宽的河沟,
上面漂满了浮萍,沟边常见一种毛茸茸的小动物。从脚爪来判断,属于雏鸡一类,但却不是。可
是,与我在李所窗前见到的一只短尾巴小鹿相比,又算不得什么,记得那天恰好是北京奥运会开
幕的日子。

21.老卡文迪什
这扇尖顶拱形的大门里头是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它位于与本尼街垂直的自由学校巷。大门和
小巷并不起眼,但原子时代和基因时代都是从这里面开始的。瞧,一个导游正在向游客讲述卡文
迪什的历史呢?这可不容易说清,它至少与卡文迪什家族的3位成员有关。

第一位是物理学家兼化学家亨利,他于1742年进入剑桥的彼得学院,但没有拿到学位,原因是他
拒绝按照要求宣誓忠于英格兰教会。亨利自幼丧母,个性沉默,很少与人交往,他和父亲住在伦
敦,埋头于研究。后来,从姑妈那里继承了一笔遗产,成为“学问家里最富有的人和富人里最有学
问的人”。毫无疑问,亨利是卡文迪什家族最有成就的人。在化学方面,他发现了氢的独立存在,
制出纯氧,证明水不是元素而是化合物。在电学上,他建立了电势概念,曾用自己的身体做仪器
测量电流的强度。此外,他还进行了测量万有引力的扭秤实验,即卡文迪什实验。

1873年,在德文郡公爵S·C·卡文迪什的资助下,当时的剑桥大学校长威廉·卡文迪什下令建立了卡
文迪什实验室,起初只是以亨利·卡文迪什命名的物理系教育实验室,不久即成为整个物理系的科
研和教育中心,并以卡文迪什家族命名。

后来,卡文迪什实验室成为诺贝尔奖的摇篮,涌现了30多位幸运儿。只不过,在它诞生100周年之
际,实验室已迁往剑河西岸的新址,紧邻比尔·盖茨出资一亿美元修建起来的剑桥计算机研究中心。
那是微软在海外的第一家,剑桥又成了硅沼泽。

22.马的年轮
卡文迪什实验室已迁往河西新址,它的旧址尚留有一些与科学有关的机构,如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系、
惠普尔科学史博物馆等,后者是我在剑桥参观过的7家博物馆之一,其他6家分别是考古学和人类
学、地质学、技术、动物学、民间艺术和菲茨威廉博物馆。惠普尔(1871—1953)担任过生物学家
达尔文小儿子的私人助理,后者是一位著名的科学仪器制造商。惠普尔也曾就读三一学院,但未获
学位。他毕生最大的兴趣是收集各种科学仪器和有关图书,这家博物馆和同名图书馆便是这些收藏
的结果。除了科学仪器以外,我个人最感兴趣的还有一些好玩的东西。比如走一圈8小时或24小时的
机械时钟,前者过一天得走上三圈。为了拍好照片,我特意来了两次,因为人手和经费不足,这家
博物馆每个工作日只开放3小时,且都是在下午。当然,有一组马的牙齿也被我特别关注。照片里的
牙齿展示了不同年龄死亡的马,共27匹。右上角的那匹上下牙齿都只有两颗,死的时候才几个小时
大,而左下角那匹马下排牙齿明显突出,享年31岁,对马儿来说已经是罕见的高寿了。在地质博物
馆,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做诗的游戏,木板上有五六列文字,每列又有六七个字可供选择,其中一
列是矿物。而在考古学和人类学博物馆,我看到3个人头骨排在一个窗橱里,分别是北京猿人(下)、
法国古人类(左上)和现代人的头颅。在我看来,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人的脑门要大而平。

23.老鹰酒吧
在国王学院的斜对面,一条叫本尼街的小巷里,坐落着剑桥最古老、最负盛名的老鹰酒吧
(The Eagle),其标志是一只张开翅膀的鹰。门外的墙壁上写着它的历史,1525年这座建筑物就存
在了,1667年开始有商业活动。街对面是剑桥历史最悠久的圣本尼教堂。从一开始,老鹰酒吧便依
附于圣体学院,我在剑桥举办朗诵会的那个夜晚,曾潜入这所学院。它以酒窖里存有大量优质的葡
萄酒闻名,其图书馆收藏了一万多册1800年前出版的书籍。难怪文学名流辈出,从16世纪的马洛
(莎翁戏剧最重要的先驱)到20 世纪的衣修伍德。

