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8年6月28日

Today's Editor:
 
Tao Tang (汤涛)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ttang@hkbu.edu.hk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开幕 胡锦涛出席会议并讲话

http://www.edu.cn/

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2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学技术
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科技
思想的基本观点。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
快缩小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差距,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
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
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一次盛会。胡锦涛首
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
挚的问候。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在抗震救灾这场艰苦卓绝的重大斗争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
院急国家之所急、帮灾区之所需,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紧紧围绕抗震救灾,深入开展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综合性、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和国家组织领导抗震救灾提供了
科学依据。希望广大院士用科技的力量积极支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帮助灾区人民早日重建美好
家园。

  胡锦涛强调,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科技事业,实施一系列推进
科技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
进步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大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改革
开放30年来,我国从科学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从科技体制机制到科研环境条件、从科研布
局到科技实力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我国科技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丰富了我们
对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
为我们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而深刻的启示。

  胡锦涛指出,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落实好发展这
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口健康、保障
公共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迫切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迫切需要
我们加紧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我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实施科教兴国
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
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
式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
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胡锦涛在讲话中就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出4点要求。一是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组织实施国
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
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创造一批具有核
心知识产权和高附加值的国际著名品牌。要坚持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作为科技事业发展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二是必须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
进步和创新。要以服务国家目标、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推进国家创
新体系建设为重要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
制机制。三是必须培养造就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全面实施人
才强国战略,遵循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不拘一格,广纳群贤,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
使用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四是必须
以创新文化激励科技进步和创新。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最大限度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特别是要为年轻人才施
展才干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胡锦涛指出,中国科学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是国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
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库。两院院士要继续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咨询,
努力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提供咨询建议,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级党
委和政府要充分发挥两院院士和各方面专家的作用,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胡锦涛就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发表了重要意见,他指出,自然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
战。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
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
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
要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
警预报网络体系。要深入研究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灾害和生态环境、灾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
系,加强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研发,强化应对各类自然灾害预案的编制。要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
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国家和地方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应急救助指挥体系。要优化
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
险自救能力。要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既学习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先进技术,也对人类社会共同
防灾减灾作出贡献。

  

 

======================================================================================
陈宜瑜:国家必须保障所有学科的基础研究都能得到支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谈新时期基金工作

作者:陈晨 来源:科学时报

 

2008年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投入自然科学基金53.59亿元,比上年增长约25%。根据国家财政预算制
度改革和基础研究发展需要,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今年将安排资助计划64亿元左右。作为国家资
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科学基金制已经被证明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并已成为我
国现代科学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石和主要推动力量。

在国家对基础研究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投入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管好用好科学基金,推动中
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的完善和发展,使科学基金制永葆生机和活力,从而为推动我国科学发展、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切实贡献,
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就以上问题,《科学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

基金资助不能过分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时报》:当前,国家对基础研究日益重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可以预见,财政
对科学基金的投入仍会呈稳定增长。在经费增加后,基金委的资助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陈宜瑜:基础研究既是原始创新的源头,又是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支撑。准确把握
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全面落实
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从基础研究发展
的规律出发,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制定的
“十一五”规划,自然科学基金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话没错。但是必须认识到基础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可预测性。
考虑到基础研究的不确定性,我们必须让每个学科都能得到支持,否则万一停掉某个目前不太前
沿的学科,20年后发现这个学科有了新的增长点怎么办?它很有可能影响其他学科的发展。不能
在最基础的地方侧重什么,不侧重什么。谁也无法预测未来10年、20年科技前沿在什么地方,哪
项基础研究更重要、更有应用前景。为了防止出现木桶效应,国家必须保障所有学科的基础研究
都能得到支持。

因此,为了培育创新思想,面上项目首先要得到主要经费的保证,以继续强化支持自由申请的研
究,为科学家自由探索提供广阔空间。目前面上项目已经占整个基金资助经费的50%,项目系列
的70%。2007年面上项目的资助率大约占申请项目总数的17%,平均资助金额不到28万元。

按照控制资助率、提高资助强度的原则,我们希望能够把面上项目的资助率控制在20%以下,这
样可以让科学家在充分的竞争后脱颖而出;同时在国家总体投入增加的背景下逐步提高面上项目
的单项资助强度,今年的单项资助金额可以达到32万~34万元。

