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 Digest, 星期六, 2007年11月3日

Today's Editor:
 
Xuejun Xu (许学军)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xxj@lsec.cc.ac.cn

====================================================================================
第八届全国计算数学年会会议纪要

第八届全国计算数学年会于2007年10月25至29日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主办,
四川大学承办。参加会议的代表有400余人。会议邀请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十位专家做大
会特邀报告。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中科院计算数学所林群院士、中国工程院崔俊芝院
士、学会4位副理事长陈志明研究员、黄云清教授、袁光伟研究员、祝家麟教授、四川大学数
学学院院长彭联刚教授出席了开幕式。祝家麟教授代表理事长石钟慈院士致开幕辞,谢和平
校长代表四川大学致欢迎辞,彭联刚院长代表组委会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秘书长
许学军研究员主持。开幕式后颁发了“冯康科学计算奖”,有三人获得此项奖项,分别是香港
科技大学王筱平教授、中科院计算数学所张林波研究员、美国UCI赵宏凯教授。会议共收到
250余篇论文摘要,举行了约 220个小组报告,内容涉及微分方程数值解、数值代数、数值
逼近、优化等计算数学的各个领域。大会期间,林群院士、崔俊芝院士为四川大学的广大师生
做了精彩的公众报告;相关代表讨论了2009年高校计算数学年会申办事宜,贵州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以及郑州大学均提出申办;中国计算数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还举行了“计算数
学优秀青年论文奖”的评奖和颁奖,共有六位青年学者获奖,其中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三名。
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中国计算数学学会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2007.10.29


====================================================================================
第七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王筱平教授介绍

王筱平教授1984年在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6年获硕士学位,1990年在美国Courant研究所
获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州大学Berkeley, Colorado大学,Princeton大学从事博士后或访问学
者研究,1994年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工作。现为香港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应用数学和计算数学
学术带头人。

王筱平教授主要学术成就包括三个方面:
(1) 微分方程奇异问题的自适应算法: 通过网格分布函数的叠代, 与任维清合作,他们
发展了一套偏微分方程解的自适应算法.这一算法对奇异解特别有效而且已有广泛应用.
一项最近的发展就是他们用这一方法发现了一类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环型奇异解.他们
的文章入选ScienceDirect's TOP25 Hottest Paper(2005)的第四名.

(2) 微磁计算的数值方法: 与鄂维南和Garcia合作,他们发展了一个高效的微磁方程解的
隐式算法(Gauss-Seidel Projection Method).这一算法使微磁计算的速度有了飞跃性的
提高.他们的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到商业软件中.

(3) 多相流的模拟和分析: 和沈平和钱铁铮合作,他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流动接触线问题的
新的边界条件(Generalized Navier Boundary Condition)以及相应的两相流模型.数值
模拟证明了他们的模型是有效和准确的.从而解决了多相流领域里一个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


====================================================================================
第七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张林波教授介绍

张林波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87年在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1987年年底回到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工作。1995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
计算研究所被聘为研究员。张林波研究员的工作领域是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实现技术,
包括Linux微机机群系统的研制工作。

张林波于1995年起关注Linux微机机群系统的研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他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三台微机机群系统并使其
良好运行,得到了一批以国内首个湍流直接数值模拟为代表的重要应用成果。特别
是2002年国内首台万亿次机群系统的成功建成和运行,为国家973计划项目“大规模
科学计算研究”的成功完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林波的工作为我国科学计算的学科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由于机群系统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张林波在这方面的工作表现出了很高的创造性,
他为联想1800设计的机群管理系统被用户评为是目前国内最好用的系统,显示出非常
高的学术水平。他的工作建立了我国并行计算机硬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大大
缩短了我国高性能计算机的应用周期。

近年来张林波在平行自适应有限元软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虽然国外已有数个自适应有限元计算软件,但是类似的平行自适应有限元软件
在国外几乎没有见到公开报道。该项工作不但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
能科学计算软件平台的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也将大大促进国内有限元方法
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七届冯康科学计算奖获得者赵宏凯教授介绍