二战期间,老鹰酒吧是英美战斗机飞行员聚集的地方,他们动身去前线前夕,用蜡烛或用女友的唇膏,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天花板上,遗迹至今依稀可辩。可酒吧最吸引顾客的却是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
克里克当年常来此小饮,他们工作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就在附近。

1953年2月28日,两位科学家在老鹰酒吧宣布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
和医学奖,这应该是该奖设立以来所奖励的最重要的科学成就。同年,剑桥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正式
成立,它脱胎于著名的物理学研究机构——卡文迪什实验室。

早在1947年,剑桥的物理学家就知道研究生物系统分子结构的重要性。DNA的发现使得生物学从一门
理解生命的科学,变成能改变生命并创造新的生物的科学。剑桥在生物学延伸至医学的过渡阶段,获
得了激发自我能力的能量,使得医学研究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24.牛顿爵士吧
老鹰酒吧的生意主要在白天,顾客大多数是游人。我最喜欢去的酒吧是在卡斯特尔街,那里离我的住
处比较近。附近有三家酒吧,其中一家是成都女子开的,白天兼作餐馆。最大的数牛顿爵士吧
(Sir Issac Newton),任何初到剑桥的人,冲着牛顿这个大名也得驻足侧目。我自然不例外,后来,
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去一次。

牛顿爵士吧占据了一个街角,分上下两层,底层的角落里有一张台球桌、一副梭镖。酒吧里有三台电
视机,但平常不开,只转播重大体育赛事。2008年温布尔顿网球赛有几场关键性的比赛,我就是在这
里看的。要一杯黑啤酒,便可以饱眼福了。费德勒和纳达尔决赛那场,我甚至在这里吃了晚饭。

酒吧外面放了3张木桌,墙壁上刻了一只大苹果,旁边写着“宇宙的秘密”。顶上挂着两盏红外取暖器,
剑桥的夏天比较凉爽,即使是7 月,夜晚还能用上。我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英国人平常有些拘谨,
但喝酒以后也非常热情,任何人只要你打声招呼,都愿意与你攀谈,更多的时候他们主动。从17世纪
开始,泡吧在剑桥就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没准牛顿这样的书虫也会喝上一杯。

我在这里认识了一对夫妻,男的是歌词作者,崇拜美国诗人E·E·肯明斯,仅这一点足以让我们交上朋
友。他的太太是莫德林桥下那家饭店的女招待,她告诉我,他们相遇就是在那家饭店。还有一位华沙
来的女大学生,因为波兰已加入欧盟,她到英国无须签证,趁着暑假来剑桥,在牛顿吧做招待,既练
英语又挣外快。

(未完待续)

=====================================================================================

王元院士:在内地工作的数学家里华罗庚最伟大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元,花费八、九年的时光,写了一本数学家的传记,这
本书就叫《华罗庚》。说到科学家的传记,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了,但是由一位著名的数学家来
写的另一位著名数学家的传记,还是头一次见到。说到本书的写作,王元先生不无自信地说:
因为只有我,对他尤其是对他的数学工作最为了解。

王元先生是在1952年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来到中科院数学所师从华先生的。从此,他与华
罗庚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风雨雨30多年,自己也成长为一代著名数学家。可以说,他是当
今这世上最了解华罗庚的人。应该也是写作华罗庚传的最合适人选。

1980年,王元与华罗庚在一起。

王元先生说,中国的数学在古代曾经很先进,但是到了13世纪以后,就开始落后了。当时西方
已经开始有了微积分,而中国人还在搞古典数学。虽然后来有传教士传进来一些近代数学,但
是都很零零碎碎。中国近代数学的真正起步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中国有一批留学生
到美国、欧洲和日本留学,学习了近代数学的知识再回到国内教学生。所以中国的数学起步晚,
水平不高。真正使中国的数学走向世界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一位是华罗庚,一位是陈省身。
他们是两位奇才,他们当时的工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王元先生说,从数学领域来说,大致分为两个:一个是分析,一个是代数。绝大多数的数学家
一般只在其中一个领域里做出贡献,比如我自己,就是在分析方面。但华罗庚却在两方面都有
很大的贡献;另外一方面,数学又分成纯粹数学和应用数学,华罗庚也是同时在这两方面都有
很大贡献。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科技馆的数学馆里,用不锈钢镌刻着当代最杰出的数学家们的名
字,共选了88名,其中就有华罗庚的名字。此外,华罗庚先生是美国科学院和德国科学院的外
籍院士,国外许多大学的名誉教授。