据初步测算,20万元才够一个科研人员维持3年。以一个课题组3位研究人员计算,只有当单项
经费支持达到60万元左右,才能让科研人员真正靠一家的资助完成研究。现在为了正常开展研
究工作,课题组只好四处交叉申请,最后一篇论文下挂着好几家经费资助单位,客观地说这是
很无奈的事。因此,60万元左右是我们希望面上项目能够达到的资助强度。

解决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的自由探索,科学问题的提出则必然依据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基金的
资助工作要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需求,既要支持以科学自身发展需要为动力的研究,
也要支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的研究;统筹全面布局与重点部署,既要促进学科均
衡协调发展,又要结合我国具有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基金委每年设立的由申请指南引导的重点项目约370项,平均资助强度为170万元左右,由于
经费能够有力保障科研工作较好地完成,这是最受科学家欢迎的一个项目。

另外,资助强度为1000万元的重大项目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合作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
要求,学科交叉是孕育创新的重要途径。解决各领域的有机结合与融合的问题,没有多学科
领域科学家的强强合作是不可能的。依靠科学家的群体智慧,将经济社会和科技的战略需求
转化和凝练为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科学问题,进行顶层设计,通过重大项目以及
重大研究计划,引导科学家在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和科技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开展创新研究。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内,我们要启动30个重大项目和15项重大研究计划。其中,重大研究
计划还是属于较新的项目类型,投入力度较大,在“十一五”期间平均资助强度要达到1.5亿
元。作为一个项目群,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重大研究计划的高强度投入,使我国在一些国际科
技前沿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并在该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让最优秀的科学家、最好的科学思想得到最好的支持

《科学时报》:科学基金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培养科技人才置于重要战略地位,并
构建了紧密衔接、互相支撑的“项目”和“人才”两大资助板块,基金委在科学基金人才
资助体系建设方面将有什么新举措?

陈宜瑜:基金委始终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以创新价值为准绳稳
定支持了一支支高水平的研究队伍,以创新实践为载体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在工
作中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培养后备人才和激励拔尖人才相结合、稳
定国内人才和吸引海外人才相结合、促进个体成长和培育创新团队相结合,坚持以创新项
目凝聚人才,以创新实践培养人才,努力扩大基础研究人才的源头供给,吸引和凝聚海外
优秀人才,造就在科学前沿开展创新研究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以及现代化
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为了贯彻以人为本,人才强国战略,丰富和发展科技创新人才资源,基金委在“十一五”
期间,对人才培养资助体系的完善,主要将突出支持青年后备人才和科技拔尖人才。

对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基础研究非常必要。他们必须经过严格的、基本的科研训练,以
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习惯和严谨的科研态度。

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入科研第一线时,有青年基金项目可以提供18万元至20
万元的项目经费,给他们一个学习科研的机会,让他们在科研领域很快起步,这种资助并
不硬性要求他们在几年之内必须出成果。今年基金委有些学部青年基金资助率已经达到
25%,而且仍将加大青年基金资助面,希望能够达到30%的资助率。

为了扶持坚守在欠发达地区的青年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基金委特别设立了“地区基金”,
让他们能够安心从事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广泛资助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培养领军人物。对于更有科研潜质的青年科技工
作者,还另设“杰出青年基金”,每年资助人数为180人,资助每人金额现在已经由100万
元提高到200万元。“杰出青年基金”不是根据申请人具体作什么研究来判断,主要是根据
申请者以往的研究工作情况和学术思想是否敏锐来进行评定;而且,青年科学家在获得资
助后对经费投入的科研方向可以自由支配。这让已经很优秀的青年科学家获得宽松的成
长空间,为自己的学术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基金委以6年为周期,围绕以一个学科方向,支持优秀的青年
科学家组织“创新群体”,开展前沿交叉研究,以期打造出能够冲击国际前沿的突击队。

虽然目前科学家科研经费的来源已经多元化,但现阶段总体来说中国还没有出现科研经费
过分集中甚至是花不完的现象。许多科学家由于单项支持经费不够,只能四处交叉申请,
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写申请书上。在遭遇经费瓶颈的时候,科学家也只有这种解决方法。要
让科学家能够专心于科研工作,不再为了经费问题疲于奔命,最根本的出路就在于让最优
秀的科学家和最好的科学思想得到最足够的支持。

深入探索基金资助绩效评估工作

《科学时报》:您在基金委六届一次全委会的工作报告中提出将适时启动科学基金资助管
理绩效国际评估,这项工作的意义何在?是否有大概的日程表?