赵宏凯教授是科学计算领域中的新星. 在多个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
特别是在水平集方法和图象处理的数值方法方面,其中对有效求解定态
Hamilton--Jacobi方程的快速扫描方法他所作出的创新工作是非常有意义
的重要的工作, 目前非常流行. 赵宏凯教授与合作者关于多相水平集方法
的论文是水平集文献中引用最频繁的基本论文之一.赵宏凯教授获得了多
个政府的/工业的/学术的资助来从事与图像处理相关的研究, 例如Sloan
研究基金。他对随机介质中波的传播的研究也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项目
支持. 从他获得的大量稳定的资助可见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赵宏凯
教授是一位杰出的计算数学家, 也是一位非常好地理论分析家, 他将
计算、分析与物理直觉很好地融于一体. 他对我国的计算数学也作出了
突出的贡献. 先后在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组织图
像处理等方面的研讨会, 与国内著名大学有关学者开展合作,
积极推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
会议信息: Fourth Pacific Rim Conference on Mathematics also celebrating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Liu Bie Ju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December 7 - 11, 2007,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Objectives
Continuing the tradition set forth by the previous Pacific Rim Conferences, this
conference is intended to be a high-profile mathematical event.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nference are to present the latest trends in mathematical
research to a wide audience and to develop stronger ties between mathematicians in
the Pacific Rim region.

The Conference, which is open to all areas of mathematics, will have eight Focus
Sessions. Each Focus Session will include a Plenary Speaker and several Invited Speakers.

In addition, seven Plenary Speakers will give talks to celebrate the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Liu Bie Ju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Organizing Committee
Philippe G. Ciarlet (co-chair),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Robert M. Miura (co-chair),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oderick S.C. Wong (co-chair),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Felipe Cucker,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Ya-Yan Lu,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lenary Speakers - Focus Sessions Algebraic Geometry:
Amnon Neema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Conformal Geometry
Gaven Martin, Massey University, Auckland, New Zealand

Heisenberg Geometry - Curve and Surface Theories:
Paul Yang, Princeton University, USA

Homogen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Physics:
Muthusamy Vanninathan, 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Bangalore, India

Inverse Problems:
Hyeonbae Kang,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Kinetic Equations and Fluid Dynamical Systems:
Seiji Ukai,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Xiping Zhu, 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Group Theory:
Jiping Zha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Plenary Speakers - Tenth Anniversary of the Liu Bie Ju Centr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ean-Pierre Bourguignon, Institut des Hautes études Scientifiques, Bures-sur-Yvette, France
Philippe G. Ciarle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Ta-Tsien Li,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Tai-Ping Liu, Stanford University, USA
Michael J.D. Powell,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Steve Smale, Toyota Technological Institute, Chicago, USA
Roderick S.C. W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Invited Speakers – Focus Sessions
Algebraic Geometry:

Ching-Li Chai,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 USA Minhyong Kim, Purdue University,
West Lafayette, Indiana, USA Amalendu Krishna, 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Mumbai, India Keiji Oguiso, Keio University, Yokohama, Japan Yukinobu Toda,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Jing Yu,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Taiwan

Conformal Geometry:

Michael Eastwood,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Rod Gover,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Neil Trudinger,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ustralia
Maciej Zworsk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SA

Heisenberg Geometry - Curve and Surface Theories:

Francesco Serra Cassano, University of Trento, Italy Peter Greiner,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Andrea Malchiodi, SISSA, Trieste, Italy Roberto Monti, Università di Padova, Italy
Manuel Ritoré, University of Granada, Spain César Rosales, University of Granada, Spain

Homogen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Physics:

Guy Bouchitté, Université du Sud-Toulon-Var, France Luísa Mascarenhas, Universidade
Nova de Lisboa, Portugal Rafael Orive,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Madrid, Spain
María Eugenia Pérez, Universidad de Cantabria, Santander, Spain
Jorge San Martín, Universidad de Chile, Santiago, Chile