说到这里,王元先生说,在中国内地工作的数学家里,华罗庚是最伟大的。

王元先生介绍说,算起来,他开始写作《华罗庚》大概是在1985年开始的。当时华罗庚还在世。
在此前,胡耀邦同志曾经写过一封信给华罗庚,希望他能写一个回忆录,把他的经验告诉后人。
王元说:“后来我对华罗庚说,将来我要有时间我要帮助他写。在他去世前的不到一年,有一天
我说要到他家去商讨写传记的事,他就在我动身之后没到他家前,写下了一个简短的自传提纲
(在《华罗庚》书中有收录),但里面只是讲到了他的数学工作。等到我开始写的时候,我觉
得不能只写数学。为什么?我觉得华罗庚的一生有两点特别打动我:一是他自学成才。他只上
过初中,即使到了美国伊利诺大学当教授,他的履历上也只有初中的文凭。这一点对中国的年
轻人奋发向上有特别大的鼓励;还有一点就是他的爱国,他第一次是1937年在英国的时候,正
值抗日战争爆发,英国人要他留下教书,他却毅然放弃这些在1938年回国,到了西南联大与同
胞们共患难;他第二次是在美国,已经是美国,已经是伊利诺大学的终身教授了,但一听到新
中国成立的消息,便带领全家急不可待地返回祖国。他的这种爱国精神可以说是推动我写书的
巨大动力。

王元还告诉记者,此外,也没有一个外国数学家能像华罗庚这样对本国的数学事业发生这么大
的作用,他的学生可以说是遍布中华。

王元写这本书可谓困难重重。其中最大的困难,是查证历史资料。

翻开《华罗庚》,可以看到每一章的末尾那长长的参考书目、文件的目录。有人曾惊异地问他:
你怎么能搞到这么多的材料的?王元说是下笨功夫,一点一滴地坐在图书馆里大海捞针。王元
告诉记者,与文学家写传记不同,这本书里不会有一点虚构的、所谓想象的东西,他所有的描
述都有出处,他以数学家的严谨与坚韧不拔来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文革中江青曾经有过一次
“批示”,说“谁反对陈景润谁就是汉奸”,她这是想借陈景润来打击华罗庚。数学所有好几百
人都听到过这个传达,但是他查不到文件的原件,查不到原件,他就不能用。

类似的事情还有好几起。因为国内图书馆的条件有限,他就利用到香港交流讲学的机会去查香
港的图书资料。白天他参加数学的交流讨论,晚上和休息日他泡在图书馆里。“那真是大海捞
针,半天捞个小小的芝麻!有时候查上一整天,一无所获。”王元说。

所以,这本30万字的书,王元竟写了八、九年,其中大部分时间是在找资料。当时又没有互联
网,可以想见这里的工作量有多大!到了动手写作时,他又没有专门时间来写书,只能插空安
排,自己订出自己的时间表:大约每年写出一至两章。“可能读者读起来会有点互不连贯的感
觉,这实在是因为这些章节都是分别写成的。”

我问王元:“你怎么不找一个助手?”

他说:“这是我的个人习惯。我从来做事情都是自己做。我也不希望我的事情没做完时被别人知
道。那时候我写书时,连家人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事没做出来,就只有我知道。”王元的书共
写了两稿,第一稿大概有40万字,但他全部推倒重来。“这也是我的习惯,我写书都是这样,
第一稿只是理清思路,建立框架,第二稿才可以。”

《华罗庚》第一次面世是1994年,由开明书店出版。最近,《华罗庚》的修订版由江西教育出版
社出版了,而且,以出版自然科学著作著称的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了《华罗庚》的英文版,
该社的《华罗庚》日文版也在翻译出版中。

《华罗庚》出版以后,共印了27000本,其中台湾的九章出版社印的繁体字版本在台湾一地就卖了
两千本。台湾的中央图书馆1994年就将其收入馆藏。海内外的知名科学家钱学森、杨振宁、苏步
青、陈省身、丘成桐纷纷至函王元表示祝贺。

======================================================================================

郑哲敏院士:探索是人生的目标

来源:科学时报

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哲敏之前,记者没有想到,这位著名的爆炸力学专家在取得博士学位回来
参加祖国建设之前连炸药都没有接触过。