陈宜瑜:我们希望能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对科学基金这一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产
物成立22年来的经验进行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组织第一次国际性的基金绩效整体评估,这也得到了财政
部的大力支持。通过紧密结合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适时启动科学基金资助管理绩效国
际评估工作,总结经验与成效,评估和分析运行状况,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
制的着力点,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资助效益。

当然,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评估工作要真正实施还存在诸多难点。评估体系、评估方
法,最后的评估结果如何进行认定;评估所涉及的基础研究如何评价,成果归属如何
看待,人才成长如何定位,投入—产出究竟如何表达等诸多问题,还有待统一认识。
整个评估工作预计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金委在对日本和德国等国家相关基金会进行国际性绩效评估的方法和
效果进行考察后,正在整理资料,制作总结报告。

第二阶段,继续调研美国的相关经验,在调研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
制定初步方案,争取与财政部就评估指标体系达成一致意见。争取在2009年进行自评。

第三阶段,如果前两阶段工作进展顺利的话,预计在2010年正式实施国际评估。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国际性的绩效评估充分了解外界对基金评审制度的评价,以及基
金支持方向对科技的推动作用,还希望通过评估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和项目。

当然,评估还有利于基金委不断完善科学基金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运作效率
与效益,制定和实施保障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驾驭和管
理科学基金的能力。

立足科学发展 全面筹划未来

《科学时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如何进一步激发科学基金制的生机与
活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

陈宜瑜:科学基金制在支持我国基础研究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也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不过,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与时俱进,发展和完善科学基金制,是科学基金工作的永恒主题。

基础研究以认识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等为基
本使命,是高新技术的重要源头,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保障,建设先进文化的坚实基础,其战略地位日益攀升,成为国家创新体系
知识平台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不仅如此,当今的科学技
术日新月异,科学王国异彩纷呈,新一轮科学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世界各主要国
家为了保持其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优势,赢得新的科学革命可能带来的发展先
机,抢占未来科技和知识经济的制高点,纷纷采取对策,对基础研究优先部署、
超前投入。

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科学现在正面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每年发表的科学
论文数量居世界第2位,其中SCI文章数量居世界第5位,但是文章的引用率还处
于较低水平,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章也相对较少。

党的十七大已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核
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和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学基金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对于推动自主创新的
重要性以及国际竞争对于我国科技发展挑战的严峻性;切实增强深入贯彻科学
发展观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意识,全
面理解与贯彻国家科技工作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支持基础研究。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要着力营造有利于源头创新的良好环境,积
极促进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杰出
科学家和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创新团队,提升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
力,力争在若干重要领域取得突破,为繁荣科学事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
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必须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弘扬科学基金工作优良传统,按照“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
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新时期工作方针,不断完善和发展科学基金制,
对基础研究优先部署、超前投入。通过支持源头创新,发挥基础研究的先导作
用,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知识储备。发挥科学基金制作
为国家创新体系先进制度的示范作用,引领基础研究资助与管理模式的制度创
新与实践,努力提高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水平。

 

 

=====================================================================================
中广网:以色列数学家宣布成功破解路线着色谜题 全球数学界震惊

来源:中广网2008年6月20日

最近,全球数学界兴奋无比——困扰科学界近40年的一道谜题,最近终于被以色列巴尔伊兰大
学数学家艾夫拉汉·特雷特曼破解。他成功解决了所谓的路线着色问题。

  路线着色问题是图论中最著名的猜想之一。这个猜想认为,可以绘制一张“万能地图”,
指导人们到达某一目的地,不管他们原来在什么位置。而这一似乎违反逻辑的命题可以运用于
制图、计算机科学、电网络分析等诸多领域。