Inverse Problems:

Jin Cheng,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Benny Hon,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Jun Zou,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Jenn-Nan Wa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Hiroshi Isozaki,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Gen Nakamura, Hokkaido University, Sapporo, Japan
Yaroslav Kurylev,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London, United Kingdom

Kinetic Equations and Fluid Dynamical Systems:

Radjesvarane Alexandre, French Naval Academy, Brest, France
Shi Ji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SA Yoshinori Morimoto, Kyoto University, Japan
Clément Mouhot, CNRS, Université de Paris Dauphine, Paris, France
Chao-Jiang Xu, Université de Rouen, France Huijiang Zhao, Wuhan University, China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Huaiyu Jia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Xinan M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China Xiaoping Wang,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Tong Ya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Xiaoping Yuan,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Representation Theory and Group Theory:

Huishi Li, Hainan University, China Jinxing Cai,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Xingui Fa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Changchang Xi,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China
Yun Fa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China Pu Zha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China

Sponsors
Consulate General of France in Hong Kong Hong Kong Pei Hua Education Foundation Limited
K. C. Wong Education Foundation Lee Hysan Foundation Limited
Liu Bie Ju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The Joseph Lau Luen Hung Charitable Trust

Contact: Miss Annie Yeung
E-mail: MCLBJ@cityu.edu.hk
Address:

Liu Bie Ju Centre for Mathematical Sciences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83 Tat Chee Avenue Kowloon, Hong Kong Tel: (852) 2788 9816 Fax: (852) 2788 8561
Website: http://www6.cityu.edu.hk/rcms/prcm4/


=====================================================================================
纪念我们的朋友刘绪东教授

日期: 2007-10-27 17:44:54
发件人: "Prof. T. Tang" <ttang@hkbu.edu.hk>
主题: please put below in next issue of CAM


下面是朋友转给我的一篇纪念前加州大学Santa Babara大学数学系
刘绪东教授的文章; 现在本人近水楼台, 利用CAM Digest 加以转载,
纪念我们的朋友刘绪东教授.

下面文章的作者应是纽约大学石溪分校的李教授; 文章中提到的
斯坦.奥雪是Prof Stanley Osher, 吉姆是Prof James Glimm, 两人
均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齐望教授是布朗大学的舒启望(Prof Chi-Wang Shu).

纪念刘绪东教授的论文专集可在下面的网站看到: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v671661832u5/?p=2b526a138002411ea5fc7b26288d0a72&pi=6
Prof Stanley Osher 撰些的纪念文章可在下面的网站看到:
http://www.math.hkbu.edu.hk/~ttang/newspaper/liuxd.pdf

汤涛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

**************
纪念好友刘绪东
送交者: 林晓 2007年10月18日07:52:07 于 [教育与学]http://www.bbsland.com


斯坦.奥雪的中国学生几乎都是我的朋友, 虽然斯坦和吉姆过去一碰面总是抬杠.

我从助理教授到副教授, 从副教授到正教授, 都有齐望教授的推荐信, 齐望应该是
斯坦最得意的门生了.

再一个就是绪东了. 绪东也是斯坦的学生, 当然没有齐望教授那么著名就是了.

和绪东第一次认识是在九七年的SIAM年会上, 是倪彤介绍我和他认识的, 那时
他在Peter Lax那里做完了博士后, 刚去UC Santa Babara做助理教授. 记得那年
会议是在斯坦福大学开的. 我们在校园外的一家餐馆吃了晚饭, 在一家咖啡馆饶
有兴趣的聊了好长时间, 因为老板们在学术观点上的抬杠, 反而使我们的谈话更
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真是不打不成交.