他的科研人生从力学到爆炸力学的重大转变,与他在回国前导师钱学森的叮嘱不无关联。

西南联大毕业后,24岁的郑哲敏于1948年考上国际扶轮社的留美奖学金,钱伟长、李辑祥等介绍
他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力学。取得硕士学位后,郑哲敏做了钱学森的博士生,进行热应力方面
的研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郑哲敏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满希望。195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
他即着手准备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却遭到美国政府的多方阻挠。1955年,中美在日内瓦达成
协议,郑哲敏等一批爱国科学家终于回到祖国。

临行前,钱学森找郑哲敏叮嘱道:“回国后,国家需要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这番话郑哲敏
牢记在心,奠定了他人生旅程中科研与国家关系的基础。

刚回到国内,中科院力学所还没有成立,郑哲敏到中科院数学所设立的力学研究室工作。几个月
后,钱学森也冲破阻力回到祖国,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参加了力学所的创建工作。1956年,
他被任命为该所弹性力学组组长,研究水坝抗震。1958年,他领导了大型水轮机的方案论证。

1960年,苏联撤退专家。他应邀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宴请科学家的盛会。总理在祝词中恳切表示,
国家建设要依靠中国自己的知识分子。郑哲敏开始致力于解决国民经济中的重大问题。

他所解决的第一个重大问题,是爆炸成形的理论和应用。经过1960至1962年3年时间的努力,他
阐明了爆炸成形的主要规律,并和工业部门合作生产出技术要求很高的导弹零部件,使爆炸成
形成为以科学规律为依据的新工艺,获得1964年全国工业新产品一等奖。

在同一时期里,他还指导另一研究组在爆破技术方面开展研究。通过爆炸成形和爆破的研究,
郑哲敏在力学和工程技术之间修架桥梁。1960年,钱学森预见到一门新学科正在诞生,将其命名
为爆炸力学,并在中国科技大学他所负责的力学系里开设工程爆破专业,1962年改名为爆炸力学
专业,并由郑哲敏负责为这个专业设计课程、聘请专业课教员、安排毕业论文工作等。

1964年,我国开始地下核试验的预研,郑哲敏接受和完成了有关任务,并主动考虑地下核爆炸威
力的预报问题。1965年,他和解伯民与国外同时独立地提出了一种新的力学模型——流体弹塑性体
模型。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郑哲敏就曾提出过用室内小型枪击试验可以代替实弹靶场考核的建议,并且
准备探索将流体弹塑性模型应用到穿破甲机理研究中去,以改进我国兵器的落后面貌。70年代初,
珍宝岛战役打响,为改变我国常规武器落后的状况,郑哲敏开始组织力量研究穿破甲机理。经过10
年努力,先后解决了穿甲和破甲相似律、破甲机理、穿甲简化理论和射流稳定性等一系列问题。

由于在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及其在核爆炸和穿破甲研究上的贡献,1982年郑哲敏获得了国家自然科
学奖二等奖。

郑哲敏说,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爆炸力学的规模逐步扩大起来。

出于对爆炸事故和灾害的关切与忧虑,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郑哲敏便着手组织气相燃烧和爆炸、
粉尘燃烧和爆炸的研究,紧接着又开始煤和瓦斯突出、森林火灾的发生和防治等课题的研究。煤和
瓦斯突出事故在我国煤矿频繁发生,由于现象复杂,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都对此进行了长期研究,
却鲜有解决之道。

1982年,郑哲敏发表了《从数量级和量纲分析看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一文,对我国历年发生的
大型突出事故从力学角度作了分析,此后,他领导的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实验,定性地揭示
了突出的主要过程和特征,为一个重要的实用突出判据提供了理论说明。

郑哲敏一向坚持“科学院不抓基础研究是站不住脚”的观点,他认为力学的基础研究应该成为
力学研究所的一个主攻方向。经过多年酝酿和准备,1988年6月,力学所正式成立了“非线性连续
介质开放研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内容是:研究探索连续系统动力学中的非线性
效应,特别是下面几个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课题,即固体材料的非线性力学性质、湍流与稳定性、
非线性波理论、分离与旋涡,以及环境与灾害力学中的若干基础问题等。