  路线着色问题是犹太裔美国数学家和计算机专家本杰明·韦斯和他在IBM工作的同事
罗伊·艾德勒于1970年首先提出来的。他们认为,如果路线的数量有限,人们应该能画出一张
地图,标上不同的颜色,把人引导到某一目的地。路线着色问题可以通俗解释为,“一个人来
到他从未造访过的小镇上,驾着车到处寻找他朋友的家,即使连路名都没有。朋友说,别担心,
他会指示他如何到达,先向左,再向右,接着向左……”
38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致力于解决这一路线着色问题,而解决这一难题要涉及到图
论、群论、矩阵论、概率论、代数学、拓扑学、数值分析等多个数学分支。然而,数学奇才特
雷特曼只花了一年时间就解决了这道难题。以色列著名数学家斯图尔特·马戈利斯对美联社说,
“在数学界,我们都在谈论这一美好的结果,多么美好啊,而且是那么出乎意料。用外行话来
说,这是完全反直觉的,但它确实管用。”

  为了与同行交流,特雷特曼于去年底在网上的一个数学文献库里贴出他的解题方法。在
对特雷特曼的方法深入研究后,数学界为之震惊了,并公认他已经掌握了破解路线着色谜题
的要领和诀窍。今年2月,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解题方法。最近,世界上众多著名学术刊
物编辑部得知此事后,纷纷向他约稿,但他最终决定把论文发表在即将出版的
《以色列数学杂志》上。

  今年63岁的特雷特曼出生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1972年在乌拉尔州立大学获得数学博士
学位,之后在乌拉尔科技大学任教。但是犹太人身份使他在工作中受到歧视和排挤。尽管特
雷特曼在1992年移居以色列之前就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数学家,但他刚到以色列时身无分文,
为养家糊口他经常去教会领救济品,后来在好心人的介绍下,他成了一名值夜班的保安员,
但生活仍然十分艰苦。1995年,特雷特曼被聘为巴尔伊兰大学的教员。当年把他招进巴尔
伊兰大学的马戈利斯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穿着守夜人的制服,不修边幅,衣
服很脏。”

  特雷特曼在数学上的这一成果极为令人瞩目,英国《独立报》为此事专门发表了一篇
题为“身无分文的移民成了数学超级明星”的文章,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以色列人也为特雷特曼取得的成就感到无比的骄傲。特拉维夫电视台中断了正常的节
目播放,以第一时间发布了这一重大消息,连中东其他国家的主流媒体也作了大篇幅的相
关报道。

  得知特雷特曼解决这一难题的消息后,多年从事路线着色问题研究的加拿大数学家
乔尔·弗里德曼说,“路线着色问题的解决令数学共同体非常兴奋。”读过特雷特曼论文
的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教授认为,特雷特曼的数学知识非常渊博,解题方法十分
巧妙,这一谜题得到破解,无疑是数学史上的一个华彩乐章。

 

=====================================================================================
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与科学计算暑期学校即将开始

 

发件人: "Tian Yuan" <tiany@pku.edu.cn>
主 题: announcement

 

时间:2008年6月30日-7月11日
地点: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中关村资源大厦12层1218教室)

日程如下:
1. Introduction to Atomistic Modeling
Dr. Zhijian Yang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SA)
Time: June 30- July 4 (9:00am-11:00am)

2. Mathematical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and Quantum Mechanics
Prof. Tiezheng Qian(The HK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Time: July 7-11(9:00am-11:00am)

3. Energetic Variational Approaches in Complex Fluids
Prof. Chun Liu (The Penn State University, USA)
Time: July 7-11 (2:00pm-4:00pm)

 

 

 

====================================================================================
会议信息: The Second China-Japan-South.Korea Workshop on Numerical Mathematics
Weihai, August 25-29, 2008

http://lsec.cc.ac.cn/~CJK2008/

The aim of this workshop is to br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China,

Japan and Korea to present their recent works on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computing and to encourage future collaborations among them.

 

Scientific Committee:

Prof. Zhong-Ci Sh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i@lsec.cc.ac.cn

Prof. Hisashi Okamoto, Kyoto University okamoto@kurims.kyoto-u.ac.jp

Prof. Dongwoo Shee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heen@snu.ac.kr

 

Organizing Committee:

Prof. Ming-Zhu Liu,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zliu@hit.edu.cn

Prof. Zhong-Zhi Ba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zz@lsec.cc.ac.cn

Dr. Ming-Hui So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nghui@stams.strath.ac.uk

Invited Speakers:

P.R. CHINA:

Zhong-Zhi Bai,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zz@lsec.cc.ac.cn
Xiao-Jun Chen,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ojun.chen@inet.polyu.edu.hk
Xiao-Liang Cheng, Zhejiang University xiaoliangcheng@zju.edu.cn
Hou-He Han, Tsinghua University hhan@math.tsinghua.edu.cn
Yin-Nian H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heyn@mail.xjtu.edu.cn
Dong-Hui Li, Hunan University dhli@hnu.cn
Zhong-Xuan Luo,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xlou@dltu.edu.cn
Jian-Xian Qiu, Nanjing University jxqiu@nju.edu.cn
Hong-Xing Rui, Shandong University hxrui@sdu.edu.cn
Chen-Jian Zhang,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jzhang@hust.edu.cn

 

JAPAN:

Ken Hayami,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cs hayami@nii.ac.jp
Yuusuke Iso, Kyoto University iso@acs.i.kyoto-u.ac.jp
Fumio Kikuchi, University of Tokyo kikuchi@ms.u-tokyo.ac.jp
Masato Kimura, Kyushu University masato@math.kyushu-u.ac.jp
Hisashi Okamoto, Kyoto University okamoto@kurims.kyoto-u.ac.jp
Seiro Omata, Kanazawa University omata@kenroku.kanazawa-u.ac.jp
Norikazu Saito, University of Tokyo saito@infsup.jp

 

SOUTH KOREA:

Myungjoo Ka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Hyea Hyun Kim, Inha University, Incheon
Chang-Ock Lee, Kaist, Daejon
Hyung-Chun Lee, Ajou University, Suwon
Jae-Hong Pyo, Kangwon National University, Chuncheon jhpyo@kangwon.ac.kr
Dongwoo Sheen,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heen@snu.ac.kr
Byeongchun Shin, Chonnam National University, Kwangju bcshin@jnu.ac.kr


Contact information:


Prof. Ming-Zhu Liu,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mail: mzliu@hit.edu.cn

Tel: 13936576982

 

======================================================================================
会议信息: The sixth China-Sweden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Shanghai China, June 23-27, 2008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e workshop is to bring together leading experts in related areas from
Sweden, Norway, and China to exchange recent advances and ideas, and to promote research
and collaboration:

The First China-Sweden Workshop on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was held in October 13-15,
1997, at Institut Mittag-Leffler, Djursholm, Sweden: It was organized by the Swedish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NFR) within the bilateral agreement between NFR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is was followed by four meetings in Hong-Kong, Goteborg,
Beijing, and Lund, follow this link for more details: The sixth meeting 2008 is hold
in Shanghai, June 23-27:

Scientific Committee

Zhong-ci Shi, CAS
Xiao-Ping Wang, HKUST
Bjorn Engquist, Stockholm
Vidar Thomee, Goteborg
Xue-cheng Tai, Bergen
Ragnar Winther, Oslo

 


Organizing Committee

Committee, China
Zhong-ci Shi, CAS
Ben-yu Guo, Shang Hai Normal University
Ping-bing Ming, CAS
Jun-gong Xue, Fudan University

Committee, Sweden
Bjorn Engquist, Stockholm
Stig Larsson, Goteborg
Gustaf Soderlind, Lund
Vidar Thomee, Goteborg

Committee, Norway
Xue-Cheng Tai, Bergen
Ragnar Winther, Oslo
Magne Espedal, Bergen

 

Contaction Information

Prof: Jun-gong Xue
School of Mathematical Science, Fudan University
Email: _ _ _ _ xuej@fudan:edu:cn
Telephone :_86-21-55665003 (Office)
__ _ _ _ _ _ __86-13916080648 (Mobile)

 


Speakers

China
(1) Ben-yu Guo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2) Ping-bing Ming (CAS)
(3) Mo Mu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4) Dong-yang Shi (Zhengzhou University)
(5) Hua-zhong Tang (Peking University)
(6) Xiao-ping Wang (HongKong Un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7) Jun-gong Xue (Fudan University)
(8) Xing-ye Yu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9) Chun-xiong Zheng (Tsinghua University)
(10) Shu-zi Zhou (Hunan University)

 