从此我和绪东就成了好朋友. 2001年我和赵宁教授在南京组织了一届国际计算
物理会议, 那次参加会议的有吉姆, 也有LS阵营的主力, 如瑟羡. 可惜斯坦没去.
但斯坦的两大华裔弟子齐望和绪东却欣然应邀. 会上给吉姆和齐望教授颁发了南
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客座教授证书(原来是要发荣誉教授证书的, 因为南海撞机, 对
两位山姆大叔降级对待, 直到一年后, 才补发了吉姆和齐望的荣誉教授证书). 会
后游览了苏州和无锡, 虽然两国政府的官员们还在为"regret" 还是 "apology" 的用
词争得面红耳赤, 但丝毫没有减小两国的科学家们的兴致, 大家相聚甚欢, 我和绪
东的私人友谊也更上一层楼.

和绪东最愉快的一次合作是2002年在北京组办的那个研讨班. 那年是应用物理
计算数学所邀请的, 主讲是我, 绪东, 还有台湾教授林奇田. 我讲了四天, 拿了六千
块钱的讲演费, 绪东和奇田合讲了一天, 各拿了两千块钱, 于是大家同去王府井打
牙祭, 吃烤鸭, 合影留念, 并相邀明年再见.

我再也没想到2003年在圣地牙哥的SIAM CSE会议竟是我和绪东的最后一次相
聚. 那次我和他一起去downtown的一家海鲜馆, 我们是坐火车去的, 不用当心开
车的问题, 所以两人要了一瓶葡萄酒, 一边喝酒, 一边聊天. 我们谈学术, 谈孩子,
当然也免不了要谈老板和LS/FT之争. 绪东说他想申请SBU的工作, 让我帮帮忙,
因为他太太一直在纽约, 两地分居, 他一个人带孩子, 既当爸爸, 又当妈妈. 我说我
尽力而为, 在吉姆面前一定强调他和Peter Lax的工作. 毕竟Peter曾是提携吉姆
的前辈, 而绪东的工作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2004年的南京会议上得知绪东病了, 而且病得不轻. 据说绪东的病是因为一次
交通事故被查出来的. 那天绪东把车开进了高速公路的出口, 警察把他拦下来时
最初是怀疑他酒后驾驶, 却一丝酒的痕迹也没有查出来. 检查的医生很专业, 立即
怀疑绪东可能有脑肿瘤, 建议他去做MRI和CT检查. 这个怀疑居然在两天后被
不幸验证了. 绪东以他顽强的意志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 他的脑瘤是恶性
的, 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离开的人世. 当林奇田把绪东逝世的消息告诉我时, 我很难
过. 又一个好朋友离开了我们.

为了纪念绪东, 齐望教授在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s上专门出了一期文
集, 我们的文章是以金杰, 吉姆, Lim和我合写的, 是关于守恒格式的. 绪东生前也
曾在LS的守恒格式上有过重要贡献.

人生无常, 吉姆的最优秀的一位学生, DePerno, 也是在四十岁左右英年早逝的.

愿绪东兄弟一路走好.

====================================================================================
数学系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数学学科
摘自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
http://www.chinamath.cn/


一 民族特色

统计一下我校数学专业学生名单可以看到,在我校数学专业建立至今共招收的46个班1612名学
生中,回族、蒙古族、畲族、藏族、土家族、朝鲜族、满族、壮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
瑶族、侗族、白族、布依族、哈萨克族、黎族、锡伯族、仡佬族、水族、羌族、纳西族、达斡
尔族、傣族、鄂温克族、乌孜别克族、傈僳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哈尼族、高山族、拉祜
族、撒拉族、佤族、赫哲族、仫佬族、毛难族、塔塔尔族、鄂伦春族、阿昌族、塔吉克族等少
数民族学生超过全系学生总数的80%。不足全系学生总数20%的汉族学生是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
族职工子弟和一部分北京走读学生。不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他们都是我国各民族
的优秀儿女,都在中央民族大学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情同亲兄弟姐妹。

我校数学专业目前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中,二、三、四年级各有一个西藏班,一年级从西
藏招收了20名学生与其它地区学生混合编班。今年秋季计划从西藏招收40名学生。我校数学
专业还在计划加强对西藏班学生教育规律的探索,力争把西藏班学生培养成为西藏经济的
发展和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急需的高质量的人才。