郑哲敏在组织这个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着意营造浓厚的学术讨论氛围,定期组织各种相关学术会
议,有计划地组织、邀请综合或专题学术报告,以把握学术最新方向。他把召开学术会议看做是
短兵相接的讨论,是最能开动和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如今,86岁的郑哲敏肩上的科研重担减轻了许多。然而,他对中国科学未来发展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由于有了更多时间去阅读,他的思考也更多了些哲学色彩,更多了些长远图景。郑哲敏的阅读较
多地集中在自然哲学、欧洲史、科学史这些与科学相关的领域。在广泛阅读并结合自己科研经历的
基础上,郑哲敏对目前我国科学界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深刻见解。

在他看来,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
指引下,欧洲历史的发展,经历的文艺复兴、现代科学等多次对人类文化影响深远的“质变”。纵
观我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因“探索”而引发的质变相对不足,探索精神的相对薄弱,是
造成我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

因此,郑哲敏认为,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实现总书记发出的号召,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艰巨
的,道路是漫长的。它要求中国科学从体制到精神上更深刻地变革。

郑哲敏说,“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人生目标。

======================================================================================

纪念数学天元基金设立20周年暨中国数学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以“回顾历程,总结经验,展示成就,细化定位,推进发展”为主题的纪念数学天元基金设立20周
年暨中国数学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0年6月4日-5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这是中国数学界的一件
大事,是中国数学继往开来、站在新的起点上共谋中国数学未来发展的一次盛会。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出席开幕式并作了重要讲话。文兰院士代表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
作了数学天元基金工作报告。师昌绪院士、吴文俊院士、张恭庆院士、马志明院士以及教育部、
科技部、中科院、基金委相关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数学天元基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的为推动中国数学尽早实现数学强国目标而设立的数
学专项基金。1988年经陈省身先生倡议,老一辈数学家提出“中国数学要在二十一世纪率先赶上世
界先进水平”的口号,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基金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热情支持,李鹏总理批示同意拨
款支持数学家“率先赶上”的决心,专款被定名为数学天元基金,由基金委负责管理。希望通过天
元基金这种方式,充分结合数学学科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发展规律,探索、尝试资助数学学科发
展的有效模式,提高科学基金制的总体效能。

 

作为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一贯重视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研究学科差异,在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不同学科研究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推
进资助工作。基金委员会对中国数学的发展一直予以高度重视。不但在科学基金的总体资助布局中,
充分考虑数学的特点,还对数学予以倾斜性支持,多次增加天元基金经费,从设立之初的100万元,
增加到2009年度的1000万元。希望凭借数学天元基金这个平台,通过长期稳定的支持,凝聚数学家
的集体智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推动中国数学均衡、协调、稳定、全面发展,资助中国数学家
实现“在二十一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夙愿。

 

20年来,在历届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和全国数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数学天元基金在学科
发展规划、学科方向调整、学科队伍建设、青年人才培养、研究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为了实现“率先赶上”的任务,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开展学科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优先支
持领域,调整好现有的学科分支结构,建立合理的资助格局,使中国数学能与国际数学接轨。

 

为了建设好学科队伍,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数学天元基金积极探索建立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机
制。不仅设立了天元青年基金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支持,而且采取多种形式,如与国际上一些知名数学
中心合作,开展在华讲习班等加强对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

 

为了加强了国内数学研究的软硬环境的建设,由天元基金资助出版反映研究成果、教学成就等方面
的书籍100余本。

 

20年来的实践证明,天元基金是数学界联系的纽带,维系了一支统筹数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天元基
金实施20年来,解决了一些数学发展中的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依靠数学天元基金,凝集了优
秀的数学家,统筹规划中国数学的发展,起到了对数学学科发展的顶层设计的作用。通过科学的
方式引导数学家围绕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长期的自由探索和创新研究,形成“自上而下”
和“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通过与科学基金的平衡和协调,促进项目实施和人才培养相结合,基础
研究和教育相结合。通过基金的粘合与辐射作用,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
企业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

 

会议期间,马志明院士作为前任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组长,现任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和国际
数学家联盟执行副主席,就数学天元基金对中国数学发展的支持,和如何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了专
题报告;陈叔平教授就数学天元基金对数学发展的体制改革和环境建设、对数学人才、特别是青年
人才的培养的经验和思考作了专题报告。彭实戈院士就概论统计、张平文教授就计算数学、冯克勤
教授就代数数论与代数几何等方向的发展与展望的专题报告。

 

与会专家就如何更好地履行数学天元基金的使命和责任;如何进一步完善数学天元基金的定位;在
新形势下,如何更大地发挥数学天元基金的独特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就相关问题提出了
许多有益的建议和看法。