Sweden
(1) Bjorn Engquist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 Gunilla Kreiss (Uppsala University)
(3) Stig Larsson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4) Per Lotstedt (Uppsala University)
(5) Olof Runborg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6) Raul Tempone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7) Vidar Thomee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orway
(1) Petter Erling Bjorstad (University of Bergan)
(2) Siddhartha Mishra (University of Bergan)
(3) Nils Henrik Risebro (University of Oslo)
(4) Mattias Sandberg (University of Oslo)
(5) Annette Stephansen (University of Bergan)
(6) Xue-cheng Tai (University of Bergan)

 

http://math.fudan.edu.cn/science/Conference/China-Norway-Sweden%20Workshop/China-Norway-Sweden%20Workshop.html

 

 

======================================================================================
期刊内容: Numerical Mathematics: Theor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NMTMA)

发件人: "Global Science Press" <numer-owner@global-sci.org>
主 题: NMTMA Vol. 1, No. 2 (2008) & IJNAM Vol.5 No. 2 (2008)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
Volume 1, Number 2, May 2008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

Zhiming Chen and Xinming Wu
An Adaptive Uniaxial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Method for Time-Harmonic Scattering
Problem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13-137.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13.pdf

Jichun Li and Yitung Chen
Uniform Convergence Analysis for Singularly Perturbed Elliptic Problems with
Parabolic Layer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38-149.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38.pdf

P. Lin, J. J. H. Miller and G. I. Shishkin
Analytic and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the Errors in Numerical Methods for the
Valuation of Option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50-164.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50.pdf

Biyue Liu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urbed Flow Patterns Downstream of Curved Atherosclerotic
Arterie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65-175.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65.pdf

Eugene O'Riordan, Jeanne Stynes and Martin Stynes
A Parameter-Uniform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or a Coupled System of
Convection-Diffusion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76-197.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76.pdf

Qin Sheng
A Paradoxical Consistency Between Dynamic and Conventional Derivatives on Hybrid Grid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198-213.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198.pdf

Grigory I. Shishkin
A Finite Difference Scheme on a Priori Adapted Meshes for a Singularly Perturbed
Parabolic Con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214-234.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214.pdf

Relja Vulanovic
Finite-Difference Methods for a Class of Strongly Nonlinear Singular Perturbation
Problems.
Numer. Math. Theor. Meth. Appl. 1 (2008), pp. 235-244.
http://www.global-sci.org/nmtma/volumes/v1n2/pdf/12-235.pdf

==========================================================================================
期刊内容: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meric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IJNAM)

发件人: "Global Science Press" <numer-owner@global-sci.org>
主 题: NMTMA Vol. 1, No. 2 (2008) & IJNAM Vol.5 No. 2 (2008)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
Volume 5, Number 2, 2008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

Articles in the Issue:

F. Hickernell and J. Dick
An algorithm-driven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 for multidimensional integration.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167-189.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1.pdf

A. Zadorin and A. Chekanov
Numerical method for three-point vector difference schemes on infinite interval.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190-205.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2.pdf

I. Farago and J. Karatson
Sobolev gradient type preconditioning for the Saint-Venant model of elasto-plastic torsion.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06-221.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3.pdf

G. Wang and X. Yang
The regularization method for a degenerate parabolic variational inequality arising from American option valuation.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22-238.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4.pdf

P. Chen, W. Allegretto and Y. Lin
Superconvergence techniques in multi-scale methods.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39-254.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5.pdf

M. Kang and S. Patra
Modeling of solder joint defects through a level-set approach.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55-269.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6.pdf

V. Kumar
Solving singularly perturbed reaction diffusion problems using wavelet optimized finite difference and cubic spline adaptive wavelet scheme.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70-285.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7.pdf

K. Wang
A uniformly optimal-order error estimate of an ELLAM scheme for unsteady-state advection-diffusion equations.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286-302.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8.pdf

M. Laspinska-Chrzczonowicz and P. Matusi
Exact difference schemes for parabolic equations.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303-319.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09.pdf

M. Farhloul and A. Zine
A posteriori error estimation for a dual mixed finite element approximation of non-Newtonian fluid flow problems.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320-330.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10.pdf

A. Munch
Optimal design of the support for the control for the 2-D wave equation: a numerical method.
Int. J. Numer. Anal. Mod., 5 (2008), pp. 331-351
http://www.global-sci.org/ijnam/volumes/v5n2/pdf/2008-02-11.pdf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