生源上的民族特色,使我校数学专业像一些名称以民字打头的专业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 历史沿革

建国不久,党和政府即决定建立中央民族学院,同时拟办理科专业,并及时储备了数学人才。
但我校理科专业实际上是到了1978年才成立。

我校数学专业从筹备、建立直到今天经历了:预科部文化班—数学教研室—数理系数学专业
—数学系-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与软件系-信息与应用数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科
学学院。来校最早的数学教师是我校数学专业的第一任领导黄璞同志,她1950年毕业于四川
大学数学系,1952年调入我校,1988年退休。 “文革”前夕,预科部文化班只有十位数学教
师。1978年数理系建立前,数学教研室只有九位教师。1978年6月学校决定建立数理系,9月
即招收了数学、物理各一个班,年底正式建系。据统计,到1985年9月,数理系(含生化、
计算机专业)教师总数已达160多人。1986年底数理系分成为数学、物理、生化三系,此后
又从数学系中分出计算机系(筹)。1992年底数学系与计算机系合并,成为计算机与应用数
学系。1995年1月,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又分开成为应用数学与软件系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系。
2000年8月学校教学单位机构改革,应用数学与软件系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系。2004年3月,
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并建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三 艰辛创业

1978年6月,我校根据国家民委计划开始筹建数理系,目标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
并成立了由任世琦,郭广英,黄璞,刘克毅,许桂霞五同志组成的筹备组,仅用三个月时
间即实现了招生。当年年底正式建系,任世琦同志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黄璞,满达同
志任副主任。建系初期,迅速调入了大批教师,多数来自中学,也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等单位,还有分配来的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建系伊始,无论软硬件条件都相当匮乏。办公在木板房,仪器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同志家
远事繁,要天天赶路上班,在学校又无宿舍休息,教学经验也有待积累。但是大家精神面貌
很好,能团结一致,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中青年纷纷去外校听课,找同志讨论,千方百
计完成任务。兄弟单位对我们大力支持,首都师范大学梅向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
北京大学丁石孙教授等专家多次来我校讲课或指导。很多院校为我们听课大开方便之门,
还接待我们参加各种讨论班,为我们提供教学计划,使我校数学专业的工作有一个良好
的开端。

四 努力攀登

我校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数学类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
数学专业是从1978年就开始招生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1994年开始招生的专业,
统计学专业是新建的专业,2003年秋季第一次招生。除承担着数学类各专业的教学任务外,
我校数学专业教师还承担着全校各院系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
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教师少、任务重,大部分教师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我校数学专业积极调整课程设置,
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并积极引进人才,近几年已经接收了十几名博士或硕士毕业生,
并正在争取引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我校数学专业
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到我校作报告。例如瑞典数学家 Lars Garding教授,北京
大学的长江学者、中国第一届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王诗宬教授,数学机械化专家吴文达
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北京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心灿教授,中科院院士程民德教授、张恭
庆教授、姜伯驹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北京
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前中国数学会秘书长、

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彭立中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
主任、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主任王铎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教授,南加州华人教授归国访问
团高速教授、美国Auburn大学韩永生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海中教授、白峰杉
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喜之教授,四川大学
数学系博士生导师朱允民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润生教授,
中国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负责人叶其孝教授、姜启源教授,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组委
会负责人李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孙永生教授、陆善镇教授、
郑学安教授、王昆阳教授、刘来福教授,中央教育电视台《今日数学》节目和北
京大学《数学素质教育》课的主讲教师北京大学张顺燕教授,北京大学沈燮昌教
授、方企勤教授、周民强教授、娄元仁教授、李正元教授、雷功炎教授、徐明曜教
授、郭懋正教授、陈维桓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许忠勤教授,中科院数学所梁
国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杨振海教授,武汉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胡迪鹤教授,
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当年的校长梅向明教授、
中科院数学所当年的所长王元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前院长杨
乐院士、现任院长郭雷院士等著名数学家都曾到我校作过报告或参加过座谈会,
或为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提出过建议,为中央民族大学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五 硕果累累