 

本次研讨会,将在总结过去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天元基金在新时期的定位,积极探索现
阶段符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的资助方式,尝试一些推动中国数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式,
做一些探索性的资助工作,提高天元基金资助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形成与科学基金资助系列紧
密相关、针对数学发展特色的补充资助方式,为推动中国数学的发展继续做出有特色的贡献。

 

  本次会议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和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主办,中国科学院
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承办。会议由文兰院士、数学天元基金学术领导小组副组长郭雷院士和洪家
兴院士、基金委数理科学部孟庆国副主任共同主持。

======================================================================================

教育部计划到2020年接收留学生扩至50万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由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和华南理工大学主办的第16届国际跨文化交际学会年会6月18日在广州举行,
共吸引了来自美、英、德、日、南非、墨西哥、新西兰及港澳台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专家
学者参与本次大会。

据悉,本次会议是该年会第三次走进中国。记者还从本届年会上了解到,中国教育部即将出台新
的《留学中国计划》,初步确定到2020年,接收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将扩大到50万人。

其中,该《计划》将研究制订和启动实施接受美国10万学生来华留学方案,完善公派出国留学政
策,提高公派出国留学效益。

据官方透露,从2001年至今,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年增长率超过了20%。目前,中国接收留学生的
高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已经达到了610所。而就在2009年,中国已经拥有来自全世界190个国家和地
区的23.8万名留学生。据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已成为继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之后的
另一个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会长刘京辉博士表示,中国每年都迎接海外近200个国
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华,因而,他相信在中国举办跨文化交际学会,将帮助来华留学生缩短“文化
休克”期,使他们更早、更快地投入新的学习和生活,并顺利完成学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中国的
教育工作者更有针对性地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服务,使他们对进入新环境的恐慌
和压力降到最低。

据透露,本次年会为期三天,与会专家和学者将围绕跨文化沟通与跨文化适应的主题,就电影、广
告以及在华的外籍教师与留学生的跨文化沟通与适应等国际热点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了探讨。

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邱学青认为,文化是彼此影响、相互渗透的。在当今全球化与多元文化并存
的时代,文化的传播不再是单向的文化输入,更不是简单的文化同化,它应该是一种与其他文化
进行碰撞、协商、理解、交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球化的影响和自身文化身份的确定是值得
大家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尤为必要。

 

======================================================================================

2009年SCI影响子因子多角度看点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2009年度的JCR影响因子近日公布,科学网博主张旭撰文指出了几个值得注意的看点。以下为其
博文主要内容:

2009年的JCR影响因子公布,共有7347个期刊杂志被贴上了影响因子的标签,其中影响因子超过
10的期刊有128个,IF>15的期刊有62个,IF>20的期刊有36个,IF>30的期刊13个,影响因子超过
40的杂志有4个,分别为CA-Cancer J. Clin.(IF=87.925)、Acta Crystallogr. Sect. A
(IF=49.926)、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47.050)、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IF=42.198 )。

看点一:中国

中国出版的期刊杂志有114个被SCI索引,其中23个期刊影响因子超过1,影响因子超过2的有9个,
影响因子超过3的期刊有Cell Research(IF=8.151)、Nano Research (IF=4.370)、 Fungal
Diversity(IF=3.803)。

看点二:Nature出版集团

Nature出版集团的期刊影响因子独领风骚,影响因子多在10以上,如Nature的影响因子高达34.48。

看点三:多学科综合性杂志

Nature与Science把自己的期刊定位为“MULTIDISCIPLINARY SCIENCES”,该分类共有48个期刊
杂志,但是多数杂志的影响因子在1以下,影响因子突破3的除了Nature和Science外仅还有PNAS
(IF=9.432)与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IF=4.241)。

======================================================================================

2010全国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国际研讨会在东华理工大学召开

发件人: "Yu JIANG" <jiang@math.sci.hokudai.ac.jp>
主 题: 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应用学术会议

2010年6月3日-6日,在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程晋等几位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在东华理工大学
召开了2010年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国际研讨会。来自University of
Delaware、University of Tokyo、Delaware State University、Hokkaido
University、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及我校等国内外近20所院校的30多名专家学者芸聚东华理工大学,参加“2010全国
数学物理反问题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国际研讨会”。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刘庆成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
致欢迎辞。

会议期间就数学物理反问题与不适定问题的理论、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与会专家分别就自己的研究课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报告内容涉及流体结构交互中的正反
问题、Navier-Stokes方程和Euler方程的Carleman估计、核磁共振电阻抗成象技术、磁共振弹性成象
技术、逆散射、分数阶抛物型方程反问题、纺织材料中的数学物理方程正反问题、不适定问题的
正则化方法、地球物理中的反问题等理论和应用热点问题。会议最后就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国内数学物理反问题研究及合作、数学物理反问题暑期学校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此次会议的
召开对推动国内数学物理反问题的研究,为东华理工大学数学物理反问题研究课题组的发展起到积极
的推动作用。

作者: 东华理工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王泽文

======================================================================================

会议信息: 第二十届国际区域分解会议将在美国圣地亚哥举行

来源:www.ddm.org

The 2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s will be held at UC San
Diego, in La Jolla, California, February 7-11, 2011.

The purpose of the meeting is to bring together mathematicians,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orking on various aspects of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s. The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between 8am and 5:30pm on Monday February 7 through Friday February 11, with an open
afternoon on Wednesday February 9 for sightseeing in the San Diego area.

The Conference will take place entirely in the new San Diego Supercomputer Center Building,
located a short walk from Center for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within the Mathematics
Building (AP&M) on the UC San Diego Campus.

Invited Speakers:

John Bell,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
Long Che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Wolfgang Dahmen, RWTH Aachen
Victorita Dolean, Universite de Nice Sophia-Antipolis
Clark R. Dohrmann, Sandia National Laboratories
Zdenek Dostal, VSB-Technical University Ostrava
Charbel Farhat, Stanford University
Thomas Hou,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von Maday, Universite Pierre et Marie Curie
Robert Scheichl, University of Bath
Xuejun Xu,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arry Yserentant, Technische Universitat Berlin
Jun Zou,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cientific Committee:

Bjorstad, Petter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petter@ii.uib.no)
Gander, Martin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martin.gander@math.unige.ch)
Glowinski, Roland (University of Houston, USA, roland@math.uh.edu)
Halpern, Laurence (Paris 13, France, halpern@math.univ-paris13.fr)
Hoppe, Ronald (Universiat Augsburg, Germany, hoppe@math.uni-augsburg.de)
Keyes, David (Columbia Unviversity, USA, keyes@cs.odu.edu)
Kornhuber, Ralf (Free University of Berlin, Germany, CHAIR, kornhuber@math.fu-berlin.de)
Kuznetsov, Yuri (University of Houston and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kuz@math.uh.edu)
Langer, Ulrich (University of Linz, Austria, ulanger@numa.uni-linz.ac.at)
Quarteroni, Alfio (EPFL, Switzerland, Alfio.Quarteroni@epfl.ch)
Widlund, Olof (Courant Institute, USA, widlund@cs.nyu.edu)
Xu, Jinchao (Penn State, USA, xu@math.psu.edu)

 

Webpage:

http://www.ccom.ucsd.edu/~dd20/

======================================================================================

期刊内容: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 2010年,第31卷,第2期

发件人: "Ge Xiangyang" <gxy@icmsec.cc.ac.cn>
主 题: 《数值计算与计算机应用》第2期的目录

 

基于多种群进化算法的多目标并行博弈设计
谢能刚, 潘创业, 李锐, 王璐
页码: 81--91

求Sylvester矩阵逆矩阵的快速算法
杨婧, 徐仲, 陆全
页码: 92--98

三维非定常扩散方程的虚边界元法
何媛媛, 祝家麟
页码: 99--107

TNT k-omega湍流模型的隐式解法及其在超声速流动模拟中的应用
赵慧勇, 雷波, 黄为民, 乐嘉陵
页码: 108--115

非线性延迟积分微分方程线性多步法的渐近稳定性
胡鹏, 黄乘明
页码: 116--122

一类非张量积区域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在国产并行机上的可扩展性测试
余元, 张云泉, 李会元
页码: 123--130

一类非线性延迟抛物偏微分方程的Crank-Nicolson型差分格式
张在斌, 孙志忠
页码: 131--140

求解二维随机多区域声波散射问题的快速多极边界元方法
孟文辉, 崔俊芝
页码: 141--152

不同对流项离散格式对流场计算的影响
胡洪, 黄虎, 宋倩倩, 陈泽民
页码: 153--160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