从1978年算起,经过26年的发展,我校数学专业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
师资和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校数学专业教师在复变函数逼近论、调和分析、代数环论等领域曾参加多项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或其它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
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应用数学方面,我校数学专业教师曾在油气资源勘探、
粮库管理分析、商业管理软件、地震预报、植物分类等领域接受过多项课题,
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好评或获奖。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数学专业教师在国内
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了专著、译著、教材、科普等著作近百部。

关于我校数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成果,我校主页上有较全面的介绍。有朋友
远在美国、瑞典、新加坡或在我国的台湾、南宁、上海、成都、哈尔滨、大连
等地浏览过我校数学专业的主页,都还认为不错。关于我校数学专业在廿世
纪内的教学及科研成果,《筚路蓝缕忆登攀》一书也如实作了记载。

我校数学专业先后有6位教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5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教
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位教师获得国家民委科技进步奖,3位教师获得国家教
委或国家地震局等单位颁发的省部级奖项,先后有6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
青年骨干教师,2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总工会爱国立功竞赛标兵或北京市“
教育创新标兵”,1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民族教育烛光奖,2位教师被评为北京
高校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位教师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
员或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迄今为止我校共组织过三次青年教师教学
基本功大赛,其中有两次由我校数学专业青年教师夺得桂冠。

我校数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具有
坚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建模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毕业分配的一次
\到位率一直接近100%。一些优秀毕业生已在著名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
如广西大学数学系的班桂宁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陆玫副教授、北方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吴发恩副教
授等,都是我校数学专业的毕业生。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数学专业学生已有百余人考取了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硕士生,
数十人攻读了博士学位,还有一些学生已到国外深造。2001届毕业生买亚兵、
刘梅两位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另有6名同学被保送到
中科院或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2002届毕业生王海棠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
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张霄、马一卓两位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到英国
去留学;另有9名同学考取了北大、本校或被保送为北师大、北工大、北
方交大等校的研究生;2003届毕业生有8名同学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或被保送为北师大、北工大、北京邮电大学、北方交大和
本校的研究生。

我校理工科各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北京市大
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获得
北京市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四次全国二等奖、一次全国一等奖,学
校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两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部分文
科系和理科各系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中
有两人获得北京市二等奖,两人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我校学生有良好的精神风貌,1996年4月,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我校数
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李春宇、江毅等同学关于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参
加家乡建设的倡议书,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多年以来,我校数学专
业毕业生在学习或工作岗位上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六 前景展望

国家民委副主任图道多吉同志在全国13所民族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
座谈会上所作的题为《适应新的形势,坚持改革与发展,以新的面貌
走向新世纪》的报告论述了民族院校理工科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关于
数学的重要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的三篇报告值得我们参考。
第一篇是1984年的报告《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第二篇是1990年
的报告《振兴美国数学——九十年代的计划》,第三篇是1991年的报
告《数学科学、技术、经济竞争力》。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是
科学技术的基础。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在决定国家各级
人才的实力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把处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定
为“世界数学年”,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数学在社会发展中所
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共识。

我校已经率先在全国民族院校中建立了基础数学硕士点,我校数学
专业已经成为了我校理工科各专业中唯一一个既有硕士点、又有副
教授授予权的专业。随着各级领导对数学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全体
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我校数学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
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

我们要继续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好
统计学专业,继续办好基础数学硕士点,争取创办新的硕士点。在
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已经添置了有更强科学计算功能的超级计算机,
我校的数学实验室将提升为数学与统计科学综合实验室。我们要在
整体提高我校数学专业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实验教学和科学
计算的水平,增强我校数学专业基础数学硕士点的实力和数学机械
化等研究方向的实力,搞好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及研究工作,促
进我校数学专业教师普遍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
作,为提升我校整体形象、增强整体实力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我们
相信,乘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民委三家共建中央民族大
学的东风,我校数学专业一定能很快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网址为:http://www.kkk

================================================================================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